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圜法
(1).測量圓的方法。墨子·天志中:“今夫輪人操其規(guī)將以度量天下之圜與不圜也……其故何?則圜法明也?!?br />(2).指幣制。漢書·食貨志下:“ 太公 為 周 立九府圜法。” 顏師古 注:“圜,謂均而通也?!?金少英 集釋:“圜法在此實指貨幣制度?!?span id="oz4xpn6" class="book">《清史稿·食貨志一》:“乃改海運以節(jié)漕費,變圜法以行國幣。”
分類:測量幣制
《國語辭典》:一角  拼音:yī jué
1.明清時代郵驛制度稱公文一份為「一角」。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三折:「不如做一角文書,將那柳茂英鎖送府牢,依律治罪?!埂段饔斡洝返谌兀骸复笸?,外面有一老人,背著一角文書,言是上天差來的天使。」
2.古以牛角為盛酒器,后以一角指一勺或一定量的酒?!端疂G傳》第五三回:「燒起火來做飯,沽一角酒來吃。」《清平山堂話本。楊溫攔路虎傳》:「且喚茶博士買一角酒,二斤肉來?!?/div>
《國語辭典》:寶貨(寶貨)  拼音:bǎo huò
1.一種古代貨幣?!吨芏Y。天官。外府》:「外府掌邦布之入出?!固?。賈公彥。疏:「周景王時,患泉輕,將更鑄大泉,單穆公曰:『不可』,王不聽,鑄大泉,文曰:『寶貨』?!?br />2.珍貴的東西。《漢書。卷三一。陳勝項籍傳。項籍》:「收其寶貨,略婦女而東?!姑?。凌濛初《紅拂記》第三出:「此數(shù)十箱乃是文簿鑰匙,多是俺寶貨泉貝之數(shù)?!?br />3.罵人的話。指人可鄙可笑。《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八六回:「迭三這寶貨,他揣摩到了這一層卻異想天開,誇說他的藥膏,可以在槍上戒煙?!?/div>
《國語辭典》:本位  拼音:běn wèi
1.本身、自身。宋。周密《武林舊事。卷八。宮中誕育儀例略》:「宮中凡閣分有娠,將及七月,本位醫(yī)官由內東門司及本位提舉官奏聞門司特奏。」《醒世恒言。卷二三。金海陵縱欲亡身》:「有勝哥者,身體雄壯若男子,給侍阿里虎本位。」
2.貨幣制度的基本單位或貨幣價值的計算標準。如:「金本位」?!肚迨犯?。卷二五。宣統(tǒng)本紀》:「國幣單位,定名曰圓。暫就銀為本位,以一圓為主幣,重庫平七錢二分?!?br />3.自身所在的崗位、單位?!稌?。顧命》:「茲既受命還?!?jié)h。孔安國。傳:「此群臣已受賜命,各還本位?!?/div>
《國語辭典》:本位主義(本位主義)  拼音:běn wèi zhǔ yì
無論在任何情況,皆以一己所知所學的事物與工作權益為前提,不顧整體利益,強調其偏私之見。
《漢語大詞典》:錢法(錢法)
錢幣制度。 宋 岳珂 桯史·機心不自覺:“﹝ 秦檜 ﹞亟諭之曰:‘適得旨,欲變錢法,煩公依舊夾錫樣鑄一緡,將以進入,盡廢見鏹不用?!?清 丁晏 《書包倦翁安吳四種后》:“迄乎鈔法行而錢法大壞?!?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二章第二節(jié):“在五銖錢確定以前,銅錢輕重不一,私鑄錢盛行,錢法很亂?!?/div>
《漢語大詞典》:限錢(限錢)
金 時貨幣制度。指官方限定私人貯藏的現(xiàn)錢數(shù)量。金史·食貨志上:“復遣官分路廵察。其限錢過數(shù)雖許奴婢以告,乃有所屬默令其主藏匿不以實首者,可令按察司察之?!眳⒁姟?限錢法 ”。
