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1詞典 1分類詞匯 60
《漢語大詞典》:廟像(廟像)
亦作“ 廟象 ”。 廟中神像。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穀水:“ 子安 仰澄芬於萬古,讚清徽於廟像。”宋書·禮志四:“﹝ 諸葛亮 ﹞德范遐邇,勛蓋季世……廟象闕而莫立,百姓巷祭,戎夷野祀,非所以存德念功,述追在昔也?!?清 袁枚 隨園隨筆·廟像不始于佛家:“ 文翁 守 蜀 ,造講堂作石室……中有 孔子 坐像,其坐歛蹠向后屈膝,當(dāng)前七十二弟子侍于兩旁,此后世廟像之始也?!?/div>
《國語辭典》:老郎  拼音:lǎo láng
1.年長者。唐。韓愈合江亭〉詩:「老郎來何暮,高唱久乃和。」唐。白居易 送敏中新授戶部員外郎西歸詩:「長慶老郎唯我在,客曹故事望君傳。前鴻后雁行難續(xù),相去迢迢二十年?!?br />2.舊稱廟里的雜役工人?!端疂G傳》第四回:「我這酒挑上去,只賣與寺內(nèi)火工道人、直廳轎夫、老郎們做生活的吃?!?br />3.宋元時對說唱師傅的尊稱。元。趙明道〈斗鵪鶉。樂府梨園套〉曲:「樂府梨園,先賢老郎,……承應(yīng)俳優(yōu),后進(jìn)教坊。」元。無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回頭便入鶯花寨,須記的京城古本,老郎流傳。」
4.武士、教頭?!端疂G傳》第一九回:「揀一只疾快小船,選了幾個老郎做公的,各拿了器械,槳起五六把樺楫?!埂端疂G傳》第四三回:「李都頭領(lǐng)了臺旨,下廳來,點起三十個老郎土兵,各帶了器械,便奔沂嶺村中來。」
《國語辭典》:廟主(廟主)  拼音:miào zhǔ
1.廟神、廟里的木主?!逗鬂h書。卷一。光武帝紀(jì)下》:「遷呂太后廟主于園,四時上祭?!?br />2.總管全廟事務(wù)的人?!缎咽篮阊?。卷一三。勘皮靴單證二郎神》:「到了廟中,廟主自然出來迎接。那時擲盞為號,即便捉了?!?/div>
《國語辭典》:齋供(齋供)  拼音:zhāi gòng
供奉神佛的食品?!端疂G傳》第一回:「次日五更時分,眾道士起來,備下香湯齋供?!埂冻蹩膛陌阁@奇》卷六:「巫娘子與他約定日期,到庵中,先把五錢銀子與他做經(jīng)觀齋供之費?!?/div>
《漢語大詞典》:遷廟(遷廟)
(1).古代太廟中專門供奉、祭祀被遷神主之廟殿。也稱遠(yuǎn)廟。太廟之制,中為始祖或太祖,為不遷之主,左右三昭三穆,自天子之父、祖、曾祖、高祖、高祖之父、之祖共六代。天子薨,其子繼位,則遷新死之天子神主入祀太廟為第六代,而遷原第一代神主入遷廟。孔叢子·巡狩:“或以遷廟之主行,載於齋車,每舍奠焉。”《舊唐書·禮儀志五》:“遷廟、親廟,皆出太祖之后,故得合食有序,尊卑不差。” 清 許宗彥 《周廟祧考》:“遠(yuǎn)廟者,遠(yuǎn)於廟。自正廟而遷之於祧,謂之遷,故祧曰遷廟?!?br />(2).謂遷移新死天子的神主入祀太廟,遷移其高祖之祖的神主入祀遷廟,并依次遷移原昭穆神主位置的儀式。大戴禮記·諸侯遷廟:“擯者曰:‘遷廟事畢,請就燕?!?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漢書·韋玄成傳》:“誠以為遷廟合祭,久長之策, 高皇帝 之意,乃敢不聽?” 清 夏炘 學(xué)禮管釋·釋祔:“《遷廟》一篇,新死者自殯宮遷於廟,當(dāng)遷者自舊廟遷於新廟,皆用此禮。其曰‘從至於廟’,雖殯宮亦稱廟,實不專指殯宮也?!?/div>
《漢語大詞典》:二祧
