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840,分323頁顯示  上一頁  32  33  34  35  36  38  39  40  41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仙仗
有位
武皇
簪筆
世祖
龍頭
前王
便殿
至明
辟雍
兆民
端拱
真氣
帝座
延閣
《國語辭典》:仙仗  拼音:xiān zhàng
1.仙人的儀仗。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六四。金華玉女說丹經(jīng)》:「龍軒鶴騎,仙仗森列,駐于空界?!?br />2.天子的儀仗。唐。岑參 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詩:「金闕曉鐘開萬戶,玉階仙仗擁千官?!骨濉:樯堕L生殿》第二出:「瑤階小立,春生天語,香縈仙仗,玉露冷沾裳?!?/div>
《漢語大詞典》:有位
(1).指天子之位。《書·大禹謨》:“欽哉,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孔 傳:“有位,天子位?!?br />(2).居官。書·微子:“乃罔畏畏,咈其耇長,舊有位人?!?孔穎達(dá) 疏:“違戾其耇老之長與舊有爵位致仕之賢人?!?明 張綸 《林泉隨筆》:“ 張文忠公 三事忠告,誠有位者之良規(guī)?!?br />(3).指居官之人。書·伊訓(xùn):“制官刑,儆于有位?!?孔 傳:“言 湯 制治官刑法,以儆戒百官?!?宋 蘇舜欽 《應(yīng)制科上省使葉道卿書》:“然有位之德望重輕,亦因收士多少而后定?!?span id="bnvd1tr" class="book">《明史·高明傳》:“﹝ 高明 ﹞薦郎中 孫瓊 、 陳鴻漸 、 梅倫 、 何宜 、主事 宋瑛 ,皆端方亷潔,恬於進(jìn)取,宜顯擢以風(fēng)有位?!?/div>
《漢語大詞典》:武皇
(1).指 漢武帝 。 漢武 窮兵黷武,后或借指當(dāng)代黷武的皇帝。 唐 杜甫 《兵車行》:“邊庭流血作海水, 武皇 開邊意未已?!?br />(2).凡謚號為“武”的皇帝,亦稱武皇。文選·曹植〈責(zé)躬詩〉:“於穆顯考,時維 武皇 ?!?李善 注:“ 武皇 ,謂 曹操 也。”《文選·潘岳〈西征賦〉》:“ 武皇 忽其升遐?!?李善 注引 臧榮緒 晉書·武紀(jì):“帝諱 炎 ,字 世安 。崩,謚曰 武 。” 南朝 梁 任昉 《為齊明帝讓宣城郡公第一表》:“ 武皇 大漸,實(shí)奉話言?!贝酥^ 齊世祖 武皇帝 蕭賾 。
《國語辭典》:簪筆(簪筆)  拼音:zān bǐ
一種將毛裝在簪頭的冠飾。后指將筆插在頭上,以備隨時記事?!稘h書。卷六九。趙充國傳》:「卬家將軍以為安世本持橐簪筆,事孝武帝數(shù)十年?!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5132' target='_blank'>李嶠 〈皇帝上禮撫事述懷〉詩:「小臣濫簪筆,無以頌唐風(fēng)。」
《漢語大詞典》:簪白筆(簪白筆)
古時史官、諫官入朝,或近臣侍從,插筆于帽,以便隨時記錄、書寫。后插白筆,為官員冠飾之一。 五代 馬縞 《中華古今注·簪白筆》:“簪白筆,古珥筆之遺象也。腰帶劍、珥筆,示君子有文武之備焉。”宋史·輿服志四:“立筆,古人臣簪筆之遺象。其制削竹為干,裹以緋羅,以黃絲為毫,拓以銀縷葉,插於冠后。舊令,文官七品以上朝服者,簪白筆、武官則否,今文武皆簪焉?!?/div>
《漢語大詞典》:世祖
(1).帝王的廟號之一。一般用于開國之君。后漢書·光武帝紀(jì)上:“ 世祖光武皇帝 諱 秀 ,字 文叔 。” 李賢 注:“:‘祖有功而宗有德?!?光武 中興,故廟稱 世祖 。”后來 晉武帝 司馬炎 、 元 忽必烈 、 清 福臨 等帝王的廟號皆稱 世祖 。
(2).指祖先。 漢 王充 論衡·自紀(jì):“世祖 勇 任氣,卒咸不揆於人。”
《國語辭典》:龍頭(龍頭)  拼音:lóng tóu
1.龍的頭。《三國志。卷五○。吳書。妃嬪傳。吳主權(quán)潘夫人》:「得幸有娠,夢有以龍頭授己者,己以蔽膝受之,遂生(孫)亮?!埂段饔斡洝返谝弧鸹兀骸肝横缰x了恩,卻才撚子在手,忽聽得朝門外,大呼小叫。原來是秦叔寶、徐茂功等,將著一個血淋淋的龍頭,擲在帝前?!?br />2.科舉時代稱狀元為「龍頭」。清。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七。如是我聞一》:「余舉中殿試后,尚未傳臚。在董文恪公家,偶遇一浙士能測字,余書一墨字,浙士曰龍頭竟不能屬君矣。」
