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978,分332頁顯示  上一頁  72  73  74  75  76  78  79  80  81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禁兵
寶命
國君
玉簡
乾剛
天廚
中黃
紫壇
明后
利見
遺弓
睿藻
口號(hào)
時(shí)乘
禁從
《漢語大詞典》:禁兵
(1).帝王宮中御用的武器。漢書·佞幸傳·董賢:“下至 賢 家僮僕皆受上賜,及武庫禁兵,上方珍寳?!?漢 張衡 《西京賦》:“武庫禁兵,設(shè)在蘭錡?!?br />(2).猶禁軍。 三國 魏 曹植 《東征賦》序:“ 建安 十九年,王師東征 吳 寇,余典禁兵衛(wèi)宮省?!?span id="8g2ec0e" class="book">《宋書·天文志四》:“ 索頭 攻略 青 、 冀 、 兗 三州,禁兵大出。” 宋 歐陽修 《原弊》:“今衛(wèi)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給糧,不自荷而僱人荷之?!?span id="sq0ymao" class="book">《人民文學(xué)》1981年第4期:“宮墻下站滿了手持戟戈的禁兵?!?/div>
《漢語大詞典》:寶命(寶命)
(1).對(duì)天命的美稱。書·金縢:“無墜天之降寶命,我先王亦永有依歸?!?蔡沉 集傳:“寶命,即帝庭之命也。謂之寶者,重其事也?!?南朝 梁 沈約 《賀齊明帝登祚啟》:“運(yùn) 堯 心以臨億兆,敷 舜 烈以膺寶命?!?唐 韓愈 《順宗實(shí)錄一》:“陛下以圣德至孝,繼受寶命,宜奉先帝約束,以時(shí)聽斷,不可以久從之。”
(2).指皇帝的詔令。 唐 孔穎達(dá) 《〈春秋正義〉序》:“四時(shí)序則玉燭調(diào)於上,三才協(xié)則寶命昌於下?!?/div>
《國語辭典》:國君(國君)  拼音:guó jūn
一國的君主。《禮記。曲禮上》:「國君撫式,大夫下之;大夫撫式,士下之?!?/div>
《國語辭典》:玉簡(玉簡)  拼音:yù jiǎn
1.玉質(zhì)書簡,帝王用以封禪、詔告的文書。明。高明《琵琶記。新進(jìn)士宴杏園》:「便催歸玉簡侍宸旒,他日歸來金蓮送?!?br />2.道士所用的玉質(zhì)手板。多用于齋醮科儀。《金瓶梅詞話》第六六回:「謹(jǐn)以今月二十日伏延官道,爰就孝居,建盟真煉度齋壇,庸頒玉簡;演九轉(zhuǎn)生神寶范,奏啟瑯函?!?br />3.玉質(zhì)手板?!队魇烂餮?。卷三一。鬧陰司司馬貌斷獄》:「重湘手執(zhí)玉簡,昂然而出,升于法座?!?/div>
《漢語大詞典》:乾剛(乾剛)
(1).謂天道剛健。亦用以稱帝王的剛健決斷。語出易·雜卦:“《乾》《坤》柔。”漢書·谷永傳:“陛下誠深察愚臣之言……奮乾剛之威,平天覆之施?!?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后漢書·楊震傳》:“唯陛下奮乾剛之德,棄驕奢之臣,以掩訞言之口?!?br />(2).引申指君主的威權(quán)。 宋 李綱 《上淵圣皇帝實(shí)封言事奏狀》:“伏望陛下運(yùn)以乾剛,照以離明,為宗社生靈大計(jì),斷而行之。” 明 唐順之 《廷試策一道》:“臣愿陛下離照旁通,乾剛獨(dú)斷,政績顯著。”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方檔案》:“伏愿迅振乾剛,即傳嚴(yán)旨,將此二人立正典刑?!?/div>
《國語辭典》:天廚(天廚)  拼音:tiān chú
1.星官名。由六顆星組成,屬紫微垣,在西方屬天龍座。《晉書。卷一一。天文志上》:「紫宮垣十五星,……東北維外六星曰天廚,主盛饌?!?br />2.天子的庖廚。唐。韓浚清明日賜百僚新火〉詩:「朱騎傳紅燭,天廚賜近臣?!?/div>
《漢語大詞典》:中黃
