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978,分332頁顯示  上一頁  47  48  49  50  51  53  54  55  56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六飛
累圣
方中
陶唐
天表
宸嚴(yán)
登封
扈蹕
山園
履端
天臨
回日
行子
素王
三宮
《漢語大詞典》:六飛(六飛)
(1).亦作“ 六騑 ”、“ 六蜚 ”。古代皇帝的車駕六馬,疾行如飛,故名。史記·袁盎晁錯列傳:“今陛下騁六騑,馳下峻山?!?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六馬之疾若飛?!?span id="f6s1sls" class="book">《漢書·爰盎傳》作“六飛”。后因以指稱皇帝的車駕或皇帝。 南朝 梁 任昉 《為蕭揚(yáng)州作薦士表》:“伏惟陛下道隱旒纊,信充符璽,六飛同塵,五讓高世?!?唐 杜牧 《長安雜題長句》之五:“六飛南幸芙蓉苑,十里飄香入夾城?!?宋 周煇 清波雜志卷三:“自六蜚駐驆,日益繁盛,湖上屋宇連接,不減城中。”
(2).喻帝位或皇權(quán)。《魏書·前廢帝紀(jì)》:“否泰沿時,殷憂啟圣,故六飛在御,三石興符?!?唐 歐陽詢 《宗圣觀記》:“迨 隋 德將季,政教陵遲。六飛失馭,四維圮絶?!?br />(3).“六月飛霜”之省。 陳三立 《陳次亮戶部以去歲五月卒于京師追哭》詩:“料難瞑目烽煙外,定有羈魂逐六飛。”
(4).指飛雪。 清 褚人穫 《雪獅子》詩:“雪積廣庭中,物成體自充。豈知百獸長,亦藉六飛雄。”
《漢語大詞典》:累圣(累聖)
稱歷代君主。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無事札子》:“蓋累圣相繼,仰畏天,俯畏人,寬人恭儉,忠恕誠慤,此其所以獲天助也?!?宋 王讜 唐語林·補(bǔ)遺二:“累圣知之而不能遠(yuǎn),惡之而不能去,睿旨如此,天下幸甚!”
分類:帝王
《漢語大詞典》:方中
(1).正中。《詩·鄘風(fēng)·定之方中》:“定之方中,作于 楚 宮。” 朱熹 集傳:“定,北方之宿,營室星也。此星昏而正中,夏正十月也。”管子·幼官:“發(fā)善必審於密,執(zhí)威必明於中,此居圖方中。” 尹知章 注:“此立時之政, 管氏 別五其圖,謂之方圖,而上位居中。”
(2).猶世間。對“方外”而言。《世說新語·德行》“未嘗見其喜慍之色” 劉孝標(biāo) 注引《嵇康別傳》:“此亦方中之美范,人倫之勝業(yè)也。”
(3).指古代帝王的壽穴。史記·酷吏列傳:“﹝ 張湯 ﹞調(diào)為 茂陵 尉,治方中?!?裴駰 集解:“《漢書音義》曰:‘方中,陵上土作方也。 湯 主治之?!?蘇林 曰:‘天子即位,豫作陵,諱之,故言方中?!?宋 程大昌 考古編·周太祖葬劍甲袞冕:“然嘗記 唐 人有一書,備載 乾陵 之役:每鑿地得土一車,即載致千里外,換受沙礫以回,實(shí)之方中,故方中不復(fù)本土?!?br />(4).始處正中。莊子·天下:“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陸德明 釋文:“謂日方中而景已復(fù)昃?!?/div>
《國語辭典》:陶唐  拼音:táo táng
堯的國號?!妒酚?。卷一三○。太史公自序》:「于是卒述陶唐以來,至于麟止,自黃帝始?!?/div>
《國語辭典》:陶唐氏  拼音:táo táng shì
堯初封于陶,后封于唐,有天下之后,號稱為「陶唐氏」?!蹲髠?。襄公二十九年》:「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遺民乎!不然,何憂之遠(yuǎn)也?」
《漢語大詞典》:陶唐歌
《擊壤歌》。相傳 帝堯 時,有老人擊壤而作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歌辭內(nèi)容反映了對沒有暴政、沒有王稅的理想社會的歌頌和向往。 清 徐夔 《苦熱》詩:“安得白雨灑秋令,擊壤一和 陶唐 歌?!?/div>
