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53—1016 【介紹】: 宋南劍州沙縣人,字光遠。太宗雍熙二年進士。歷衡州軍事推官、靜安軍節(jié)度推官。素善射,平李順軍,當城一面,親射中數(shù)百人。以知州張雍薦,改掌書記。真宗大中祥符間歷荊湖北路轉運使,復失地四百余里,復置澧州武口等砦以控制之。仕終秘書少監(jiān)知廣州。
全宋詩
陳世卿(九五三~一○一六),南劍沙縣(今屬福建)人。太宗雍熙二年(九八五)進士。調東川節(jié)度推官,歸為秘書郎,遷太常丞。歷兩浙、荊湖北路轉運使。累官秘書少監(jiān)。代知廣州。真宗大中祥符九年卒,年六十四。明嘉靖《延平府志》卷一七有傳。今錄詩四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
王汝舟(一○三四~一一一二),字公濟,晚號云溪翁,婺源武口(今江西婺源)人。弱冠舉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進士。神宗熙寧中知舒城縣。哲宗元祐間知南劍州(明嘉靖《延平府志》卷九)。八年(一○九三),知建州(《宋會要輯稿》禮三六之九),移知虔州。擢京東路轉運判官,移河北、江西,徙夔州路提點刑獄。告老歸?;兆谡投曜?,年七十九。有《云溪文集》百卷(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六),已佚。宋趙不悔《新安志》卷七有傳。今錄詩八首。
全宋文·卷一八三○
王汝舟(一○三四——一一一二)字公濟,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实v五年,才冠而登第。歷知舒城縣、南劍州、建州、虔州。哲宗擢為京東轉運判官,終夔州路提點刑獄,告老而歸。凡歷官十七任,皆有治跡。晚號云溪翁,卒年七十九。有文百卷,手所校書萬馀卷。見《新安志》卷七,《宋會要輯稿》禮三六之九,《宋史翼》卷二○,《宋詩紀事補遺》卷一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86 【介紹】: 宋太平州蕪湖人,字力臣。仁宗皇祐間進士。為靖安令。唐介薦其能,神宗熙寧間通判辰州,撫諭北江諸蠻,夷酋所命。元豐五年擢知撫州。哲宗元祐元年,為江西路提舉常平曾孝廉所陷,卒于獄。旋昭雪,奪曾孝廉官。
方叔完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初字子固,改字道全。方嶠子。神宗元豐中知侯官縣,民筑港蓄水,損害懷安民田,乃秉公處理,命民改筑。獨為知州曾鞏所嘗識,檄權節(jié)度推官,表薦之,移知祥符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漳州龍溪人,字叔粲。英宗治平四年進士。授南寧簿,歷泉、廣二州通判,守莆、汀、劍、建四郡,所至有聲。仕至朝散大夫。有文集。
全宋詩
黃彥臣,字叔燦,龍溪(今福建漳州龍海市)人。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進士。初調南寧簿,歷知長汀、南安二縣,通判泉、廣二州,遷知汀、劍、建諸州,累贈少師。有文集二十卷、雜文數(shù)卷,已佚。事見明嘉靖《龍溪縣志》卷八。
王浚明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二九七一
王浚明(一○六九——一一五三),字子家,應天虞城(今河南虞城)人。熙寧八年以蔭補太廟齋郎。元祐五年任宿州司法,調陽谷尉。建中靖國間歷知六合、新泰縣事。通判婺州,更提舉福建茶事。建炎初除知泰州,以捍禦功改建州。召拜尚書兵部郎中,遷司勛,領福建漕計。升直敷文閣,致仕,紹興二十三年卒,年八十五。見蘇籀《故中奉敷文閣王公墓志銘》(《雙溪集》卷一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興化軍仙游人,字達野。神宗熙寧九年進士。哲宗元祐間知建陽縣,累遷宗正丞。歷知漳、建、福州,皆有治狀。以忤安惇劾罷。起知泉州,反對榷六郡酒酤之議,擢本路提刑。官至中奉大夫,以右文殿修撰知廣州卒。
全宋詩
陳覺民,字達野,仙游(今屬福建)人。神宗熙寧九年(一○七六)進士。哲宗元祐間舉賢良方正。歷知漳、建、福、泉州,遷福建路提點刑獄,兼三路都轉運使,提舉河渠?;兆谡退哪辏ㄒ灰灰凰模?,知廣州(《宋會要輯稿》選舉三三之二八)。卒,官至中奉大夫?!?a target='_blank'>寶祐仙溪志》卷四有傳。今錄詩四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27 【介紹】: 宋建州崇安人,字端朝。翁彥深弟。哲宗紹圣四年進士。累官御史中丞。欽宗靖康之變時,為江淮荊浙制置轉運使,充經制使,撰文誓眾,領兵入援,并貽書切責張邦昌。高宗即位,除江南東西路經制使。
全宋詩