指古代帝王七廟中兩位功德特出而保留不遷的遠(yuǎn)祖廟。《禮記·祭法》:“遠(yuǎn)廟為祧,有二祧,享嘗乃止?!?孔穎達(dá) 疏:“遠(yuǎn)廟為祧者,遠(yuǎn)廟謂 文 、 武 廟也, 文 、 武 廟在應(yīng)遷之例,故云遠(yuǎn)廟也;特為功德而留,故謂為祧。祧之言超也,言其超然上去也?!?span id="1gsphv2" class="book">《宋史·禮志九》:“ 翼祖 宣祖 在二祧之位,猶同祖禰之廟,皆月祭之,與親廟一等,無親疏遠(yuǎn)近之殺……請自今二祧神主,殺於親廟,四時之祭,享嘗乃止,不及大烝,不薦新物?!?/div>
《漢語大詞典》:香樓(香樓)
指寺廟中的樓閣。 南朝 梁武帝 《游鐘山大愛敬寺》詩:“長途弘翠微,香樓間紫煙?!?唐 獨孤及 《題思禪寺上方》詩:“老僧指香樓,云是不死庭?!?/div>
《漢語大詞典》:昭配
宗廟中神主的排列次序。 宋 蘇轍 《西掖告詞·張方平父》:“比緣昭配,許以侍祠?!?/div>
《國語辭典》:山墻(山牆)  拼音:shān qiáng
1.傳統(tǒng)建筑物屋頂斜坡兩側(cè)的墻壁。
2.連綿似墻的高山。唐。杜牧 題武關(guān)詩:「山墻谷塹依然在,弱吐強(qiáng)吞盡已空?!?/div>
《漢語大詞典》:祏室
宗廟中藏神主的石室。 唐 張說 《大唐祀封禪頌》:“然后藏金匱於祏室,迴玉鸞於上都。”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祏室:“宗廟神主皆設(shè)石函,藏諸廟室之西壁,故曰祏室。室必用石者,防火也?!?span id="xlspskr" class="book">《金史·禮志三》:“祏室,旁及上下皆石?!?/div>
《漢語大詞典》:飯鐘(飯鍾)
寺廟中召喚僧尼進(jìn)餐的鐘聲。 唐 元稹 《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罰俸西歸因投五十韻》:“冷飲空腹杯,因成日高醉。酒醒聞飯鐘,隨僧受遺施?!?/div>
《漢語大詞典》:疏屏
古代天子宗廟中有雕飾的屏。禮記·明堂位:“疏屏,天子之廟飾也。” 孔穎達(dá) 疏:“疏屏者,疏,刻也;屏,樹也。謂刻於屏樹為云氣蟲獸也?!?/div>
《國語辭典》:池子  拼音:chí zi
1.池塘?!端疂G傳》第七回:「你且去菜園池子里洗了來,和你眾人說話?!埂度辶滞馐贰返谒摹鸹兀骸钢駱浣患?,亭臺軒敞,一個極寬的金魚池。池子旁邊,都是朱紅欄桿,夾著一帶走廊。」
2.舊稱劇場的正廳為「池子」。《文明小史》第一八回:「姚文通四下一瞧,池子里看戲的人,一層一層的都塞的實實足足?!?br />3.澡堂中的浴池。
4.舞池。如:「他輕步滑入池子?!?/div>
《漢語大詞典》:寶鈴(寶鈴)
(1).寺廟中懸掛的鈴。 南朝 梁簡文帝 《大愛敬寺剎下銘》:“珠幡轉(zhuǎn)曜,寶鈴韻響?!?span id="pifmjg2" class="book">《大方便佛報恩經(jīng)·論議品》:“有七寶塔,從地踴出住在空中,無數(shù)幢幡而懸其上,百千寶鈴不鼓自鳴,微風(fēng)吹動出微妙音。”
(2).道教稱泥丸宮 太一真君 的流火之鈴。相傳此鈴能驅(qū)邪惡,滅萬殃。云笈七籤卷五十:“流火之鈴者,無質(zhì)而赤光,動之聲聞十萬里,蓋 上清 中 太一真人 寳鈴也。”
《漢語大詞典》:香榭
指寺廟中的臺榭。 唐 錢起 《登勝果寺南樓雨中望嚴(yán)協(xié)律》詩:“林端陟香榭,云外遲來客?!?/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