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978,分332頁顯示  上一頁  18  19  20  21  22  24  25  26  2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改元
四鄰
神功
兩宮
朝請
憂勤
恩澤
靈臺
先皇
恩命
四望
侍臣
宣撫
西陵
太皇
《國語辭典》:改元  拼音:gǎi yuán
舊時新皇帝就位時,不用舊君紀年之數(shù),而以即位之次年為元年,稱為「改元」。《三國演義》第八○回:「文武各官,皆呼萬歲。拜舞禮畢,改元章武元年。」
《國語辭典》:四鄰(四鄰)  拼音:sì lín
1.前后左右的鄰居。唐。杜甫無家別〉詩:「四鄰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埂独蠚堄斡洝返谝晃寤兀骸富鹌鹬畷r,四鄰人等及河工夫役,都覓了水桶水盆之類,趕來救火。」
2.四方的鄰國?!稌?jīng)。蔡仲之命》:「懋乃攸績,睦乃四鄰,以蕃王室,以和兄弟,康濟小民。」《吳子。料敵》:「四鄰之助,大國之援。」
3.輔佐天子的四位大臣,即四輔?!稌?jīng)。益稷》:「予違汝弼,汝無面從,退有后言,欽四鄰。」?jié)h??装矅?。傳:「四近前后左右之臣?!埂抖Y記。文王世子》:「設(shè)四輔及三公。」唐??追f達。正義:「其四輔者,案《尚書大傳》云:『古者天子必有四鄰,前曰疑,后曰丞,左曰輔,右曰弼?!弧?br />4.周圍、四處。唐。裴度 夏日對雨詩:「吟罷清風起,荷香滿四鄰?!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9937' target='_blank'>蘇軾 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魚池上遂自乾明寺前東岡上歸詩二首之一:「雨過浮萍合,蛙聲滿四鄰?!?/div>
《漢語大詞典》:四輔(四輔)
(1).官名。相傳古代天子身邊的四個輔佐。書·洛誥有“四輔”之稱。《益稷》有四鄰,史記·夏本紀作“四輔”。至尚書大傳、 賈誼 新書始有疑、承、輔、弼(新書作道、弼、輔、承)為“四輔”之說,皆出于 秦 漢 間人的依托。至 王莽 托古改制,置四輔以配三公,又為其子置師疑、傅承、阿輔、保拂(弼)之官。 明太祖 曾置春、夏、秋、冬官,也叫“四輔”。參閱 清 全祖望 《經(jīng)史問答·三禮問目答全藻問》
(2).國都附近的州郡。 唐 開元 中以近畿之州為四輔,即 同 、 華 、 岐 、 蒲 四州。見 宋 王應(yīng)麟 小學紺珠·地理類·四輔。 宋 崇寧 間所置四輔郡,以 潁昌府 為南輔, 襄邑縣 為東輔, 鄭州 為西輔, 澶州 為北輔。見宋史·徽宗紀二。
(3).星名。指房宿四星。史記·天官書:“犯四輔,輔臣誅?!?司馬貞 索隱:“四輔,房四星也。房以輔心,故曰四輔?!?br />(4).星名。指東蕃四星。晉書·天文志上:“東蕃四星,南第一星曰上相,其北,東太陽門也;第二星曰次相,其北,中華東門也;第三星曰次將,其北,東太陰門也;第四星曰上將:亦曰四輔也?!?br />(5).星名。指極星旁的四星,亦稱四弼。宋史·天文志二:“四輔四星,又名四弼,在極星側(cè),是曰帝之四鄰,所以輔佐北極,而出度授政也。去極星各四度?!?/div>
《國語辭典》:神功  拼音:shén gōng
神奇的功夫。如:「武俠小說里,經(jīng)??梢钥吹街鹘橇暤蒙窆Φ膫髌媲楣?jié)?!?/div>
《漢語大詞典》:兩宮(兩宮)
