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840,分323頁顯示  上一頁  72  73  74  75  76  78  79  80  81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明后
利見
遺弓
睿藻
口號(hào)
時(shí)乘
禁從
寶蓋
清道
天問
太母
迎鑾
乾符
拜章
玉書
《國(guó)語辭典》:明后(明後)  拼音:míng hòu
今后、以后?!对厥贰肪矶骸改銉蓚€(gè)年小的常相顧盼,明后休相棄?!?/div>
《漢語大詞典》:利見(利見)
易·乾:“飛龍?jiān)谔?,利見大人?!?孔穎達(dá) 疏:“若圣人有龍德飛騰而居天位,德備天下,為萬物所瞻覩,故天下利見此居王位之大人?!焙笠蚍Q得見君主為“利見”。 晉 葛洪 抱樸子·任命:“愿先生委龍蛇之穴,昇利見之涂?!?南朝 宋 顏延之 《三月三日詔宴西池》詩:“ 河 岳曜圖,圣時(shí)利見。” 宋 范仲淹 《奏乞差官看詳投進(jìn)利見文字》:“官員、使臣、諸色人所投進(jìn)及奏到利見文字,內(nèi)有合行事件。”
分類:帝王
《漢語大詞典》:遺弓(遺弓)
(1).史記·封禪書:“ 黃帝 采 首山 銅,鑄鼎於 荊山 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鬚下迎 黃帝 。 黃帝 上騎,羣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鬚,龍鬚拔,墮,墮 黃帝 之弓。百姓仰望 黃帝 既上天,乃抱其弓與胡鬚號(hào),故后世因名其處曰 鼎湖 ,其弓曰烏號(hào)。”后以“遺弓”指 黃帝 騎龍升天時(shí)墜落的弓。《宋史·樂志十六》:“ 鼎湖 龍去遺弓墮,冠劍鏁深宮?!?清 顧炎武 《登岱》詩:“何人得昇仙,遺弓名烏號(hào)。”
(2).據(jù)史記·封禪書載,傳說 黃帝 騎龍升天時(shí),“墮 黃帝 之弓”。后以“遺弓”為帝王死亡的委婉語。 南朝 梁 沈約 《齊武帝謚議》:“慕切遺弓,哀同遏密?!?span id="huffqyy" class="book">《舊唐書·哀帝紀(jì)》:“朕祗荷丕圖,仰惟先訓(xùn),方迫遺弓之痛,俯臨同軌之期?!?明 唐順之 《朝謁長(zhǎng)陵》詩:“遺弓仙馭遠(yuǎn),上食繐帷張?!?br />(3).呂氏春秋·貴公:“ 荊 人有遺弓者,而不肎索,曰:‘ 荊 人遺之, 荊 人得之,又何索焉?’”后以“遺弓”指丟失而為他人得到對(duì)他人也有益處的事物。 唐 李商隱 《李肱所遺畫松詩書兩紙得四十一韻》:“悲哉墮世網(wǎng),去之若遺弓?!?/div>
《國(guó)語辭典》:睿藻  拼音:ruì zǎo
稱天子所作的文章。唐。柳宗元為京兆府請(qǐng)復(fù)尊號(hào)等三表〉:「宸翰動(dòng)于三光,睿藻窮于六義?!?/div>
分類:詩文帝王
《國(guó)語辭典》:口號(hào)(口號(hào))  拼音:kǒu háo
1.不起草稿,隨口吟成的詩文。宋。王辟之《澠小燕談錄。卷四。高逸》:「文忠公親作口號(hào),有『金馬玉堂三學(xué)士,清風(fēng)明月兩閒人』之句,天下傳之?!挂卜Q為「口占」。
