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042,分70頁顯示  上一頁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海帶
兩帶
沈帶
薜帶
帶綬
帶樓
帶刺
飄帶
墨帶
纓帶
皂帶
帶徵
趙帶
裝帶
重帶
《國語辭典》:海帶(海帶)  拼音:hǎi dài
褐藻類海帶科「海昆布」、「昆布」的別名。參見「昆布」條。
《駢字類編》:兩帶(兩帶)
白居易楊柳枝詩見雙眉下。
《漢語大詞典》:沈帶(沈帶)
沉 腰之帶。寬 沈 帶,指身體瘦損。 宋 史達祖 《夜行船·聞賣杏花有感》詞:“白髮 潘郎 寬 沈 帶,怕看山、憶他眉黛。”詳“ 沈腰 ”。
分類:身體瘦損
《國語辭典》:沈腰  拼音:shěn yāo
沈約因病日瘦,腰帶逐漸寬松。典出《梁書。卷一三。沈約傳》。比喻身體漸趨瘦弱、消瘦。宋。周邦彥 大有。仙骨清羸詞:「仙骨清羸,沈腰憔悴,見傍人、驚怪消瘦?!姑?。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你道我沈腰輕,爭奈客衣單?!?/div>
分類:沈約陳情
《漢語大詞典》:薜帶(薜帶)
(1).用薜荔的藤制作的腰帶。多指隱者的裝束。 唐 王績 《游北山賦》:“荷衣薜帶,藜杖葛巾;出芝田而計畝,入 桃源 而問津?!?唐 皮日休 《雨中游包山精舍》詩:“薜帶輕束腰,荷笠低遮面?!?br />(2). 戰(zhàn)國 楚 屈原 《九歌·山鬼》:“被薜荔兮帶女蘿?!焙笠蛞浴稗祹А苯柚?屈原 。 唐 李白 《酬王補闕惠翼莊廟宋丞泚贈別》詩:“薜帶何辭 楚 , 桃源 堪避 秦 ?!?/div>
《駢字類編》:帶綬(帶綬)
晉書輿服志:自公主封君以上皆帶綬。北史周宣帝紀:既自比上帝,不欲令人同已。常自帶綬及冠通天冠,加金附蟬。顧見侍臣武弁上有金蟬,及王公有綬者,并令去之。
《分類字錦》:帶樓(帶樓)
王褒 詠霧詩 帶樓疑海氣,含蓋似浮云。
分類:
《國語辭典》:帶刺(帶刺)  拼音:dài cì
本指帶著刺。后形容人說話含有諷刺意味。如:「做人要心存仁慈,不要說話帶刺傷害別人?!?/div>
《國語辭典》:飄帶(飄帶)  拼音:piāo dài
裝飾衣帽、旌旗的長帶子,常隨風飄動。如:「風起時,飄帶飛揚,煞是好看?!?/div>
《駢字類編》:墨帶(墨帶)
宋史禮志:紹興三十一年五月,金國使至,以欽宗訃聞。是日,文武百僚并常服、墨帶去魚,詣天章閣南空地立班,聽詔旨。
《駢字類編》:纓帶(纓帶)
水經(jīng):洛水又東渠谷注:水出宜陽縣南女幾山,東北流徑云中塢在上,迢遰層峻,流煙半垂,纓帶山阜,故塢受其名。
《漢語大詞典》:皂帶(皂帶)
亦作“皁帶”。 黑色帶子。元史·輿服志二:“亢宿旗,青質(zhì),赤火焰腳,畫神人,冠五梁冠,素衣,朱袍,皂襴,皂帶,黃裳。” 明 葉盛 水東日記·晦庵論易服色:“而百官俱用紫衫皁帶,乃 王丞相 以親老為嫌,不肯素服?!?/div>
分類:黑色帶子
《國語辭典》:帶徵(帶徵)  拼音:dài zhēng
國家因荒歉而停徵錢糧,以其停徵之數(shù),勻攤分為數(shù)年,與各該本年錢糧同徵者,稱為「帶徵」。
《漢語大詞典》:趙帶(趙帶)
指美女的腰帶。 北齊 蕭愨 《秋思》詩:“ 燕 幃緗綺被, 趙 帶流黃裾?!?南朝 梁 沈約 《洛陽道》詩:“ 燕 裙傍日開, 趙 帶隨風靡。” 唐 王維 《魏郡太守德政碑》:“ 鄭 聲 衛(wèi) 樂,共棄 師襄 ; 趙 帶 燕 裾,思齊 漆室 ?!?/div>
《分類字錦》:裝帶(裝帶)
杜甫 即事詩 百寶裝腰帶,真珠絡臂鞲。
分類:
《韻府拾遺 泰韻》:重帶(重帶)
李賀詩:重帶剪刀錢。注:雙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