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東莞縣(東莞縣)  拼音:dōng guǎn xiàn
縣名(現(xiàn)改設(shè)東莞市)。屬廣東省,位于廣州市東南,為東江下游的一縣。
《國語辭典》:廣州灣(廣州灣)  拼音:guǎng zhōu wān
海灣名。位于廣東省南部雷州半島之東,今稱湛江港。清朝時(shí),連同周邊陸地租與法國,二次大戰(zhàn)后收回,設(shè)湛江市。
《國語辭典》:蒼梧縣(蒼梧縣)  拼音:cāng wú xiàn
縣名。位于廣西東部,與廣東交界處,扼兩廣的咽喉,瀕西江北岸,交通便利,市況繁華。簡稱為「蒼梧」。
《漢語大詞典》:咤雪洲
廣東 海南島 一帶地暖不見雪,若見雪則以為奇,故有 咤雪洲 之稱。 宋 蘇軾 《郁孤臺(tái)·再過虔州和前韻》:“望斷橫云嶠,魂飛 咤雪洲 ?!?王文誥 輯注:“ 咤雪洲 以言 瓊 、 崖 、 儋 、 萬 四洲也。漢書·賈捐之傳云:‘ 儋耳 、 珠崖 ,皆在南方海中洲居。 南越 地炎瘴而無雪;有雪則以為希咤也?!?/div>
《國語辭典》:潮煙(潮菸)  拼音:cháo yān
產(chǎn)于廣東潮州的煙草。
分類:廣東煙草
《國語辭典》:蟶田(蟶田)  拼音:chēng tián
福建、廣東一帶在海濱飼養(yǎng)蟶類的田。也稱為「蟶埕」。
《漢語大詞典》:還珠亭(還珠亭)
亭名。在 合浦縣 (舊屬 廣東 ,現(xiàn)屬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東。 漢 孟嘗 守 合浦 去珠復(fù)還,政績卓著,后人建此亭以旌表之。 明 文徵明 《送陳良會(huì)御史左遷合浦丞》詩:“去去 還珠亭 下路, 蘇公 千載有遺芳?!?/div>
《漢語大詞典》:鵠奔亭(鵠奔亭)
古亭名。地在 廣東省 肇慶市 南。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六:“ 九江 何敞 為 交州 刺史,行部至 蒼梧 高要 ,宿 鵠奔亭 。夜半有一女子,自稱 蘇娥 ,字 始珠 , 廣信 人,到此亭,為亭長 龔壽 所殺。 敞 遣吏捕問,具服,乃斬之?!焙笥脼槠皆┲?。亦省稱“ 鵠亭 ”。 南朝 梁 江淹 《詣建平王上書》:“則 梧丘 之魂,不愧於沉首; 鵠亭 之鬼,無恨於灰骨?!?/div>
分類:亭名廣東
《漢語大詞典》:大小虎
指 廣東 南部 珠江 口的 大虎山 和 小虎山 。兩山相峙如門,稱 虎門 ,為海防要塞。 清 林則徐 《中秋飲沙角炮臺(tái)眺月有作》詩:“轉(zhuǎn)眸已失 大小虎 ,須臾 沙角 風(fēng)帆收。”
《漢語大詞典》:塞箔
廣東 一帶漁人列竹箔捕魚,謂之“塞箔”。 清 李調(diào)元 《南越筆記·粵人多以捕魚為業(yè)》:“歲三月大禾已蒔,魚始上田,漁人以箔三方依田塍,一方依水,潮至則張而大,潮退則卷而小,是為塞箔?!?/div>
《國語辭典》:粵劇(粵?。 ?span id="kusomiw" class='label'>拼音:yuè jù
流行于說粵語地區(qū)的劇種。如廣東、廣西、香港、澳門及華僑聚居之地。明清兩代弋陽腔、皮黃、昆腔等相繼流傳到廣東,清初出現(xiàn)廣東本地班,融合諸腔,并吸收廣東民間音樂及流行曲調(diào),于雍正前后匯合形成粵劇。用廣東話演唱,極具地方色彩。唱腔以梆子、二黃、西皮為主,角色有生、旦、文武生、武生、公腳、小武等,服裝華麗考究。劇碼取材自傳統(tǒng)戲曲、外國電影或西洋名劇,涵容性極大,為粵劇的一大特色。也稱為「廣府戲」、「廣東大戲」、「廣州戲」。
《國語辭典》:英法聯(lián)軍(英法聯(lián)軍)  拼音:yīng fǎ lián jūn
清咸豐六年至十年(西元1856~1860),英法聯(lián)軍進(jìn)侵廣州,虜總督葉名琛,復(fù)入天津,犯北京,焚圓明園,清帝避于熱河,由俄使調(diào)停,訂北京條約,辟商埠,割九龍南端與英,并償英法軍費(fèi),聯(lián)軍始退。
《漢語大詞典》:浙閩丘陵
浙江東半部、福建全省和廣東東部低山和丘陵的總稱。山脈呈東北西南走向,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主要由花崗巖或火山巖組成。有武夷山、雁蕩山等風(fēng)景名山。河流橫切山脈,形成峽谷急流。多河谷盆地和河口平原。海岸曲折,多天然良港和巖島。
《國語辭典》:詹天佑  拼音:zhān tiān yòu
人名。(西元1861~1919)字眷誠,廣東省南海縣人。美國耶魯大學(xué)土木工科學(xué)士。曾參與中國最初的鐵路自造工程,歷任京張鐵路、粵漢鐵路總工程師。策劃潮汕、滬寧、道清、京張等鐵路,尤以平綏鐵路北平至張家口一段最為艱巨,成績斐然。著有《京張鐵路工程紀(jì)略》等書。
《漢語大詞典》:湛江市
在廣東省西南部、雷州半島東側(cè),濱臨南海。舊稱廣州灣。1945年設(shè)市。人口121萬(1995年)。有黎湛鐵路通往內(nèi)地,為中國對外貿(mào)易港和漁業(yè)基地之一。1984年辟為對外開放城市。湛江港水深港闊,可泊萬噸以上巨輪。名勝古跡有湖光巖、上林寺、楞嚴(yán)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