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漢書》卷二十六《韋彪傳》附《韋著傳》
「豹子著,字休明。少以經行知名,不應州郡之命。大將軍梁冀辟,不就。延熹二年,桓帝公車備禮徵,至霸陵,稱病歸,乃入云陽山,采藥不反。有司舉奏加罪,帝特原之。復詔京兆尹重以禮敦勸,著遂不就徵。靈帝即位,中常侍曹節(jié)以陳蕃、竇氏既誅,海內多怨,欲借寵時賢以為名,白帝就家拜著東海相。詔書逼切,不得已,解巾之郡?!固?#183;李賢注:「巾,幅巾也。既服冠冕,故解幅巾。」
例句
隨牒忽離南北巷,解巾都吏有清風。
解巾州主簿,捧檄不辭遙。
《楊太真外傳》
至乾元元年,賀懷智又上言,曰:「昔上夏日與親王棋,令臣獨彈琵琶,貴妃立于局前觀之。上數(shù)枰子將輸,貴妃放康國猧子上局亂之,上大悅。時風吹貴妃領巾于臣巾上,良久,回身方落。及歸,覺滿身香氣。乃卸頭幘。貯于錦囊中。今輒進所貯?頭。」上皇發(fā)囊,且曰:「此瑞龍腦香也。吾曾施于暖池玉蓮朵,再幸尚有香氣宛然。況乎絲縷潤膩之物哉?!顾炱鄲聿灰选?/span>
典故 淵明漉酒
巾漉酒
漉酒人
漉陶巾
漉巾陶令
漉春酩
相關人物陶潛
《宋書》卷九十三《隱逸傳·陶潛傳》
貴賤造之者,有酒輒設,潛若先醉,便語客:「我醉欲眠,卿可去?!蛊湔媛嗜绱恕?⒑驖?,值其酒熟,取頭上葛巾漉酒,畢,還復著之。
例句
草堂窗底漉春醅,山寺門前逢暮雨。
漉酒有巾無黍釀,負他黃菊滿東籬。
將正陶令巾,又蓋姜肱被。
永秘黃庭訣,高懸漉酒巾。
頭巾何所直,且漉甕頭糟。
瓶開巾漉酒,地坼筍抽芽。
且須共漉邊城酒,何必陶家有白綸。
謝氏尋山屐,陶公漉酒巾。
只作披衣慣,常從漉酒生。
賓朋爭漉酒,徒御侍巾車。
栽成五柳吟歸去,漉酒巾邊伴菊閑。
閒來欲著登山屐,醉里還披漉酒巾。
野觴浮鄭酌,山酒漉陶巾。
高歌猶愛思歸引,醉語惟誇漉酒巾。
漉酒迎賓急,看花署字遲。
古縣蕭條秋景晚,昔年陶令亦如君。頭巾漉酒臨黃菊,手板支頤向白云。
空負漉酒巾,乞食形諸詩。
《史記》卷一二八《龜策列傳》
漢·褚少孫補:宋元王二年,江使神龜使于河,至于泉陽,漁者豫且舉網得而囚之。置之籠中。夜半,龜來見夢于宋元王曰:「我為江使于河,而幕網當吾路。泉陽豫且得我,我不能去。身在患中,莫可告語。王有德義,故來告訴。」元王惕然而悟。乃召博士衛(wèi)平而問之曰:「今寡人夢見一丈夫,延頸而長頭,衣玄繡之衣而乘輜車,來見夢于寡人曰:『我為江使于河,而幕網當吾路。泉陽豫且得我,我不能去。身在患中,莫可告語。王有德義,故來告訴。』是何物也?」衛(wèi)平乃援式而起,仰天而視月之光,觀斗所指,定日處鄉(xiāng)。規(guī)矩為輔,副以權衡。四維已定,八卦相望。視其吉兇,介蟲先見。乃對元王曰:「今昔壬子,宿在牽牛。河水大會,鬼神相謀。漢正南北,江河固期,南風新至,江使先來。白云壅漢,萬物盡留。斗柄指日,使者當囚。玄服而乘輜車,其名為龜。王急使人問而求之?!雇踉唬骸干??!?/span>
《古今注》卷中《魚蟲》
龜,名玄衣督郵。
例句
東野夜得夢,有夫玄衣巾。闖然入其戶,三稱天之言。
《太平御覽》卷六四五
《慎子》曰:有虞之誅,以幪巾當墨
《莊子集釋》卷六下〈外篇·秋水〉~603~
莊子釣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內累矣!」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涂中?!骨f子曰:「往矣!吾將曳尾于涂中?!?/span>
《后漢書》卷一下《光武帝紀下》
三月辛亥,初置青巾左校尉官。……十五年……改青巾左校尉為越騎校尉。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后漢文》卷七十八〈蔡邕·陳寔碑〉~982~
