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978,分332頁顯示  上一頁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北極
敕旨
闕下
七人
元老
在位
食邑
立朝
金粟
圣心
大家
赤城
朝日
君父
宗室
《國語辭典》:北極(北極)  拼音:běi jí
1.地球沿南北向的地軸旋轉(zhuǎn),而此地軸的北端,稱為「北極」。大約位于格陵蘭島以北七百二十五公里處,北冰洋中的一點(diǎn),海深四千零八十七公尺,覆蓋浮冰,一年僅分晝、夜二期。
2.地理上指磁針大致向北的一端。
《國語辭典》:敕旨  拼音:chì zhǐ
一種天子的詔令。《新唐書。卷四七。百官志二》:「凡王言之制有七……五曰敕旨,百官奏請施行即用之。」《西游記》第二九回:「小僧是唐朝釋子,承我天子敕旨,前往西方取經(jīng)?!?/div>
分類:帝王詔旨
《國語辭典》:闕下(闕下)  拼音:què xià
1.宮庭。唐。白行簡《李娃傳》:「先是,天子方下詔,俾外方之牧,歲一至闕下,謂之『入計(jì)』?!?br />2.代稱天子。古時不敢直言天子,而以闕下代稱。《史記。卷二八。封禪書》:「使人持玉杯,上書闕下獻(xiàn)之。」
《漢語大詞典》:七人
指古代天子的七位諍臣。 宋 范仲淹 《蘇州謝就除禮部員外郎表》:“念三圣之艱難,而成丕業(yè);求七人之蹇諤,以補(bǔ)大猷?!眳⒁姟?七臣 ”。
分類:七人帝王
《漢語大詞典》:七臣
(1).孝經(jīng)·諫諍:“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鄭玄 注:“七人謂三公及左輔、右弼、前疑、后丞?!?唐玄宗 注:“爭謂諫也?!焙笠浴捌叱肌狈褐钢G臣。后漢書·劉瑜傳:“惟陛下設(shè)置七臣,以廣諫道?!?br />(2).七種人臣。即法臣、飾臣、侵臣、諂臣、愚臣、姦臣、亂臣。管子·七臣七主:“或以平虛,請論七主之過,得六過一是,以還自鏡,以知得失,以繩七臣?!?郭沫若 等集校:“七臣正具六過一是,即法臣、飾臣、侵臣、諂臣、愚臣、姦臣、亂臣?!眳㈤?span id="wseuoci" class="book">《管子·七臣七主》。
(3).七位人臣。《文選·陸機(jī)〈五等論〉》:“在 周 之衰,難興王室,放命者七臣,干位者三子?!?李善 注:“七臣: 蔿國 、 邊伯 、 詹父 、 子禽 、 祝跪 及 頽叔桃子 、 賓起 ?!?/div>
《國語辭典》:元老  拼音:yuán lǎo
1.資深望重有品德的官員?!对娊?jīng)。小雅。采芑》:「方叔元老,克壯其猶。」《三國演義》第二回:「朝廷大事,任大臣元老自行商議,此國家之幸也。」
2.俗稱在某一機(jī)關(guān)任職年資最深的人。如:「他是公司的元老,重大決策多經(jīng)由他決定?!?/div>
《國語辭典》:在位  拼音:zài wèi
1.居于君主之位,掌理朝政。《書經(jīng)。堯典》:「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載?!弧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寤兀骸鸽拊谖蝗迥?,幸托天地祖宗,海宇升平,邊疆無事?!?br />2.當(dāng)官、居官位?!洞笏涡瓦z事。元集》:「明四目,達(dá)四聰,末梢頭賢人在位,小人在野,朝綱自治?!?/div>
《國語辭典》:食邑  拼音:shí yì
1.古代君主賞賜臣子封地,即以此地租稅作為其俸祿。《漢書。卷一。高帝紀(jì)下》:「大夫以上賜爵各一級,其七大夫以上,皆令食邑。」
2.封地。《史記。卷九五。灌嬰傳》:「賜益食邑二千五百戶?!固?。李公佐《南柯太守傳》:「王甚重之,賜食邑,錫爵位?!挂卜Q為「養(yǎng)地」。
《漢語大詞典》:立朝
(1).指帝王在位。史記·商君列傳:“ 秦王 一旦捐賓客而不立朝, 秦國 之所以收君者,豈其微哉?”
