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840,分323頁顯示  上一頁  34  35  36  37  38  40  41  42  43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內(nèi)殿
伏讀
皇祖
神農(nóng)
易名
典冊
寵數(shù)
十行
申奏
從龍
戚里
寵渥
金貂
青衣
銀海
《漢語大詞典》:內(nèi)殿
皇帝召見大臣和處理國事之處。因在皇宮內(nèi)進(jìn),故稱。后漢書·靈帝紀(jì):“﹝ 中平 四年二月﹞己亥, 南宮 內(nèi)殿罘罳自壞?!?唐 韋渠牟 《覽外生盧綸詩因以示此》詩:“終期內(nèi)殿聯(lián)詩句,共汝朝天會 柏梁 ?!?宋 周密 齊東野語·紹興御府書畫式:“引首前后用內(nèi)府圖書內(nèi)殿書記印,或有題跋?!?/div>
《國語辭典》:伏讀(伏讀)  拼音:fú dú
1.拜讀。表示恭敬地閱讀?!犊讌沧?。雜訓(xùn)》:「子思在魯,使以書如衛(wèi)問子上,子上北面再拜,受書伏讀。」清。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三。灤陽消夏錄三》:「偶得古兵書,伏讀經(jīng)書,自謂可將十萬?!埂镀缏窡簟返诰湃兀骸阜x高皇帝刊碑于國子監(jiān)之門曰:『宋訥為祭酒,教的秀才,后來做官,好生的中用?!弧?br />2.古代凡下級屬員接奉上級來函,表示拜讀的用語?!度龂?。卷一六。魏書。任蘇杜鄭倉傳。杜畿》:「伏讀明詔,乃知圣思究盡下情,然亦怪陛下不治其本而憂其末也。」《六部成語注解。吏部》:「伏讀:凡督撫接奉上諭有交辦事件,后來覆奏摺內(nèi)必敘云:臣伏讀上諭云云?!?/div>
《國語辭典》:皇祖  拼音:huáng zǔ
1.遠(yuǎn)祖,高祖以上的祖先?!对娊?jīng)。小雅。信南山》:「獻(xiàn)之皇祖,曾孫壽考。」
2.尊稱已逝世的祖父。宋。歐陽修〈瀧岡阡表〉:「皇祖府君,累贈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
《漢語大詞典》:神農(nóng)(神農(nóng))
(1).傳說中的太古帝王名。始教民為耒耜,務(wù)農(nóng)業(yè),故稱 神農(nóng)氏 。又傳他曾嘗百草,發(fā)現(xiàn)藥材,教人治病。也稱 炎帝 ,謂以火德王。易·繫辭下:“ 包犧氏 沒, 神農(nóng)氏 作,斲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span id="399l2en" class="book">《淮南子·主術(shù)訓(xùn)》:“昔者, 神農(nóng) 之治天下也,神不馳於胸中,智不出於四域,懷其仁誠之心,甘雨時降,五穀蕃植?!?郭沫若 《星空》詩:“ 伏羲 之后,不知歷多少年代才有 神農(nóng) ?!?br />(2).謂土神。后世稱司農(nóng)事之官為神農(nóng)。禮記·月令:“﹝季夏之月﹞毋發(fā)令而待,以妨神農(nóng)之事也?!?鄭玄 注:“土神稱曰神農(nóng)者,以其主於稼穡?!?span id="u9fdxg8" class="book">《呂氏春秋·季夏紀(jì)》:“無發(fā)令而干時,以妨神農(nóng)之事;水潦盛昌,命神農(nóng)將巡功,舉大事則有天殃?!?高誘 注:“昔 炎帝 神農(nóng) 能殖嘉穀,神而化之,號為 神農(nóng) 。后世因名其官為神農(nóng)?!?br />(3).莊子書中所記述的人名。莊子·知北游:“ 妸荷甘 與 神農(nóng) 同學(xué)於 老龍吉 。 神農(nóng) 隱幾闔戶晝瞑?!?成玄英 疏:“ 神農(nóng) 者,非三皇之 神農(nóng) 也,則后之人物耳?!?br />(4).古代學(xué)派名。孟子·滕文公上:“有為 神農(nóng) 之言者 許行 ,自 楚 之 滕 ?!?/div>
《國語辭典》:易名  拼音:yì míng
1.語本《禮記。檀弓下》:「日月有時,將葬矣,請所以易其名者。」指為死者立謚?!段倪x。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易名之典,請遵前烈謹(jǐn)狀?!?br />2.改名、換名。宋。何薳《春渚紀(jì)聞。天繪亭記》:「余擇勝得此亭,名曰天繪,取其景物自然也。后某年某日,當(dāng)有俗子易名清輝,可為一笑。」
《漢語大詞典》:典冊
亦作“ 典策 ”。
