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列曹
(1).古時分職治事的官署。 西漢 置尚書五人,一人為仆射,另四人分為四曹; 東漢 置尚書六人,一人為仆射,另五人分為五曹,因其數(shù)多,故稱“列曹”。 漢 應(yīng)璩 《與武帝薦賁琳》:“宜授以千里之涂,任以列曹之職?!?br />(2).稱郡縣之屬官。 唐 韋絢 劉賓客嘉話錄:“ 薛侍郎 竟終於列曹,始知前輩不可忽后輩也?!?/div>
《漢語大詞典》:節(jié)推(節(jié)推)
“節(jié)度推官”的略稱。為節(jié)度使屬官,掌勘問刑獄。 宋 蘇洵 《與楊節(jié)推書》:“節(jié)推足下:往者見託以先丈之埋銘,示之以 程生 之行狀?!?/div>
《漢語大詞典》:吏屬(吏屬)
所管屬的官吏;下屬官吏。 宋 曾鞏 《許懋兩浙運副制》:“朕擇遣使者,分部而治,雖以將漕為稱,然寔總民政之舉措,察吏屬之能否?!?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七:“ 秦會之 跋后山集,謂 曾南豐 脩《英宗實録》,辟 陳無己 為屬。 孫仲益 書數(shù)百字詆之,以為無此事, 南豐 雖嘗預(yù)脩《英宗實録》,未久即去,且 南豐 自為吏屬,烏有辟官之理?!?/div>
《漢語大詞典》:院吏
古代中央某些官署的屬官。新唐書·令狐綯傳:“還為翰林承旨。夜對禁中,燭盡,帝以乘輿、金蓮華炬送還,院吏望見,以為天子來?!贝酥负擦衷簩俟佟?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錄卷中:“ 皇祐 二年七月, 李侍中 用和 卒,詔輟視朝。下禮院乃檢會 李繼隆 例,院吏用印紙申請,自二十一日至五日輟朝?!贝酥付Y院屬官。
《國語辭典》:司倉(司倉)  拼音:sī cāng
職官名。主管倉庫。唐制,在府稱倉曹參軍,在州稱司倉參軍,在縣稱司倉。
《漢語大詞典》:掌書記(掌書記)
唐 代外官之一, 景龍 元年置。亦為觀察使或節(jié)度使的屬官。 宋 代亦置此職。舊唐書·鄭從讜傳:“制下,令自擇參佐。乃奏……左拾遺 李渥 充掌書記, 長安 尉 崔澤 充支使?!?span id="3m1yw3n" class="book">《新唐書·百官志四下》:“掌書記,掌朝覲、聘問、慰薦、祭祀、祈祝之文與號令升絀之事?!?span id="ji8rpv7" class="book">《資治通鑒·唐玄宗天寶十載》:“ 祿山 既兼領(lǐng)三鎮(zhèn)……掌書記 高尚 因為之解圖讖,勸之作亂。” 胡三省 注:“掌書記,位判官下,古記室參軍之任?!?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始二:“以恩地為恩府,始於 唐 馬戴 。 戴 大中 初為掌書記於 太原 李司空 幕?!?宋 曾鞏 《秘書少監(jiān)陳公神道碑銘》:“乃卒解 靜安 之圍。事聞,即其軍以公為掌書記。”
《漢語大詞典》:知錄
官名。“知録事參軍”的省稱。為一種屬官,掌管文書,糾查府事等。至 元 代不設(shè)。 宋 沈括 《夢溪續(xù)筆談》:“ 成都府 知録,雖京官,例皆庭參?!?span id="ywnsre1" class="book">《朱子語類》卷一○六:“某 南康 臨罷,有躍馬於市者,踏了一小兒將死……次日以屬知録。晚過廨舍,知録云:‘早上所喻,已栲治如法。’”
