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41
典故
1
詞典
8
分類詞匯
10
其它
22
共41,分3頁顯示
1
2
3
2
3
下一頁
典故
常山蛇陣
詞典
常山
常山蛇
常山舌
常山陣
顏常山舌
海州常山
常山瑞馬
常山蛇勢
分類詞匯
常山
張王
常山舌
雩泉
常山陣
鉤舌
典故
常山蛇陣
《孫子·九地》
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庾子山集》卷一《哀江南賦》
昆陽之戰(zhàn)象走林,常山之陣蛇奔穴。
例句
即墨龍文光照曜,常山蛇陣勢縱橫。
杜牧
東兵長句十韻
《國語辭典》:
常山
拼音:
cháng shān
植物名:(1)蕓香科臭常山屬,落葉灌木。高可達三公尺。單葉互生,具黃色半透明腺點,發(fā)惡臭,菱狀卵形或卵狀橢圓形。花黃綠色,單性,雌雄異株,總狀花序,萼片、花瓣、雄蕊均為四枚。蒴果裂開為四枚分果片,種子黑色,近球形,有胚乳。根莖及果入藥,味辛、有小毒。原產韓國及日本。(2)虎耳草科常山屬,灌木。高一至二公尺。單葉,對生,倒卵形、橢圓形至披針形。傘房狀圓錐花序,花瓣五枚,藍色或白色。漿果黑熟。根入藥。分布東亞、東南亞及印度。
分類:
植物
蕓香科
常山
落葉
灌木
三公
公尺
《國語辭典》:
常山蛇
拼音:
cháng shān shé
神話傳說中會稽常山一種首尾互相救應的蛇。這種蛇擊其頭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腰則首尾并至,名為率然?!秾O子。九地》:「故善用兵,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构糯鴮W家取效其反應迅捷,而演成陣勢。唐。
薛逢
上前易定盧尚書啟
:「遂使常山蛇陣,翻成干戚之文,易水劍歌,遽變鹿鳴之奏。」
分類:
首尾
相救
《漢語大詞典》:
常山舌
《
新唐書·顏杲卿傳
》
載:“ 杲卿 至 洛陽 , 祿山 怒曰:‘吾擢爾太守,何所負而反?’ 杲卿 瞋目駡曰:‘汝 營州 牧羊 羯 奴耳,竊荷恩寵,天子負汝何事而乃反乎?我世 唐 臣,守忠義,恨不斬汝以謝上,乃從爾反耶?’ 祿山 不勝忿,縛之 天津橋 柱,節(jié)解以肉噉之,詈不絕,賊鉤斷其舌,曰:‘能復駡否?’ 杲卿 含胡而絶?!?顏杲卿 為 常山 太守,后因以“常山舌”作寧死不屈之典。 宋
文天祥
《正氣歌》
:“為 張睢陽 齒,為 顏常山 舌?!?程善之
《和孟碩獄中詩》
:“ 常山 舌在心猶壯,
《
南史
》
書存手自持。”
分類:
太守
常山
寧死不屈
《漢語大詞典》:
常山陣(常山陣)
首尾呼應的陣法。陣勢如 常山 之蛇,故名。 隋
明余慶
《從軍行》
:“風捲 常山 陣,笳喧 細柳 營?!眳⒁姟?常山蛇 ”。
分類:
首尾
呼應
陣法
陣勢
常山
《國語辭典》:
常山蛇
拼音:
cháng shān shé
神話傳說中會稽常山一種首尾互相救應的蛇。這種蛇擊其頭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腰則首尾并至,名為率然?!秾O子。九地》:「故善用兵,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古代兵學家取效其反應迅捷,而演成陣勢。唐。
薛逢
上前易定盧尚書啟
:「遂使常山蛇陣,翻成干戚之文,易水劍歌,遽變鹿鳴之奏?!?/div>
分類:
首尾
相救
《分類字錦》:
顏常山舌(顏常山舌)
唐書忠義傳安祿山使史思明等攻顏杲卿晝夜戰(zhàn)井竭糧矢盡六日而陷賊執(zhí)杲卿至洛陽祿山怒曰吾擢爾太守何所負而反杲卿瞋目罵曰我世唐臣守忠義恨不斬汝以謝上乃從爾反耶祿山不勝忿縛之天津橋柱節(jié)解以肉啖之詈不絕賊鉤斷其舌曰能復詈否杲卿含胡而絕文天祥
正氣歌
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分類:
忠
《漢語大詞典》:
海州常山
即臭梧桐。落葉灌木或小喬木。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辛亥游錄二》
:“沿堤有木,其葉如桑,其華五出,筒狀而薄赤,有微香,碎之則臭,殆海州常山類歟?”
