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116,分75頁顯示  上一頁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崇巒
崇巖
崇陽
載崇
崇隆
崇構(gòu)
高崇
不崇朝
敦崇
崇雅
崇本
恢崇
惠崇
蘊崇
蘊崇
《駢字類編》:崇巒(崇巒)
何承天 樂府?dāng)y童幼升崇巒望南 城闕郁盤桓。
《駢字類編》:崇巖(崇巖)
晉書曹毗傳:虞公潛崇巖以頤神,梁生適南越以保慎。
又張忠傳:其居依崇巖幽谷,鑿池為窟室?;葸h(yuǎn)廬山東林雜詩:巖崇吐清氣,幽岫棲神跡。
《駢字類編》:崇陽(崇陽)
申鑒:養(yǎng)性者,崇其陽而絀其陰,陽極則亢,陰極則凝,亢則有悔,凝則有兇。
《韻府拾遺 東韻》:載崇(載崇)
宋書樂志:載韜政刑,載崇禮教。
《漢語大詞典》:崇隆
亦作“ 崇嶐 ”。
(1).高,高起。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黔游日記二:“西山崇隆,小瀑屢屢從山嶺懸注?!?清 黃景仁 《池陽寫望》詩:“池陽山水窟,石城鬱崇嶐?!?佘疚儂 《三年五月一日與同學(xué)登慧山》詩:“地勢隔江遠(yuǎn),西去逾崇隆?!?br />(2).嚴(yán)正。 清 吳熾昌 《客窗閑話·明武宗遺事》:“惟時風(fēng)憲崇隆,官吏嚴(yán)肅,刺不易投,三日猶未得見方伯?!?br />(3).高尚偉大。《太平天囯文選·常熟報恩牌碑序》:“ 虞山 高聳,并文德之崇嶐; 琴水 沖融,通武功之振奕?!?郭沫若 《祭李聞》:“莽彼河山,因突兀而增色;嗟我民猷,感無上之崇隆?!?/div>
《漢語大詞典》:崇構(gòu)(崇構(gòu))
猶言高筑。舊唐書·李密傳:“故璿室崇構(gòu), 商辛 以之滅亡; 防房 崛起, 二世 是以傾覆?!?/div>
分類:高筑
《漢語大詞典》:高崇
(1).高大,高峻。《淮南子·泰族訓(xùn)》:“致其高崇,成其廣大。”
(2).指高大宏麗的殿堂。 明 李夢陽 《玄明宮行》:“人心嗟怨入骨髓,鬼也孰敢安高崇?!?br />(3).猶豐厚。 唐 白居易 《兇宅》詩:“凡為大官人,年祿多高崇?!?/div>
《漢語大詞典》:不崇朝
同“ 不終朝 ”。 《詩·衛(wèi)風(fēng)·河漢》:“誰謂 宋 遠(yuǎn),曾不崇朝?!?鄭玄 箋:“崇,終也;行不終朝,亦喻近?!?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后漢書·章帝紀(jì)》:“冀蒙不崇朝徧雨天下之報。”《南齊書·高帝紀(jì)上》:“曾不崇朝, 新亭 獻(xiàn)捷;信宿之間, 宣陽 底定。”
《漢語大詞典》:敦崇
(1).崇尚。晉書·慕容寶載記:“﹝ 蒙容寶 ﹞及為太子,砥礪自修,敦崇儒學(xué)?!?唐高祖 《禁行刑屠殺詔》:“蓋欲敦崇仁惠,蕃衍庶物,立政經(jīng)邦,咸率茲道?!?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三:“ 漢 世敦崇行誼,州郡有才賢著聞?wù)?,其上得辟為功曹掾?qū)?,往往洊歷以至公卿列侯?!?br />(2).渾厚清峻。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二:“文既成,敦崇嚴(yán)重, 太宗 深加嘆奬?!?br />(3).結(jié)實高大。 清 毛祥麟 《對山馀墨·田臾傳》:“ 田 家郎四體敦崇,頭角嶄嶄,他日任重致遠(yuǎn),當(dāng)無出其右?!?/div>
《駢字類編》:崇雅
唐書文藝傳序:明皇好經(jīng)術(shù),群臣稍厭雕琢,索理致,崇雅黜浮,氣益雄渾,則燕、許擅其宗。
《漢語大詞典》:崇本
(1).崇尚根本。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立元神:“夫為國,其化莫大于崇本……何謂本?曰天、地、人,萬物之本也?!?明 徐渭 《奉督學(xué)宗師薛公書》:“至於崇本刊華,談道論學(xué),信心胸而破耳目,先生至以全 浙 無一生可與語,獨庶幾於某焉?!?清 戴名世 《恭紀(jì)睿賜慈教額序》:“夫亦可見圣朝孝治天下,崇本厚始,其所以平章百姓,協(xié)和萬邦者,具見於此?!?br />(2).特指重視農(nóng)業(yè)。詳“ 崇本抑末 ”。
《國語辭典》:崇本抑末  拼音:chóng běn yì mò
重視根本,壓抑枝末。古以農(nóng)為本,故指重視農(nóng)業(yè),抑制工商業(yè)?!度龂尽>硪欢?。魏書。司馬芝傳》:「王者之治,崇本抑末,務(wù)農(nóng)重谷。」《元史。卷九三。食貨志一》:「國以民為本,民以衣食為本,衣食以農(nóng)桑為本。于是頒農(nóng)桑輯要之書于民,俾民崇本抑末?!?/div>
《漢語大詞典》:恢崇
猶言發(fā)揚光大。 漢 揚雄 《劇秦美新》:“恢崇祇庸?fàn)q德懿和之風(fēng),廣彼搢紳講習(xí)言諫箴誦之涂?!?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三國志·魏志·蔣濟傳》:“陛下方當(dāng)恢崇前緒,光濟遺業(yè),誠未得高枕而治?!?span id="brbf1db" class="book">《晉書·劉元海載記》:“左賢王 元海 姿器絶人,榦宇超世,天若不恢崇單于,終不虛生此人也?!?/div>
《國語辭典》:惠崇  拼音:huì chóng
宋代一位高僧的法號。生卒年不詳,建陽(今屬福建)人。工畫水禽,尤擅于繪水鄉(xiāng)景色,以鵝雁鷺鷥?yōu)辄c綴,人稱「惠崇小景」。王安石與蘇軾均欣賞其畫作。
《漢語大詞典》:蘊崇
積聚;堆積。《左傳·隱公六年》:“為國家者,見惡,如農(nóng)夫之務(wù)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絶其本根,勿使能殖,則善者信矣?!?楊伯峻 注:“蕰崇,積聚也……堆積附著苗根,讓其發(fā)酵肥田也。”
分類:積聚堆積
《漢語大詞典》:蘊崇
(1).積聚;堆積。《左傳·隱公六年》:“為國家者,見惡,如農(nóng)夫之務(wù)去草焉,芟夷藴崇之?!?杜預(yù) 注:“藴,積也;崇,聚也?!?漢 張衡 《東京賦》:“其遇民也,若薙氏之芟草,既藴崇之,又行火焉?!?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婆羅痆斯國:“狐猨競馳,銜草曳木,既已藴崇,猛焰將熾?!?清 錢謙益 《忠烈楊公墓志銘》:“﹝羣小﹞浸淫藴崇,而發(fā)作於鼎革之交?!?br />(2).指邪惡。 南朝 梁 沈約 《梁武帝踐祚后與諸州郡敕》:“億兆與崑岡并燎,縉紳與藴崇共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