《漢語大詞典》:王傅
(1).官名。王府屬官。 漢 時有之,掌贊導(dǎo),匡過失。 唐 為從三品, 宋 有其官,而未嘗除。 明 置左右傅各一人,從二品。資治通鑒·唐文宗開成四年:“臣屢求退,茍得王傅,臣之幸也?!?胡三省 注:“王傅,散地,自宰執(zhí)以下貶官者居之?!?br />(2).指太傅。 宋 蘇軾 《次韻錢舍人病起》:“殿門明日逢王傅,櫑具爭先看不疑?!?宋 劉子翚 《汴京紀事》詩之七:“夜月池臺王傅宅,春風(fēng)楊柳太師橋。”
《漢語大詞典》:司辰
(1).主管時令。 漢 禰衡 《鸚鵡賦》:“若迺 少昊 司辰, 蓐收 整轡,嚴霜初降,涼風(fēng)蕭瑟?!?唐 陳子昂 《餞陳少府從軍序》:“爾其蒼龍解角,朱鳥司辰,溽景薰天,炎光析地?!?br />(2).官名。 唐 代司天臺之屬官。掌知漏刻。參閱舊唐書·職官志二
《國語辭典》:宰夫  拼音:zǎi fū
1.職官名。周代掌理治朝之法的官。見《周禮。天官。宰夫》。
2.烹調(diào)食物的仆役?!抖Y記。檀弓下》:「蕢也,宰夫也。非刀匕是共,又敢與知防,是以飲之也?!挂卜Q為「廚夫」、「廚子」。
《國語辭典》:掌記(掌記)  拼音:zhǎng jì
1.負責(zé)記載或管理箋奏。唐。賈島送張校書季霞〉詩:「掌記試校書,未稱高詞華?!?br />2.元時戲劇的手抄曲本?!队罉反蟮鋺蛭娜N?;麻T子弟錯子身。第五出》:「不妨,你帶得掌記來,敷演一番?!?br />3.職官名。唐代尚宮局中設(shè)有掌記二人,正八品。負責(zé)宮內(nèi)入出,錄為抄目。
《漢語大詞典》:儲寀(儲寀)
太子屬官。 唐 韋承慶 《重上直言諫東宮啟》:“臣昔參朱邸,忝 膠東 之藩吏;晚侍青宮,叨望苑之儲寀?!?/div>
《漢語大詞典》:糾曹(糾曹)
亦作“糺曹”。 州郡屬官錄事參軍的別稱。職掌糾舉六曹,勾稽失謬。 唐 劉寬夫 《汴州糾曹廳壁記》:“郡府之有録事參軍,猶文昌之有左右轄,南臺之有大夫中丞也。糾正邪慝,提條舉目,俾六聯(lián)承式,屬邑知方。”太平廣記卷一六○引《異聞錄·秀師言記》:“從此后六年,攝本府糺曹,斯乃小僧就刑之日,監(jiān)刑官人即 九郎 耳?!?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四:“予參 成都 議幙,攝事 漢嘉 ,一見荔子熟。時 凌云山 、 安樂園 皆盛處,糾曹 何預(yù) 元立 、法曹 蔡迨 肩吾 皆佳士,日相與同槃桓?!?/div>
《漢語大詞典》:鉤盾(鉤盾)
亦作“鉤盾”。 古代職官和官署名。 漢 少府屬官有鉤盾令,職掌園苑游觀之事, 晉 亦有之; 隋 唐 曰鉤盾署,屬司農(nóng)寺,職掌薪炭鵝鴨藪澤之物,以供祭饗。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又中書謁者、黃門、鉤盾、尚方、御府、永巷、內(nèi)者、宦者﹝八﹞官令丞?!?顏師古 注:“鉤盾主近苑囿?!?span id="crwu6vj" class="book">《文選·張衡〈東京賦〉》:“奇樹珍果,鉤盾所職?!?薛綜 注:“鉤盾,今官,主小苑。” 清 趙翼 《米貴》詩:“祗應(yīng)鉤盾田猶曠,可惜高空種不成?!?/div>
《國語辭典》:賊曹(賊曹)  拼音:zéi cáo
職官名。漢代郡太守之屬吏,掌逐捕盜賊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