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賁禺(賁禺)
亦作“ 賁隅 ”。 即 番禺 ??h名,在 廣東省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泿水:“ 泿水 東別逕 番禺 ,山海經(jīng)謂之 賁禺 者也?!?span id="dp51h77" class="book">《文選·孫綽〈游天臺山賦〉》“八桂森挺以凌霜,五芝含秀而晨敷” 唐 李善 注:“山海經(jīng)曰:‘ 桂林 八樹在 賁隅 東?!?郭璞 曰:‘八樹成林,言其大也。 賁隅 音 番禺 ?!卑?,今本山海經(jīng)·海內(nèi)南經(jīng)作“ 桂林 八樹在 番禺 東”。
分類:番禺廣東
《國語辭典》:蘇公堤(蘇公隄)  拼音:sū gōng tí
宋朝蘇軾所筑的堤。簡稱為「蘇堤」:(1)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中,南自南屏山,北接岳王廟,桃柳夾堤,風景絕勝,有蘇堤春曉之譽,是西湖十景之一。見《宋史。卷九七。河渠志七。東南諸水下》。(2)在廣東省惠陽縣西的豐湖中。蘇軾曾買此為放生池,筑堤障水。
《漢語大詞典》:坐歌
舊時 廣東 一帶的婚俗,成親前夕男女行醮時親友唱歌致賀。 清 李調(diào)元 《南越筆記·粵俗好歌》:“其娶婦而親迎者……先一夕男女行醮,親友與席者,或皆唱歌,名曰坐歌?!?/div>
《漢語大詞典》:沙壅
廣東 食品名。 清 屈大均 廣東新語·食語·茶素:“以糯米粉雜白糖沙,入豬脂煮之,名沙壅?!?/div>
《漢語大詞典》:火捺
亦作“ 火捺紋 ”。 廣東 端溪 硯石的一種紋理,稱“火捺紋”。因亦以為品種名。 清 屈大均 廣東新語·石語·端石:“﹝端石﹞凡十餘種,其火捺以紫氣奔而迴礴,又如血暈散開,有若云霧之氣,或小而圓輪若金錢者?!?清 鈕琇 觚賸·石言:“峽石礦凡十一,北岸坑曰‘阿婆’,曰‘白婆墳’,其石質(zhì)黯黝不鮮佳者,亦有火捺紋、蕉葉白?!?/div>
《國語辭典》:汕頭(汕頭)  拼音:shàn tóu
位于廣東省東北部,南臨南海,北濱韓江口的城市。為閩西、粵東出海的要道,華僑來往的大口岸,位于潮汕鐵路的終點,交通便利,商務繁盛。
《漢語大詞典》:蕉葉白(蕉葉白)
端州 硯石的一種花紋。產(chǎn)于 廣東 肇慶 羚羊峽 北岸坑。石質(zhì)堅潤,色青,紋理間有純白片如蕉葉者,故名。用此石制成的硯,亦名“蕉葉白”,為端硯的一種。 清 鈕琇 觚賸·石言:“峽石鑛凡十一,北岸坑曰 阿婆 ,曰 白婆墳 ,其石質(zhì)黯黝不鮮,佳者亦有火捺紋、蕉葉白?!币嗍》Q“ 蕉白 ”。 清 姚鼐 《題劉云房少宰〈滌硯圖〉》詩:“松煤竹管行拋棄,蕉白紅絲塵自封。”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 端州 石以 水巖 大西洞 為上,冰紋則尤為 大西洞 之最…… 道光 開坑始得,前此所未有也……誠為山川靈異,鐘美於是,他洞所無,惟蕉白、魚腦、青花,差足肩隨,餘者不復比數(shù)?!?/div>
《漢語大詞典》:七星巖(七星巖)
(1).巖洞名。在 廣西 桂林 市區(qū)東 七星山 。又名 棲霞洞 、 碧虛巖 。巖洞雄偉深邃,鐘乳凝結(jié),瑰麗多彩。 隋 、 唐 以來即為游覽勝地。 宋 張孝祥 《游千山觀》詩:“朝游 七星巖 ,莫上 千山觀 ,東西兩奇絶,勢略嶺海半?!?賀敬之 《放歌集·桂林山水歌》:“ 七星巖 去赴神仙會,招呼 劉三姐 呵打從天上回?!?br />(2).山名。在 廣東 肇慶市 北。七峰峻拔,山腰多洞窟及歷代石刻,是著名的風景區(qū)。 明 王圻 三才圖會·七星巖考:“ 七星巖 ,在 肇慶府 城北,其峰峋嶙蔥鬱,森列蒼布,如隕石麗地錯落?!?清 屈大均 廣東新語·七星巖:“ 七星巖 歲久石長,磨厓石刻皆淺,多所漫滅。”
《國語辭典》:零丁洋  拼音:líng dīng yáng
海洋名。位于廣東省中山縣南,珠江口的海面。宋。文天祥〈過零丁洋〉詩:「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挂沧鳌噶尕暄蟆?。
《國語辭典》:梅縣(梅縣)  拼音:méi xiàn
縣名。舊稱為「嘉應州」。在廣東省境東北,蕉嶺縣東南,因瀕梅江北岸,故稱為「梅縣」。有煤、木材、竹等資源,農(nóng)產(chǎn)以稻、甘蔗、薯類為主,為著名僑鄉(xiāng)。
《國語辭典》:粵語(粵語)  拼音:yuè yǔ
漢語方言之一。分布于廣東中部和西南部、廣西的東南部、香港、澳門一帶,海外華僑使用粵語的人也很多。
《國語辭典》:粵謳(粵謳)  拼音:yuè ōu
1.流行于廣東省廣州一帶的曲藝。用廣東方言演唱,唱腔歌唱性強,既可抒情,亦可議敘,內(nèi)容多描寫男女情愛或反映對社會的不滿。
2.粵語歌謠集。清招子庸撰,約一百二十首。內(nèi)容多描寫男女愛慕之情,或?qū)ΜF(xiàn)實社會的不滿。文詞典雅,雜以大量的方言俚語,雅俗共賞。
《漢語大詞典》:紅單(紅單)
(1). 清 代納稅的單據(jù)。《清會典事例·戶部·關(guān)稅》:“至商稅不令親填簿冊,及不給紅單者,罸俸一年。”
(2). 廣東 商船。 清 代多用于作戰(zhàn)。 清 夏燮 中西紀事·外夷助剿:“當 向帥 初攻 金陵 ,調(diào)派紅單艇船入 江 。助勦十年之久,迄無成功?!?清 薛福成 《應詔陳言疏》:“外海水師利用廣艇、紅單、拖罾等船。”
《國語辭典》:大館(大館)  拼音:dà guǎn
警察局?!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五七回:「想了半天,還不見來,他便把兩個皮包,送到大館里去。」
《國語辭典》:毫子  拼音:háo zi
一種小銀幣。舊時廣東、廣西等地區(qū)稱一角、二角、五角的銀兩為「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