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馮子材
(1818-1903)清末將領(lǐng)。廣東欽州(今屬廣西)人。曾任廣西和貴州提督,后退職。中法戰(zhàn)爭時(shí),出任廣西關(guān)外軍務(wù)幫辦。1885年2月在當(dāng)?shù)厝嗣裰С窒?,他率部在?zhèn)南關(guān)(今友誼關(guān))、諒山英勇殺敵,大敗法軍。后復(fù)任貴州提督。
《漢語大詞典》:佛山市
在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北部、廣三鐵路線上。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明、清時(shí)與漢口鎮(zhèn)、朱仙鎮(zhèn)、景德鎮(zhèn)合稱中國四大鎮(zhèn)。1949年設(shè)市。人口44.1萬(1995年)。以產(chǎn)香云紗、陶瓷器和木版年畫著名。名勝古跡有佛山祖廟、梁園等。
《漢語大詞典》:菄風(fēng)(菄風(fēng))
即東風(fēng)菜。 廣東 一帶出產(chǎn)的一種菜名。鏡花緣第八四回:“ 玉芝 道:‘我用音樂:鼛鼓、簫韶……蔬菜:金針、菄風(fēng)……可好?’”參見“ 東風(fēng) ”、“ 東風(fēng)菜 ”。
分類:廣東種菜
《漢語大詞典》:黃皮果
亦省稱“ 黃皮 ”。 水果名。產(chǎn) 廣東 。 清 李調(diào)元 《南越筆記·廣東諸果》:“黃皮果,狀如金彈,六月熟,其漿酸甘似葡萄,可消食,順氣除暑熱,與荔支并進(jìn)。荔支饜飫,以黃皮解之。諺曰:‘饑食荔支,飽食黃皮?!?/div>
分類:水果廣東
《國語辭典》:基圍(基圍)  拼音:jī wéi
建有堤圍以防水患的近海田地?!洞篑R扁》第八回:「且說康有為原籍西樵地方,有一條基圍,喚做桑園。那基圍包圍許多田畝相連,十三鄉(xiāng)倒靠那桑園圍防禦水患。」
《漢語大詞典》:廣東音樂
主要流行于廣東一帶的民間音樂。演奏時(shí)以高胡、揚(yáng)琴等弦樂器為主,配以笛子、洞簫等。
《漢語大詞典》:關(guān)天培
(1781-1841)清末愛國將領(lǐng)。江蘇山陽人。1839年在廣東水師提督任內(nèi),協(xié)助林則徐查禁鴉片,積極備戰(zhàn)。1841年英軍進(jìn)攻虎門,他堅(jiān)守靖遠(yuǎn)炮臺奮力抗敵,壯烈犧牲。
《漢語大詞典》:禾谷夫人(禾穀夫人)
廣東 香山 俗謂穀神為“禾穀夫人”。 清 屈大均 廣東新語·禾穀夫人:“ 香山 村落,多祀禾穀夫人?;蛞詾?后稷 之母 姜嫄 云。”
《漢語大詞典》:和鵠(和鵠)
廣東 對鷦鷯的俗稱。 清 范端昂 《粵中見聞·物部》:“鵠,一名鷦鷯,一名巧婦鳥, 粵 俗呼曰和鵠。” 清 俞洵慶 《荷廊筆記·和鵠卦》:“ 粵 中卜者籠一鳥,似雀而無斑點(diǎn),俗呼和鵠?!?/div>
分類:廣東鷦鷯
《國語辭典》:毫洋  拼音:háo yáng
一種舊時(shí)通行于廣東、廣西一帶的貨幣。
《漢語大詞典》:蟾蜍坑
廣東 端溪 硯石產(chǎn)區(qū)之一,在 蟾蜍巖 下。所產(chǎn)硯石質(zhì)細(xì),色青紫,但多朱砂釘,多水線。參閱 清 吳蘭修 《端溪硯史》卷一。
《漢語大詞典》:潮州木雕
廣東省 潮州市 的木雕工藝品。多用作建筑裝飾和家具裝飾。內(nèi)容有人物、花鳥、山水等。雕刻方法有浮雕、沉雕、通雕、圓雕等。以 潮安 、 潮陽 、 揭陽 、 饒平 、 普寧 、 澄海 等縣為最發(fā)達(dá)。
《漢語大詞典》:白鴿標(biāo)(白鴿標(biāo))
舊時(shí)的一種賭博。盛行于 廣東 一帶。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白鴿標(biāo):“ 粵 有白鴿標(biāo)之戲。標(biāo)主以《千字文》二十句為母,每日於二十句散出二十字,令人覆射;射中十字者予以數(shù)百倍之利。其餘以次而降,四字以下為負(fù)?!?王闿運(yùn) 《到廣州與婦書》:“俗取 周興嗣 《千字文》,列字八十,分為一章,四分取一,任人射覆……全中其利千倍,一錢之資償以十金,國人若狂,夢想顛倒,號曰白鴿標(biāo),此歛財(cái)之巧術(shù)也?!?/div>
《漢語大詞典》:鮑姑井(鮑姑井)
在今 廣東省 廣州市 北 越秀山 之西,傳說為 鮑姑 所汲處。《嘉慶一統(tǒng)志·廣州府一·山川》:“ 鮑姑井 ,在 番禺縣 北 越秀山 之西……相傳 晉 鮑靚 女 葛洪 妻所汲處?!?/div>
分類:廣東廣州
《漢語大詞典》:大蠶(大蠶)
廣東 地區(qū)稱一化性蠶。 清 屈大均 廣東新語·蟲語·八蠶:“大蠶一歲一熟,熟至八日而出蛾,配其雌雄,又至八日而蛾卵,卵則蛾死。以紙裹卵藏之,至立春,蠶駒復(fù)出,故曰大蠶?!?/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