(2).指在朝為官。 宋 曾鞏 《乞出知潁州狀》:“伏念臣性行迂拙,立朝無所阿附。”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傳》:“三歲,而 方相國 從哲 賢之,以為翰林院庶吉士。然立朝論議終不肯茍同?!?/div>
《國語辭典》:金粟  拼音:jīn sù
1.燈花。唐。韓愈 詠燈花同侯十一詩:「黃里排金粟,釵頭綴玉蟲?!?br />2.相傳是維摩詰的前身。參見「維摩詰」條。南朝梁。陸倕志法師墓志銘〉:「欲化毗城,金粟降靈?!?br />3.木犀科「木犀」、「木樨」,即通稱「桂花」的別名。參見「木樨」條。
《國語辭典》:圣心(聖心)  拼音:shèng xīn
1.德智完備的仁心。《后漢書。卷二六。韋彪傳》:「勿妄遷徙,惟留圣心?!?br />2.天子的美意?!段倪x。謝靈運(yùn)。九日從宋公戲馬臺集送孔令詩》:「良辰感圣心,云旗興暮節(jié)。」
《國語辭典》:大家  拼音:dà jiā
1.世家望族?!蹲髠?。昭公五年》:「箕襄、邢帶、叔禽、叔椒、子羽,皆大家也。」?jié)h。桓寬《鹽鐵論。復(fù)古》:「往者,豪強(qiáng)大家得管山海之利。」
2.著名的專家。如:「唐宋八大家」?!睹魇?。卷二○五。唐順之傳》:「為古文,洸洋紆折有大家風(fēng)?!?br />3.眾人?!都t樓夢》第八回:「又釅釅的沏上茶來,大家吃了。」
《國語辭典》:赤城  拼音:chì chéng
山名:(1)位于浙江省天臺縣北,屬天臺山脈,為登天臺山必經(jīng)的山。因山土色紅而得名。(2)位于四川省灌縣西南,也稱為「青城山」。
《國語辭典》:朝日  拼音:cháo rì
1.天子行祭日之禮?!抖Y記。玉藻》:「玄端而朝日于東門之外,聽朔于南門之外?!埂稘h書。卷二五。郊祀志上》:「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昒爽,天子始郊拜泰一,朝朝日,夕夕月,則揖?!?br />2.天子上朝聽政的日子?!稇?zhàn)國策。齊策六》:「王至朝日,宜召田單而揖之于庭,口勞之。」《漢書。卷七一。于定國傳》:「上于是數(shù)以朝日引見丞相、御史,入受紹,條責(zé)以職事。」
《國語辭典》:君父  拼音:jūn fù
1.君主之子對其父王的稱呼?!蹲髠?。僖公五年》:「重耳曰:『君父之命不校?!弧?br />2.天子,君主?!段倪x。曹植。求自試表》:「昔耿弇不俟光武,亟擊張步,言不以賊遺于君父也?!?/div>
《國語辭典》:宗室  拼音:zōng shì
1.皇族。《后漢書。卷一○?;屎蠹o(jì)上。和熹鄧皇后紀(jì)》:「錄功臣,復(fù)宗室?!?jié)h。曹操 讓縣自明本志令:「又劉表自以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卻,以觀世事,據(jù)有當(dāng)州?!?br />2.同族的人?!稌x書。卷一○○。列傳。張昌》:「昌以三公位徵之,傴、蕤密將宗室北奔汝南,投豫州刺史劉喬。」《北齊書。卷三六。列傳。邢卲》:「族兄巒,有人倫鑒,謂子弟曰:『宗室中有此兒,非常人也。』」
3.大宗之廟。《詩經(jīng)。召南。采蘋》:「于以奠亡,宗室牖下?!?jié)h。毛亨。傳:「宗室,大宗之廟也。大夫士祭于宗廟。」
4.天下所宗的王室。《荀子。彊國》:「夫桀紂,圣王之后子孫也,有天下者之世也,埶籍之所存,天下之宗室也?!埂稇?zhàn)國策。秦策一》:「周,天下之宗室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