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840,分323頁顯示  上一頁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清光
圣主
北斗
五云
天心
衣裳
明堂
太子
圣旨
侍從
人主
王者
宗廟
諸子
詔書
《國語辭典》:清光  拼音:qīng guāng
1.皎潔明亮的光輝。南朝齊。謝朓〈侍宴華光殿曲奉敕為皇太子作〉詩:「歡飫終日,清光欲暮?!固?。崔備〈奉陪武相公西亭夜宴陸郎中〉詩:「剪燭清光發(fā),添香暖氣來?!?br />2.敬稱他人的容貌豐采?!稘h書。卷四九。爰盎晁錯傳。晁錯》:「今執(zhí)事之臣皆天下之選已,然莫能望陛下清光,譬之猶五帝之佐也?!固??;矢γ丁讹w煙傳》:「一拜清光,九殞無恨?!?/div>
《國語辭典》:圣主(聖主)  拼音:shèng zhǔ
1.對圣明君主的尊稱。漢。楊惲報孫會宗書〉:「伏惟圣主之恩,不可勝量。」
2.佛教徒對佛祖釋迦牟尼的尊號。
《國語辭典》:北斗  拼音:běi dǒu
1.星名的合稱。共有七星,因在北方,聚成斗形,故稱為「北斗」。唐。杜甫寄韓諫議〉詩:「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騎騏驎翳鳳皇?!埂度龂萘x》第三四回:「甘夫人嘗夜夢仰吞北斗,因而懷孕,故乳名阿斗?!箙⒁姟副倍菲咝恰箺l。
2.比喻為眾人所崇仰的人。如:「你老人家為泰山北斗,何人不尊?何人不敬?」
《漢語大詞典》:五云(五雲(yún))
(1).青、白、赤、黑、黃五種云色。古人視云色占吉兇豐歉。周禮·春官·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兇、水旱降、豐荒之祲象?!?鄭玄 注引 鄭司農(nóng) 云:“以二至二分觀云色,青為蟲,白為喪,赤為兵荒,黑為水,黃為豐?!?span id="3d6dcnw" class="book">《關(guān)尹子·二柱》:“五云之變,可以卜當(dāng)年之豐歉。”云笈七籤卷四一:“五云交蔭,六炁扇塵?!?br />(2).五色瑞云。多作吉祥的征兆。《南齊書·樂志》:“圣祖降,五云集?!?唐 駱賓王 《為齊州父老請陪封禪表》:“瑞開三眷,祥洽五云?!?明 汪廷訥 《廣陵月》第三折:“神霄絳闕,麗日五云浮,開綺讌,待宸游?!?br />(3).指皇帝所在地。 唐 王建 《贈郭將軍》詩:“承恩新拜上將軍,當(dāng)值巡更近五云。” 明 梅鼎祚 《玉合記·賜完》:“天書飛下五云傍,紫陌珂聲夜未央。” 清 陳夢雷 《立秋后一日至都門即事賦感》詩:“遙向五云深處望,低徊今昔倍辛酸。”
(4).指云英、云珠、云母、云液、云沙五種云母。據(jù)稱按五季服用,能壽考乃至成仙。 晉 葛洪 抱樸子·勤求:“或聞有曉消五云,飛八石,轉(zhuǎn)九丹,治黃白?!?晉 葛洪 抱樸子·仙藥:“服五云之法……服之一年,則百病除;三年久服,老公反成童子;五年不闕,可以役使鬼神。”參閱 楊明照 《〈抱樸子內(nèi)篇校釋〉補(bǔ)正》。
(5).見“ 五云體 ”。
《漢語大詞典》:五云體(五雲(yún)體)
