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236
詞典
9
分類詞匯
224
其它
3
共236,分16頁顯示
上一頁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9
10
11
12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小蠶
團年
陳洵
陳垣
粵曲
貞女峽
越王鳥
罾布
分茅嶺
白端
逍遙臺
喉管
廣貨
海瑞
女兒葛
《漢語大詞典》:
小蠶(小蠶)
亦稱“連蠶”。 廣東 地區(qū)統(tǒng)稱大蠶以后所育的各造蠶。 清
屈大均
《
廣東新語·蟲語·八蠶
》
:“其二蠶、三蠶曰小蠶。亦曰連蠶,言相連不絶,月月熟也?!?/div>
分類:
廣東
地區(qū)
《漢語大詞典》:
團年(團年)
廣東 地方稱除夕夜家人團聚歡宴為團年。
《廿載繁華夢》
第十六回:“晚上就是團年時候, 粵 説團年即是結(jié)年之意,家家都具酒筵禱神祈福?!?歐陽山
《苦斗》
四一:“怎么今天星期天,又是團年,表姐夫都不回家團聚呀?”
分類:
廣東
除夕
家人
團聚
歡宴
《國語辭典》:
陳洵(陳洵)
拼音:
chén xún
人名。(西元1871~1942)字述叔,號海綃,廣東新會人。補南海生員。少有才思,尤長于詞,造詣深湛,為朱祖謀所推許。晚年執(zhí)教中山大學(xué),海內(nèi)欽仰。著有《海綃詞》、《
海綃說詞
》等。
分類:
人名
廣東
東新
公元
《國語辭典》:
陳垣(陳垣)
拼音:
chén yuán
人名。(西元1880~1971)字援庵,號圓庵,廣東新會人。廣州光華醫(yī)學(xué)堂畢業(yè)。歷任輔仁大學(xué)校長、中央研究院評議員、第一屆院士。著有《通鑒胡注表微》、《二十史朔閏表》、《元西域人華化考》、《舊五代史發(fā)覆》等。
分類:
史學(xué)
教育家
廣東
東新
《國語辭典》:
粵曲(粵曲)
拼音:
yuè qǔ
流行于粵語地區(qū)的曲藝。以廣東方言演唱,約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曲調(diào)以梆子、二黃為主,表演形式除清唱外,尚有粵曲說唱、粵曲彈唱等。粵曲與粵劇關(guān)系密切,在板式、曲調(diào)等方面基本相同,二者互相吸收融化,但粵曲特別講究唱工,突出聲腔藝術(shù),具有獨特的風格。
分類:
流行
粵語
地區(qū)
曲藝
廣東
演唱
《漢語大詞典》:
貞女峽(貞女峽)
峽名。在 廣東省 連縣 南。峽西高巖名 貞女山 。因巖下有石相傳為女子所化而得名。自來詠貞女化石事指此。 北魏
酈道元
《
水經(jīng)注·洭水
》
:“ 洭水 又東南流, 嶠水 注之,水出 都嶠 之溪。溪水下流,歷峽南出,是峽謂之 貞女峽 。峽西岸高巖,名 貞女山 。山下際有石如人形,高七尺,狀如女子,故名 貞女峽 。古來相傳,有數(shù)女取螺于此,遇風雨晝晦,忽化為石。” 唐 韓愈 有
《貞女峽》
詩。
分類:
廣東
西高
《漢語大詞典》:
越王鳥(越王鳥)
一種水鳥。產(chǎn)于 廣東 、 廣西 及 越南 一帶。 唐 劉恂
《
嶺表錄異
》
卷中:“越王鳥,曲頸長足,頭有黃冠如杯,用貯水,互相飲食眾鳥雛。取其冠,堅緻可為酒杯?!?/div>
分類:
水鳥
廣東
越南
《漢語大詞典》:
罾布
以破罾與紗線織成的布,產(chǎn)于 廣東 。 清 屈大鈞
《
廣東新語·貨語·葛布
》
:“罾布出 新安 南頭。罾本苧麻所治,漁婦以其破敝者翦之為條,縷之為緯,以綿紗線經(jīng)之。煮以石灰,漂以溪水……使瑩然雪白。”
分類:
紗線
廣東
《漢語大詞典》:
分茅嶺(分茅嶺)
即 十萬大山 。在 廣東省 東興各族自治縣 西。山頂產(chǎn)茅草,草頭南北異向,故名。相傳是 漢 馬援 立銅柱處,或謂 唐 馬總 所立。參閱
《
廣東通志·山川
》
。
分類:
十萬
大山
廣東
《漢語大詞典》:
白端
白色的 端溪 石。又名錦石。 廣東省 高要縣 七星巖 特產(chǎn),可制硯或柱礎(chǔ)、器皿,最白者磨細后可作搽面的干粉。 明
屠隆
《
硯箋·研
》
:“有無眼而佳者,第白端、緑端,非眼不易辨也?!?清
屈大均
《
廣東新語·錦石
》
:“其純白者產(chǎn) 七星巖 ,名白端,為柱為礎(chǔ)及幾案盤盂,皓然如雪,皆可愛……最白者,婦女以之傅面,名為乾粉?!?/div>
分類:
白色
端溪
廣東
高要
《漢語大詞典》:
逍遙臺(逍遙臺)
(1).在 山東省 滕州市 。故 薛城 之南。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山東三·兗州府》
:“ 臨城驛 逍遙臺 ,在故 薛城 南十里。
《
左傳·莊三十一年
》
‘筑臺于 薛 ’,即此臺也。 齊宣王 時, 孟嘗君 歸 薛 ,乃更筑之,名曰 逍遙 ?!?br />(2).在 廣東省 曲江縣 南, 隋 刺史 薛道衡 所建。 唐
張九齡
《歲除陪王司馬登薛公逍遙臺序》
:“故郡城有荒臺焉,雖層宇落搆,而遺制巋然,邑老相傳,斯則 薛公 道衡 之所憩也?!?/div>
分類:
廣東
山東
曲江縣
刺史
薛道衡
《國語辭典》:
喉管
拼音:
hóu guǎn
樂器名,吹管樂器。直吹。廣東特有的樂器之一。竹制,管口上端置一蘆葦制哨子,管身開七個按音孔。分短管和長管兩種。短管聲音高亢嘹亮;長管音色渾厚粗壯?,F(xiàn)代的喉管或在管的下端加一喇叭形口,類似嗩吶。
分類:
樂器
吹管
管樂器
廣東
特有
《國語辭典》:
廣貨(廣貨)
拼音:
guǎng huò
1.廣東出產(chǎn)的貨物。
2.一種花柳病。明。周履靖《錦箋記》第三五出:「誰想身上又染了廣貨,囊里又缺了盤纏,要歸不得,無可奈何?!挂卜Q為「廣瘡」。
分類:
舊稱
廣東
貨物
《國語辭典》:
海瑞
拼音:
hǎi ruì
人名。(西元1514~1587)字汝賢,號剛峰,明瓊山人。官至南京右都御史,生平為學(xué)治事以剛直為主,其軼聞多傳衍于戲劇小說間,著有《備忘集》、《元祐黨人碑考》。
分類:
大臣
廣東
海南
《漢語大詞典》:
女兒葛(女兒葛)
葛布名。產(chǎn)于 廣東 增城縣 一帶。質(zhì)地精細,卷起可入筆管。但日曬則皺,水浸則縮,珍貴而不實用。舊時因織者多為未婚女子,故名。參閱 清 屈大均
《
廣東新語·貨語·葛布
》
。
分類:
葛布
廣東
質(zhì)地
地精
精細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