《國語辭典》:天表  拼音:tiān biǎo
1.天外。漢。班固西都賦〉:「若游目于天表,似無依而洋洋。」宋。洪邁《夷堅丁志。卷一六。仙舟上天》:「仰空寓目,見一舟凌虛直上,數(shù)道士環(huán)坐笑語,須臾抵天表?!?br />2.尊稱帝王的儀容?!稘h書。卷六五。東方朔傳》:「臣聞謙遜靜愨,天表之應(yīng),應(yīng)之以福?!埂稌x書。卷三五。列傳。裴秀》:「天表如此,固非人臣之相也?!?/div>
《漢語大詞典》:宸嚴(yán)(宸嚴(yán))
帝王的威嚴(yán)。亦喻指君王。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之南徐州刺史辭闕表》:“託慕宸嚴(yán),載惟感戀?!?唐 白居易 《為崔相陳情表》:“蹐地仰天,不勝感咽,披陳誠懇,煩瀆宸嚴(yán)?!?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六:“冒犯宸嚴(yán),不勝戰(zhàn)越?!?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一章:“人君至尊無上,你無故冒犯了宸嚴(yán),當(dāng)然就蒙了大不敬的重罪?!?/div>
《漢語大詞典》:登封
登山封禪。指古帝王登 泰山 祭天祭地。史記·封禪書:“﹝ 武帝 ﹞遂登封 太山 ,至于 梁父 ,而后禪 肅然 。” 唐 賈島 《送蔡京》詩:“登封多 泰岳 ,巡狩徧滄溟?!?宋 葉適 《梁父吟》:“ 泰山 之椒既風(fēng)雨又艱險兮,乃登封以類告?!?清 吳偉業(yè) 《送少司空傅夢楨還嵩山》詩:“西巡擬上登封頌,抱犢山莊候翠華?!?/div>
《國語辭典》:扈蹕(扈蹕)  拼音:hù bì
隨從皇帝出行。唐。韋嗣立 上巳日祓禊渭濱應(yīng)制:「乘春祓禊逐風(fēng)光,扈蹕陪鑾渭渚傍。」也作「扈駕」。
《漢語大詞典》:山園(山園)
(1).即山陵。帝王的墳?zāi)埂⒘陥@。漢書·地理志下:“ 漢 興,立都 長安 ,徙 齊 諸 田 , 楚 昭 、 屈 、 景 及諸功臣家於 長陵 ……蓋亦以彊干弱支,非獨(dú)為奉山園也?!?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黃圖》謂陵冢為山?!?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文選·顏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南背國門,北首山園;僕人按節(jié),服馬顧轅。” 呂延濟(jì) 注:“園即山陵也。” 宋 張淏 云谷雜記卷二:“今軿車上仙,山園將畢,不可濫九廟而存諱,宜盡復(fù)三朝之遺法?!?br />(2).園林或園地。北齊書·文襄帝紀(jì):“至于才名之士,咸被薦擢,假有未居顯位者,皆置之門下,以為賓客,每山園游燕,必見招攜?!?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周書·武帝紀(jì)下》:“瓦木諸物,凡入用者,盡賜下民;山園之田,各還本主?!?宋 陸游 《新辟小園》詩:“山園寂寂春將晚,酷愛幽花似蜜香?!?陳少白 《興中會革命史要》一:“他( 孫中山 )的哥哥尋到了 茂宜島 ,就向政府租了許多田畝,辟為山園,經(jīng)營畜牧耕種事業(yè),倒也順手?!?/div>
《國語辭典》:履端  拼音:lǚ duān
1.推算日歷的起點(diǎn)?!蹲髠?。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時也,履端于始,舉正于中,歸馀于終。」
2.正月、元旦。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天子履端廢朝,單于長圍高宴。」
3.皇帝即位之初改元?!稌x書。卷二。景帝紀(jì)》:「履端初政,宜崇玄樸?!?br />4.泛指一切事物的開端。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詮賦》:「夫京殿苑獵,述行序志,并體國經(jīng)野,義尚光大,既履端于倡序,亦歸馀于總亂?!?/div>
