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全梁文·卷五十二
僧崇,爵里未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36?—583? 【介紹】: 隋隴西成紀(jì)人,字永隆。李賢子。北周時隨宇文護伐齊,以功最,授儀同三司。累官徐州總管,進位上柱國。文帝開皇三年,除幽州總管,屢破突厥,奚、霫、契丹諸部爭來內(nèi)附。其后突厥大為寇掠,崇率步騎三千轉(zhuǎn)戰(zhàn)十余日,退守砂城,城荒糧絕,乃挺刃突圍,卒于陣。謚壯。
祖崇儒 朝代:北齊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北齊范陽遒人。祖珽族弟。學(xué)有文辭。初仕北齊,后主武平末為司州別駕,通直常侍。入周為容昌太守。隋文帝開皇初終于宕州刺史。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北齊上黨長子人,字子述,李業(yè)興子。高澄命盧景裕講《》,崇祖時年十一,論難往復(fù),景裕憚之。文宣帝營構(gòu)三臺,材瓦工程皆崇祖所算。封屯留縣侯,后坐事被殺。
陸曄 朝代:北齊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北齊代人,字仁崇。陸恭子。篤志文學(xué)。位至通直散騎常侍。著《齊律》序。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北周代人。為儀同大將軍鎮(zhèn),守恒山。識楊堅非凡,傾心結(jié)納。及堅為丞相,尉遲迥為亂,崇以宗族故,自囚請罪。帝下書慰諭,召入置左右。入隋,封秦興公。后擊突厥于周槃,力戰(zhàn)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隋宗室。文帝族弟。少好學(xué),愛賢好士。文帝開皇初以車騎將軍典宿衛(wèi)。煬帝時任離石太守,有政績。朔方梁師都、馬邑劉武周聚眾起事,子崇守離石,為仇家所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18 【介紹】: 隋江都人,字崇善。卓犖不群,好立奇節(jié)。賀若弼鎮(zhèn)壽州時數(shù)往來于陳,刺探軍情。平陳之役有功,進位上開府。后屢從征討浙江、閩中,除泉州刺史。煬帝大業(yè)中帥師渡海征遼,屢破彼軍。遷左翊衛(wèi)大將軍,封榮國公。為宇文化及所忌。于江都之亂中被殺。
房暉遠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隋恒山真定人,字崇儒。世習(xí)儒學(xué),少有志行,研治三《》、《春秋》三傳、《》、《》、《周易》,兼擅圖緯。以教授為務(wù)。負(fù)笈而從其學(xué)者動以千計。入隋,為太常博士。牛弘稱其為五經(jīng)庫。后擢國子博士。卒于官。
崔崇業(yè) 朝代:

人物簡介

全唐文·卷二百四
崇業(yè)。龍朔中官右司禦衛(wèi)長史。
趙崇素 朝代:

人物簡介

全唐文·卷二百四
崇素。龍朔中官右武衛(wèi)兵曹參軍。

人物簡介

全唐文·卷九百八
崇拔。龍朔中襄州禪居寺沙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79 【介紹】: 唐洛州偃師人。明山賓五世孫。高宗乾封初,應(yīng)岳牧舉,調(diào)黃安丞,以奇技自名。擢冀王府文學(xué)。能盛夏進雪,四月獻瓜。累遷正諫大夫。陳時政,多托鬼神言。后為盜刺殺于東都。謚莊。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高昌(今新疆吐魯番東)人。初為冀州參軍。高宗永徽中為右武衛(wèi)翊府中郎將。武后垂拱中任左豹韜衛(wèi)大將軍,曾率兵討越王李貞。天授初授左武衛(wèi)大將軍,封交河郡王,終鎮(zhèn)軍大將軍。事跡散見《舊唐書·西戎傳》、《新唐書·西域傳》、《資治通鑒》卷二〇四、《朝野僉載》卷二。《新唐書·藝文志四》著錄《曲崇裕集》20卷(岑仲勉以為乃其兄弟集誤記),已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50—721 【介紹】: 唐陜州硤石人,本名元崇,改名元之,避開元年號,又改名。應(yīng)下筆成章舉,授濮州司倉參軍。武周時,累擢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三品,出為靈武道大總管。張柬之等謀誅張易之,崇參計議。睿宗立,進中書令,以奏請使太平公主出居?xùn)|都,貶申州刺史。玄宗先天二年,崇奏治政十事,帝皆納之。復(fù)遷紫微令,罷冗職,修制度。開元四年,山東蝗蟲大起,崇奏請各道捕蝗,蝗災(zāi)訖息。后引宋璟自代,史稱姚宋。卒謚文獻。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651—721 字元之,本名元崇,以與突厥叱利同名,武后時以字行,至開元時,避帝號更名崇。陜州硤石(今河南陜縣東南硤石鎮(zhèn))人。高宗時舉下筆成章科,授濮州司倉參軍,入為司刑丞。武后天授中,歷夏官員外郎、郎中、侍郎。圣歷三年(700),進同鳳閣鸞臺平章事,遷鳳閣侍郎。改司仆卿,猶鳳閣鸞臺三品。出充靈武道大總管。睿宗即位,召拜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尋遷中書令。出為申州刺史,轉(zhuǎn)揚州長史、淮南按察使、同州刺史等。玄宗先天二年(713),復(fù)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遷紫微令,封梁國公。開元四年(716),以開府儀同三司,罷知政事。九年卒,贈揚州大都督,謚曰文貞(兩《唐書》本傳曰文獻)。十七年重贈太子少保。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張說《故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贈揚州刺史大都督梁國公姚文貞公神道碑》。崇三居相位,為唐代名相之一。工詩善文,《舊唐書·經(jīng)籍志》下、《新唐書·藝文志四》載文集10卷,已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6首,《全唐詩續(xù)拾》補詩2首。
唐詩匯評
姚崇(650-721),字元之,本名元崇。其先吳興(今浙江湖州)人,隋末移居硤石(今陜西陜縣),后家于洛陽。應(yīng)下筆成章舉,授濮州司倉。武后朝,累遷至夏官侍郎、同平章事。出為靈武道大總管,亳、宋、常、越、許等州刺史。睿宗立,拜兵部尚書、同平章事,進中書令。復(fù)出為申、徐諸州刺史。玄宗開元初復(fù)入相,遷紫微令,封梁國公。崇長于吏道,號為名相,與宋璟并稱“姚宋”。有《姚崇集》十卷,己佚。《全唐詩》存詩六首。
全唐文·卷二百六
崇字元之。陜州硤石人。本名元崇。以與突厥叱利同名。武后時以字行。至開元時。避帝號更名崇。為孝敬挽郎。應(yīng)下筆成章舉。授濮州司倉。五遷夏官郎中。超遷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尋遷鳳閣侍郎。為張易之所譖。改司仆卿。猶同鳳閣鸞臺三品。出充靈武道大總管。神龍元年。預(yù)謀誅張易之兄弟。以功封梁縣侯。睿宗立。拜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進中書令。先天二年改紫微令。進封梁國公。授開府儀同三司。罷知政事。除太子少保。以疾不拜。開元九年薨。年七十二。贈揚州大都督。謚曰文獻。十七年重贈太子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