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978,分332頁顯示  上一頁  50  51  52  53  54  56  57  58  59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君長
寡人
末年
天覆
梓宮
勸講
奏對(duì)
外臣
天慈
天爵
恩遇
覃恩
廟廊
上封
仙馭
《國語辭典》:君長(君長)  拼音:jūn zhǎng
1.君王與長官?!吨芏Y。秋官司寇。朝大夫》:「日朝以聽國事故,以告其君長?!?jié)h。鄭玄。注:「君謂其國君,長,其卿大夫也?!埂俄n非子。忠孝》:「湯武自以為義而弒其君長?!?br />2.部落的酋長。《史記。卷一一○。匈奴列傳》:「而晉北有林胡、樓煩之戎,燕北有東胡、山戎。各分散居溪谷,自有君長,往往而聚者百有馀戎,然莫能相一。」?jié)h。司馬遷〈報(bào)任少卿書〉:「當(dāng)虜救死扶傷不給,旃裘之君長,咸震怖。乃悉徵左右賢王,舉引弓之民,一國共攻而圍之?!?/div>
《國語辭典》:寡人  拼音:guǎ rén
1.寡德的人。古代國君自稱的謙詞。《左傳。魯成公十三年》:「諸侯備聞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埂睹献印A夯萃跸隆罚骸复笤昭砸?!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2.古代諸侯夫人的自稱。《詩經(jīng)。邶風(fēng)。燕燕》:「先君之思,以勖寡人?!?jié)h。鄭玄。箋:「寡人,莊姜自謂。」
3.孤單無伴的人。如:「他至今仍是孤家寡人一個(gè)?!?/div>
《國語辭典》:末年  拼音:mò nián
一個(gè)君王或一個(gè)年號(hào)的最后一段時(shí)期?!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改菚r(shí)成化末年,正是天下繁富的時(shí)候。」
《國語辭典》:天覆  拼音:tiān fù
上天覆被天下萬物。比喻帝王或君子仁德廣被?!稘h書。卷八一。匡衡傳》:「陛下圣德天覆,子愛海內(nèi)?!?/div>
《國語辭典》:天覆地載(天覆地載)  拼音:tiān fù dì zài
1.上天覆蓋著萬物,大地承載著一切。指天地廣大,無所不包,無所不容。唐。白居易 為宰相賀殺賊表:「君臨八表,子育群生,合天覆地載之德,順春生秋殺之令?!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3461' target='_blank'>司馬光 示道人詩:「天覆地載如洪爐,萬物死生同一涂。」
2.比喻恩澤廣布,用來頌揚(yáng)帝王德政?!稘h書。卷七七。蓋諸葛劉鄭孫毋將何傳。諸葛豐》:「今陛下天覆地載,物無不容。」《花月痕》第四回:「我朝天覆地載,漢民回民從無歧視?!?/div>
《國語辭典》:梓宮(梓宮)  拼音:zǐ gōng
皇帝的棺木。以梓木做成。《后漢書。卷二。顯宗孝明帝紀(jì)》:「太尉憙告謚南郊,司徒?奉安梓宮,司空魴將校復(fù)土?!埂度龂萘x》第八五回:「孔明率眾官奉梓宮還成都,太子劉禪出城迎接靈柩,安于正殿之內(nèi)?!?/div>
《漢語大詞典》:勸講(勸講)
猶侍講。古代給皇帝或皇太子講學(xué)之官。后漢書·楊秉傳:“ 桓帝 即位,以明尚書徵入勸講,拜太中大夫,左中郎將,遷侍中、尚書?!?李賢 注:“勸講,猶侍講也?!?明 張居正 《奏為辭免恩命事》:“﹝臣﹞既無才望,又鮮舊勞,徒以東朝勸講之微勤,幸逢圣主龍飛之景運(yùn),因緣際遇,驟被恩慈?!眳⒁姟?勸學(xué) ”。
