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7詞典 4分類詞匯 43
為考慮容錯(cuò),系統(tǒng)已按“巖 → 嵓碞巖”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國語辭典》:石窟  拼音:shí kū
1.泛指依山巖鑿成的石室?!稌x書。卷九四。隱逸傳。郭瑀傳》:「鑿石窟而居,服柏實(shí)以輕身?!固?。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一○。物異》:「舞溪古岸石窟有方鏡,徑丈馀,照人五臟?!?br />2.內(nèi)有石刻佛像或敘述佛教故事壁畫的石洞,如敦煌、云崗和龍門石窟。
《漢語大詞典》:風(fēng)磴
指山巖上的石級。巖高多風(fēng),故稱。 唐 杜甫 《謁文公上方》詩:“窈窕入風(fēng)磴,長蘿紛卷舒?!?仇兆鰲 注:“風(fēng)磴,石梯凌風(fēng)。” 元 揭祐民 《送人上京》詩:“冥冥落花啼鳥靜,窅窅風(fēng)磴寒泉鳴。” 明 陳子龍 《陟桐巖嶺》詩:“千盤上風(fēng)磴,百折啟云關(guān)?!?/div>
《漢語大詞典》:北巖(北巖)
(1).北面的山巖。晉書·張華傳:“中有雙劍,并刻題,一曰龍泉,一曰太阿。其夕,斗、牛間氣不復(fù)見焉。 煥 以 南昌 西山北巖下土以拭劍,光芒艷發(fā)。” 宋 蘇易簡 硯譜:“ 歐陽永叔 云, 端溪 以北嚴(yán)而上, 龍尾 以深溪而上?!?br />(2).寺院名。在今 四川省 達(dá)縣 西北 鳳凰山 。風(fēng)景優(yōu)美。 唐 黃滔 《送僧歸北巖寺》詩:“ 北巖 泉石清,本自高僧住。”
《漢語大詞典》:危巖(危巖)
亦作“ 危巖 ”。 高聳崢嶸的山巖。 明 高攀龍 《三時(shí)記》:“ 安沙 而上,則山益高峻,皆危巖絶壁,嶄然兩開,中瀉碧流?!?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六:“頂上危巖疊疊,峽東亙巖一支,向南而下,即 悉檀寺 所依之支也。” 曹靖華 《飛花集·前沿風(fēng)光無限好》:“臨巖有大半人高的石護(hù)墻,探首下望,危巖萬丈,飛聳海心?!?br />見“ 危巖 ”。
《漢語大詞典》:中巖(中巖)
(1).山巖之中。 南朝 齊 謝朓 《杜若賦》:“嗟中巖之纖草,廁金芝於芳叢。” 唐 王績 《游仙》詩之二:“上月芝蘭徑,中巖紫翠房?!?br />(2).山巖名。在 四川 眉山 。 宋 范成大 《次韻陸務(wù)觀慈姥巖酌別二絕》之一:“不辭更宿 中巖 下,投老餘年豈再來?” 宋 范成大 《中巖》詩序:“去 眉州 一程, 諾詎羅 尊者道場。相傳昔有 天臺 僧,遇病僧與之木鑰匙云:‘異時(shí)至 眉州 中巖 ,扣石筍,當(dāng)再相見?!蠊?。”今三石屹立如樓,觀前兩樓純紫石,中一樓蘿蔓被之,傍有 寶瓶峯 甚端正。
《漢語大詞典》:陰巖(陰巖)
背陽的山巖。 唐 駱賓王 《至分水戍》詩:“陰巖常結(jié)晦,宿莽競含秋?!?唐 王貞白 《廬山》詩:“夏谷雪猶在,陰巖晝不分。” 程善之 《自蕪湖至徽州道中》詩:“陰巖砉然開,歛天入一線。”
分類:山巖
《漢語大詞典》:雪巖(雪巖)
積雪的山巖。 唐 靈一 《棲霞山夜坐》詩:“山頭戒壇路,幽映雪巖側(cè)?!?/div>
