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鹿豕  拼音:lù shǐ
鹿、豕皆是鄙野的動物。比喻粗野愚蠢的人?!犊讌沧印H宸罚骸溉松鷦t有四方之志,豈鹿豕也哉!」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九。如是我聞三》:「惜此女蠢若鹿豕,惟知飽食酣眠。」
《漢語大詞典》:方回
(1).古仙人名。相傳于 唐堯 時曾隱于 五柞山 , 堯 聘為閭士,煉食云母粉,為人治病。道成,被劫持,閉于室中,求其傳道。 回 乃化身而去,以“方回”印封其戶。時人言得 回 一丸泥涂門,終不可開。見 漢 劉向 列仙傳·方回后漢書·周磐傳:“昔 方回 、 支父 嗇神養(yǎng)和,不以榮利滑其生術(shù)。”
(2).借指山野隱士。 明 胡應(yīng)麟 詩藪·閏馀上:“因悉采匯為一編,亡論《云門》大呂,即 方回 、 阿段 ,例掇弗遺。”
《漢語大詞典》:林野
(1).樹木叢生的山野。 晉 張華 《鷦鷯賦》:“戀 鐘 岱 之林野,慕 隴 坻 之高松?!?span id="t1jgfe2" class="book">《百喻經(jīng)·子死欲停置家中喻》:“於是便更殺其一子,而擔負之,遠葬林野?!?金 趙秉文 《煙際鐘》詩:“聲從煙際起,復(fù)向煙中微;隨風散林野,渡頭人未歸?!?br />(2).指隱居之地。 唐 聶夷中 《燕臺》詩之一:“自然 樂毅 徒,趨風走天下。何必馳鳳書,旁求向林野?!?span id="nxkpz77" class="book">《明史·顧憲成傳》:“士大夫抱道忤時者,率退處林野?!?/div>
《漢語大詞典》:山農(nóng)(山農(nóng))
山野農(nóng)夫。周禮·地官·掌葛:“掌以時徵絺綌之材于山農(nóng)。” 唐 韓愈 《南溪始泛》詩之二:“南溪亦清駛,而無檝與舟。山農(nóng)驚見之,隨我觀不休。” 清 方苞 《〈畿輔名宦志〉序》:“宦必有跡。每見一州一邑數(shù)百年中,吏之仁暴污潔智愚,士大夫皆能口道焉,又其近者山農(nóng)野老能指名焉?!?/div>
《漢語大詞典》:野衲
指山野中的僧徒。 元 黃溍 《過烏傷墓》詩:“牧童晝臥看碑路,野衲春耕祭墓田。” 明 何景明 《寺僧留宿》詩:“獨吟依野衲,不寐聽山泉?!?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九:“﹝ 陳第 ﹞身為名將,手握重兵,一旦棄去之,缾鉢蕭疏,野衲不若?!?/div>
《國語辭典》:野意  拼音:yě yì
新鮮樸拙的情趣。唐。皎然 題周諫別業(yè)詩:「昂藏獨鶴閒心遠,寂歷秋花野意多。」《紅樓夢》第五四回:「叫葵官唱一出『惠明下書』,也不用抹臉。只用這兩出,叫他們聽個野意罷了?!?/div>
《漢語大詞典》:野氣(野氣)
(1).野外的氣象。 唐 劉希夷 《晚憩南陽旅館》詩:“日照蓬陰轉(zhuǎn),風微野氣和?!?br />(2).野外的霧靄。 唐 李商隱 《戲贈張書記》詩:“池光不受月,野氣欲沉山?!?明 高啟 《過硤石》詩:“土門閉落日,野氣白于水?!?br />(3).山野氣息。 宋 梅堯臣 《會勝院沃州亭》詩:“孤亭一入野氣深,松上藤蘿籬上葛?!?br />(4).指粗俗氣息。 宋 楊萬里 《郡治燕堂庭中梅花》詩:“庭中梅花如貴人,也無野氣也無塵。” 朱自清 《論朗誦詩》:“單是看寫出來的詩,會覺得咄咄逼人,野氣、火氣、教訓氣;可是走進群眾里去聽,聽上幾回,就會不覺得這些了?!?br />(5).猶興旺。 茅盾 《霜葉紅似二月花》:“這是新添的,前天還沒賣座。生意真是野氣?!?/div>
《漢語大詞典》:山草
(1).山中的草。 唐 李益 《和丘員外題湛長史舊居》:“運轉(zhuǎn)春華至,歲來山草緑?!?br />(2).猶言山野草莽。借指在野未仕。《后漢書·李固傳》:“方今之事,復(fù)同於前。臣伏從山草,痛心傷臆?!?span id="8h8nhzt" class="book">《晉書·隱逸傳·郭文》:“山草之人,安能佐世!”