(1).指太后和皇帝或皇帝和皇后。亦指太上皇和皇帝或兩后。因其各居一宮,故稱兩宮。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有如兩宮螫將軍,則妻子毋類矣。” 裴骃 集解引 張晏 曰:“兩宮,太后、 景帝 也。”漢書·張延壽傳:“ 放 取皇后弟 平恩侯 許嘉 女,上為 放 供張……兩宮使者,冠蓋不絶?!?宋 張元干 《石州慢·己酉秋吳興舟中作》詞:“兩宮何處,塞垣祗隔 長江 ,唾壺空擊悲歌缺?!?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比 穆宗 登極, 肅 益跋扈難制。兩宮震怒,臚列逆跡,付廷議,罪在不赦?!?br />(2).東宮和上臺的合稱。指太子及皇帝。 晉 潘岳 《夏侯常侍誄》:“內(nèi)賛兩宮,外宰黎蒸。”《文選·陸機〈謝平原內(nèi)史表〉》:“入朝九載,歷官有六。身登三閣,官成兩宮。” 李善 注:“兩宮,東宮及上臺也。” 南朝 齊 王儉 《褚淵碑文》:“濯纓登朝,冠冕當世。陞降兩宮,實惟時寶?!?/div>
《漢語大詞典》:朝請(朝請)
(1). 漢 律,諸侯春天朝見皇帝叫朝,秋天朝見皇帝叫請。泛稱朝見皇帝。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太后除 竇嬰 門籍,不得入朝請?!?裴駰 集解:“律:諸侯春朝天子曰朝,秋曰請。” 宋 蔡絳 鐵圍山叢談卷二:“圍子(指上文賜“馬前圍子二百人”)者,凡朝請,使但止於皇城門外,蓋懼小人之疑謗,時多公之得體也?!?清 金人瑞 《贈周直夫》詩:“山中宰相無朝請,天上仙人學隱壺?!?br />(2).官名。即奉朝請。南史·顧琛傳:“ 琛 景平 中為朝請?!眳⒁姟?奉朝請 ”。
《漢語大詞典》:奉朝請(奉朝請)
古代諸侯春季朝見天子叫朝,秋季朝見為請。因稱定期參加朝會為奉朝請。 漢 代退職大臣、將軍和皇室、外戚多以奉朝請名義參加朝會。 晉 代以奉車、駙馬、騎三都尉為奉朝請, 南北朝 設(shè)以安置閑散官員, 隋 初罷之,另設(shè)朝請大夫、朝請郎,為文散官。漢書·霍光傳:“ 光 兩女壻為東西宮衛(wèi)尉,昆弟諸壻外孫皆奉朝請。”東觀漢記·鄧禹傳:“官罷以列侯就第,位特進,奉朝請?!?span id="wt1usza" class="book">《梁書·沈約傳》:“﹝ 約 ﹞起家奉朝請?!?span id="yli0tri" class="book">《周書·魏玄傳》:“﹝ 玄 ﹞ 普泰 中,除奉朝請?!?/div>
《漢語大詞典》:憂勤(憂勤)
亦作“ 憂懃 ”。 多指帝王或朝廷為國事而憂慮勤勞。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且夫王事固未有不始於憂勤,而終於佚樂者也?!?span id="uxjhph1" class="book">《東觀漢記·劉般傳》:“ 建初 元年,拜為宗正,憂勤國事,夙夜不怠?!?唐 白居易 《賀雨》詩:“憂勤不遑寧,夙夜心忡忡?!?宋 蘇軾 《司馬溫公行狀》:“公言:‘近歲士大夫以言為諱,閭閻愁苦於下,而上不知,明主憂懃於上,而下無所訴,此罪在羣臣?!?清 魏源 《道中雜言》詩之三:“九重日憂勤,四海日瘡痍?!?/div>
《國語辭典》:恩澤(恩澤)  拼音:ēn zé
1.君上施予臣民的恩惠?!对娊?jīng)。小雅。六月。序》:「蓼蕭廢,則恩澤乖矣?!埂独蠚堄斡洝返谝灰换兀骸赋T疲骸憾鳚上掠诿瘛?。這澤字不明明是個好字眼嗎?」也作「恩潤」。
2.比喻像雨露滋潤草木一般的恩情。如:「父母養(yǎng)育我們的恩澤,永生難忘?!?/div>
《漢語大詞典》:恩蔭(恩蔭,恩廕)
(1).庇佑。 南朝 陳 徐陵 《為貞陽侯與太尉王僧辯書》:“非日非月,蒼生仰其照臨;如云如雨,天下蒙其恩蔭?!?br />(2).謂遇朝廷慶典,官員子孫承恩入國子監(jiān)讀書并入仕。此制始于 宋 初,是 漢 唐 門蔭法的擴充。 清 制,文職在京四品以上,在外三品以上,武職二品以上,得送一子進監(jiān),期滿錄用。文獻通考·選舉七:“ 仁宗 慶歷 中大減恩廕制入仕之路?!?span id="sdffntk" class="book">《明史·楊漣傳》:“ 漣 遂抗疏劾 忠賢 ,列其二十四大罪……濫襲恩廕,褻越朝常,大罪十三。”清史稿·選舉志五:“恩廕:凡 滿 漢 子弟奉敕送監(jiān)讀書,恩詔分別內(nèi)外文武品級,廕入監(jiān)?!?清 孔尚任 《桃花扇·草檄》:“曾逢 天啟 乾恩蔭,又見 弘光 嗣 廠公 ?!?
