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978,分332頁顯示  上一頁  40  41  42  43  44  46  47  48  49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初元
王人
丹臺
正寢
宗臣
抗章
奉上
豹尾
帝德
交修
宮門
龍章
漢皇
昧死
詔條
《漢語大詞典》:初元
皇帝登極改元,元年稱“初元”。 宋 蘇軾 《次韻蔣穎叔錢穆父從駕景靈宮》詩之二:“與君并直記初元,白首還同入禁門。” 明 王鏊 震澤長語·官制:“ 嘉靖 初元,言路大開?!?/div>
《國語辭典》:王人  拼音:wáng rén
天子的使臣。宋。楊萬里 初入淮河四絕句四首之四:「中原父老莫空談,逢著王人訴不堪?!?/div>
《國語辭典》:丹臺(丹臺)  拼音:dān tái
神仙的居所。唐。白居易夢仙〉詩:「茍無金骨相,不列丹臺名?!?/div>
《國語辭典》:正寢(正寢)  拼音:zhèng qǐn
1.路寢。古代天子諸侯治事的地方?!豆騻鳌Gf公三十二年》:「公薨于路寢。路寢者何?正寢也?!埂杜f唐書。卷七一。魏徵傳》:「徵宅先無正寢,太宗欲為小殿,輟其材為徵營構(gòu),五日而成?!?br />2.居室的正屋?!都t樓夢》第一一○回:「擇了吉時成殮,停靈正寢。」
《漢語大詞典》:路寢(路寢)
古代天子、諸侯的正廳。《詩·魯頌·閟宮》:“松桷有舄,路寢孔碩?!?毛 傳:“路寢,正寢也。”文選·張衡〈西京賦〉:“正殿路寢,用朝羣辟?!?薛綜 注:“ 周 曰路寢, 漢 曰正殿?!?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十:“古所謂路寢,猶今言正廳也?!?/div>
《國語辭典》:壽終正寢(壽終正寢)  拼音:shòu zhōng zhèng qǐn
1.人享盡天年,在家中自然死亡?!斗馍裱萘x》第一一回:「你道朕不能善終,你自誇壽終正寢,非侮君而何!」
2.引申指事物消亡。如:「每次整頓交通的計畫,由于執(zhí)行不力,沒多久,便都壽終正寢了?!?/div>
《國語辭典》:宗臣  拼音:zōng chén
1.宗族的臣子?!秶Z。魯語下》:「男女之饗,不及宗臣?!?br />2.為世所宗仰的臣子?!稘h書。卷三九。蕭何曹參傳。贊曰》:「唯何、參擅功名,位冠群臣,聲施后世,為一代之宗臣。」唐。杜甫 詠懷古跡詩五首之五:「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br />3.人名。(西元1525~1560)字子相,明揚州人(治今江蘇江都縣)。嘉靖進士,官至福建布政司參議,與李攀龍互相切磋文章,為嘉靖七子之一,卒時年僅三十六歲。
《國語辭典》:抗章  拼音:kàng zhāng
上書直言。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九:「昔奉春委輅逮策,猶止洛陽之都;張禹驛馬抗章,尚返江陵之駕?!?/div>
《國語辭典》:奉上  拼音:fèng shàng
1.致送物品的敬詞。如:「奉上賀禮」。《后漢書。卷五。孝安帝紀》:「讀策畢,太尉奉上璽綬,即皇帝位,年十三?!?br />2.侍奉國君、長官。南朝梁。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至公以奉上,鳴謙以接下?!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9941' target='_blank'>蘇轍 〈進策五道〉:「民有奉上之憂,而無役屬附麗之困?!?/div>
《漢語大詞典》:豹尾
