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85,分13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司馬
中書
侍郎
本朝
翰林
檢校
侍讀
使副
縣人
庶子
宰官
參議
封人
龍馬
屬吏
《國語辭典》:司馬(司馬)  拼音:sī mǎ
1.職官名:(1)參見「大司馬」條。(2)郡佐之屬。魏晉時(shí)為刺史屬官,理軍事。隋唐節(jié)度使之下皆置行軍司馬之官,為佐吏之屬,具參謀性質(zhì)。又每州置州司馬一人,多以貶斥之官員任之,徒具虛銜無實(shí)際職掌。清代府同知亦俗稱「司馬」,其實(shí)不同。
2.星名?!稌x書。卷一一。天文志上》:「傳舍南河中五星曰造父,御官也,一曰司馬,或曰伯樂。」
3.復(fù)姓。如漢代有司馬遷、三國魏有司馬懿。
《國語辭典》:中書(中書)  拼音:zhōng shū
1.宮中所藏的書籍?!稘h書。卷八八。儒林傳。孔安國傳》:「成帝時(shí)求其古文者,霸以能為百兩徵,以中書校之,非是?!埂逗鬂h書。卷六四。盧植傳》:「并在東觀校中書五經(jīng)記傳,補(bǔ)續(xù)漢記?!?br />2.中書令的簡稱。參見「中書令」條。
3.中書舍人的簡稱。參見「中書舍人」條。
4.中書省的簡稱。參見「中書省」條。
5.宋代的政事堂。宋。葉少蘊(yùn)《石林詩話。卷中》:「文潞公在樞府,嘗一日過中書,與荊公行至題下,特遲留誦詩。」
《國語辭典》:中書君(中書君)  拼音:zhōng shū jūn
唐韓愈《毛穎傳》的虛構(gòu)人物。毛穎居中山為蒙恬所擒,獻(xiàn)于秦皇,秦皇封之于管城,后累拜為中書令,與上親狎,上呼之為「中書君」。見唐。韓愈《毛穎傳》。后用來指毛筆。宋。蘇軾自笑〉詩:「多謝中書君,伴我此幽棲?!埂队讓W(xué)瓊林。卷三。宮室類》:「管城子、中書君,悉為筆號?!?/div>
《國語辭典》:侍郎  拼音:shì láng
職官名:(1)秦漢時(shí)郎中令的屬官,主更值執(zhí)戟,宿衛(wèi)殿門。東漢時(shí)尚書屬官滿一年稱尚書郎,三年稱侍郎。魏晉以來只稱郎。隋朝又稱侍郎,并置員外郎,煬帝時(shí)各部置侍郎一人,為尚書的副貳,而改各司侍郎為郎。唐改郎為郎中,以員外郎為之貳,歷代因之。沿至清末,又改各部侍郎為各部副大臣。(2)晉時(shí)各王國皆有侍郎,大國四人,小國二人,主掌贊相威儀,通傳教令。
《國語辭典》:本朝  拼音:běn cháo
君主時(shí)代稱自己所處的朝代為「本朝」?!段倪x。潘勖。冊魏公九錫文》:「昔者董卓初興國難,群后失位,以謀王室。君則攝進(jìn),首啟戎行,此君之忠于本朝也。」
《國語辭典》:翰林  拼音:hàn lín
1.職官名。唐宋為內(nèi)庭供奉之官,方技、雜流,亦待詔翰林。明清則為進(jìn)士朝考后,得庶吉士的稱號。
2.形容文翰之多如林?!段倪x。揚(yáng)雄。長楊賦》:「聊因筆墨之成文章,故藉翰林以為主人?!?/div>
《漢語大詞典》:翰林學(xué)士(翰林學(xué)士)
官名。 唐玄宗 開元 初以 張九齡 、 張說 、 陸堅(jiān) 等掌四方表疏批答、應(yīng)和文章,號“翰林供奉”,與集賢院學(xué)士分司起草詔書及應(yīng)承皇帝的各種文字。 德宗 以后,翰林學(xué)士成為皇帝的親近顧問兼秘書官,常值宿內(nèi)廷,承命撰擬有關(guān)任免將相和冊后立太子等事的文告,有“內(nèi)相”之稱。 唐 代后期,往往即以翰林學(xué)士升任宰相。 北宋 翰林學(xué)士仍掌制誥。 清 代以翰林掌院學(xué)士為翰林院長官,其下有侍讀學(xué)士、侍講學(xué)士。 清 末復(fù)置翰林學(xué)士,僅備侍讀學(xué)士的升遷。
《國語辭典》:檢校(檢校)  拼音:jiǎn jiào
1.查核。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政事》:「于是至諸屯邸,檢校諸顧、陸役使官兵及藏逋亡,悉以事言上,罪者甚重。」《喻世明言。卷二二。木綿庵鄭虎臣報(bào)冤》:「那時(shí)賈涉適在他郡去檢校一件公事,到九月方歸。」
2.職官名。晉始設(shè)置,原為散官。唐宋有檢校官,其官位高于正官。元以后為屬官,元中書省有檢校官,掌理檢校公事文牘。明、清的檢校官為低級辦事官員。
《國語辭典》:侍讀(侍讀)  拼音:shì dú
