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78
詞典
2
分類詞匯
76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干 → 乾干”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共76,分6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1
2
3
4
5
6
6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乾都
稿乾
稿干
槁木死灰
槁枲
槁敗
黃姜姜
黃焦焦
疾枯
山崩川竭
塏塏
枯蓬斷草
枯萃
焦唇乾舌
焦唇干舌
《漢語大詞典》:
乾都
古代方言。老年人皮膚干枯暗淡的樣子。
《方言》
卷十:“悈鰓、乾都、耇草:老也,皆 南楚 江湘 之間代語也?!?郭璞 注:“皆老者皮色枯瘁之形也?!?/div>
分類:
皮膚
干枯
暗淡
老人
《漢語大詞典》:
稿乾
干枯,枯澀。稿,通“ 槁 ”。 元 劉壎
《
隱居通議·詩歌五
》
:“ 竹谿 詩,比其師稿乾中含華滋,蕭散中藏嚴密,窘狹中見紆餘。天下誦之曰:‘詩也!’”
分類:
干枯
《漢語大詞典》:
稿干(稿乾)
干枯,枯澀。稿,通“ 槁 ”。 元 劉壎
《
隱居通議·詩歌五
》
:“ 竹谿 詩,比其師稿乾中含華滋,蕭散中藏嚴密,窘狹中見紆餘。天下誦之曰:‘詩也!’”
分類:
干枯
《國語辭典》:
槁木死灰
拼音:
gǎo mù sǐ huī
形體寂靜有如枯木,精神凝聚猶如冷灰。形容人清虛寂靜,對外物無動于衷。語本《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后形容人因遭受挫折變故而灰心絕望的樣子?!都t樓夢》第四回:「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無聞無見?!挂沧鳌改拘位倚摹?、「枯木死灰」、「死灰槁木」。
分類:
干枯
樹木
和火
《漢語大詞典》:
槁枲
亦作“槀枲”。 干枯的麻桿,古時燃以為燭。
《
墨子·備穴
》
:“蓋具槀枲,財自足,以燭穴中?!?孫詒讓 間詁引 蘇時學 曰:“槀枲,可然以為燭?!?/div>
分類:
干枯
《漢語大詞典》:
槁敗(槁?。?/div>
干枯衰敗。 郭沫若
《集外(一)·瘐死的春蘭》
詩:“囚牢般居室的庭前,瘐死了兩盆春蘭;春風吹不到它們的命根了,只剩著槁敗的殘葉兩三?!?/div>
分類:
干枯
衰敗
《漢語大詞典》:
黃姜姜(黃薑薑)
形容黃而干枯。 沈從文
《八駿圖·顧問官》
:“小女孩因害疳結(jié)病,瘦得剩一把骨頭,一張臉黃姜姜的,兩只眼睛大大的向外凸出?!?/div>
分類:
干枯
《漢語大詞典》:
黃焦焦
形容黃而干枯。 魯迅
《彷徨·離婚》
:“七大人隨即用那一只手的一個指頭蘸著掌心,向自己的鼻孔里塞了兩塞,鼻孔和人中立刻黃焦焦了,他皺著鼻子,似乎要打噴嚏?!?/div>
分類:
干枯
《漢語大詞典》:
疾枯
迅速干枯。 漢
董仲舒
《
春秋繁露·五行五事
》
:“冬失政,則夏草木不實,霜五穀疾枯。”
分類:
迅速
干枯
《漢語大詞典》:
山崩川竭
亦作“ 山崩水竭 ”。 山岳崩塌,河川干枯。古代認為是重大事變或其征兆。
《
國語·周語上
》
:“夫國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徵之。” 漢
荀悅
《漢紀·成帝紀四》
:“ 蜀郡 本 漢 所興,今所起之地山崩水竭,殆必亡矣?!?清
姚燮
《雙鴆篇》
:“郎飽妾共飽,郎飢妾共飢;一飢一飽與郎共,山崩川竭無更移?!?/div>
分類:
山岳
崩塌
河川
干枯
為是
重大
事變
征兆
《國語辭典》:
塏塏(塏塏)
拼音:
kǎi kǎi
枯乾的樣子。明。何景明〈憂旱賦〉:「山塏塏以赪顏兮,野蕭條而無色?!?/div>
分類:
干枯
光禿
《漢語大詞典》:
枯蓬斷草(枯蓬斷草)
干枯、斷折的蓬草。因易隨風飄散,故亦以喻不由自主,行蹤難定。
《中國民間故事選·六弟兄》
:“姑娘離家以后,像是枯蓬斷草一樣,到處漂流?!?/div>
分類:
干枯
斷折
蓬草
隨風
風飄
飄散
不由自主
《漢語大詞典》:
枯萃
干枯憔悴。萃,通“ 悴 ”。 漢
王充
《
論衡·異虛
》
:“睹秋之零實,知冬之枯萃。”
分類:
干枯
憔悴
《漢語大詞典》:
焦唇乾舌
亦作“ 焦唇乾舌 ”。 謂憂心如焚,唇舌亦為之干枯。
《孔子家語·屈節(jié)》
:“孤嘗不料力而興 吳 難,受困 會稽 ,痛於骨髓,日夜焦唇乾舌,徒欲與 吳王 接踵而死?!?span id="gjymfyo" class="book">《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孤﹞痛入於骨髓,日夜焦脣乾舌,徒欲與 吳王 接踵而死?!泵嫞槐咀鳌?唇 ”。亦省作“ 焦脣 ”。
《
后漢書·何敞傳
》
:“朝廷焦脣,百姓愁苦?!?/div>
分類:
憂心如焚
唇舌
干枯
《漢語大詞典》:
焦唇干舌(焦唇乾舌,焦脣乾舌)
亦作“ 焦唇乾舌 ”。謂憂心如焚,唇舌亦為之干枯。
《孔子家語·屈節(jié)》
:“孤嘗不料力而興 吳 難,受困 會稽 ,痛於骨髓,日夜焦唇乾舌,徒欲與 吳王 接踵而死?!?span id="cfuiwtk" class="book">《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孤﹞痛入於骨髓,日夜焦脣乾舌,徒欲與 吳王 接踵而死?!泵嫞槐咀鳌?唇 ”。亦省作“ 焦脣 ”。
《
后漢書·何敞傳
》
:“朝廷焦脣,百姓愁苦?!?/div>
分類:
憂心如焚
唇舌
干枯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