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少息  拼音:shǎo xí
1.略事休息、小憩?!段倪x。班固。西都賦》:「蹂躪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固?。韓愈 祭女挐子文:「走朝至暮,天雪冰寒,傷汝羸肌,撼頓險阻,不得少息。」
2.稍稍平息。《文選。馬融。長笛賦》:「眾音猥積,以送厥終,然后少息?!埂度龂萘x》第一三回:「賈詡亦力勸,傕怒少息。」
《國語辭典》:調停(調停)  拼音:tiáo tíng
1.居間調解、排除糾紛?!端问?。卷三三九。蘇轍傳。論曰》:「元祐秉政,力斥章、蔡,不主調停?!埂段拿餍∈贰返诰呕兀骸敢幻鎸W老師,得著風聲,同了典史,找到幾個大紳士,托他們出來調停?!?br />2.安排、處理。宋。范成大滿江紅。寒谷春生〉詞:「著意調停云露釀,從頭檢舉梅花曲。」《紅樓夢》第九回:「寶玉道:『你放心,到外頭我自己都會調停的?!弧?/div>
《漢語大詞典》:櫜弓
藏弓。意謂戰(zhàn)事平息。 唐 李德裕 《幽州紀圣功碑銘》:“亭徼櫜弓,萬里昆吾,九譯而通,蠻夷既同?!?宋 葉適 《次王道夫舟中韻》之二:“櫜弓聽樂心肝盡,拔劍論功目眥豪?!?清 朱琦 《感事》詩:“此聞夷務輯,櫜弓竚旋凱?!?/div>
《漢語大詞典》:煙清(煙清)
煙塵澄清。指戰(zhàn)亂平息。 唐 黃滔 《祭陳侍御嶠文》:“ 岷峨 歲改, 岐雍 煙清?!?/div>
《國語辭典》:郭汾陽(郭汾陽)  拼音:guō fén yáng
人名。指唐朝名將郭子儀,曾平定安史之亂。參見「郭子儀」條。清。袁枚 謁岳王墓詩:「天意小朝廷已定,那容公作郭汾陽?!?/div>
《國語辭典》:弭兵  拼音:mǐ bīng
平息戰(zhàn)爭。《左傳。襄公二十七年》:「人曰弭兵,而我弗許?!姑?。錢嶪〈憫黎詠〉詩六首之六:「息火當息薪,弭兵當弭饑?!?/div>
《國語辭典》:息爭(息爭)  拼音:xí zhēng
平息紛爭。如:「這件事情鬧得滿城風雨,好不容易終于息爭了!」
《漢語大詞典》:休和
(1).安定和平。左傳·襄公九年:“若能休和,遠人將至。” 漢 蔡邕 《協(xié)和婚賦》:“唯休和之盛代,男女得乎年齒?!?span id="bcylbsj" class="book">《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用能免羣生於湯火,納百姓於休和?!?張銑 注:“休和,謂禍亂已平,兵戈不用,故致之使休息和平也?!?span id="l941krm" class="book">《舊唐書·玄宗紀上》:“致君親於 堯 舜 ,濟黔首於休和?!?br />(2).猶言平息了事。 宋 司馬光 《論皇城司巡察親事官札子》:“有百姓殺人,私用錢物休和。”《元典章·吏部三·投下》:“管人戶 朱全祜 駈男 朱得興 奸誘 班四 駈婦 臘梅 ,在逃促獲,受錢私下休和。” 元 尚仲明 《三奪槊》第二折:“不如告休和,伏低弱,留得性命,落得軀殻?!?/div>
《漢語大詞典》:和寧
使和睦安寧。
分類:和睦安寧
《漢語大詞典》:靜波
(1).使波浪平息。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於是 屏翳 收風, 川后 靜波?!?br />(2).風平浪靜,水不揚波。 晉 陸機 《應嘉賦》:“意邈澄霄,神夷靜波?!?晉 張華 《武帝哀策文》:“江海靜波, 岷岳 無塵?!?span id="wari1ax" class="book">《云笈七籤》卷二二:“山海靜波,諸天肅清?!?/div>
《國語辭典》:息訟(息訟)  拼音:xí sòng
同意和解,停止訴訟。南朝梁。任昉〈王文憲集序〉:「公不謀聲訓,而楚夏移情,故能使解劍拜仇,歸田息訟。」《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姚乙心理也只要家里息訟要緊,細思月娥說話盡可行得。」
《國語辭典》:弭亂(弭亂)  拼音:mǐ luàn
平息戰(zhàn)亂。《三國志。卷三二。蜀書。先主備傳》:「心存國家,念在弭亂?!埂段拿餍∈贰返谒乃幕兀骸复髱涀h論極是,真是弭亂的良方,外交的上策?!?/div>
《國語辭典》:和解  拼音:hé jiě
1.雙方停止爭執(zhí),歸于和平?!度龂萘x》第七回:「見在磐河廝殺,宜假天子之詔,差人往和解之?!?br />2.法律上謂當事人約定,互相讓步,以終止爭執(zhí)或防止爭執(zhí)發(fā)生之契約。
《國語辭典》:調息(調息)  拼音:tiáo xí
1.調養(yǎng)休息?!段饔斡洝返诙兀骸府斎掌饋泶蚧?,暗暗維持,子前午后,自己調息?!埂都t樓夢》第一○回:「等待調息一夜,明日務必到府?!?br />2.調節(jié)呼吸。如:「打坐前必先有片刻的調息?!?/div>
《漢語大詞典》:坐息
(1).坐著休息。百喻經(jīng)·為王負機喻:“汝捉一機,持至彼園,我用坐息?!?唐 韓愈 《感二鳥賦》:“過 潼關 而坐息,窺黃流之奔猛。” 郭沫若 《高漸離》第五幕:“正面右半有欄桿,欄桿下一段階墀供人坐息。”
(2).輕易地平息。 明 唐順之 《敘廣右戰(zhàn)功》:“公晨起,耳語 金 曰:‘今往 南寧 , 南寧 人皆言汝叛,聲甚惡,以五千人往則人益疑汝,不若散遣三千人,而選心腹從卒二千人以往,是汝不撤衛(wèi)而坐息人言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