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840,分323頁顯示  上一頁  65  66  67  68  69  71  72  73  74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仲父
天位
專制
陽德
上奏
高廟
天咫
寶訓
交章
袍笏
帝圖
大祀
朝覲
郊丘
古樂
《國語辭典》:仲父  拼音:zhòng fǔ
1.稱謂。古稱父親的大弟。
2.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故稱為「仲父」。
3.齊桓公對管仲的尊稱?!盾髯?。仲尼》:「倓然見管仲之能足以托國也……遂立以為仲父。」
4.秦始皇對呂不韋的尊稱?!妒酚?。卷八五。呂不韋傳》:「莊襄王即位三年,薨,太子政立為王,尊呂不韋為相國,號稱仲父。」
5.晉人對王導的尊稱。《晉書。卷六五。王導傳》:「時荊揚晏安,戶口殷實,導為政務在清靜,每勸克己勵節(jié)……朝野傾心,號為仲父?!?/div>
《國語辭典》:天位  拼音:tiān wèi
1.天的位置?!抖Y記。禮運》:「故祭帝于郊,所以定天位也?!?br />2.帝位、王位。《詩經(jīng)。大雅。大明》:「天位殷適,使不挾四方?!埂度龂萘x》第八○回:「丕從之,令王朗作表,自稱德薄,請別求大賢以嗣天位?!?/div>
《國語辭典》:專制(專制)  拼音:zhuān zhì
憑一己之意,獨斷行事,操縱一切?!痘茨献?。氾論》:「周公事文王也,行無專制,事無由己?!埂稘h書。卷四。文帝紀》:「夫以呂太后之嚴,立諸呂為三王,擅權專制,然而太尉以一節(jié)入北軍,一呼士皆袒左,為劉氏,畔諸呂,卒以滅之?!挂沧鳌割呏啤?。
《國語辭典》:陽德(陽德)  拼音:yáng dé
1.陽氣、生長萬物之氣?!吨芏Y。春官。大宗伯》:「以天產(chǎn)作陰德,以中禮防之,以地產(chǎn)作陽德,以和樂防之?!埂缎绿茣?。卷三四。五行志一》:「陽德衰則陰氣勝,故常雨?!?br />2.月中德神。清。允祿等撰《欽定協(xié)紀辨方書。卷六。義例四。陽德》:「陽德者,月中德神也。所值之日,宜交易、開市、結親姻?!?/div>
《漢語大詞典》:上奏
向君主進言,上書。 漢 劉向 說苑·指武:“ 建 已有成奏在其懷,遂上奏以聞?!?宋 司馬光 《辭修起居注第五狀》:“臣四曾上奏,乞更擇人?!?/div>
《漢語大詞典》:高廟(高廟)
(1).死后廟號為“高”的君主。具體所指隨文而定。(1)指 漢高祖 劉邦 。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文帝 從 霸陵 上,欲西馳下峻阪。 袁盎 騎,并車擥轡。上曰:‘將軍怯邪?’ 盎 曰:‘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騎衡,圣主不乘危而徼幸。今陛下騁六騑,馳下峻山,如有馬驚車敗,陛下縱自輕,柰 高廟 、太后何?’”(2)指 清高宗 愛新覺羅·弘歷 (年號 乾隆 )。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六:“ 杭州 徐文穆 公,本為國朝賢相, 乾隆 九年,引疾去位。 高廟 賜詩,以寵其行云?!?康有為 《將至桂林望諸石峰》詩:“ 倪迂 獅林 少奧詭, 高廟 嘆慕力追摹?!?陳邇冬 等注:“ 高廟 指 清高宗 ( 乾隆帝 ,名 弘歷 。)”
(2).宗廟。后漢書·光武帝紀上:“﹝ 光武 建武 二年正月﹞壬子,起高廟,建社稷於 洛陽 ,立郊兆于城南。” 李賢 注:“ 光武 都 洛陽 ,乃合 高祖 以下至 平帝 為一廟,藏十一帝主於其中?!?/div>
《漢語大詞典》:天咫
(1).國語·楚語上:“是知天咫,安知民則?” 韋昭 注:“咫,言少也,此言少知天道耳,何知治民之法?!币蛞灾柑斓馈?清 錢謙益 《建文年譜序》:“而 趙君 之為斯譜,本天咫,述民彝,備國故,搜遺忠?!?br />(2).《左傳·僖公九年》:“天威不違顏咫尺?!?杜預 注:“言天鑒察不遠,威嚴常在顏面之前。八寸曰咫?!焙笠蛞浴疤戾搿睘榈弁跛又?。如 震鈞 撰有天咫偶聞,述有關 北京 之事。
