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236
詞典
9
分類詞匯
224
其它
3
共236,分16頁顯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
3
4
5
下一頁
詞典
廣東
廣東炒面
廣東大戲
廣東漢劇
廣東石灣窯
廣東住血吸蟲
廣東灣
廣東粥
廣東音樂
分類詞匯
白頭人
三藩
茶素
鬼佬
白頭行
羅浮
《高級漢語詞典》:
廣東
拼音:
guǎng dōng
中國南部的省,簡稱粵,東連福建,西連廣西,北接湖南和江西。面積17.8萬平方公里,人口近6千萬,省會廣州
分類:
廣東
《國語辭典》:
廣東炒面(廣東炒面)
拼音:
guǎng dōng chǎo miàn
將雞蛋面放入鍋中并倒入味精、醬油、太白粉水等佐料與沙拉油翻炒成淡焦色,再放入叉燒肉、草菇、青江菜、蝦仁等菜料,最后淋上酒而成的一道面食。
分類:
雞蛋
放入
味精
醬油
太白粉
佐料
沙拉油
《國語辭典》:
廣東大戲(廣東大戲)
拼音:
guǎng dōng dà xì
流行于粵語地區(qū)的劇種。參見「粵劇」條。
分類:
流行
粵語
地區(qū)
劇種
《國語辭典》:
廣東漢?。◤V東漢劇)
拼音:
guǎng dōng hàn jù
流行于廣東的梅縣地區(qū)、潮汕部分地區(qū)和福建西南部的劇種。以西皮、二黃為主要腔調(diào),伴奏則兼取粵東地區(qū)民間音樂,加以變化發(fā)展。也稱為「興梅漢戲」、「外江戲」。
分類:
流行
廣東
梅縣
地區(qū)
分地
福建
南部
劇種
《國語辭典》:
廣東石灣窯(廣東石灣窯)
拼音:
guǎng dōng shí wān yáo
廣東佛山石灣窯陶塑。始創(chuàng)于宋代,興盛于明、清,有「石灣瓦,甲天下」之稱。石灣窯器的胎骨暗灰,釉厚而光潤,色彩有藍色、玫瑰紫、墨彩、翠色釉等。有首創(chuàng)專一題材的名士塑像,其中以漁、樵、耕、讀四種最為有名。到清代后,題材更加廣泛,舉凡民間故事、戲曲人物、《封神榜》、《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因而形成石灣窯的典型。
分類:
廣東
山石
陶塑
始創(chuàng)
興盛
《國語辭典》:
廣東住血吸蟲(廣東住血吸蟲)
拼音:
guǎng dōng zhù xiě xī chóng
動物名。一種寄生蟲。主要流行于亞洲地區(qū)。蟲卵或幼蟲隨著未煮或未熟的蝸牛肉侵入人體。感染一至二個月,進入產(chǎn)卵期,每日產(chǎn)卵在三千顆以上,會引起病人強烈的免疫反應(yīng),出現(xiàn)忽冷忽熱、咳嗽、關(guān)節(jié)痛、淋巴腺腫、肝腫大、腹瀉、便血等癥狀。
分類:
動物名
寄生蟲
流行
亞洲
地區(qū)
《國語辭典》:
廣東灣(廣東灣)
拼音:
guǎng dōng wān
海灣名。位于廣東省沿海的中部,為珠江入???,今稱珠江口。沿灣地帶北有廣州市、東莞市,東有深圳市,西有中山市、珠海市。香港在灣口東南,澳門在灣口西方,地位重要。
分類:
海灣
海灣名
廣東
沿海
珠江
???/a>
《國語辭典》:
廣東粥(廣東粥)
拼音:
guǎng dōng zhōu