(1).亦稱“ 中黃伯 ”。古勇士名。文選·陳琳〈為袁紹檄豫州〉:“奮 中黃 育獲 之士,騁良弓勁弩之勢?!?呂延濟(jì) 注:“ 中黃伯 、 夏育 、 烏獲 ,皆古之力士也?!?br />(2).泛指勇士。 明 梅鼎祚 《玉合記·拒間》:“看妖摧太白,士列中黃?!?br />(3).指 中黃子 。傳說中的仙人。見 晉 葛洪 《抱樸子·地真》。 宋 蘇軾 《和讀山海經(jīng)》之四:“豈伊臭濁中,爭此頃刻光。安知青藜火,丈人非 中黃 ?!?明 王鏊 震澤長語·仙釋:“ 冷啟敬 ,隸 淮陽 ,遇異人,授 中黃 大丹。”
(4).指 黃帝 。文選·張協(xié)〈七命〉:“啟 中黃 之少宮,發(fā) 蓐收 之變商?!?呂延濟(jì) 注:“ 中黃 , 黃帝 也。”云笈七籤卷三:“ 黃帝 以道治世一百二十年,於 鼎湖山 白日昇天,上登 太極宮 ,號(hào)曰 中 黃真人 。”
(5).黃石脂。文選·張衡〈南都賦〉:“太一餘糧,中黃瑴玉?!?呂向 注:“中黃,謂石中﹝黃﹞子,黃石脂也?!?br />(6).中央。 三國 魏 曹植 《寶刀賦》:“礪以五方之石,鑒以中黃之壤?!?唐 崔損 《五色土賦》:“眾色環(huán)封,所以示外共其方職;正色居上,所以表內(nèi)附于中黃?!?宋 范仲淹 《明堂賦》:“耽然太室,儼乎中黃?!?br />(7).指黃道。 晉 成公綏 《天地賦》:“ 望舒 弭節(jié)於九道, 羲和 正轡於中黃?!?唐 李乂 《奉和三會(huì)寺應(yīng)制》:“ 漢 闕中黃近, 泰山 太白連?!?br />(8).帝王府庫名。后漢書·桓帝紀(jì):“芝草生中黃藏府?!?李賢 注引漢官儀:“中黃藏府掌中幣帛金銀諸貨物?!?三國 魏 曹植 《自誡令》:“豐賜光厚,訾重千金,損乘輿之副,竭中黃之府?!?br />(9).中營。 南朝 宋 顏延之 《赭白馬賦》:“効足中黃,殉驅(qū)馳兮?!?劉良 注:“中黃,中營也;以身從物曰徇。言効天子之營以從驅(qū)馳。”
(10).古指人體的橫膈膜。 明 高攀龍 《文學(xué)景耀唐公墓志銘》:“吾嘗讀 旌陽許仙 書,見其所云中黃者,人身膈膜也,膈下體穢濁之氣,不得薰心府。”
(11).泛指腹中。《封神演義》第三二回:“ 天化 在花籃中取出仙藥,用水研開,把劍撬開上下牙關(guān),灌入口內(nèi),送入中黃,走三關(guān),透四肢,須臾轉(zhuǎn)八萬四千毛竅。”
《漢語大詞典》:紫壇(紫壇)
(1).以紫貝砌成的庭壇。
(2).紫色祭壇。帝王祭祀大典用。《漢舊儀》:“祭天紫壇幄帳?!?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487586' target='_blank'>《漢書·禮樂志》:“爰熙紫壇,思求厥路?!?顏師古 注:“紫壇,壇紫色也。” 唐 李白 《擬恨賦》:“握瑤圖而倏昇,登紫壇而雄顧。”
(3).指道教祭壇。《剪燈馀話·幔亭遇仙錄》:“紫壇清夜醮虛皇,奎章已拜看云賜?!?/div>
《國語辭典》:明后(明後)  拼音:míng hòu
今后、以后?!对厥贰肪矶骸改銉蓚€(gè)年小的常相顧盼,明后休相棄?!?/div>
《漢語大詞典》:利見(利見)
易·乾:“飛龍?jiān)谔欤姶笕?。?孔穎達(dá) 疏:“若圣人有龍德飛騰而居天位,德備天下,為萬物所瞻覩,故天下利見此居王位之大人。”后因稱得見君主為“利見”。 晉 葛洪 抱樸子·任命:“愿先生委龍蛇之穴,昇利見之涂?!?南朝 宋 顏延之 《三月三日詔宴西池》詩:“ 河 岳曜圖,圣時(shí)利見?!?宋 范仲淹 《奏乞差官看詳投進(jìn)利見文字》:“官員、使臣、諸色人所投進(jìn)及奏到利見文字,內(nèi)有合行事件?!?/div>
分類:帝王
《漢語大詞典》:遺弓(遺弓)
(1).史記·封禪書:“ 黃帝 采 首山 銅,鑄鼎於 荊山 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鬚下迎 黃帝 。 黃帝 上騎,羣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鬚,龍鬚拔,墮,墮 黃帝 之弓。百姓仰望 黃帝 既上天,乃抱其弓與胡鬚號(hào),故后世因名其處曰 鼎湖 ,其弓曰烏號(hào)?!焙笠浴斑z弓”指 黃帝 騎龍升天時(shí)墜落的弓。《宋史·樂志十六》:“ 鼎湖 龍去遺弓墮,冠劍鏁深宮?!?清 顧炎武 《登岱》詩:“何人得昇仙,遺弓名烏號(hào)。”