《漢語大詞典》:寶訓(寶訓)
(1).皇帝的言論詔諭。 宋 蘇轍 《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銘》:“嘗侍上讀祖宗寶訓,因及時事。公歷言今賞罰不明,善惡無所勸沮。” 元 袁桷 《裝馬曲》:“須臾玉巵黃帕覆,寶訓傳宣爭頫首?!?br />(2).引申為寶貴的格言。 魯迅 《華蓋集·論辯的魂靈》:“二十年前到黑市,買得一張符,名叫‘鬼畫符’。雖然不過一團糟,但帖在壁上看起來,卻隨時顯出各樣的文字,是處世的寶訓,立身的金箴?!?/div>
《漢語大詞典》:交章
謂官員交互向皇帝上書奏事。 唐 韓愈 《唐故秘書少監(jiān)贈絳州刺史獨孤府君墓志銘》:“君與起居舍人 李約 交章指摘,事以不行?!?明 沈德符 野獲編·司道·憲臣笞屬吏:“眾咸不直 鳴鳳 ,兩京科道交章劾之?!?清 陳睿思 《閱三朝要典》詩:“顧命之臣憤不平,羣賢交章以死諍。”
《國語辭典》:袍笏  拼音:páo hù
古時官吏的朝服和手笏?!端问贰>硪晃逦?。選舉志一》:「凡五百馀人,皆賜袍笏,錫宴開寶寺,帝自為詩二章賜之。」明。李昌祺《剪燈馀話。卷五。賈云華還魂記》:「需次待缺,首具袍笏,詣賈氏拜夫人?!?/div>
《漢語大詞典》:帝圖(帝圖)
(1).帝王治國的謀略。 南朝 宋 顏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有 宋 函 夏 ,帝圖弘遠, 高祖 以圣武定鼎,規(guī)同造物?!?span id="lu7axum" class="book">《北齊書·儒林傳贊》:“帝圖雜霸,儒風未純?!?br />(2).引申為帝業(yè)。 唐 李白 《大庭庫》詩:“帝圖終冥沒,嘆息滿山川?!?span id="6b2jgtg" class="book">《舊唐書·敬暉傳》:“屬以帝圖伊始,務靜狴牢,所以久以含容,未能暴諸遐邇?!?br />(3).指帝王應天命的圖箓。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平等寺:“天命至重,歷數(shù)匪輕,自非德協(xié)之才,功濟四海,無以入選帝圖,允當師錫。”元史·世祖紀四:“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圖。”
(4).猶帝位。舊唐書·外戚傳·武延基:“ 則天皇后 臨御帝圖,明目達聰,躬親庶績?!?/div>
《國語辭典》:大祀  拼音:dà sì
最隆重的祭祀。指祭天地、上帝、太廟、社稷、先師孔子等?!吨芏Y。春官。肆師》:「立大祀用玉帛牲牷,立次祀用牲幣,立小祀用牲?!?/div>
《國語辭典》:朝覲(朝覲)  拼音:cháo jǐn
1.臣子上朝謁見君主?!睹献印Hf章上》:「天下諸侯朝覲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訟獄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三國演義》第一四回:「今聞天子還都,特來朝覲?!挂沧鳌赋姟埂ⅰ赋垺?、「朝參」、「朝謁」。
2.信徒拜謁圣地、圣像。也作「朝圣」。
《漢語大詞典》:郊丘
古天子郊祭天地于圓丘。亦指祭天。南史·何尚之傳:“南郊祠五帝 靈威仰 之類,圓丘祠天皇大帝、北極大星是也。往代合之郊丘,先儒之巨失。” 唐 元稹 《盧均等三人授通事舍人制》:“今郊丘有日,事務方殷,爾等各茂聲光,副朕茲選?!?宋 沈遘 《代進南郊禮成》詩:“ 宋 德承天序,郊丘必以時。”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堂子妖神,非郊丘之教;辮髮瓔珞,非弁冕之服; 清 書國語,非 斯 邈 之文?!?/div>
《國語辭典》:古樂(古樂)  拼音:gǔ yuè
古雅的音樂,多指先王的正樂。《禮記。樂記》:「吾端冕而聽古樂,則惟恐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