亦稱“ 五朵云 ”。 指 唐 韋陟 用草書署名的字體。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xù)集·支諾皋下》:“﹝ 韋陟 ﹞每令侍婢主尺牘,往來復(fù)章,未常自札,受意而已。詞旨輕重,正合 陟 意。而書體遒利,皆有楷法, 陟 唯署名。嘗自謂所書‘陟’字,如五朵云,當(dāng)時人多倣效,謂之 郇公 五云體?!?宋 張淏 云谷雜記·書后花押:“ 唐文皇 令羣臣上奏,任用真草,惟名不得草,遂以草名為花押, 韋陟 五朵云是也?!?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四:“ 唐 人初未有押字,但草書其名以為私記,故號花書, 韋陟 五云體是也?!币嗍∽鳌?五云 ”。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bǔ)遺》卷三引 梁山舟 詩:“我自無心結(jié)蛇蚓,錯傳 韋陟 五云如?!?/div>
《國語辭典》:天心  拼音:tiān xīn
1.天帝的意志。《書經(jīng)。咸有一德》:「咸有一德,克享天心?!?br />2.天空的中央。唐。盧仝 月下寄徐希仁詩:「夜半沙上行,月瑩天心明?!?/div>
《國語辭典》:衣裳  拼音:yī shang
古時上衣稱衣,下裙稱裳,故衣服合稱為「衣裳」?!对娊?jīng)。唐風(fēng)。山有樞》:「子有衣裳,弗曳弗婁。」《紅樓夢》第三五回:「妹妹如今也該添補(bǔ)些衣裳了。要什么顏色花樣,告訴我?!?/div>
《國語辭典》:中國(中國)  拼音:zhōng guó
1.上古時代,漢族文化發(fā)源黃河流域,以為居天下之中,故稱其地為「中國」。后各朝疆土漸廣,凡所轄境,皆稱為「中國」?!对娊?jīng)。小雅。六月。序》:「小雅盡廢,則四夷交侵,中國微矣!」《公羊傳。昭公二十三年》:「曷為以詐戰(zhàn)之辭言之,不與夷狄之主中國也?!?br />2.朝廷?!抖Y記。檀弓上》:「今之大夫交政于中國,雖欲勿哭,焉得而弗哭?!埂稘h書。卷九五。西南夷傳》:「圣王不以勞中國,宜罷郡,放棄其民,絕其王侯勿復(fù)通?!?br />3.京師?!对娊?jīng)。大雅。民勞》:「惠此中國,以綏四方?!?jié)h。毛亨。傳:「中國,京師也?!埂妒酚?。卷一。五帝本紀(jì)》:「夫而后之中國踐天子位焉,是為帝舜。」
《國語辭典》:明堂  拼音:míng táng
1.古代天子舉行大典的地方?!抖Y記。明堂位》:「昔者周公朝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負(fù)斧依南鄉(xiāng)而立?!埂段倪x。曹植。七啟》:「贊典禮于辟雍,講文德于明堂?!挂沧鳌敢硎摇?。
2.打曬糧食的場地、院子。
3.堪輿家稱墓前聚水的地方。
4.墓前的祭臺?!逗鬂h書。卷八一。范冉傳》:「其明堂之奠,干飯寒水,飲食之物,勿有所下。」唐。章懷太子。注:「此言明堂,亦神明之堂,謂壙中也?!?/div>
《漢語大詞典》:券臺(券臺)
(1).堪與家術(shù)語。指墓前地氣聚合之處。朱子語類卷九七:“今人呼墓地前為明堂,嘗見《伊川集》中書為券臺,不曉所以……后見 唐 人文字,言某朝詔改為券臺。”
(2).墓前的祭臺。 宋 陶谷 清異錄·喪葬:“菴墓前甃石若甎表之面,方長,高不登三尺,號曰券臺?!?/div>
《國語辭典》:太子  拼音:tài zǐ
君王的嫡長子或預(yù)備繼位的兒子。周時,天子及諸侯的嫡長子,稱「太子」,也稱為「世子」。秦朝因之。漢時則改稱皇太子。金元時,皇帝之庶子亦有稱太子的。明以后,皇帝之嫡子稱為「皇太子」,而親王之嫡子則統(tǒng)稱為「世子」?!段饔斡洝返谌呋兀骸肝冶緦m有個太子,是我親生的儲君?!挂沧鳌复笞印埂?/div>
《國語辭典》:圣旨(聖旨)  拼音:shèng zhǐ