翁彥國(?~一一二七),字端朝,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哲宗紹圣四年(一○九七)進士。累官御史中丞?;兆谛退哪辏ㄒ灰欢瓕幐闹贾?。七年,提舉南京鴻慶宮(《乾道臨安志》卷三)。欽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再知杭州,改知鎮(zhèn)江府(同上書)。金人入汴,為江淮荊浙制置轉運使,充經制使。高宗建炎元年,知江寧府兼江南東西路經制使。同年七月卒(《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七)。贈少保。清嘉慶《崇安縣志》卷七有傳。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二七○六
翁彥國(?——一一二七),字端朝,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紹圣四年進士。政和間為福建路轉運副使,宣和中官至御史中丞。靖康時為徽猷閣直學士、江淮荊浙制置發(fā)運使。建炎元年五月,知江寧府兼江南東西路經制使。七月卒。見《宋會要輯稿》職官四三之一三六、食貨六一之一、方域四之二三,《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五、六、七,嘉靖《建寧府志》卷一八,《宋詩紀事》卷三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字子晉?;兆诔鐚幬迥赀M士。歷兩浙、廣東提舉。賜對稱旨,除度支郎官。高宗建炎初知建州。先遣建州士卒三百屯廣州,后葉儂叛,有言屯卒從叛者,德昭不之信,屯卒得全活。苗傅、劉正彥之亂,擒苗、傅送京師。尋謝病歸。
《漢語大詞典》:北苑
(1).宮廷北面的皇室園林。北史·魏明元帝紀:“癸丑,穿魚池於北苑。” 唐 盧綸 《春詞》:“北苑羅裙帶,塵衢錦繡鞋。醉眠芳樹下,半被落花埋。”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地理:“ 李氏 集有翰林學士 陳喬 作《北苑侍宴賦詩序》曰:‘北苑,皇居之勝概也。掩映丹闕,縈迴緑波,珍禽奇獸充其中,修竹茂林森其后。’”
(2).泛稱皇室園林。 宋 蘇軾 《次韻王晉卿奉詔押高麗宴射》:“北苑傳呼陛楯郎,東夷初識令君香?!卑矗酥?北宋 的南御苑-- 玉津園 ,在 汴京 ( 開封 ) 南薰門 外。
(3).指 南唐 畫家 董源 。 董源 曾官北苑使,世稱 董北苑 。 宋 沈括 夢溪筆談·書畫:“ 江南 中主 時,有北苑使 董源 善畫,尤工秋嵐遠景,多寫 江南 真山,不為奇峭之筆?!?明 董其昌 畫禪室隨筆:“ 北苑 畫小樹,不先作樹枝及根,但以筆點成形?!?清 曹寅 《送程正路之黃陂丞》詩:“畫家遵 北苑 ,墨法秘 南唐 ,二者能兼得,茅齋竟夕香?!?br />(4). 宋 代名茶產地。 宋 熊蕃 宣和北苑貢茶錄:“ 五代 之季, 建 屬 南唐 ,歲率諸縣民采茶 北苑 ?!卑矗?建 , 建州 ,今 福建 建甌縣 。 宋 趙汝礪 《北苑別錄》:“厥今,茶自 北苑 上者,獨冠天下,非人間所可得也?!眳⒁姟?北苑茶 ”。
(5).見“ 北苑茶 ”。
《國語辭典》:北苑茶  拼音:běi yuàn chá
五代南唐禁苑設有北苑使,善制茶,稱為「北苑茶」。后來福建鳳凰山所產的茶,也稱為「北苑茶」。宋。蔡襄《茶錄上篇。味》:「茶味主于甘滑,惟北苑鳳凰山連屬諸焙所產者,味佳?!?/div>
《國語辭典》:滿洲(滿洲)  拼音:mǎn zhōu
1.中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欽定滿洲源流考》卷一:「今漢字作滿洲,因洲字義近地名,假借用之,遂相沿耳,實則部族而非地名?!箙⒁姟笣M族」條。
2.地名。為滿洲族的發(fā)祥地。
《漢語大詞典》:后金(後金)
明 萬歷 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 建州 女真貴族 努爾哈赤 統(tǒng)一女真各部后即汗位,國號 金 ,史稱 后 金,以與十二、十三世紀女真族建立的 金 代區(qū)別。為 清 前身。
《漢語大詞典》:哲陳部(哲陳部)
明 代 建州女真 諸部之一,在 蘇克素護河 ( 蘇子河 )與 渾河 合流處。 萬歷 十五年(公元1587年)為 努爾哈赤 合并。
分類:建州女真
《漢語大詞典》:棟鄂部(棟鄂部)
明 建州女真 諸部之一。因居 棟鄂水 (即 鴨綠江 支流 佟佳江 上游 大鴉兒河 )而得名。散居在 佟佳江 中游以西的 棟鄂水 流域以及 大二河 、 大鴉河 、 小鴉河 、 半拉江 、 北古河 、 南古河 一帶。 萬歷 十二年(公元1584年)為 努爾哈赤 所并。
分類:建州女真
《漢語大詞典》:的乳茶
宋 代 建州 (今 福建省 建甌縣 )特產茶餅之一。 宋 梅堯臣 有《劉成伯遺建州小片的乳茶十枚》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