(1).豹的尾巴。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 西王母 ,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三國 魏 曹植 《七啟》:“生抽豹尾,分裂貙肩。”
(2).古代將帥旌旗上的飾物?;驊乙员?,或在旗上畫豹文。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又聞豹尾已建,戎軒鶩駕,陛下將復勞玉躬,擾掛神思?!?span id="wiev2p3" class="book">《晉書·沈充傳》:“率兵臨發(fā),謂其妻子曰:‘男兒不豎豹尾,終不還也。’” 唐 韓愈 《魏博節(jié)度觀察使沂國公先廟碑銘》:“旌節(jié)有韜,豹尾神旗,櫜兜戟纛,以長 魏 師。”宋史·輿服志二:“ 宋 凡命節(jié)度使,有司給門旗二,龍、虎各一,旌一,節(jié)一,麾槍二,豹尾二……豹尾,製以赤黃布,畫豹文,并髹杠?!?br />(3).天子屬車上的飾物,懸于最后一車。后亦用于天子鹵簿儀仗。 漢 蔡邕 獨斷下:“ 秦 滅九國,兼其車服,故大駕屬車八十一乘也,尚書、御史乘之。最后一車懸豹尾?!?span id="x7v1cw2" class="book">《宋書·武帝紀上》:“公親鼓之,賊乃大奔。 超 遁還 廣固 。獲 超 馬、偽輦、玉璽、豹尾等,送于京師?!?宋 吳自牧 夢粱錄·駕詣景靈宮儀仗:“鹵簿儀仗,有高旗大扇,畫戟長矛,以五色。介胄跨馬之士,或小帽錦繡抹額者……或持竿上懸豹尾者,持短竿者。”
(4).借指天子屬車,即豹尾車。 唐 駱賓王 《王昭君》詩:“斂容辭豹尾,緘怨度龍鱗?!?宋 葉適 《蔡尚書挽詞》:“白首參豹尾,后出夸先登?!?清 張廷璐 《恭和御制秋蒐雜紀元韻》:“林外琱戈隨豹尾,峰頭黃繖傍龍媒?!眳⒁姟?豹尾車 ”。
(5).舊時陰陽五行家謂旌旗之象。《協(xié)紀辨方書·豹尾》《乾坤寶典》:“豹尾者,亦旌旗之象,常居黃旙對衝。其所在之方,不可嫁娶、納奴婢、進六畜及興造,犯之者破財物,損小口?!?br />(6).比喻樂曲、詩文堅勁有力的結(jié)尾部分。 唐 王勃 《乾元殿頌》:“歌呈豹尾,舞進鳶肩。”
《國語辭典》:豹尾車(豹尾車)  拼音:bào wěi chē
皇帝的屬車,車上載朱漆竿,竿首綴豹尾,通常是車隊中的最后一輛。漢。蔡邕〈獨斷下〉:「古者諸侯貳車九乘。秦滅九國,兼其車服,故大駕屬車八十一乘也,法駕半之,尚書御史乘之,最后一車懸豹尾。」《宋史。卷一四九。輿服志一》:「豹尾車,古者軍正建豹尾。漢制,最后車一乘垂豹尾,豹尾以前即同禁中。唐貞觀后,始加此車于鹵簿內(nèi),制同黃鉞車。上載朱漆竿,首綴豹尾,右武衛(wèi)隊正一人執(zhí)之。駕兩馬,駕士十五人?!?/div>
《國語辭典》:帝德  拼音:dì dé
國君的德行?!段倪x。左思。魏都賦》:「高謝萬邦,皇恩綽矣,帝德沖矣,讓其天下,臣至公矣?!?/div>
《漢語大詞典》:交修
《書·說命下》:“爾交修予,罔予棄,予惟克邁乃訓?!?孔 傳:“交,非一之義?!?孔穎達 疏:“令其交更修治己也?!焙笥脼樘熳右蟪枷驴镏~。 宋 王安石 《批答文武百寮曾公亮已下上尊號第一表不允》:“朕以薄德,嗣膺基緒,繼天理物,常懼弗任。方賴交修,以熙眾治?!?span id="y2ofw1t" class="book">《明史·楊士奇?zhèn)?/a>》:“茲創(chuàng)制‘楊貞一印’賜卿,尚克交修,以成明良之譽?!?/div>
《漢語大詞典》:宮門(宮門)
(1).帝王公侯所居宮室之門。呂氏春秋·觀世:“ 易牙 、 豎刁 、 常之巫 相與作亂,塞宮門,筑高墻,不通人,矯以公令?!?唐 元稹 《上陽白發(fā)人》詩:“宮門一閉不復開, 上陽 花草青苔地?!?清 孔尚任 《桃花扇·棲真》:“前日皇帝私走,嬪妃逃散,料想 香君 也出宮門。”評劇《密建游宮》第三場:“ 吳香女 帶宮娥迎接少主,著新裝擺儀仗走出宮門。”
