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978,分332頁顯示  上一頁  73  74  75  76  77  79  80  81  82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寶蓋
清道
天問
太母
迎鑾
乾符
拜章
玉書
翠葆
繁露
配享
天則
詔諭
天戈
廟朝
《國語辭典》:寶蓋(寶蓋)  拼音:bǎo gài
1.用珍寶裝飾的華蓋。南朝梁。簡文帝〈菩提樹頌〉:「菩薩飛象,越香土而來儀,五百寶蓋,騰光自合?!?br />2.文字偏旁為「宀」者,稱為「寶蓋」?!豆賵霈F(xiàn)形記》第二四回:「跟手我又在示字上加一個寶蓋頭,他說這是我們宗室的『宗』字?!?/div>
《漢語大詞典》:寶蓋頭(寶蓋頭)
亦作“ 寶頭兒 ”。 漢字的偏旁之一,形狀是“宀”。兒女英雄傳第五回:“我這‘安’字説三分可怎么樣的分法兒呢?難道我説我姓‘寶頭兒’,還是説我姓‘女’不成?”《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二四回:“我又在示字上加一個寶蓋頭,他説這是我們宗室的‘宗’字?!?/div>
分類:漢字偏旁
《國語辭典》:清道  拼音:qīng dào
1.清凈無為的道理?!痘茨献?。原道》:「是故圣人守清道而抱雌節(jié),因循應(yīng)變?!?br />2.舊時帝王或官員出行時,需清除道路,驅(qū)散行人,稱為「清道」。《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后馳,猶時有銜橛之變?!鼓铣骸?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0245' target='_blank'>沈約 〈齊明帝哀策文〉:「伐金鼓以清道,揚悲笳而啟路?!?br />3.掃除道路。如:「清道夫」。
《國語辭典》:天問(天問)  拼音:tiān wèn
楚辭的篇名。屈原所作。屈原遭放逐之后,憂愁苦悶,對天地間許多事情感到懷疑,提出疑問以抒愁悶,故作天問?!妒酚洝>戆耸?。屈原賈生傳。太史公曰》:「余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悲其志?!鼓铣?。劉協(xié)《文心雕龍。辨騷》:「遠游天問,瑰詭而惠巧。」
《國語辭典》:太母  拼音:tài mǔ
祖母。《稱謂錄。卷一。祖母。太母》:「《老學(xué)庵筆記》,太母,祖母也。」
《漢語大詞典》:迎鑾(迎鑾)
迎接皇帝。鑾,鑾駕,皇帝的車駕。新唐書·趙珝傳:“ 昭宗 還 長安 ,詔入朝,賜號‘迎鑾功臣’。”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癸酉之變:“ 福昌 欲於十七日起事,蓋以是日上駐蹕 白澗 ,諸王大臣皆往迎鑾,乘其間也?!?陳夔龍 《夢蕉亭雜記》卷一:“適蹕路工程將次竣工,命余赴 汴 藩新任,在中途迎鑾。”
《漢語大詞典》:乾符
舊指帝王受命于天的吉祥征兆。晉書·慕容儁載記:“寡君今已握乾符,類上帝,四海懸諸掌,大業(yè)集於身?!?唐 韓愈 《賀冊尊號表》:“陛下仰稽乾符,俯順人志?!?清 姚鼐 《朱石君中丞視賑淮上途中見示長句次韻》之二:“山川極盛在一朝, 鐘離 帝起乾符握?!?/div>
《漢語大詞典》:拜章
(1).拜受慰問表彰。國語·魯語下:“《四牡》,君之所以章使臣之勤也,敢不拜章?!?span id="khuldvx" class="book">《四牡》,詩·小雅篇名,傳為勞問使臣之作。
(2).上給皇帝的奏章;上奏章。南史·蕭子云傳:“﹝ 子云 ﹞年十二, 齊 建武 四年,封 新浦縣侯 。自製拜章,便有文采。” 唐 劉禹錫 《賀赦表》:“新歲拜章,遙獻 南山 之壽?!?金 元好問 《禮部閑閑趙公秉文》:“每聞一事可便民,一士可擢用,大則拜章,小則為當(dāng)路者言,殷勤鄭重,不能自已?!?br />(3).對鬼神的祈禱文。 宋 郭彖 睽車志卷一:“ 段氏 母病, 賁 為拜章祈福。”
