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2821
典故
54
詞典
832
分類詞匯
51
佛典
421
其它
1463
共2821,分189頁顯示
上一頁
31
32
33
34
3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37
38
39
40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師姐
師課
師郎
師娘
師臺
師團
師弓
師爺
師子舞
師疑
師儔
阮師
荊師
橐?guī)?/a>
韋師
《國語辭典》:
師姐(師姐)
拼音:
shī jiě
稱謂:(1)老師的女兒若比自己年紀大,稱為「師姐」。(2)稱比自己年齡大的同門女子。
分類:
師傅
父親
徒弟
拜師
時間
在前
女兒
自己
年齡
《漢語大詞典》:
師課(師課)
清 代書院學生,每三個月由官府出題考試一次,稱期考,即官課;每月由院長出題考試一次,稱月考,即師課。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
第七三回:“每月師課時,也勉強取了兩回在十名之內?!?/div>
分類:
書院
學生
官府
出題
考試
《漢語大詞典》:
師郎(師郎)
娶妻吃葷的和尚。
《
稱謂錄·僧·師郎
》
引 唐 房千里
《投荒雜錄》
:“南人不信釋氏,閒有一二僧,擁婦食肉,土人以女配之,呼曰‘師郎’。”
分類:
娶妻
僧
《國語辭典》:
師娘(師娘)
拼音:
shī niáng
1.學生對老師妻子的稱呼。也稱為「師母」。
2.巫覡。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四。婦女曰娘》:「女巫曰師娘;都下及江南謂男覡亦曰師娘。」《后西游記》第三五回:「問著醫(yī)生便有藥,問著師娘便有鬼。」
分類:
女巫
師父
妻
男巫
稱呼
師母
京劇
五場
《高級漢語詞典》:
師臺
對老師的尊稱
《國語辭典》:
師團(師團)
拼音:
shī tuán
某些國外軍隊編制的單位,大致相當于我國的一個師。
分類:
外國
國軍
軍隊
編制
大致
《分類字錦》:
師弓(師弓)
關尹子:善弓者,師弓不師羿,善舟者,師舟不師奡。
分類:
弓弩
《國語辭典》:
師爺(師爺)
拼音:
shī yé
稱謂。稱太老師或老師的父親。
《國語辭典》:
師爺(師爺)
拼音:
shī ye
舊稱官署中掌文書工作的人?!独蠚堄斡洝返谖寤兀骸嘎犝f府里大人不見,他父親已到衙門里頭求師爺去了?!?/div>
分類:
官署
為地
幕僚
地主
商人
《漢語大詞典》:
師子舞(師子舞)
獅子舞。漢民族的一種民間舞蹈。自 漢 代起流行于 中國 很多地區(qū)。今一般由兩人扮演大獅子,一人扮演小獅子,另一人扮演武士以彩球逗引。
《
舊唐書·音樂志二
》
:“太平樂,亦謂之五方師子舞……綴毛為之,人居其中,像其俛仰馴狎之容,二人持繩秉拂,為習弄之狀?!?/div>
分類:
種民
民間
舞蹈
《韻府拾遺 支韻》:
師疑(師疑)
漢書王莽傳:以故大司徒馬宮為師疑,故少府宗伯鳳為傅丞,博士袁圣為阿輔,京兆尹王嘉為保拂,是為四師。
《韻府拾遺 尤韻》:
師儔(師儔)
賈島詩:手種一株松,貞心與師儔。
《韻府拾遺 支韻》:
阮師(阮師)
張憲詩:龍飛蛟化歲月久,阮師舊物今無蹤。
《駢字類編》:
荊師(荊師)
左傳:子反醉而不能見。疏:按呂氏春秋云:荊共王與晉厲公戰(zhàn)于鄢陵,荊師敗,共王傷。臨戰(zhàn),司馬子反渴而求飲,豎陽榖操酒而進之。子反曰:卻酒也。豎陽榖曰:非酒也。子反曰:卻酒也。豎陽榖又曰:非酒也。子反受而飲之。子反之為人也,嗜酒,甘而不能絕于口,醉戰(zhàn)既罷,共王欲復戰(zhàn),而謀使召司馬子反,子反辭以心疾。共王駕往視之,入幄中,聞酒臭而還,曰:晉語:既退荊師于鄢陵,將榖,范文子立于戎馬之前 君幼弱,諸臣不佞,吾何福以及此。
《駢字類編》:
橐?guī)煟ㄩ規(guī)煟?/div>
左傳:楚公子午為令尹,公子罷戎為右尹,蔿子馮為大司馬,公子橐?guī)煘橛宜抉R,公子成為左司馬,屈到為莫敖,公子追舒為箴尹,屈蕩為連尹,養(yǎng)由基為宮廄尹,以靖國人。君子謂:楚于是乎能官人。
《韻府拾遺 支韻》:
韋師(韋師)
隋書韋師傳:師字公穎,京兆杜陵人。除忭州刺史,甚有治名。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