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8
典故
1
詞典
10
分類詞匯
7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干 → 乾干”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分類詞匯
止戈
陳俎
奮戈
頓戟
戴干
櫜弓戢戈
大動干戈
《國語辭典》:
止戈
拼音:
zhǐ gē
停止干戈,平息戰(zhàn)爭?!段倪x。左思。魏都賦》:「千乘為之軾廬,諸侯為之止戈,則干木之德自解紛也?!固?。
白居易
為宰相賀殺賊表
:「況我乘破竹,彼繼覆車,止戈之期,翹足可待?!?/div>
分類:
停止
干戈
平息
戰(zhàn)事
太平天國
《國語辭典》:
止戈為武(止戈為武)
拼音:
zhǐ gē wéi wǔ
語出《左傳。宣公十二年》:「非爾所知也,夫文,止戈為武。」指合止戈二字為武字,因若止息干戈,停止戰(zhàn)爭,才是真正的武。唐。楊烱〈
唐右將軍魏哲神道碑
〉:「若乃五材并用,誰能去兵?七德兼施,止戈為武?!?/div>
分類:
平息
戰(zhàn)亂
停止
用武
武器
《漢語大詞典》:
陳俎(陳俎)
陳設(shè)俎豆。意謂會盟,止息干戈。
《
后漢書·仲長統(tǒng)傳論
》
:“用明居晦,回泬於曩時;興戈陳俎,參差於上世。”
分類:
陳設(shè)
俎豆
會盟
止息
干戈
《漢語大詞典》:
奮戈(奮戈)
使勁揮舞干戈,謂奮勇戰(zhàn)斗。 三國 魏
曹植
《責(zé)躬詩》
:“甘赴 江 湘 ,奮戈 吳 越 ?!?晉
陸機
《漢高祖功臣頌》
:“奮戈 東城 、禽 項 定功?!?孫中山
《致黃興書》
:“ 中國 當(dāng)此外患侵逼、內(nèi)政紊亂之秋,正我輩奮戈飲彈、碎肉喋血之時?!?/div>
分類:
使勁
揮舞
干戈
奮勇
戰(zhàn)斗
《漢語大詞典》:
頓戟(頓戟)
《
管子·地數(shù)
》
:“故天下之君頓戟一怒,伏尸滿野,此見戈之本也?!焙笠蛞浴邦D戟”指動用干戈引起兵戰(zhàn)。
《
南齊書·高帝紀(jì)上
》
:“入兵萬乘之國,頓戟象魏之下?!?/div>
分類:
指動
動用
干戈
起兵
兵戰(zhàn)
《漢語大詞典》:
戴干
一種奇異的相貌。指頭部有肉突起如干戈對立。
《春秋元命包》
:“ 帝嚳 戴干,是謂清明?!?漢
班固
《白虎通·圣人》
:“ 顓頊 戴午?!?盧文弨 校本謂“午”為“干”之誤。
分類:
奇異
相貌
指頭
頭部
突起
如干
干戈
《漢語大詞典》:
櫜弓戢戈
亦作“ 櫜弓戢矢 ”。
《
詩·周頌·時邁
》
:“載戢干戈,載櫜弓矢。”謂收藏干戈弓矢。后因以“櫜弓戢戈”謂停息戰(zhàn)事。
《
后漢書·袁術(shù)傳
》
:“是以未獲從命,櫜弓戢戈?!?清 夏燮
《
中西紀(jì)事·剿撫異同
》
:“比年各省用兵,勝負(fù)無常,得失互見,諸臣何不以事無把握為慮,而亟欲櫜弓戢矢耶?”
分類:
干戈
弓矢
收藏
停息
戰(zhàn)事
《國語辭典》:
大動干戈(大動干戈)
拼音:
dà dòng gān gē
干、戈,古代用以作戰(zhàn)的兩種兵器。大動干戈原指雙方交戰(zhàn)激烈,后多用來比喻行事大肆聲張、勞師動眾或大費手腳。如:「這部機器無多大毛病,你卻要拆掉重組,何必如此大動干戈呢?」
分類:
干戈
大費
地行
兵器
戰(zhàn)爭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