分類:
梧桐
落葉
灌木
小喬
喬木
《分類字錦》:
常山瑞馬(常山瑞馬)
晉書新蔡王騰傳:初騰發(fā)并州,次于真定,值大雪,平地數(shù)尺,營門前方數(shù)大雪,融不積,騰怪而掘之,得玉馬高尺許,表獻之。
分類:
玉
《國語辭典》:
常山蛇勢(常山蛇勢)
拼音:
cháng shān shé shì
常山蛇,傳說會稽常山有一種蛇,擊其頭則尾應,擊其尾則首應,擊其腰則首尾皆應。常山蛇勢即古代兵學家取效常山蛇反應迅捷而演成的陣勢?!稌x書。卷九八?;笢貍鳌罚骸赋?,諸葛亮造八陣圖于魚復平沙之上,壘石為八行,行相去二丈。溫見之,謂『此常山蛇勢也』?!?/div>
分類:
常山
會稽
《漢語大詞典》:
張王(張王)
(1).指 漢 張耳 。 項羽 分封諸侯王時被封為 常山王 ,后歸 劉邦 ,又改立為 趙王 。
《
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
》
:“ 伍員 灌溉於宰 嚭 , 張王 撫翼於 陳相 ?!?李善 注:“ 陳餘 因 張耳 撫翼而奮飛?!?br />(2). 唐 代著名詩人 張籍 、 王建 的并稱。 徐澄宇
《〈張王樂府〉導言》
:“ 張 王 樂府雖然同屬 杜甫 以來的現(xiàn)實主義與新樂府運動的系統(tǒng),而與這系統(tǒng)中其他詩人的作風究竟有所不同,而自成其為 李 、 杜 、 元 、 白 以外的‘樂府正宗’。”
分類:
著名
張耳
詩人
項羽
張籍
分封
諸侯王
王建
常山
《漢語大詞典》:
雩泉
泉名。在 山東省 諸城市 西南 常山 上。 宋 熙寧 八年, 蘇軾 守 密州 ,禱雨于此而應,故名。 宋
蘇軾
《雩泉記》
:“廟門之西南十五步,有泉汪洋折旋如車輪……作亭于其上,而名之曰 雩泉 ?!?宋
蘇軾
《留別雩泉》
詩:“舉酒屬 雩泉 ,白髮日夜新。何時泉中天,復照泉上人。”
《嘉慶重修一統(tǒng)志·青州府一·山川》
:“ 常山 :在 諸城縣 南二十里…… 蘇軾 禱雨於此,名曰 雩泉 ,因搆亭其上,作
《雩泉記》
。”
分類:
泉名
山東
常山
《漢語大詞典》:
鉤舌(鉤舌)
鉤斷舌頭。 唐 常山郡 太守 顏杲卿 被 安祿山 俘獲,“ 祿山 不勝忿,縛之 天津橋 柱,節(jié)解以肉噉之,詈不絶,賊鉤斷其舌,曰:‘復能駡否?’ 杲卿 含胡而絶。”事見
《新唐書·忠義傳中·顏杲卿》
。后用以為典實。 宋
文天祥
《平原》
詩:“哀哉 常山 慘鉤舌,心歸朝廷氣不懾?!?/div>
分類:
舌頭
常山
太守
安祿山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