《國語辭典》:勸學(xué)(勸學(xué))  拼音:quàn xué
1.勸勉鼓勵(lì)人勤于學(xué)習(xí)?!蹲髠鳌ih公二年》:「敬教勸學(xué),授方任能?!固???追f達(dá)。正義:「勸學(xué),勸民學(xué)問也?!埂妒酚?。卷一二一。儒林列傳。序》:「今陛下昭至德,開大明,配天地,本人倫,勸學(xué)修禮,崇化厲賢,以風(fēng)四方,太平之原也。」
2.職官名。于宮廷、王府中專職主講經(jīng)史諸書。《漢書。卷一○○。敘傳上》:「伯少受詩于師丹。大將軍王鳳薦伯宜勸學(xué),召見宴昵殿?!?br />3.《荀子》篇名。東周戰(zhàn)國荀子著。全文論述求學(xué)的重要性,勉人為學(xué)精進(jìn)不輟,應(yīng)以達(dá)到圣人之境界為終。
《國語辭典》:奏對(duì)(奏對(duì))  拼音:zòu duì
臣下回答君上所問的事。《新唐書。卷一五○。李揆傳》:「揆美風(fēng)儀,善奏對(duì)?!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寤兀骸盖f徵君正要奏對(duì),不想頭頂心里一點(diǎn)疼痛,著實(shí)難忍?!?/div>
《漢語大詞典》:外臣
(1).古諸侯國的士大夫?qū)e國君主的自稱。禮記·雜記上:“﹝士﹞訃於他國之君,曰君之外臣某死?!?span id="5k8wohk" class="book">《儀禮·士相見禮》:“凡自稱於君……他國之人,則曰外臣?!?span id="z9vkn9e" class="book">《左傳·成公三年》:“若從君之惠而免之,以賜君之外臣 首 ( 荀首 ), 首 其請(qǐng)於寡君,而以戮於宗,亦死且不朽?!?br />(2).猶藩臣。史記·匈奴列傳:“ 匈奴 新破,困,宜可使為外臣,朝請(qǐng)於邊?!?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史記·西南夷列傳》:“ 南越王 黃屋左纛,地東西萬餘里,名為外臣,實(shí)一州主也?!?宋 陸游 《南唐書·元宗紀(jì)》:“三月,遣司空 孫晟 及禮部尚書 王崇質(zhì) 使 周 ,削去帝號(hào),奉表請(qǐng)為外臣,猶不許?!?清 唐甄 潛書·用賢:“ 犬戎 雖強(qiáng)虣,亦終為 周 之外臣?!?br />(3).方外之臣。指隱居不仕者。南齊書·明僧紹傳:“ 太祖 謂 慶符 曰:‘卿兄高尚其事,亦 堯 之外臣。朕雖不相接,有時(shí)通夢(mèng)?!?唐 任華 《寄李白》詩:“高歌大笑出關(guān)去,且向東山為外臣。” 金 元好問 《長壽新居》詩:“詩酒娛中歲,山林有外臣?!?明 李贄 藏書·世紀(jì)列傳總目后論:“外臣者隱處之臣也。天下亂則賢人隱,故以外臣終焉。”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一:“ 蘇州 徐文靖 公, 明 季殉難。二子 昭文 、 貫時(shí) ,俱守父志,不仕。 尤西堂 為 貫時(shí) 作傳,其言‘少時(shí)美好,自稱三十六帝外臣’。”
(4).指朝臣。與大內(nèi)的宦官稱內(nèi)臣相對(duì)。 清 侯方域 《宦官論》:“今也,外臣不敢與聞內(nèi)事,而中貴苛刻暴橫民間?!?span id="1seq3bu" class="book">《紅樓夢(mèng)》第十八回:“此係正殿,外臣未敢擅擬。”參見“ 內(nèi)臣 ”。
《國語辭典》:內(nèi)臣(內(nèi)臣)  拼音:nèi chén
