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50詞典 6分類詞匯 44
《國語辭典》:幼稚  拼音:yòu zhì
1.幼孩。晉。陶淵明〈歸去來辭。序〉:「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shù)。」唐。元稹《鶯鶯傳》:「姨之孤嫠未亡,提攜幼稚。」也作「幼稚」。
2.知識淺薄或思想未成熟?!稘h書。卷九七。外戚傳。孝成許皇后傳》:「妾誇布服糲食,加以幼稚愚惑,不明義理,幸得免離茅屋之下,備后宮埽除?!挂沧鳌赣字伞?。
《國語辭典》:幼稚(幼穉)  拼音:yòu zhì
1.幼孩。元。耶律楚材 又索六經(jīng)詩:「莫教幼稚空相憶,日日求書到鯉庭。」也作「幼稚」。
2.缺乏經(jīng)驗,智力不足。《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三:「他是小人的女婿,文書上原有小人的花押,憐他幼稚含冤,故此與他申訴?!挂沧鳌赣字伞?。
《國語辭典》:幼稚病  拼音:yòu zhì bìng
對事情看法不成熟、缺乏遠(yuǎn)見的缺點。如:「若以為經(jīng)濟(jì)建設(shè)的成果可代表一切,那也是犯了輕視文化的幼稚病。」
《國語辭典》:幼稚園(幼稚園)  拼音:yòu zhì yuán
民國102年幼托整合前,招收尚未就讀小學(xué)的幼童,訓(xùn)練其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xí)慣及基本能力為目的的教育機(jī)構(gòu)。
《國語辭典》:幼稚教育  拼音:yòu zhì jiào yù
對尚未達(dá)學(xué)齡的兒童所實施的教育,通常以幼稚園所實施的教學(xué)活動和學(xué)前的家庭教育為主。
《國語辭典》:幼稚園?。ㄓ字蓤@?。 ?span id="9um4a1m" class='label'>拼音:yòu zhì yuán bìng
孩童太早入幼稚園就讀,或因心理適應(yīng)問題,或因免疫機(jī)能較弱,容易產(chǎn)生不平衡心理或感染疾病,稱為「幼稚園病」。
《漢語大詞典》:共產(chǎn)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
列寧作于1920年4-5月??偨Y(jié)布爾什維克黨和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歷史經(jīng)驗,闡述馬克思主義關(guān)于策略問題的重要原理,批判“左”傾教條主義。還闡述了群眾、階級、政黨、領(lǐng)袖之間的辯證關(guān)系。
《國語辭典》:童稚  拼音:tóng zhì
孩童。《三國演義》第一六回:「呂布向前一把扯回,如提童稚?!?/div>
《漢語大詞典》:癡?。òV?。?/div>
幼稚;幼弱。 唐 王建 《送韋處士老舅》詩:“憶昨癡小年,不知有經(jīng)籍。” 唐 白居易 《井底引銀瓶》詩:“寄言癡小人家女,慎勿將身輕許人?!?宋 范成大 《櫻桃花》詩:“玉梅一見憐癡小,教向傍邊自在開。”
分類:幼稚幼弱
《國語辭典》:天真  拼音:tiān zhēn
1.心地純真,性情直率,沒有做作和虛偽。唐。杜甫寄李白〉詩:「劇談憐野逸,嗜酒見天真?!?br />2.頭腦簡單,容易受假象迷惑而上當(dāng)。如:「你的想法太天真了!這事不能單從一方面來想。」
《國語辭典》:童蒙  拼音:tóng méng
1.年幼無知的兒童?!度龂萘x》第四三回:「今得先生,人皆仰望:雖三尺童蒙,亦謂彪虎生冀?!?br />2.知識淺陋,幼稚無知?!痘茨献?。齊俗》:「古者民童蒙不知東西,貌不羨乎情,而言不溢乎行?!?/div>
《國語辭典》:附庸  拼音:fù yōng
1.附屬于諸侯或大國的小國,藉著聽其指揮來得到庇護(hù)?!抖Y記。王制》:「附于諸侯曰附庸?!?br />2.附屬于某物而存在的。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詮賦》:「荀況禮智,宋玉風(fēng)釣,爰錫名號,與詩畫境,六義附庸,蔚成大國?!?br />3.勉強(qiáng)附和他人的意見或行動。如:「有錢人家喜歡附庸風(fēng)雅,訂做一些書匱,卻放置酒瓶?!?/div>
《漢語大詞典》:重蒙
猶童蒙。幼稚蒙昧。重,通“ 童 ”。 晉 葛洪 抱樸子·正郭:“中人猶不覺,重蒙安能知?”
