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市正
古代掌管市場的官員。 漢 袁康 越絕書·荊平王內(nèi)傳:“ 子胥 遂行,至 吳 ,徒跣被髮,乞於 吳 市。三日,市正疑之,而道於 闔廬 ?!?/div>
《漢語大詞典》:豎鱗(豎鱗)
指市場上掛著的魚。 南朝 宋 周朗 《報羊希書》:“豈可欲以殞海之鬐,望鼓鰓于豎鱗之肆;墜風之羽,覬振翮于軒毳之間?!?/div>
分類:市場
《漢語大詞典》:市署
管理市場的機構。 唐 韋述 《兩京新記》卷三:“市內(nèi)店肆如東市之制,市署前有大衣行,雜糅貨賣之所。”新唐書·百官志三:“兩京諸市署:令一人,從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財貨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zhèn)屋p重?!?/div>
《漢語大詞典》:市哄(市鬨)
謂市場喧囂。 清 焦循 《夜渡朱家湖迷路入畢家淘》詩:“此地從無估客來,夜靜何為成市鬨?”
分類:市場喧囂
《漢語大詞典》:投售
拿到市場出售。如:農(nóng)民踴躍投售余糧。
分類:市場出售
《漢語大詞典》:治市
古代掌管市場貿(mào)易的官員。治,通“ 司 ”。荀子·王制:“脩採清,易道路,謹盜賊,平室律,以時順修,使賓旅安而貨財通,治市之事也?!?于省吾 《雙劍誃諸子新證·荀子二》:“治市,即司市。周禮有‘司市’?!眳⒁姟?司市 ”。
《漢語大詞典》:司市
官名。掌管市場的治教政刑、量度禁令等。周禮·地官·序官:“司市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鄭玄 注:“司市,市官之長。” 孫詒讓 正義:“司市者以下至泉府十官,并掌國市政令、刑禁、貨賄之事。”漢書·食貨志下:“諸司市常以四時中月實定所掌,為物上、中、下之賈(價),各自用為市平。”參閱周禮·地官·司市。
《國語辭典》:趁頭市(趁頭市)  拼音:chèn tóu shì
搶先到市場趕集。宋。江端友〈牛酥行〉:「持歸空慚遼東豕,努力明年趁頭市?!?/div>
《漢語大詞典》:傭肆(傭肆)
出賣勞力的市場。 漢 劉向 說苑·善說:“今 周 以貧故來貸粟,而曰‘須我邑粟來也’而賜臣。即來,亦求臣傭肆矣?!?/div>
《國語辭典》:擺攤(擺攤)  拼音:bǎi tān
小販在街上或市場中擺設攤位,陳列貨品出售。如:「在夜市擺攤,生意一向不錯。」
《國語辭典》:估稅(估稅)  拼音:gū shuì
販賣商品時所課征的稅?!稌x書。卷七○。甘卓傳》:「卓外柔內(nèi)剛,為政簡惠,善于綏撫,估稅悉除,市無二價?!?/div>
分類:市場
《漢語大詞典》:辭布(辭布)
謂市場上為錢物而引起的爭訟。周禮·地官·司市“辟布” 漢 鄭玄 注:“故書辟為辭。 鄭司農(nóng) 云:‘辭布,辭訟泉物者也?!?孫詒讓 正義:“因爭泉物而辭訟,謂之辭布?!眳⒁姟?辟布 ”。
《漢語大詞典》:辟布
古代買賣雙方就錢幣出入事發(fā)生爭執(zhí),管理市場的胥吏對此加以審察,定其是非曲直,謂之“辟布”。周禮·地官·司市:“凡萬民之期于市者,辟布者、量度者、刑戮者,各于其地之敍?!?鄭玄 注:“辟布,市之羣吏考實諸泉入及有遺忘?!?孫詒讓 正義:“蓋凡萬民買賣,賈直既定,而所與泉布或與所約之數(shù)不相應,或已付賈而物主詐稱未付者,皆就其敍,案問其是非也?!?/div>
《國語辭典》:資本市場(資本市場)  拼音:zī běn shì cháng
一年期以上,或未定期限的長期有價證券的公開交易市場。這些有價證券如股票、公債、公司債等。
《國語辭典》:隨行就市(隨行就市)  拼音:suí háng jiù shì
指根據(jù)市場行情確定價格。
《國語辭典》:攤位(攤位)  拼音:tān wèi
攤販做生意的位址。通常向市場或商場出租,或經(jīng)警察機關核準的營業(yè)地點。
《國語辭典》:套利  拼音:tào lì
1.套取利益。如:「善于權謀的人,常會利用各方的沖突與猜疑,而從中套利。」
2.利用匯率與利息的差價,買賣外匯以賺取利潤。一般可區(qū)分為匯率套利與利息套利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