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978,分332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淵圣
九五
君臨
中禁
玉座
上德
沖人
龍墀
宸居
回鑾
赤帝
后王
天皇
赤龍
君上
《漢語大詞典》:淵圣(淵聖)
(1).精深廣博,才智超凡。 章炳麟 《訄書·族制》:“自非前世之競存,則 仲尼 、 子弓 雕額冒耏也久矣,又安得淵圣之材而制是法乎!”
(2).對皇帝的尊稱。后漢書·陳元傳:“採 孔子 拜下之義,卒淵圣獨見之旨?!?南朝 梁 江淹 《為蕭拜太尉揚州牧表》:“臣豈不勉智罄忠也,未知所以報奉淵圣?!?br />(3). 宋欽宗 的尊號。 宋 趙鼎 《建炎筆錄》卷中:“ 靖康 初, 師道 入樞府, 淵圣 嘗問曰:‘在小官時,頗有見知者否?’”《宣和遺事》后集:“ 高宗 曰:‘ 南仲 誤 淵圣 ,天下共知,朕當欲手劍擊之。’”
《國語辭典》:九五  拼音:jiǔ wǔ
九,陽數(shù),《易經(jīng)》中以?表示。五為卦中自下而上的第五個爻位?!兑捉?jīng)。乾卦。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句下唐??追f達。正義:「言九五,陽氣盛至于天,故云飛龍在天。此自然之象,猶若圣人有龍德,飛騰而居天位。」后因以比喻君位。《舊唐書。卷一九四。突厥傳上》:「應是聞我國家初有內難,朕又新登九五,將謂不敢拒之?!埂度龂萘x》第六回:「今天授主公,必有登九五之分?!?/div>
《漢語大詞典》:君臨(君臨)
(1).為君而主宰。左傳·襄公十三年:“赫赫 楚國 ,而君臨之?!?三國 魏 曹植 《責躬》詩:“受禪於 漢 ,君臨萬邦。” 南朝 梁 沈約 《大壯舞歌》:“君臨萬國,遂撫八寅?!?span id="x06a0tq" class="book">《舊唐書·高祖紀》:“朕受命君臨,志存刷蕩?!?明 屠隆 《綵毫記·海青死節(jié)》:“陛下龍鳳之姿,天日之表,數(shù)應君臨萬國?!?br />(2).指天子。 唐 王維 《送韋大夫東京留守》詩:“天工寄人英,龍袞瞻君臨?!?br />(3).主宰;凌駕。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陀思妥夫斯基的事》:“在 中國 ,沒有 俄國 的基督,在 中國 ,君臨的是‘禮’,不是神。” 李濟深 《告華南西南反動統(tǒng)治下的軍政人員》:“﹝ 蔣介石 ﹞又任意夸大原子彈在戰(zhàn)爭中的作用與地位,騙你們說,握有原子彈秘密的 美 帝,可以君臨世界。”《人民日報》1981.4.2:“我們不能把它理解為理論觀點君臨于歷史實際之上?!?/div>
《漢語大詞典》:中禁
(1).內心約束。 漢 蔡邕 《議郎胡公夫人哀贊》:“議郎早世,檢誨幼孤,義方以導其性,中禁以閑其情?!?br />(2).禁中。皇帝所居之處。 唐 宗楚客 《奉和人日應制》:“九重中禁啟,七日早春還?!?span id="dd3ndsq" class="book">《宣和遺事》后集:“﹝ 宣和 七年﹞九月,有狐自 艮岳山 直入中禁,據(jù)御榻而坐?!?清 趙翼 《錢竹汀挽詩》:“縹緗麗製傳中禁,碑版雄詞到百蠻。”
(3).指皇帝。 北周 庾信 《周車騎大將軍婁公神道銘》:“入陪中禁,更領儀同?!?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三:“太尉 韋昭度 ,舊族名人,位非忝竊,而沙門僧 澈 ,潛薦之中禁?!?span id="h1xqvsy" class="book">《元史·王壽傳》:“ 阿里 等專政,煽惑中禁,幾搖神器?!?/div>
《漢語大詞典》:玉座
(1).帝王的御座。文選·謝朓〈同謝咨議銅雀臺〉詩:“玉座猶寂漠,況乃妾身輕?!?劉良 注:“玉座,玉床也……言君王玉座尚自虛無若此,況羣妾身至輕微,何以為久長也?!?唐 白居易 《蠻子朝》詩:“上心貴在懷遠蠻,引臨玉座近天顏。” 宋 梅堯臣 《金沙花》詩:“玉座君王賞,朱欄將相羅。”
(2).代稱帝王。 唐 杜甫 《解悶》詩之九:“炎方每續(xù)朱櫻獻,玉座應悲白露團?!?宋 劉克莊 《念奴嬌·壽方德潤》詞:“幅巾林下,姓名玉座長憶?!?清 汪懋麟 《題屺瞻學士扈從射麞圖》詩:“斂手鵠立玉座隅,被服輕溫貂貉狐。”