(1).記載典章制度等的重要冊籍。左傳·定公四年:“備物、典策、官司、彝器?!?楊伯峻 注:“典策謂典籍簡冊?!?span id="2gpdg7k"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陳留王傳》:“壬辰, 晉 太子 炎 紹封襲位,總攝百揆,備物典冊,一皆如前?!?宋 蘇舜欽 《上孫沖諫議書》:“然而典策之奧,治詞之法,不越此有言而又筆之者,斯亦可尚?!?柳亞子 《〈二十世紀(jì)大舞臺〉發(fā)刊詞》:“雖然,熱心之事,無所憑藉,而徒以高文典冊,諷詔世俗,則權(quán)不我操?!?br />(2).帝王的冊命。 南朝 梁 任昉 《到大司馬記室箋》:“以今月令辰,肅膺典冊?!?span id="1o0s3mf" class="book">《陳書·高祖紀(jì)上》:“今將授公典策,其敬聽朕命?!?宋 葉適 《宏詞》:“朝廷詔告典冊之文,當(dāng)使曲直宏大,敷暢義理,以風(fēng)曉天下,典、謨、訓(xùn)、誥諸書是也。”
《漢語大詞典》:寵數(shù)(寵數(shù))
帝王給予的禮數(shù)。周書·皇后傳·宣帝元皇后:“是用加茲寵數(shù),式光踐禮?!?唐 錢珝 《為集賢崔相公讓大學(xué)士第三表》:“宸衷益注,寵數(shù)不移?!?宋 曾鞏 《王珪曾祖母尹氏追封燕國太夫人制誥》:“勑優(yōu)禮大臣,厚其寵數(shù),所以勸在位之功德,而成天下之治也?!?span id="zpdw1ly" class="book">《元史·祭祀志六》:“風(fēng)節(jié)之厲垂諸世,褒崇豈間於異時。不有鉅儒,孰膺寵數(shù)?!?/div>
《漢語大詞典》:十行
后漢書·循吏傳序:“其( 光武帝 )以手跡賜方國者,皆一札十行,細(xì)書成文?!焙笠蛞浴笆小贝富实鄣氖衷蛟t書。 明 張居正 《擬唐回鶻率眾內(nèi)附賀表》:“伏以圣主中興,九譯戴同文之治;名王內(nèi)附,十行承賜札之恩?!?/div>
《國語辭典》:申奏  拼音:shēn zòu
舊時臣下上書天子?!度龂萘x》第一二回:「祭畢,葬于黃河之原。將陶謙遺表,申奏朝廷?!?/div>
《國語辭典》:從龍(從龍)  拼音:cóng lóng
語本《易經(jīng)。乾卦。九五》:「云從龍,風(fēng)從虎,圣人作而萬物睹?!贡扔麟S從帝王創(chuàng)業(yè)。唐。盧殷 欲銷云詩:「欲隱從龍質(zhì),仍馀觸石文?!?/div>
《國語辭典》:戚里  拼音:qī lǐ
帝王外戚所居住的地方。北周。庾信春賦〉:「移戚里而家富,入新豐而酒美。」
《漢語大詞典》:寵渥(寵渥)
皇帝的寵愛與恩澤。《周書·儒林傳·沈重》:“祗承寵渥,不忘戀本,深足嘉尚?!?唐 劉禹錫 《謝男師損等官表》:“寵渥非常,授任不次。” 明 姚牧良 《精忠記·辭母》:“沐天恩,承寵渥,食天祿,萬載名標(biāo)?!?/div>
《國語辭典》:金貂  拼音:jīn diāo
古代侍從貴臣的帽飾。見《續(xù)漢書志。第三○。輿服志下》。后用以代指侍從貴臣?!段倪x。潘岳。秋興賦》:「登春臺之熙熙兮,珥金貂之烱烱?!埂段倪x。江淹。雜體詩。王侍中》:「賢主降嘉賞,金貂服玄纓?!?/div>
《國語辭典》:青衣  拼音:qīng yī
1.青色的衣服。古代低階文官或卑賤者所穿的衣服。也稱為「青衫」。
2.便服。如:「青衣小帽」?!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一:「換了一身青衣,教一個丫鬟隨了?!挂卜Q為「青衫」。
3.春服?!抖Y記。月令》:「載青旂,衣青衣,服倉玉?!?br />4.婢女?!度龂萘x》第八回:「少頃,二青衣引貂蟬艷妝而出?!埂都t樓夢》第六八回:「只得遣人去賈府傳旺兒來對詞。青衣不敢擅入,只命人帶信?!?br />5.國劇中的角色。大都穿著黑色衣服,故稱為「青衣」。多是扮演貞靜端莊的賢淑女子,表情穩(wěn)重,偏重唱工。也稱為「青衫」、「衫子」。
《漢語大詞典》:青衣神
即 蠶叢氏 。教民蠶桑,民尊之為神。路史·前紀(jì)四·蜀山氏“其妻曰妃,俱葬之” 宋 羅蘋 注:“﹝ 南朝 齊武帝 ﹞ 永明 二年, 蕭鑑 刺 益 ,治園 江 南,鑿石冢,有槨無棺……有篆云: 蠶叢氏 之墓。 鑑 責(zé)功曹 何佇 墳之,一無所犯,於上立神,衣青衣,即今 成都 青衣神 也?!?清 蔡方炳 《廣輿記·四川·眉州》:“﹝ 四川 眉州 青神 ﹞ 青衣神 廟。 青神 ,昔 蠶叢氏 服青衣,教民蠶事,立廟祀之?!?/div>
分類:教民蠶桑
《國語辭典》:銀海(銀海)  拼音:yín hǎi
1.天地的光眩。宋。陸游月夕〉詩:「天如玻璃鐘,倒覆濕銀海。」
2.道家稱眼睛為「銀?!?。宋。蘇軾〈雪后書北臺壁〉詩二首之二:「凍合玉樓寒起栗,光搖銀海眩生花?!?br />3.古代皇帝陵墓中潴水銀,用來象徵百川江河大海,稱為「銀?!?。南朝梁。何遜行經(jīng)孫氏陵〉詩:「銀海終無浪,金鳧會不飛。」唐。杜甫 驪山詩:「鼎湖龍去遠(yuǎn),銀海雁飛深。」
4.俗稱演藝界為「銀?!?。如:「銀海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