《漢語大詞典》:稚弱
亦作“穉弱”。
(1).幼弱;幼小;弱小。 晉 袁宏 后漢紀(jì)·桓帝紀(jì)下:“﹝ 姜肱 ﹞常與小弟 季江 俱行,為盜所劫,欲殺其弟。 肱 曰:‘弟年穉弱,父母所矜,又未聘娶,愿自殺,以濟(jì)家弟?!?span id="vs4fulc"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司馬朗傳》:“ 朗 曰:‘ 朗 之內(nèi)外,累世長大, 朗 雖穉弱,無仰上之風(fēng),損年以求早成,非志所為也。’”晉書·裴頠傳:“ 秀 有佐命之勛,嫡長喪亡,遺孤稚弱?!?span id="7mdriz2" class="book">《南齊書·高帝紀(jì)上》:“主上自誅諸弟,為太子稚弱,作萬歲后計,何關(guān)佗施。” 魯迅 《偽自由書·保留》:“至于少年和兒童,則拚命的使盡他們稚弱的心力和體力,攜著竹筒或撲滿,奔走于風(fēng)沙泥濘中,想于 中國 有些微的裨益者,真不知有若干次數(shù)了?!?br />(2).幼稚,不成熟。 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藝林學(xué)山五·凌歊臺詩:“《丁卯詩》誠為穉弱,其佳處亦何可掩?!?/div>
《國語辭典》:童真  拼音:tóng zhēn
1.幼小孩童的天真本性。如:「這幅畫作充滿童真的趣味。」
2.幼年。隋。皇甫毗 玉泉寺碑:「禪師本姓陳氏,潁川人也,少稟生知,童真剃落。從師南岳,蘊(yùn)道天臺?!固?。叔孫矩 大唐揚州六合縣靈居寺碑:「我寺昔大德法師禺公者,童真出家,洞明三藏?!?br />3.未曾有性行為者的貞操。清。袁枚《子不語。卷六。沈姓妻》:「我以童真之身污產(chǎn)婦穢氣,幸眾長老超度,不然,幾墮落矣?!骨?。魏之琇《續(xù)名醫(yī)類案。卷五七。膿疥》:「今復(fù)推蕩,陰血又傷,若非童真,難免于死矣?!挂沧鳌竿憽?。
4.沙彌的別名。參見「沙彌」條。唐。釋玄應(yīng)《一切經(jīng)音義。卷五。央掘魔羅經(jīng)》:「童真是沙彌別名?!?/div>
《漢語大詞典》:稚幼
亦作“穉幼”。
(1).幼小;幼稚無知。 宋 蘇軾 《種茶》詩:“天公所遺棄,百歲仍穉幼?!?明 沈德符 野獲編·鬼怪·草木之妖:“今上丙戌、丁亥間,京師明智草場火發(fā),薪芻如山,一夕盡為煨燼。次晨喧傳有異,余稚幼隨眾往觀?!?清 吳苑 《到家》詩:“薄宦十餘年,懽愛類穉幼。”
(2).幼兒,幼童。 清 顧炎武 《贈黃職方師正》詩:“數(shù)口費經(jīng)營,索飯兼穉幼?!?/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