《漢語大詞典》:山藪(山藪)
(1).山深林密的地方。左傳·宣公十五年:“川澤納污,山藪藏疾。” 漢 馬融 《廣成頌》:“乃儲精山藪,歷思河澤?!?明 劉基 《郁離子·枸櫞》:“鳥獸以山藪為家,而豢養(yǎng)於樊籠之中,非其情也?!?br />(2).山林與湖澤。后漢書·梁冀傳:“多拓林苑,禁同王家,包含山藪,遠帶丘荒,周旋封域,殆將千里?!?span id="dzj7r3t" class="book">《文選·盧諶〈贈劉琨一首并書〉》:“大雅含弘,量苞山藪?!?張銑 注:“言量度廣遠,可以苞括山藪。”
(3).猶言山野草莽。與“朝廷”、“廊廟”相對。后漢書·謝弼傳:“臣山藪頑闇,未達國典?!?span id="ejyg2lk"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管寧傳》“既已西渡,盡封還之” 裴松之 注引 晉 傅玄 《傅子》:“唯陛下聽野人山藪之愿,使一老者得盡微命?!?span id="tcc2swx" class="book">《南齊書·明僧紹傳》:“山藪之人,政當鑿壞以遁,若辭不獲命,便當依 戴公 故事耳?!?/div>
《漢語大詞典》:餐風(餐風)
(1).謂生活于山野。 晉 無名氏 《蓮社高賢傳·雷次宗》:“吾童稚之年,已懷遠略。弱冠託 廬山 ,事釋和尚游,餐風二十餘載?!?br />(2).以風為食。形容超脫塵世的神仙生活。 明張景《飛丸記·意傳風稿》:“ 武陵津 傍, 藐姑山 上,餐風吸露乘云,那許塵眸相望?!?/div>
《國語辭典》:甘菊  拼音:gān jú
植物名。菊科菊屬,多年生草本。多生于山野間,花細碎,蕊如蜂巢,有黃白二種,可作藥品,性微寒,可降火除熱,去翳膜、治眼疾。
《漢語大詞典》:山瓢
山野中人所用的瓢。泛指粗陋的盛器或飲器。 唐 韋應(yīng)物 《寄釋子良史酒》詩:“秋山僧冷病,聊寄三五杯。應(yīng)瀉山瓢里,還寄此瓢來?!?宋 陸游 《秋雨》詩:“書冊頻開闔,山瓢任濁清?!?明 高啟 《秋日端居》詩:“巷轍人已斷,山瓢仍屢虛。”
《漢語大詞典》:巖野(巖野)
亦作“嵓野”。 傅巖 之野。語本書·說命上:“王庸作書以誥曰:‘以臺正于四方,惟恐德弗類,茲故弗言。恭默思道,夢帝賚予良弼,其代予言?!藢徹氏螅乱孕闻郧笥谔煜?。 説 筑 傅巖 之野,惟肖,爰立作相。王置諸其左右?!焙笥靡灾鸽[士所居之處或山野。 宋 曾鞏 《與杜相公書》:“當今內(nèi)自京師,外至巖野,宿師碩士,杰立相望?!?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書》:“才之可以為公卿者,困於無補之學,而以此絀死於嵓野,蓋十八九矣。”宋史·楊徽之傳:“乃至周巖野以聘隱淪,盛科選以來才彥?!?清 唐甄 潛書·用賢:“二賢近在左右,人皆不知;其處於下位,淪於巖野者,又孰從而知之。”
《漢語大詞典》:山巾
山野隱士的便帽。 北周 庾信 《入道士館》詩:“野衣縫蕙葉,山巾篸筍皮?!?元 吳萊 《去歲留杭德興傅子建夢得句為續(xù)此詩》:“野屐偏求蠟,山巾尚著綀?!?/div>
《漢語大詞典》:野澤(野澤)
山野草澤。后漢書·朱暉傳:“﹝ 暉 ﹞自去 臨 淮 ,屏居野澤,布衣蔬食,不與邑里通?!?唐 劉禹錫 《臺城懷古》詩:“宮墻隱嶙圍野澤,鸛鶂夜鳴秋色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