廣東聞名的粥品。用米熬成,再加上蛋、油條、絞肉、蔥等配料。
分類:
廣東
聞名
油條
配料
《漢語大詞典》:
廣東音樂
主要流行于廣東一帶的民間音樂。演奏時以高胡、揚琴等弦樂器為主,配以笛子、洞簫等。
分類:
流行
廣東
民間
音樂
演奏
揚琴
弦樂器
《漢語大詞典》:
白頭人(白頭人)
(1).白發(fā)老人。 唐
司空曙
《喜外弟盧綸見宿》
詩:“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唐
白居易
《臨江送夏瞻》
詩:“愁見舟行風(fēng)又起,白頭浪裡白頭人。”
(2).舊時 廣東 人稱頭纏白布的 波斯 (今 伊朗 )人。 清
王韜
《
甕牖馀談·白頭教人
》
:“西士 湛氏 曰:古 波斯國 即今白頭人之祖。 周 以前居 蔥嶺 西, 印度 北……境與 中國 相去不遠。”
分類:
白發(fā)
白發(fā)老人
老人
廣東
人稱
白布
波斯
《國語辭典》:
三藩
拼音:
sān fán
1.清初明之降將吳三桂、耿仲明、尚可喜三人,皆封為藩王,號稱為「三藩」。
2.清人稱明福、唐、桂三王為「三藩」。
分類:
降將
千乘
會稽
吳三桂
淮陽
平西
兗州
云南
長
廣東
《國語辭典》:
茶素
拼音:
chá sù
1.咖啡堿的別名。參見「咖啡堿」條。
2.廣東人稱大年夜守歲時,用些茶點瓜果,邊吃邊談的情況為「茶素」。
分類:
廣東
人稱
歲時
茶點
瓜果
除夕
《漢語大詞典》:
鬼佬
方言。 廣東 人稱呼外國人。
《羊城晚報》
1981.8.12:“一些調(diào)皮的小孩,卻指著他哈哈大笑,叫嚷著:‘鬼佬回來了!’”
分類:
廣東
人稱
人
稱呼
外國人
《漢語大詞典》:
白頭行(白頭行)
舊時 廣東 人稱頭纏白布的 波斯 人所設(shè)的商行。 陳聞紹
《興中會革命史別錄》
:“ 楊衢云 ……乃改入白頭行( 波斯 人首纏白布,故 粵 人稱 波斯 人所開設(shè)之洋行為白頭行)為書記?!?/div>
分類:
廣東
人稱
白布
波斯
商行
《漢語大詞典》:
羅浮(羅?。?/div>
山名。在 廣東省 東江 北岸。風(fēng)景優(yōu)美,為 粵 中游覽勝地。 晉 葛洪 曾在此山修道,道教稱為“第七洞天”。相傳 隋 趙師雄 在此夢遇梅花仙女,后多為詠梅典實。 南朝 陳
徐陵
《奉和山地》
:“ 羅浮 無定所,鬱島屢遷移?!?唐 劉恂
《
嶺表錄異
》
卷中:“ 南海 以竹為甑者,類見之矣,皆 羅浮 之竹也?!?元
張可久
《天凈沙·孤山雪夜》
曲:“淡粧人在 羅浮 ,黃昏月上 西湖 ,翠袖翩翩起舞。” 清 屠宸楨
《疏影》
詞:“酒醒黃昏,看足香痕,好夢 羅浮 重省?!眳⒁姟?羅浮夢 ”。
分類:
山名
廣東
東江
北岸
風(fēng)景
優(yōu)美
《國語辭典》:
羅浮夢(羅浮夢)
拼音:
luó fú mèng
隋文帝開皇年間,趙師雄遷羅浮,日暮天寒,醉憩于松林酒店旁,見一素妝女子,共入酒家相談甚歡。翌日酒醒,竟臥于梅花樹下。典出唐。柳宗元《龍城錄。趙師雄醉憩梅花下》。唐。
殷堯藩
友人山中梅花
詩:「好風(fēng)吹醒羅浮夢,莫聽空林翠羽聲。」
分類:
開皇
羅浮山
一女
女郎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