(2).借指皇宮。 唐 韓愈 《息國夫人墓志銘》:“婉婉夫人,有籍宮門?!?/div>
《國語辭典》:龍章(龍章)  拼音:lóng zhāng
1.龍的形狀。南朝宋。鮑照〈從庾中郎游園山石室〉詩:「怪石似龍章,瑕壁麗錦質(zhì)?!?br />2.?畫有龍形的天子服飾?!逗鬂h書。卷一六。鄧寇列傳。鄧禹》:「褫龍章于終朝,就侯服以卒歲?!固?。韓偓 六月十七日召對自辰及申方歸本院詩:「清暑簾開散異香,恩深咫尺對龍章?!?/div>
《漢語大詞典》:漢皇(漢皇)
(1). 漢 朝皇帝。晉書·皇甫謐傳:“ 醫(yī)和 顯術(shù)於 秦 晉 , 倉公 發(fā)祕於 漢 皇?!?唐 李白 《古風》之四三:“ 周穆 八荒意, 漢 皇萬乘尊?!?br />(2).借指 唐 朝皇帝。 唐 白居易 《長恨歌》:“ 漢 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div>
分類:帝王
《國語辭典》:昧死  拼音:mèi sǐ
冒昧而犯死罪。秦漢間群臣上書常用的謙詞,以表敬畏?!俄n非子。初見秦》:「臣昧死,愿望見大王?!埂段宕菲皆?。唐史。卷上》:「臣昧死謹言,伏候敕旨!」
《漢語大詞典》:詔條(詔條)
皇帝頒發(fā)的考察官吏的條令。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武帝 元封 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詔條察州。” 唐 柳宗元 《代裴行立謝移鎮(zhèn)表》:“唯當遵守詔條,貶棄奸慝,平勻徭賦,示以義方?!?明 李詡戒庵老人漫筆·在官有疾犯皆去職:“邑訓導 張用齋 庸 《送知縣饒公免官還鄉(xiāng)序》云:‘ 洪武 九年秋八月,有司欽奉詔條,凡在官者,其族屬有麗於法,聽其解職還鄉(xiāng)里?!眳⒁姟?六條 ”。
《漢語大詞典》:六條(六條)
(1). 漢 制,刺史班行六條詔書,以考察官吏。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武帝 元封 五年初置部刺史” 顏師古 注引《漢官典職儀》云:“刺史班宣,周行郡國,省察治狀,黜陟能否,斷治冤獄,以六條問事,非條所問,即不省。一條,強宗豪右田宅踰制,以強凌弱,以眾暴寡。二條,二千石不奉詔書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詔守利,侵漁百姓,聚歛為姦。三條,二千石不卹疑獄,風厲殺人,怒則任刑,喜則淫賞,煩擾刻暴,剝截黎元,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祅祥訛言。四條,二千石選署不平,茍阿所愛,蔽賢寵頑。五條,二千石子弟恃怙榮勢,請託所監(jiān)。六條,二千﹝石﹞違公下比,阿附豪強,通行貨賂,割損正令也?!?西晉 北周 也有六條詔書。后因以指考察官吏的職務和職權(quán)。南史·宋江夏文獻王義恭傳:“ 義恭 既至,勸 孝武 即位。授太尉、録尚書六條事,假黃鉞?!?span id="z6jawqh" class="book">《舊唐書·哀帝紀》:“左僕射 裴樞 、右僕射 崔遠 ……須離八座之榮,尚付六條之政,勉思咎己,無至尤人?!?清 錢謙益 《浙江嘉興府推官姚鈿授文林郎制》:“郡國置司理之官,所以佐察六條,而觀中五刑也?!?br />(2).指 晉 諸郡中正薦舉賢才的六項標準。晉書·武帝紀:“令諸郡中正以六條舉淹滯:一曰忠恪匪躬,二曰孝敬盡禮,三曰友于兄弟,四曰絜身勞謙,五曰信義可復,六曰學以為己?!?/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