分類:積雪山巖
《漢語大詞典》:嵁巖(嵁巖)
亦作“ 嵁巗 ”。 高峻的山巖。莊子·在宥:“故賢者伏處大山嵁巖之下,而萬乘之君憂慄乎廟堂之上。” 陸德明 釋文:“嵁當(dāng)為湛,湛巖,猶深巖,因其以山巖言,故變從水者而從山耳。” 唐 柳宗元 《永州韋使君新堂記》:“將為穹谷嵁巖淵池於郊邑之中,則必輦山石,溝澗壑,凌絶險(xiǎn)阻,疲極人力,乃可以有為也。” 宋 朱熹 《賦歸云洞》詩:“云何感慨士,伏死嵁巖中。” 清 方苞 《跋石齋黃公手札》:“及引身以退,匿跡於嵁巗深谷之中。”
分類:高峻山巖
《漢語大詞典》:連巖(連巖)
連延的山巖。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登石門最高頂》詩:“連巖覺路塞,密竹使逕迷。” 唐 蔡文恭 《奉和夏日游山應(yīng)制》:“連巖聳百仞,絶壑臨千丈?!?/div>
分類:連延山巖
《漢語大詞典》:巖隱(巖隱)
(1).山巖幽深偏僻。 漢 桓譚 新論·慎獨(dú):“荃蓀孤植,不以巖隱而歇其芳;石泉潛流,不以澗幽而不清?!?br />(2).隱居山中。 唐 韋應(yīng)物 《和吳舍人早春歸沐西亭言志》詩:“即事同巖隱,圣渥良難違?!?/div>
《漢語大詞典》:嵚巖(嶔巖)
1.謂外傾的山巖。《公羊傳·僖公三十三年》:“師出, 百里子 與 蹇叔子 送其子而戒之曰:‘爾即死,必於 殽 之嶔巖,是 文王 之所辟風(fēng)雨者也?!?明 李贄 《其思革子》:“當(dāng)其時(shí),三人皆赴 楚 ,幸而同會於赴 楚 之途,不幸而同風(fēng)雪於嶔巖之間?!?br />2.傾斜。漢書·司馬相如傳上:“盤石裖崖,嶔巖倚傾?!?顏師古 注引 郭璞 曰:“嶔巖,欹貌?!?br />3.深邃。文選·揚(yáng)雄〈甘泉賦〉:“崇丘陵之駊騀兮,深溝嶔巖而為谷?!?李善 注:“嶔巖,深貌也。”
《漢語大詞典》:孱孱
(1).軟弱怯懦,無所作為。舊唐書·杜讓能傳:“朕不能孱孱度日,坐觀凌弱?!?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新五代史·李茂貞傳》:“吾不能孱孱坐受凌弱?!?br />(2).形容山巖嶙峋不齊。 明 李東陽 《清樂詩為天臺楊允昌作》:“ 臺 之山,石孱孱,我登其巇,可以振我衣; 臺 之水,石齒齒,我行其沚,可以洗我耳?!?br />(3).形容動物或人消瘦露骨。 清 方文 《與治五十》詩:“試看山中猿鶴羣,瘦骨孱孱反多壽?!?/div>
《國語辭典》:巖巉(巖巉)  拼音:yán chán
山巖險(xiǎn)峻的樣子。如:「眼前一片高山巖巉,令人望而卻步?!?/div>
《漢語大詞典》:磴棧(磴棧)
在山巖上用木架成的路。 唐 韓愈 《崔十六少府?dāng)z伊陽以詩及書見投因酬三十韻》:“歲窮寒氣驕,冰雪滑磴棧。”
《漢語大詞典》:巖嵌(巖嵌)
亦作“嵒嵌”。
(1).嵌巖,峻險(xiǎn)的山巖。 明 高啟 《中秋玩月張校理宅得南字》詩:“穿深窺暗不遺隙,魍魅忌影逃巖嵌?!?明 沈榜 《宛署雜記·志遺三》:“ 李夢陽 《望湖亭詩》:‘布席依嵒嵌,波望領(lǐng)佳要。’”
(2).嚴(yán)峻。 元 喬吉 《一枝花·私情》套曲:“性子兒巖嵌,小可底難搖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