2.含有贊頌性質(zhì)的贊美詩。多指獻(xiàn)給皇帝的頌詩。《宋史。卷一四二。樂志十七》:「第六、樂工致辭,繼以詩一章,謂之口號(hào),皆述德美及中外蹈詠之情。」宋。孟元老《東京夢(mèng)華錄。卷六。元旦朝會(huì)》:「伴射得捷,京師市井兒遮路,爭(zhēng)獻(xiàn)口號(hào),觀者如堵?!?br />3.打油詩或順口溜?!队魇烂餮?。卷一。蔣興哥重會(huì)珍珠衫》:「棗陽縣中,人人稱羨,造出四句口號(hào),道是:『天下婦人多,王家美色寡。有人娶著他,勝似為駙馬?!弧?/div>
《國(guó)語辭典》:口號(hào)(口號(hào))  拼音:kǒu hào
1.供口頭呼喊,帶有綱領(lǐng)性和鼓動(dòng)作用的簡(jiǎn)短句子。如:「抗議的群眾,一面走一面呼口號(hào),場(chǎng)面極為壯觀?!?br />2.口頭暗號(hào)?!独蠚堄斡洝返谄呋兀骸高@口號(hào)喊出,那大盜就覿面碰著,彼此打個(gè)招呼,也決不動(dòng)手的。」
《漢語大詞典》:時(shí)乘(時(shí)乘)
(1).《易·乾》:“時(shí)乘六龍以御天”。 王弼 注:“處則乘潛龍,出則乘飛龍……乘變化而御大器。”后因以“時(shí)乘”指帝王即位。 南朝 齊 謝朓 《三日侍宴曲水代人應(yīng)詔詩》之二:“於皇克圣,時(shí)乘御辯?!?宋 蘇轍 《汝州謝上表》:“頃值時(shí)乘之始,偶同匯進(jìn)之餘。”
(2).指龍。 宋 范仲淹 《老子猶龍賦》:“謂此真宗之德,若彼時(shí)乘之性?!?/div>
《漢語大詞典》:禁從(禁從)
帝王侍從。特指翰林學(xué)士之類的文學(xué)侍從官。 宋 葉適 《〈陰陽精義〉序》:“ 鄭公 不登禁從死, 景元 老為選人亦死?!?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東坡三》:“然 東坡 自此脫謫籍,登禁從,累帥方面?!?span id="hsslt6a" class="book">《云麓漫鈔》卷十引 宋 王明清 《揮麈録》:“ 張耆 既貴,嘗欲置酒邀禁從,上許之?!?明 王鏊 震澤長(zhǎng)語·官制:“有官有職差遣,以登臺(tái)閣禁從為顯宦。”
《國(guó)語辭典》:寶蓋(寶蓋)  拼音:bǎo gài
1.用珍寶裝飾的華蓋。南朝梁。簡(jiǎn)文帝〈菩提樹頌〉:「菩薩飛象,越香土而來儀,五百寶蓋,騰光自合?!?br />2.文字偏旁為「宀」者,稱為「寶蓋」。《官場(chǎng)現(xiàn)形記》第二四回:「跟手我又在示字上加一個(gè)寶蓋頭,他說這是我們宗室的『宗』字?!?/div>
《漢語大詞典》:寶蓋頭(寶蓋頭)
亦作“ 寶頭兒 ”。 漢字的偏旁之一,形狀是“宀”。兒女英雄傳第五回:“我這‘安’字説三分可怎么樣的分法兒呢?難道我説我姓‘寶頭兒’,還是説我姓‘女’不成?”《官場(chǎng)現(xiàn)形記》第二四回:“我又在示字上加一個(gè)寶蓋頭,他説這是我們宗室的‘宗’字?!?/div>
分類:漢字偏旁
《國(guó)語辭典》:清道  拼音:qīng dào
1.清凈無為的道理?!痘茨献?。原道》:「是故圣人守清道而抱雌節(jié),因循應(yīng)變?!?br />2.舊時(shí)帝王或官員出行時(shí),需清除道路,驅(qū)散行人,稱為「清道」?!妒酚?。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后馳,猶時(shí)有銜橛之變。」南朝梁。沈約齊明帝哀策文〉:「伐金鼓以清道,揚(yáng)悲笳而啟路。」