古時對天子詔命的專稱。唐。杜甫江陵望幸〉詩:「甲兵分圣旨,居守付宗臣?!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呕兀骸钙缴俦5昧耸ブ?,星飛出京,到了松藩駐劄?!?/div>
《國語辭典》:侍從(侍從)  拼音:shì zòng
1.隨侍君王左右?!稘h書。卷六四上。嚴(yán)助傳》:「君厭承元之廬,勞侍從之事,懷故土,出為郡吏?!埂段倪x。班固。兩都賦序》:「故言語侍從之臣,若司馬相如。」
2.隨從侍奉的人?!稘h書。卷九七。外戚傳上。孝宣霍皇后傳》:「皇后輿駕侍從甚眾,賞賜官屬以千萬計,與許后時縣絕矣?!?/div>
《國語辭典》:人主  拼音:rén zhǔ
國君?!独献印返谌鹫拢骸敢缘雷羧酥髡撸灰员鴱?qiáng)天下,其事好還?!埂段倪x。陸機(jī)。豪士賦序》:「人主操其常柄,天下服其大節(jié)?!挂沧鳌溉司?。
《國語辭典》:王者  拼音:wáng zhě
1.帝王。《公羊傳。成公元年》:「然則曷為不言晉敗之?王者無敵,莫敢當(dāng)也?!埂段倪x。李康。運(yùn)命論》:「故古之王者,蓋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也。」
2.以王道治天下的君主?!墩撜Z。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孟子。公孫丑下》:「彼一時此一時也,五百年必有王者興?!?/div>
《國語辭典》:宗廟(宗廟)  拼音:zōng miào
1.奉祀祖先的宮室?!缎⒔?jīng)。感應(yīng)》:「宗廟致敬,鬼神著矣。」唐。韓愈 論捕賊行賞表:「此由天授陛下神圣英武之德,為巨唐中興之君,宗廟神靈,所共祐助。」
2.王室、國家的代稱?!稘h書。卷六八?;艄鈧鳌罚骸敢烈嘁?,廢太甲以安宗廟,后世稱其忠。」《三國演義》第七三回:「宗廟傾危,社稷將墜?!?/div>
《國語辭典》:諸子(諸子)  拼音:zhū zǐ
1.泛稱古代的學(xué)術(shù)思想家?!稘h書。卷三○。藝文志》:「戰(zhàn)國從衡,真?zhèn)畏譅帲T子之言紛然殽亂?!?br />2.總稱古代學(xué)術(shù)家所著的書籍?!稘h書》藝文志載有一百八十九家,今通稱諸子百家者,舉其成數(shù)而言。
3.職官名。周置,掌公卿大夫世子業(yè)務(wù)。見《周禮。夏官。諸子》。
4.眾兒?!端问?。卷三一六。吳奎傳》:「沒之日,家無馀資,諸子至無屋以居,當(dāng)時稱之?!?br />5.諸君。唐。李華〈與外孫崔氏二孩書〉:「今者諸子日出高眠,爭覽盤器?!?/div>
《國語辭典》:內(nèi)官(內(nèi)官)  拼音:nèi guān
1.宮中的女官,像妃、嬪、嬙、貴人、美人等是。《左傳。昭公三年》:「不腆先君之適,以備內(nèi)官。」《國語。周語中》:「內(nèi)官不過九銜,外官不過九品?!?br />2.國君左右的侍衛(wèi)官或京官?!杜f唐書。卷八八。韋思謙傳》:「竊見朝廷物議,莫不重內(nèi)官,輕外職?!?br />3.宦官。《金瓶梅》第一四回:「你每內(nèi)官家財,無可稽考,得之易,失之易?!?/div>
《國語辭典》:詔書(詔書)  拼音:zhào shū
皇帝通告臣民的文書?!段倪x。李密。陳情表》:「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詔策》:「漢初定儀則,則命有四品:一曰策書,二曰制書,三曰詔書,四曰戒敕?!?/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