《漢語大詞典》:限錢法(限錢法)
金 時貨幣制度。限制官民貯錢多不過二萬貫。凡所馀,則當以錢易物貯之。有告發(fā)者則以十之一為賞,馀皆沒入。金史·食貨志三:“﹝ 泰和 ﹞四年七月,罷限錢法,從戶部尚書 上官瑜 所請也。”
《漢語大詞典》:墊陌(墊陌)
唐 代貨幣制度的一種變通措施。從一緡中抽除若干錢仍作一緡計算,以此彌補國家的財用不足。一緡即一貫,足數(shù)是千錢。陌,指百錢。從緡推算至百,百錢中抽除若干仍作百錢計算,叫“墊陌”,又稱“除陌”。新唐書·食貨志四:“經費屈竭, 皇甫鎛 建議,內外用錢每緡墊二十外,復抽五十送度支以贍軍……尋以用錢墊陌不一,詔從俗所宜,內外給用,每緡墊八十?!?宋 程大昌 考古編·緡錢省陌:“ 元和 十二年,民間墊陌有至七十者?!卑?,墊陌的實際數(shù),各時期不同。如 元慶 元年九月敕,以九百二十文為一貫,每陌合九十二文。 天祐 二年四月敕,以八百五十文為一貫,每陌合八十五文。參閱 宋 王溥 唐會要·泉貨。
《國語辭典》:幣制(幣制)  拼音:bì zhì
國家規(guī)定的貨幣制度。包括由何單位發(fā)行,用什么做貨幣、貨幣的單位、及紙幣的發(fā)行、硬幣的鑄造及流通等制度。清。徐珂《清稗類鈔。鑒賞類。大內藏萬年圖寶》:「《萬年圖寶》冊頁一大本,繪歷代錢幣,以金碧色摹畫逼肖。原器自伏羲、帝昊以至乾隆制錢,其間經過之幣制,悉載無遺,圖下皆注明沿革也。」《孽?;ā返谝弧鸹兀骸笩o人種思想,無家族思想,無宗教思想;廢幣制,禁遺產,沖決種種網羅,打破種種桎梏?!?/div>
《漢語大詞典》:龜寶(龜寳)
(1).龜能卜吉兇,故稱之為寶。語出禮記·禮器:“諸侯以龜為寳,以圭為瑞。”北史·柳彧傳:“ 柳彧 正直之士,國之龜寳也?!?南唐 劉崇遠 金華子雜編卷下:“胡人曰:‘此所謂龜寳也,稀世之靈物?!?span id="sv6rtvb" class="book">《漢書·食貨志下》:“元龜岠冉長尺二寸,直二千一百六十,為大貝十朋。公龜九寸,直五百,為壯貝十朋。侯龜七寸以上,直三百,為幺貝十朋。子龜五寸以上,直百,為小貝十朋。是為龜寳四品?!?br />(2). 王莽 更改幣制時所鑄的龜幣名。
《漢語大詞典》:銀本位(銀本位)
用白銀做本位貨幣的貨幣制度。
《漢語大詞典》:限錢法(限錢法)
金 時貨幣制度。限制官民貯錢多不過二萬貫。凡所馀,則當以錢易物貯之。有告發(fā)者則以十之一為賞,馀皆沒入。金史·食貨志三:“﹝ 泰和 ﹞四年七月,罷限錢法,從戶部尚書 上官瑜 所請也?!?/div>
《國語辭典》:銀本位制度(銀本位制度)  拼音:yín běn wèi zhì dù
以一定數(shù)量的白銀做為通貨基本單位的貨幣制度。在此制下,任何貨幣可兌換白銀,銀及銀鑄幣極為流通,現(xiàn)已不行此制。
《漢語大詞典》:復本位制
一國同時用黃金和白銀作本位貨幣的貨幣制度。
《漢語大詞典》:本位貨幣(本位貨幣)
一國貨幣制度中的基本貨幣,如我國票面為“元”的人民幣。亦省稱“ 本幣 ”。
《國語辭典》:金本位  拼音:jīn běn wèi
一種貨幣制度。表示一國的單位貨幣與一定量的黃金維持等價關系,且允許黃金在國內外自由移動。英國在西元一八二一年,正式采用金本位制度,各國陸續(xù)采用,而至大戰(zhàn)爆發(fā)、經濟大恐慌的來臨,金本位制終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