3.掃除道路。如:「清道夫」。
《國(guó)語辭典》:天問(天問)  拼音:tiān wèn
楚辭的篇名。屈原所作。屈原遭放逐之后,憂愁苦悶,對(duì)天地間許多事情感到懷疑,提出疑問以抒愁悶,故作天問?!妒酚洝>戆耸?。屈原賈生傳。太史公曰》:「余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悲其志?!鼓铣?。劉協(xié)《文心雕龍。辨騷》:「遠(yuǎn)游天問,瑰詭而惠巧?!?/div>
《國(guó)語辭典》:太母  拼音:tài mǔ
祖母?!斗Q謂錄。卷一。祖母。太母》:「《老學(xué)庵筆記》,太母,祖母也?!?/div>
《漢語大詞典》:迎鑾(迎鑾)
迎接皇帝。鑾,鑾駕,皇帝的車駕。新唐書·趙珝傳:“ 昭宗 還 長(zhǎng)安 ,詔入朝,賜號(hào)‘迎鑾功臣’?!?清 昭槤 嘯亭雜錄·癸酉之變:“ 福昌 欲於十七日起事,蓋以是日上駐蹕 白澗 ,諸王大臣皆往迎鑾,乘其間也?!?陳夔龍 《夢(mèng)蕉亭雜記》卷一:“適蹕路工程將次竣工,命余赴 汴 藩新任,在中途迎鑾?!?/div>
《漢語大詞典》:乾符
舊指帝王受命于天的吉祥征兆。晉書·慕容儁載記:“寡君今已握乾符,類上帝,四海懸諸掌,大業(yè)集於身?!?唐 韓愈 《賀冊(cè)尊號(hào)表》:“陛下仰稽乾符,俯順人志?!?清 姚鼐 《朱石君中丞視賑淮上途中見示長(zhǎng)句次韻》之二:“山川極盛在一朝, 鐘離 帝起乾符握?!?/div>
《漢語大詞典》:拜章
(1).拜受慰問表彰。國(guó)語·魯語下:“《四牡》,君之所以章使臣之勤也,敢不拜章?!?span id="koyz33a" class="book">《四牡》,詩·小雅篇名,傳為勞問使臣之作。
(2).上給皇帝的奏章;上奏章。南史·蕭子云傳:“﹝ 子云 ﹞年十二, 齊 建武 四年,封 新浦縣侯 。自製拜章,便有文采?!?唐 劉禹錫 《賀赦表》:“新歲拜章,遙獻(xiàn) 南山 之壽。” 金 元好問 《禮部閑閑趙公秉文》:“每聞一事可便民,一士可擢用,大則拜章,小則為當(dāng)路者言,殷勤鄭重,不能自已?!?br />(3).對(duì)鬼神的祈禱文。 宋 郭彖 睽車志卷一:“ 段氏 母病, 賁 為拜章祈福?!?/div>
《國(guó)語辭典》:玉書(玉書)  拼音:yù shū
1.論述玉的書籍。三國(guó)魏。曹丕 又與鐘繇書:「竊見玉書稱美玉,白如截肪,黑譬純漆?!?br />2.神仙的書,讖緯家以此為素王受命的瑞徵。晉。王嘉《拾遺記》卷三:「夫子未生時(shí),有麟吐玉書于闕里人家,云:『水精之子孫,衰周而素王。』」
3.道家修鍊的書。《黃庭內(nèi)景玉經(jīng)。卷上。卜清章》:「是曰玉書可精研,詠之萬過升三天。」
4.詔書。宋。張孝祥 水調(diào)歌頭。鰲禁輟頗牧詞:「玉書下,褒懿績(jī),促曹裝。」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五:「他日玉書傳詔日,江天何處覓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