(3).敬稱先皇、先后的神床。 唐 杜甫 《謁先主廟》詩:“竹送清溪月,苔移玉座春。” 仇兆鰲 注:“玉座,神牀也?!?宋 陸游 《聞虜亂有感》詩:“ 洛陽 八陵那忍説,玉座塵昏松柏寒?!?清 顧炎武 《賦得秋柳》詩:“先皇玉座靈和殿,淚灑西風夕照斜?!?br />(4).指道觀的神座。 唐 皮日休 《入林屋洞》詩:“金屋似鐫出,玉座如琢成?!?唐 王師簡 《三茅君素像記》:“設云幄於兩楹,分玉座而鼎足。”
(5).作仙人代稱。 宋 蘇軾 《興龍節(jié)集英殿宴教坊詞·問女童隊》:“玉座天臨,雖仙凡之有隔;翠鬟云合,豈草木之無知?!?br />(6).器物的飾玉的底座。 宋 蘇軾 《減字木蘭花·西湖食荔支》詞:“ 閩 溪珍獻,過海云帆來似箭。玉座金盤,不貢奇葩四百年?!?/div>
《漢語大詞典》:上德
(1).至德;盛德。老子:“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韓非子·解老:“德盛之謂上德?!?南朝 梁 江淹 《后讓太傅揚州牧表》:“自非上德橫乎天地,高績格於區(qū)宇,烈譽馥於一時,茂名鬱乎當世者,豈有降今日而莫先哉!” 元 耶律楚材 《題萬壽碑陰》詩:“端然居上德,非碑道亦行。”
(2).指帝德。 漢 班固 《〈兩都賦〉序》:“或以抒下情而通諷諭,或以宣上德而盡忠孝。”
(3).借指帝王。 明 徐渭 《代被論乞免得溫旨謝表》:“重誓餘生,捐酬上德?!?br />(4).崇尚德行。上,通“ 尚 ”。管子·戒:“是故圣人上德而下功,尊道而賤物,道德當身,故不以物惑。”左傳·僖公二十八年:“二月, 晉 郤縠 卒, 原軫 將中軍, 胥臣 佐下軍,上德也?!?span id="8tbzjao" class="book">《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君子哉若人!上德哉若人!”
《國語辭典》:沖人(沖人)  拼音:chōng rén
年幼帝王的自稱?!稌?jīng)。金縢》:「昔日勤勞王家,惟予沖人弗及知?!鼓铣?。徐陵禪位陳王策〉:「既行伊霍,用保沖人?!?/div>
《漢語大詞典》:龍墀(龍墀)
(1).猶丹墀。 唐 劉禹錫 《楊柳枝》詞之三:“鳳闕輕遮翡翠幃,龍墀遙望麴塵絲。”宋史·禮志四:“帝諭 文彥博 等曰,郊壇第一龕者在堂,第二、第三龕設於左右夾廡及龍墀上。” 明 徐霖 《繡襦記·策射頭名》:“參鸞馭,虎殿龍墀,口吐虹霓氣?!?br />(2).借指皇帝。《敦煌曲子詞·望江南》:“數(shù)年路隔失朝儀,目斷望龍墀?!?宋 歐陽修 《和劉原父從幸后苑觀稻呈經(jīng)筵諸公》:“曉謁龍墀罷,行瞻鳳蓋翩。”
(3).法壇,道場。《水滸傳》第四二回:“ 趙能 再入來看時,兩三個土兵跌倒在龍墀里?!?清 洪升 《長生殿·覓魂》:“你與我把招魂衣攝,遺照圖懸,龍墀凈掃,鳳幄高褰?!?/div>
《國語辭典》:宸居  拼音:chén jū
1.帝王居住之意?!段倪x。班固。典引》:「是以高光二圣,宸居其域。」
2.帝王居住的地方。唐。沈佺期 紅樓院應制詩:「紅樓疑見白毫光,寺逼宸居福盛唐。」
3.借指帝王、帝位。《文選。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高祖以圣武定鼎,規(guī)同造物?;噬弦灶N某袣v,景屬宸居?!?/div>
《國語辭典》:回鑾(回鑾)  拼音:huí luán
舊時君主巡幸各地后還宮。《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執(zhí)事太監(jiān)啟道:『時已丑正三刻,請駕回鑾?!弧?/div>
《國語辭典》:赤帝  拼音:chì dì
1.南方之神,為五天常之一。因五行中以南方為赤色,故稱南方的天帝為「赤帝」。見《晉書。卷一一。天文志上》。
2.炎帝。因以火德王,故稱為「赤帝」?!痘茨献?。時則》漢。高誘。注:「赤帝,炎帝,少典之子,號為神農,南方火德之帝也。」
《國語辭典》:赤帝子  拼音:chì dì zǐ
相傳漢高祖曾斬白蛇,后有老嫗哭訴此白蛇乃其子,為赤帝子所殺,后遂稱漢高祖為「赤帝子」。見《史記。卷八。高祖本紀》。
《漢語大詞典》:赤熛怒
