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978,分332頁顯示  上一頁  42  43  44  45  46  48  49  50  51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進奏
賜對
委質(zhì)
泥金
訓(xùn)詞
富有
應(yīng)詔
圣聰
瑞應(yīng)
龍種
天閑
哲王
求言
丕承
官箴
《國語辭典》:進奏(進奏)  拼音:jìn zòu
臣子向皇帝獻議、報告。如:「如有嘉猷嘉謀,必進奏于皇帝?!?/div>
分類:報告帝王
《漢語大詞典》:賜對(賜對)
帝王召見臣子對答問題。 宋 曾鞏 《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臣愚不敏,蒙恩賜對?!?明 沈德符 野獲編·列朝一·召對:“先是 憲宗 以天語微吃,以故賜對甚稀。” 清 胡天游 《特贈太仆卿周公墓志銘》:“制下所部,擇賢才吏,勝治劇者,上公名,得召見賜對,稱旨?!?/div>
《國語辭典》:委質(zhì)(委質(zhì))  拼音:wěi zhì
古時始仕,必先書其名于策,委死之質(zhì)于君,表示必死之節(jié),忠于國君,稱為「委質(zhì)」?!蹲髠?。僖公二十三年》:「策名委質(zhì),貳乃辟也?!埂段倪x。盧諶。贈崔溫詩》:「羈旅及寬政,委質(zhì)與時遇?!?/div>
《國語辭典》:泥金  拼音:ní jīn
1.由金箔制成的金色顏料,多用于書畫箋紙的涂飾和器具雕刻的髹漆。唐。白居易 策林。二策項:「蓋人之在教,若泥金之在陶冶。器之良窳,由乎匠之巧拙?!?br />2.以金和水銀相和成的泥狀物,稱為「泥金」。皇帝于五岳祭天地,要將祭文寫在簡版上,加上玉做的蓋子,最后用泥金將其封起來。
《國語辭典》:泥金帖子  拼音:ní jīn tiě zi
以金屑涂飾的箋簡,唐代進士及第到家報喜時所用。宋。楊萬里 送族弟子西赴省詩:「淡墨榜頭先快睹,泥金帖子不須封?!?/div>
《國語辭典》:訓(xùn)詞(訓(xùn)詞)  拼音:xùn cí
教訓(xùn)的言語。如:「時過境遷,誰又能記得教官那些繁瑣的訓(xùn)詞呢?」也作「訓(xùn)辭」。
《國語辭典》:富有  拼音:fù yǒu
1.錢財很多。如:「他生長在一個富有家庭。」
2.擁有很多。如:「他富有才華?!?/div>
《國語辭典》:應(yīng)詔(應(yīng)詔)  拼音:yìng zhào
1.應(yīng)天子的詔命?!逗鬂h書。卷二七。杜林傳》:「時諸王傅數(shù)被引命,或多交游,不得應(yīng)詔?!鼓铣?。徐陵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固非論經(jīng)于白虎之殿,應(yīng)詔于金馬之門?!?br />2.魏晉以來稱奉君王之命所寫的詩文。如三國魏曹植的應(yīng)詔詩、唐杜審言的望春亭侍游應(yīng)詔詩等。也作「應(yīng)制」。
《漢語大詞典》:圣聰(聖聰)
舊稱帝王明察之辭。《漢書·谷永傳》:“臣前幸得條對災(zāi)異之效,禍亂所極,言關(guān)於圣聰。” 唐 王昌齡 《夏月花萼樓酺宴應(yīng)制》詩:“玉陛分朝列,文章發(fā)圣聰?!?/div>
《國語辭典》:瑞應(yīng)(瑞應(yīng))  拼音:ruì yìng
相傳王者至德,能感動天地,于是有珍異的東西出現(xiàn),為吉祥的感應(yīng),稱為「瑞應(yīng)」。晉。杜預(yù)〈春秋左氏傳序〉唐。孔穎達。正義:「龜龍白虎,并為瑞應(yīng)。」《續(xù)漢書志。第二五。百官志二》:「凡國有瑞應(yīng)、災(zāi)異,掌記之。」
《國語辭典》:龍種(龍種)  拼音:lóng zhǒng
1.帝王的子孫。唐。杜甫哀王孫〉詩:「高帝子孫盡隆準,龍種自與常人殊。」
2.駿馬、良馬。唐。杜甫 秦州雜詩二○首之五:「聞?wù)f真龍種,仍殘老骕骦?!?/div>
《漢語大詞典》:天閑(天閑)
皇帝養(yǎng)馬的地方。 宋 梅堯臣 《傷馬》詩:“況本出天閑,因之重怊悵?!?宋 陸游 《感秋》詩:“古來真龍駒,未必置天閑?!?元 周伯琦 《天馬行應(yīng)制作》詩序:“遂命育於天閑,飼以肉粟酒湩?!?清 昭梿 嘯亭雜錄·海參領(lǐng):“國家所以不惜數(shù)百萬金錢以為蒭牧費者,良以天閑重務(wù),備緩急之用也?!?/div>
《國語辭典》:哲王  拼音:zhé wáng
賢明的君主?!对娊?jīng)。大雅。下武》:「下武維周,世有哲王?!埂段倪x。干寶。晉紀總論》:「古先哲王知其然也,是以捍其大患而不有其功?!?/div>
分類:賢明帝王
《漢語大詞典》:求言
指君主要求臣民上書言事。清史稿·高宗紀一:“上憂旱,申命求言,并飭九卿大臣體國盡職?!?/div>
《漢語大詞典》:丕承
很好地繼承。舊謂帝王承天受命,常曰“丕承”。書·君奭:“惟 文王 德丕承無疆之恤?!?漢 揚雄 《法言·問明》:“ 成湯 ,丕承也; 文王 ,淵懿也。或問丕承,曰:‘由小致大,不亦丕乎?革 夏 以天,不亦承乎?’”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上》:“今我小子丕承王業(yè),式建伽藍,用旌圣跡。” 明 張煌言 《答延平世子經(jīng)書》:“幸而老世臺丕承前業(yè),壁壘增新。”
《國語辭典》:官箴  拼音:guān zhēn
1.百官以箴辭勸誡君王?!蹲髠?。襄公四年》:「昔周辛甲之為大史也,命百官官箴王闕?!?br />2.指官吏對君王所進的箴言。唐。王維送韋大夫東京留守〉詩:「慷慨念王室,從容獻官箴?!?br />3.官吏應(yīng)守的禮法?!毒劳ㄑ浴>硪话?。老門生三世報恩》:「此一臣者,官箴雖玷,但或念初任,或念年青,尚可望其自新?!?/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