1.國內(nèi)之臣,亦指屬下諸侯。《左傳。莊公二十三年》晉。杜預(yù)。注:「天子內(nèi)臣,不得外交諸侯,故不言使?!埂妒酚?。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唐蒙使略通夜郎,而邛笮之君請(qǐng)為內(nèi)臣受吏?!?br />2.宮禁親近之臣。唐。韓愈順宗實(shí)錄一〉:「二十馀日,中外不通,兩宮安否?朝臣咸憂懼,莫知所為,雖翰林內(nèi)臣,亦無知者。」
3.宦官、太監(jiān)?!队魇烂餮?。卷三二。游酆都胡母迪吟詩》:「復(fù)至南垣一小門,題曰:『不忠內(nèi)臣之獄。』」
《漢語大詞典》:天慈
皇帝的慈愛。晉書·紀(jì)瞻傳:“今以天慈,使官曠事滯?!?北周 庾信 《為杞公讓宗師驃騎表》:“天慈無濫,私愿獲從?!?/div>
分類:慈愛帝王
《國語辭典》:天爵  拼音:tiān jué
1.天賦的爵位。指德高尊榮,勝于朝廷爵位?!睹献印8孀由稀罚骸溉柿x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南朝齊。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之二:「必待天爵具脩,人紀(jì)咸事?!?br />2.朝廷的爵位?!度龂?。卷九。魏書。諸夏侯曹傳。夏侯尚》:「上過其分,則恐所由之不本,而干勢(shì)馳騖之路開;下踰其敘,則恐天爵之外通,而機(jī)權(quán)之門多矣?!顾?。洪邁《夷堅(jiān)丁志。卷三。江致平》:「君以一己好惡而私天爵以授人,其不免矣?!?/div>
《國語辭典》:恩遇  拼音:ēn yù
特別的禮遇?!逗鬂h書。卷一七。賈復(fù)傳》:「是時(shí)列侯唯高密、固始、膠東三侯與公卿參議國家大事,恩遇甚厚?!?/div>
《國語辭典》:覃恩  拼音:tán ēn
廣布恩澤?!杜f唐書。卷一四二。王武俊傳》:「順陽和而布澤,因雷雨以覃恩?!?/div>
《漢語大詞典》:廟廊(廟廊)
(1).朝廷。指以君王為首的中央政府。 明 賈仲名 《連環(huán)記》第一折:“則為這 漢 家宇宙,好著俺兩條眉鎖廟廊愁。” 明 劉基 《次韻和石末松秋日感懷見寄》之一:“肉食不知田野事,布衣深為廟廊憂。”《再生緣》第十五回:“卿能大殺 吹臺(tái) 寇,朕必加恩配廟廊?!?br />(2).朝廷。借指天子。古今小說·沈小霞相會(huì)出師表:“一紙封章忤廟廊,蕭然行李入遐荒。相知不敢樊鞍送,恐觸權(quán)奸惹禍殃?!眳⒁姟?廊廟 ”。
(3).太廟兩廊。
《國語辭典》:廊廟(廊廟)  拼音:láng miào
殿下屋和太廟,代指朝廷?!稇?zhàn)國策。秦策一》:「式于廊廟之內(nèi),不式于四境之外?!埂妒酚洝>硪欢?。貨殖列傳》:「賢人深謀于廊廟,論議朝廷。」
《漢語大詞典》:上封
(1).謂帝王登 泰山 筑壇祭天。史記·孝武本紀(jì):“ 漢 主亦當(dāng)上封,上封則能僊登天矣?!?br />(2).上封事。古代臣下上書言事時(shí),將奏章用皂囊緘封呈進(jìn),以防泄漏,謂之“上封事”。 唐 劉禹錫 《蘇州謝恩賜加章服表》:“務(wù)進(jìn)者爭先,上封者潛毀。功言易信,孤憤難申?!?宋 司馬光 《答彭朝議寂書》:“雖然朝廷近發(fā)詔書,溥覃四海;雖市廛畎畝之民,皆得直上封言事?!?/div>
《漢語大詞典》:仙馭(仙馭)
(1).仙駕,指仙人騎的鶴。 唐 薛能 《答賈支使寄鶴》詩:“瑞羽奇姿踉蹌形,稱為仙馭過青冥。”
(2).婉辭,古謂人死為駕鶴仙游,因稱“仙馭”。 唐 韓愈 《大行皇太后挽歌詞》之三:“云隨仙馭遠(yuǎn),風(fēng)助圣情哀。” 明 唐順之 《朝謁長陵》詩:“遺弓仙馭遠(yuǎn),上食繐帷帳。”
(3).指皇帝車駕。 唐太宗 《賦秋日懸清光賜房玄齡》詩:“仙馭隨輪轉(zhuǎn),靈烏帶影飛?!?/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