古代讖緯家所謂五帝之一,南方之神,司夏天。亦稱“ 赤帝 ”。《周禮·春官·小宗伯》“兆五帝於四郊” 漢 鄭玄 注:“五帝……赤曰 赤熛怒 , 炎帝 食焉?!?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周禮·春官·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 賈公彥 疏引《春秋緯文耀鉤》:“夏起赤受制,其名 赤熛怒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記文:“ 唐 開元 禮:‘立夏祀 赤帝 ,祝文:敢昭告于 赤帝 赤熛怒 ?!?/div>
《國語辭典》:后王  拼音:hòu wáng
君王。《書經(jīng)。說命中》:「樹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師長?!埂抖Y記。內則》:「后王命冢宰,降德于眾兆民。」
《國語辭典》:后王(後王)  拼音:hòu wáng
繼承王位的后世君主。《書經(jīng)。召誥》:「越厥后王后民,茲服厥命?!固???追f達。正義:「謂繼世之君及其時之人,皆服行其君之命?!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1679' target='_blank'>韓愈 祭鱷魚文:「及后王德薄,不能遠有,則江漢之間,尚皆棄之。」
《國語辭典》:天皇  拼音:tiān huáng
1.天帝。晉。陸機〈列仙賦〉:「觀百化天神區(qū),覲天皇于紫微?!?br />2.上古神話傳說中的三皇之一?!妒酚洝>砹?。秦始皇本紀》:「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太平廣記。卷四八〇。頻斯》引《拾遺錄》:「壁上刻有三皇之像,天皇十二頭,地皇十一頭,人皇九頭,皆龍身。」
3.天子。《新唐書。卷三。高宗本紀》:「上元元年八月壬辰,皇帝稱天皇,皇后稱天后?!?br />4.日本稱其君主為「天皇」。
《漢語大詞典》:赤龍(赤龍)
(1).赤色的龍。傳說以為神仙所乘。墨子·貴義:“﹝帝﹞以丙丁殺赤龍於南方?!?漢 劉向 列仙傳·陶安公:“ 陶安公 者, 六安 鑄冶師也……朱雀止冶上曰:‘ 安公 , 安公 ,冶與天通,七月七日,迎汝以赤龍?!疗?,赤龍到。” 唐 錢起 《藥堂秋暮》詩:“勉事 壺公 術,仙期待赤龍?!?br />(2).赤色的龍。古代讖緯家附會為以火德王者(如 炎帝 神農氏 、 帝堯 、 漢 劉邦 )的祥瑞。《淮南子·修務訓》“ 堯 眉八彩” 漢 高誘 注:“ 堯 母 慶都 ,蓋天帝之女,寄 伊長孺 家,年二十無夫,出觀于 河 。有赤龍負圖而至……赤龍與 慶都 合而生 堯 。” 宋 羅泌 路史·前紀六·柏皇氏:“ 神農 、 唐堯 ,俱感赤龍…… 劉季 斷虵而還感赤龍?!?br />(3).借指 漢高祖 劉邦 。 唐 陳子昂 《我府君有周居士文林郎陳公墓志文》:“ 戰(zhàn)國 如麋,至於赤龍。赤龍之興四百年,天紀復亂?!?唐 李白 《朱虛侯贊》:“赤龍登天,白日昇光。” 王琦 注:“赤龍登天,謂 高祖 升遐。”
(4).泛指皇帝。《鄰女語》第五回:“更不見誰是赤龍種,只聽説風潮處處洶?!?br />(5).比喻太陽。 唐 韓愈 《月蝕詩效玉川子作》:“赤龍黑烏燒口熱,翎鬣倒側相搪?lián)巍!?清 魏源 《道中雜言》詩之四:“ 羲和 鞭赤龍,夙駕 扶桑 巔?!?br />(6).古代馬苑名。晉書·石勒載記上:“﹝ 石勒 ﹞復東如 赤龍 、 騄驥 諸苑中,乘苑馬遠掠繒寳,以賂 汲桑 ?!?br />(7).古代船名。 五代 馬縞 《中華古今注》卷上:“ 孫權 , 吳 之主也。時號舸為‘赤龍’,小船為‘馳馬’?!庇?明 代有戰(zhàn)艦名“赤龍舟”。參閱 明 茅元儀 武備志·軍資乘·戰(zhàn)船。
《漢語大詞典》:君上
即君主。荀子·不茍:“父子為親矣,不誠則疏;君上為尊矣,不誠則卑?!?三國 魏 阮籍 《達莊論》:“出媚君上,入欺父兄,矯厲才智,競逐縱橫。”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鹵簿:“人臣儀衛(wèi),亦得同于君上,則鹵簿之名,不容別有他義也?!?歐陽予倩 《忠王李秀成》第三幕:“主上要你等三十天,你能夠逼迫君上嗎?”參見“ 君主 ”。
分類:君上帝王
《國語辭典》:君主  拼音:jūn zhǔ
君主國的元首。大體由家系世襲產生。如中國的皇帝,日本的天皇,英國的國王等。也稱為「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