先生諱寔,字仲弓,潁川許人也。含元精之和,應期運之數(shù)。兼資九德,總脩百行。于鄉(xiāng)黨則恂恂焉,彬彬焉,善誘善導,仁而愛人,使夫少長咸安懷之。其為道也,用行舍藏,進退可度,不徼訐以乾時,不遷貳以臨下。四為郡功曹,五辟豫州,六辟三府,再辟大將軍,宰聞喜半歲,太丘一年。德務中庸,教敦不肅。政以禮成,化行有謐。會遭黨事,禁固二十年,樂天知命,澹然自逸。交不諂上,愛不瀆下。見機而作,不俟終日。及文書赦宥,時年已七十,遂隱丘山,懸車告老,四門備禮,閑心靜居。大將軍何公,司徒袁公,前后招辟,使人曉喻,云欲特表,便可入踐常伯,超補三事,紆佩金紫,光國垂勛。先生曰:「絕望已久,飾巾待期而已。」皆遂不至。
典故 宋人寶燕石
宋人遇周客
燕巾濫寶
宋人不辨玉
緹襲三四
燕石十襲
《太平御覽》卷五十一
《闕子》曰:宋之愚人得燕石于梧臺之東,歸西藏之以為大寶。周客聞而觀焉。主人端冕玄服以發(fā)寶,華匱十重,緹巾十襲??鸵娭?,盧胡而笑曰:「此燕石也,與瓦甓不異。」主人大怒,藏之愈固。
《后漢書》卷四十八〈楊李翟應霍爰徐列傳·(子)應劭〉
昔鄭人以乾鼠為璞,鬻之于周;宋愚夫亦寶燕石,緹?十重。夫賭之者掩口盧胡而笑,斯文之族,無乃類旃。唐·李賢注引《闕子》曰:「宋之愚人得燕石梧臺之東,歸而藏之,以為大寶。周客聞而觀之,主人父齋七日,端冕之衣,釁之以特牲,革匱十重,緹巾十襲??鸵娭?,俛而掩口盧胡而笑曰:『此燕石也,與瓦甓不殊?!恢魅烁概唬骸荷藤Z之言,豎匠之心?!徊刂蹋刂畯浿??!?
簡釋
燕石:指普通東西,或謙稱己物。唐杜甫《酬郭十五判官》:“只同燕石能星隕,自得隋珠覺夜明?!?/p>
例句
瓊玖鬻來燕石貴,蓬蒿芳處楚蘭衰。
楚材欣有適,燕石愧無功。
宋國梧臺東,野人得燕石。誇作天下珍,卻哂趙王璧。
時人棄此物,乃與燕珉齊。
宋人不辨玉,魯賤東家丘。
只同燕石能星隕,自得隋珠覺夜明。
齊竽混韶夏,燕石廁琳瑯。
捧贈同燕石,多慚失所宜。
《三國志》卷二《魏書·文帝紀》
「評曰:文帝天資文藻,下筆成章,博聞彊識,才蓺兼該;若加之曠大之度,勵以公平之誠,邁志存道,克廣德心,則古之賢主,何遠之有哉!」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博物志》曰:「帝善彈棋,能用手巾角。時有一書生,又能低頭以所冠著葛巾角撇棋。」
例句
聯(lián)翩百中皆造微,魏文手巾不足比。
《梁書》卷三十九〈王神念列傳·楊華〉~556~
楊華,武都仇池人也。父大眼,為魏名將。華少有勇力,容貌雄偉,魏胡太后逼通之,華懼及禍,乃率其部曲來降。胡太后追思之不能已,為作楊白華歌辭,使宮人晝夜連臂蹋足歌之,辭甚悽惋焉。
《南史》卷六十三〈王神念列傳〉~535~
時復有楊華者,能作驚軍騎,亦一時妙捷,帝深賞之。華本名白花,武都仇池人。父大眼為魏名將。華少有勇力,容貌雄偉,魏胡太后逼幸之。華懼禍,及大眼死,擁部曲,載父尸,改名華,來降。胡太后追思不已,為作楊白花歌辭,使宮人晝夜連臂蹋蹄歌之,聲甚悽斷。
《晉書》卷一《宣帝紀》
時朝廷以亮僑軍遠寇,利在急戰(zhàn),每命帝持重,以候其變。亮數(shù)挑戰(zhàn),帝不出,因遺帝巾幗婦人之飾。帝怒,表請決戰(zhàn),天子不許,乃遣骨鯁臣衛(wèi)尉辛毗杖節(jié)為軍師以制之。
例句
丑虜安足紀,可貽幗與巾。
宣王請戰(zhàn)貽巾幗,始見才吞亦氣吞。
始來遺巾幗,乃敢排戈鋋。
晉·葛洪《抱樸子·內篇·對俗》
「余數(shù)見人以方術求水于夕月,陽燧引火于朝日,隱形以淪于無象,易貌以成于異物,結巾投地而兔走,針綴丹帶而蛇行,瓜果結實于須臾,龍魚瀺灂于盤盂,皆如說焉?!?/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