《國語辭典》:靈臺(靈臺)  拼音:líng tái
1.心靈?!肚f子。庚桑楚》:「不可內(nèi)于靈臺。靈臺者,有持而不知其所持,而不可持者也?!箷x。郭象。注:「靈臺者,心也?!?br />2.古代天子觀察天文氣象的臺子?!逗鬂h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禮畢,登靈臺,望云物。大赦天下?!挂沧鳌嘎杜_」。
3.《詩經(jīng)。大雅》的篇名。共五章。根據(jù)〈詩序〉:「靈臺,民始附也?!够蛞詾槊牢耐跤螛分?。首章二句為:「經(jīng)始靈臺,經(jīng)之營之?!?/div>
《國語辭典》:先皇  拼音:xiān huáng
前代帝王?!稌x書。卷三三。鄭沖傳》:「翼亮先皇,光濟帝業(yè)。」《三國演義》第六回:「又差呂布發(fā)掘先皇及后妃陵寢,取其金寶?!?/div>
分類:前代帝王
《漢語大詞典》:恩命
謂帝王頒發(fā)的升官、赦罪之類的詔命。《前漢書平話》卷下:“﹝ 劉恒 ﹞坐殿,群臣山呼萬歲畢,勅降恩命,大赦天下。”
《國語辭典》:四望  拼音:sì wàng
1.向四方眺望?!冻o。屈原。九歌。河伯》:「登昆崙兮四望,心飛揚兮浩蕩?!埂段倪x。王粲。登樓賦》:「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br />2.古代天子向四方遙祭山川?!吨芏Y。春官。大宗伯》:「國有大故,則旅上帝及四望?!固啤顭K〈少室山少姨廟碑銘〉:「四望于是莫修,八神以之無主。」
《漢語大詞典》:侍臣
侍奉帝王的廷臣。儀禮·燕禮:“凡公所酬既拜,請旅侍臣?!?唐 李商隱 《漢宮詞》:“侍臣最有 相如 渴,不賜金莖露一杯?!?宋 曾鞏 《上歐陽舍人書》:“朝夕出入左右,侍臣之任也?!?明 何景明 《劉德徵上陵還有贈》詩:“先帝侍臣零落盡, 泰園 宮草日霏霏?!?/div>
《國語辭典》:宣撫(宣撫)  拼音:xuān fǔ
1.朝廷派遣大臣傳達命令,安撫軍民。
2.職官名。宋代逢軍旅大事時,派遣前往鎮(zhèn)撫的軍政長官。明清時改為常設(shè)武職,多由邊地土人世襲。也稱為「宣撫使」。
《國語辭典》:西陵  拼音:xī líng
1.泛指皇帝的陵寢。《文選。陸機。吊魏武帝文》:「汝等時時登銅爵臺,望吾西陵墓田。」
2.復姓。如春秋時有大夫西陵高。
《國語辭典》:西陵峽(西陵峽)  拼音:xī líng xiá
長江三峽之一。位于湖北省宜昌縣西北十三公里處,長江奔流至此,水勢趨于和緩,逐漸漫為平流。也稱為「夷山」。
《漢語大詞典》:太皇
(1).見“ 大3皇 ”。
(2).即太上皇。 唐 韓愈 《永貞行》:“君不見太皇亮陰未出令,小人乘時偷國柄?!?宋 錢愐 錢氏私志:“又奏啟圣親見之事,乞賜召見,上云:待共太皇商量?!?宋 蔡絳 鐵圍山叢談卷一:“及將大漸,謂大臣曰:‘太皇以久病,懼不能自還,為之奈何?’”
(3).皇帝的祖母太皇太后的省稱。史記·儒林列傳:“太皇 竇太后 好 老子 言,不説儒術(shù)?!?span id="1r11obn" class="book">《宋史·賈似道傳》:“太皇許我不死?!碧剩?謝太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