3.三國魏華歆、邴原、管寧三人為同窗好友,時人以一條龍比喻三人。歆為龍頭,原為龍腹,寧為龍尾。見《三國志。卷一三。魏書。鐘繇華歆王朗傳。華歆》南朝宋。裴松之。注?!度龂萘x》第六六回:「華歆當(dāng)日逞兇謀,破壁生將母后收。助虐一朝添虎翼,罵名千載笑『龍頭』!」
4.領(lǐng)袖人物。如:「龍頭老大」?!赌鹾;ā返谌兀骸肝覀兯挠牙镱^,文章學(xué)問,當(dāng)然要推你做龍頭,弟是婪尾?!?br />5.自來水管出水的管制器。也稱為「水栓」、「水龍頭」。
《漢語大詞典》:前王
(1).已故帝王;先王。《詩·周頌·烈文》:“於乎前王不忘。” 毛 傳:“前王, 武王 也?!?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437' target='_blank'>《楚辭·離騷》:“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朱熹 集注:“欲其有以躡先王之遺跡也?!?漢 趙曄 吳越春秋·吳王壽夢傳:“昔前王未薨之時嘗晨昧不安?!?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褒崇庸德,前王之令典?!?唐玄宗 《平胡》詩:“武功今已立,文德愧前王?!?br />(2).古代舉行儀式時在前面引導(dǎo)帝王。周禮·秋官·大司寇:“及納亨,前王,祭之日,亦如之?!?賈公彥 疏:“前王謂步行在王前,為道引也?!?/div>
《國語辭典》:便殿  拼音:biàn diàn
正殿以外的其他宮殿,常為皇帝宴息之處。宋。蘇軾〈諫賈浙燈狀〉:「右臣向蒙,召對便殿。」也作「別殿」、「別宮」。
《漢語大詞典》:至明
(1).極賢明。荀子·正論:“天下者……至眾也,非至明莫之能和。”《漢書·文帝紀(jì)》:“昔先王遠(yuǎn)施不求其報(bào),望祀不祈其福,右賢左戚,先民后己,至明之極也?!?宋 葉適 《國子祭酒李公墓志銘》:“尹言過矣。上至明,豈重 邏 輕尹哉!”
(2).以指賢明的君主。 宋 范仲淹 《用天下心為心賦》:“至明在上,無遠(yuǎn)弗賓?!?br />(3).極光明。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觀德:“天出至明,眾知類也,其伏無不炤也。”
《國語辭典》:辟雍  拼音:bì yōng
古時天子所設(shè)的大學(xué)。參見「辟廱」條。
《國語辭典》:兆民  拼音:zhào mín
萬民、百姓?!稌?jīng)。呂刑》:「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埂抖Y記。月令》:「命相布德和令,行慶施惠,下及兆民?!?/div>
《國語辭典》:端拱  拼音:duān gǒng
端坐拱手。比喻古圣王無為而天下治?!段簳>砥咂?。辛雄傳》:「端拱而四方安,刑措而兆民治。」隋。楊廣冬至乾陽殿受朝〉詩:「端拱朝萬國,守文繼百王?!?/div>
《國語辭典》:真氣(真氣)  拼音:zhēn qì
中醫(yī)上指由先天的原氣和后天呼吸水谷精氣結(jié)合而成的生命動力物質(zhì)??捎绊懭梭w的各種機(jī)能活動以及抗病能力。
《漢語大詞典》:帝座
(1).帝王的座位。 晉 陸機(jī) 《辯亡論上》:“旋皇輿於夷庚,反帝座乎紫闥?!?br />(2).亦作“ 帝坐 ”。古星名。屬天市垣。即武仙座α星。 戰(zhàn)國 甘德 石申 《星經(jīng)》:“帝座一星在市中,神農(nóng)所貴,色明潤?!?span id="ddl9bhr" class="book">《后漢書·襄楷傳》:“熒惑入太微,犯帝坐?!?宋 王安石 《和吳沖卿集禧齋詞》:“帝坐遙臨物,星圖俯映人。” 清 龔自珍 《夜坐》詩:“一山突起邱陵妬,萬籟無言帝坐靈。”
《國語辭典》:延閣(延閣)  拼音:yán gé
1.長閣?!段倪x。左思。蜀都賦》:「結(jié)陽城之延閣,飛觀榭乎云中。」
2.內(nèi)廷藏書的地方。《文選。任昉。為范始興作求立太宰碑表》:「府之延閣,則青編落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