《國語辭典》:玉書(玉書)  拼音:yù shū
1.論述玉的書籍。三國魏。曹丕 又與鐘繇書:「竊見玉書稱美玉,白如截肪,黑譬純漆?!?br />2.神仙的書,讖緯家以此為素王受命的瑞徵。晉。王嘉《拾遺記》卷三:「夫子未生時,有麟吐玉書于闕里人家,云:『水精之子孫,衰周而素王。』」
3.道家修鍊的書。《黃庭內(nèi)景玉經(jīng)。卷上。卜清章》:「是曰玉書可精研,詠之萬過升三天?!?br />4.詔書。宋。張孝祥 水調(diào)歌頭。鰲禁輟頗牧詞:「玉書下,褒懿績,促曹裝。」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五:「他日玉書傳詔日,江天何處覓漁翁?」
《漢語大詞典》:翠葆
(1).帝王儀仗的一種。以翠羽聯(lián)綴于竿頭而成,形若蓋。 南朝 齊 謝朓 《侍宴華光殿曲水奉敕》詩:“翠葆隨風(fēng),金戈動日?!?宋 史浩 《滿庭芳·立春詞時方獄空》詞:“知是東皇翠葆,飛星漢、來止人間?!?br />(2).作為天子的代稱。 宋 張孝祥 《六州歌頭》詞:“聞道中原遺老,常南望,翠葆霓旌?!眳⒁姟?羽葆 ”。
(3).形容草木青翠茂盛。 唐 杜牧 《華清宮三十韻》:“嫩嵐滋翠葆,清 渭 照紅妝?!?宋 歐陽修 《送趙山人歸舊山》詩:“ 屈 賈 江山思不休,霜飛翠葆忽驚秋?!?明 徐渭 《宣府槐龍篇》:“乘涼翠葆颯,撐暑碧油烘?!?/div>
《國語辭典》:羽葆  拼音:yǔ bǎo
儀仗中用鳥羽聯(lián)綴裝飾的華蓋?!抖Y記。雜記下》:「司馬執(zhí)鐸,左八人,右八人,匠人執(zhí)羽葆御柩。」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備儀仗羽葆鼓吹,葬于國東十里盤龍岡。」
《國語辭典》:繁露  拼音:fán lù
1.露水很多。唐。司空曙 和盧校書文若早入使院書事詩:「軒墀濕繁露,琴幾拂輕埃?!?br />2.冕旒前后下垂的玉飾?!兑葜軙?。卷七。王會解》:「天子南面立,絻無繁露朝服?!?/div>
《國語辭典》:配享  拼音:pèi xiǎng
賢人或有功于國家文化的人,附祀于廟,同受祭饗。如天子為崇揚他的先祖,使與天同享;又舊時祭孔時,附祀顏回、曾子、子思、孟子及歷代以功臣祔祭在帝王祖廟里等是。也作「配饗」。
《漢語大詞典》:天則(天則)
(1).猶天道。自然的法則。易·乾:“乾元用九,乃見天則?!?唐 楊炯 《渾天賦》:“俯察人事,仰觀天則?!?清 黃宗羲 《鄭蘭皋八十壽序》:“時有常變,勢有順逆,德有剛?cè)?,類有邪正。然此中各有自然之天則?!?劉師培 《無政府主義之平等觀》:“近世哲學(xué)家以此法為天則。謂天下事物,均依自然定規(guī)之活動力,即變形變化之際,亦各有一定不易之定規(guī)。”
(2).天子的法令。
《漢語大詞典》:詔諭(詔諭)
皇帝命令;皇帝頒布文書以告喻天下。新五代史·后蜀世家·孟知祥:“ 知祥 皆厚給其衣食,因請送其家屬, 明宗 詔諭不許。” 宋 陸游 《賀蔣尚書出知婺州啟》:“詔諭靡從,藩條初布。上倚承宣之績,士高廉退之風(fēng)。”元史·世祖紀(jì)二:“ 王文統(tǒng) 坐與 李璮 同謀伏誅,仍詔諭中外。”
《國語辭典》:天戈  拼音:tiān gē
1.王師。唐。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天戈所麾,莫不寧順。」
2.星官名?!端问?。卷四九。天文志二》:「天戈一星,又名玄戈,在招搖北,主北方。」
《國語辭典》:廟朝(廟朝)  拼音:miào cháo
朝廷。唐。韓愈 送李愿歸盤谷序:「坐于廟朝,進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