(2).據(jù)史記·封禪書載,傳說 黃帝 騎龍升天時(shí),“墮 黃帝 之弓”。后以“遺弓”為帝王死亡的委婉語。 南朝 梁 沈約 《齊武帝謚議》:“慕切遺弓,哀同遏密?!?span id="q0cqo2g" class="book">《舊唐書·哀帝紀(jì)》:“朕祗荷丕圖,仰惟先訓(xùn),方迫遺弓之痛,俯臨同軌之期?!?明 唐順之 《朝謁長陵》詩:“遺弓仙馭遠(yuǎn),上食繐帷張。”
(3).呂氏春秋·貴公:“ 荊 人有遺弓者,而不肎索,曰:‘ 荊 人遺之, 荊 人得之,又何索焉?’”后以“遺弓”指丟失而為他人得到對(duì)他人也有益處的事物。 唐 李商隱 《李肱所遺畫松詩書兩紙得四十一韻》:“悲哉墮世網(wǎng),去之若遺弓?!?/div>
《國語辭典》:睿藻  拼音:ruì zǎo
稱天子所作的文章。唐。柳宗元為京兆府請復(fù)尊號(hào)等三表〉:「宸翰動(dòng)于三光,睿藻窮于六義?!?/div>
分類:詩文帝王
《國語辭典》:口號(hào)(口號(hào))  拼音:kǒu háo
1.不起草稿,隨口吟成的詩文。宋。王辟之《澠小燕談錄。卷四。高逸》:「文忠公親作口號(hào),有『金馬玉堂三學(xué)士,清風(fēng)明月兩閒人』之句,天下傳之?!挂卜Q為「口占」。
2.含有贊頌性質(zhì)的贊美詩。多指獻(xiàn)給皇帝的頌詩?!端问贰>硪凰亩?。樂志十七》:「第六、樂工致辭,繼以詩一章,謂之口號(hào),皆述德美及中外蹈詠之情。」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元旦朝會(huì)》:「伴射得捷,京師市井兒遮路,爭獻(xiàn)口號(hào),觀者如堵?!?br />3.打油詩或順口溜?!队魇烂餮?。卷一。蔣興哥重會(huì)珍珠衫》:「棗陽縣中,人人稱羨,造出四句口號(hào),道是:『天下婦人多,王家美色寡。有人娶著他,勝似為駙馬?!弧?/div>
《國語辭典》:口號(hào)(口號(hào))  拼音:kǒu hào
1.供口頭呼喊,帶有綱領(lǐng)性和鼓動(dòng)作用的簡短句子。如:「抗議的群眾,一面走一面呼口號(hào),場面極為壯觀。」
2.口頭暗號(hào)?!独蠚堄斡洝返谄呋兀骸高@口號(hào)喊出,那大盜就覿面碰著,彼此打個(gè)招呼,也決不動(dòng)手的?!?/div>
《漢語大詞典》:時(shí)乘(時(shí)乘)
(1).《易·乾》:“時(shí)乘六龍以御天”。 王弼 注:“處則乘潛龍,出則乘飛龍……乘變化而御大器?!焙笠蛞浴皶r(shí)乘”指帝王即位。 南朝 齊 謝朓 《三日侍宴曲水代人應(yīng)詔詩》之二:“於皇克圣,時(shí)乘御辯。” 宋 蘇轍 《汝州謝上表》:“頃值時(shí)乘之始,偶同匯進(jìn)之餘?!?br />(2).指龍。 宋 范仲淹 《老子猶龍賦》:“謂此真宗之德,若彼時(shí)乘之性?!?/div>
《漢語大詞典》:禁從(禁從)
帝王侍從。特指翰林學(xué)士之類的文學(xué)侍從官。 宋 葉適 《〈陰陽精義〉序》:“ 鄭公 不登禁從死, 景元 老為選人亦死?!?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東坡三》:“然 東坡 自此脫謫籍,登禁從,累帥方面?!?span id="ma0ygaq" class="book">《云麓漫鈔》卷十引 宋 王明清 《揮麈録》:“ 張耆 既貴,嘗欲置酒邀禁從,上許之。” 明 王鏊 震澤長語·官制:“有官有職差遣,以登臺(tái)閣禁從為顯宦?!?/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