《漢語大詞典》:天臨(天臨)
上天照臨下土。喻天子之治。 南朝 宋 顏延之 《應(yīng)詔宴曲水作詩》:“太上正位,天臨海鏡?!?/div>
《漢語大詞典》:回日(迴日)
(1).謂日神 羲和 駕車前進(jìn),不得過,為之回車。形容極高。 唐 李白 《蜀道難》詩:“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biāo),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宋 梅堯臣 《賦秋鳴送劉衡州》詩:“峰前想回日,青冥生路歧。”
(2).來日。續(xù)資治通鑒·宋寧宗慶元三年:“若回日復(fù)相,必亂天下?!?br />亦作“廻日”。
(1).卻日回行。語出《淮南子·覽冥訓(xùn)》:“ 魯陽公 與 韓 搆難,戰(zhàn)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為之反三舍。” 晉 郭璞 《游仙詩》之四:“愧無 魯陽 德,迴日向三舍。” 晉 張協(xié) 《七命》之一:“衝飇發(fā)而迴日,飛礫起而灑天?!?南朝 梁 江淹 《蕭拜太尉揚(yáng)州牧表》:“徒懷 漢 臣伏闕之誠,競無 魯 人迴日之感。”
(2).歸來之日。 唐 賈島 《送神邈法師》詩:“繞房三兩樹,迴日葉應(yīng)紅?!?前蜀 韋莊 《寄薛先輩》詩:“懸知迴日綵衣榮,仙籍高標(biāo)第一名?!?br />(3).他日,來日。太平廣記卷三三四引 唐 戴孚 《廣異記·王乙》:“君若有情,廻日過訪,以慰幽魂耳?!?br />(4).諫止皇帝改變心意。日,喻皇帝。 唐 柳宗元 《為文武百官請復(fù)尊號表》之三:“臣等竭其精誠,發(fā)於交感,無以迴日?!?/div>
《國語辭典》:行子  拼音:háng zi
1.帝王出巡時隨從的警衛(wèi)人員。《宋史。卷一四四。儀衛(wèi)志二》:「編排禁衛(wèi)行子一十人,執(zhí)從物御龍直三十人,執(zhí)傘扇天武一十人,崇政殿親從攔前一十人?!?br />2.稱呼不喜歡的人或物?!秲号⑿蹅鳌返谌兀骸刚l想到了次日早上,等到日出,也不見趕露兒來,華忠抱怨道:『這些小行子們,再靠不住?!弧挂沧鳌感行凶印?。
《國語辭典》:素王  拼音:sù wáng
1.有王者的道德而無王者的權(quán)位?!肚f子。天道》:「以此處下,玄圣素王之道也?!?br />2.漢代春秋公羊家以為孔子身雖無位,而修春秋以制明王之法,故稱孔子為「素王」。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原道》:「爰自風(fēng)姓,暨于孔氏,玄圣創(chuàng)典,素王述訓(xùn)。」
《國語辭典》:三宮(三宮)  拼音:sān gōng
1.明堂、辟雍、靈臺?!段倪x。張衡。東京賦》:「乃營三宮,布教頒常。」
2.諸侯的后宮。《禮記。祭義》:「卜三宮之夫人、世婦之吉者,使入蠶于蠶室?!?br />3.天子、太后、皇后?!稘h書。卷八六。王嘉傳》:「或物好,特賜其工,自貢獻(xiàn)宗廟三宮,猶不至此?!固啤n亷煿?。注:「三宮,天子、太后、皇后也?!?/div>
《漢語大詞典》:三雍
亦稱“ 三雍宮 ”。 漢 時對辟雍、明堂、靈臺的總稱。漢書·河間獻(xiàn)王傳:“ 武帝 時, 獻(xiàn)王 來朝,獻(xiàn)雅樂,對三雍宮及詔策所問三十餘事。” 顏師古 注引 應(yīng)劭 曰:“辟雍、明堂、靈臺也。雍,和也,言天地君臣人民皆和也?!?span id="yhtmyqn" class="book">《后漢書·儒林傳上》:“ 中元 元年,初建三雍。 明帝 即位,親行其禮?!?唐 張繼 《河間獻(xiàn)王墓》詩:“頻求千古書連帙,獨(dú)對三雍策幾篇?!?清 唐孫華 《國學(xué)進(jìn)士題名碑》詩:“肇建三雍陳禮樂,宮懸考擊聞鳴鼉?!?/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