職官名。主掌教授諸王經(jīng)書。南北朝、唐、宋諸王府,有侍讀、侍講的官吏。唐有侍讀、侍講等學(xué)士。宋、元、明有翰林侍讀學(xué)士及侍讀。清翰林院、內(nèi)閣,亦有侍讀學(xué)士及侍讀等官。
《漢語大詞典》:使副
(1).副使,正使的屬官。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三:“ 契丹 歷法與本朝素差一日, 熙寧 中, 蘇子容 奉使賀生辰,適遇冬至,本朝先 契丹 一日,使副欲為慶,而 契丹 館伴官不受?!?br />(2).指正使與副使。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宰執(zhí)親王南班百官入內(nèi)上壽賜宴:“若向者 高宗 朝,有外國賀生辰,朝賀赴筵,于殿上坐使副,餘三節(jié)人在殿廡坐?!?/div>
《漢語大詞典》:縣人(縣人)
(1).古代遂之屬官。一說即縣正。左傳·昭公四年:“山人取之,縣人傳之。” 楊伯峻 注:“縣人, 杜 注云:‘遂屬’。據(jù)周禮·遂人,五縣為遂,地官亦有縣正,縣人或即縣正。”
(2).同縣之人。 清 王士禛 居易錄:“ 任少京兆 弘嘉 ,字 葵尊 ,亦縣人也?!?/div>
《國語辭典》:庶子  拼音:shù zǐ
1.嫡子以外的眾子或妾所生的兒子?!秲x禮。喪服》:「庶子不得為長子三年,不繼祖也?!埂抖Y記。內(nèi)則》:「適子、庶子祇事宗子、宗婦,雖貴富,不敢以貴富入宗子之家?!?br />2.職官名。太子宮官員之一。掌王族版籍。
《漢語大詞典》:宰官
(1). 周 代冢宰的屬官。國語·晉語九“以隨宰人” 三國 吳 韋昭 注:“宰人,宰官也?!?br />(2).泛指官吏。莊子·逍遙游“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如大年” 晉 郭象 注:“茍有乎大小,則雖大鵬之與斥鷃,宰官之與御風(fēng),同為累物耳?!?唐 耿湋 《題惟干上人房》詩:“苦行無童子,忘機(jī)避宰官?!?明 徐渭 《翠鄉(xiāng)夢》第一出:“俺想起俺家法門中,這個(gè)修持,象什么,好象如今宰官們的階級從八九品巴到一二。”
(3).特指縣官。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楹聯(lián)賸語》:“在 蘇州 日,挽 吳縣 令 賀吉人 云:‘……卅年前進(jìn)士,蓋棺猶是宰官身。’”
《國語辭典》:參議(參議)  拼音:cān yì
1.參與謀議?!逗鬂h書。卷四○。班彪傳下》:「以固為中護(hù)軍,與參議?!埂端问贰>硪欢H首诒炯o(jì)四》:「乙亥,詔武臣知州軍,須與僚屬參議公事,毋專決?!?br />2.職官名。元朝中書省、明朝布政使司和通政使司、清朝各部及民初高級軍事機(jī)關(guān)都設(shè)參議。
3.今總統(tǒng)府、行政院、臺(tái)灣省政府等都設(shè)參議,多為遷調(diào)資深人員或位置閒散人才而設(shè),備咨詢、顧問之用,有時(shí)亦襄助處理實(shí)務(wù)。
《國語辭典》:封人  拼音:fēng rén
職官名。周代設(shè)置,掌守帝王社壇與京畿疆界?!蹲髠?。隱公元年》:「穎考叔為潁谷封人,聞之有獻(xiàn)于公?!埂墩撜Z。八佾》:「繹如也以成,儀封人請見。」
《國語辭典》:龍馬(龍馬)  拼音:lóng mǎ
1.傳說為伏羲氏所見的神馬?!队讓W(xué)瓊林。卷四。制作類》:「龍馬負(fù)圖,伏羲因畫八卦。」
2.駿馬。唐。張籍〈離婦〉詩:「夫婿乘龍馬,出入有光儀?!?/div>
《漢語大詞典》:屬吏(屬吏)
謂交給執(zhí)法官吏處理。史記·高祖本紀(jì):“乃以 秦王 屬吏,遂西入 咸陽 ?!?span id="m0aiqbm" class="book">《漢書·夏侯勝傳》:“王怒,謂 勝 為祅言,縛以屬吏?!?span id="qt00im0"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帝怒,以三司副使 范旻 、戶部判官 杜載 、 開封府 判官 呂端 屬吏?!?明 馮夢龍 《智囊補(bǔ)·上智·宋太宗》:“﹝ 孔守正 ﹞與 王榮 論邊功於駕前,忿爭失儀,侍臣請以屬吏?!?br />下屬官吏。管子·立政:“﹝五屬大夫﹞出朝不敢就舍,遂行至都之日,遂於廟致屬吏?!?span id="elmhnxt" class="book">《新唐書·韓滉傳》:“ 玄佐 素憚 滉 ,修屬吏禮。”《孽?;ā?/span>第二六回:“只為 耿祝嘏 來京,騙了他屬吏造幣廳總辦三萬個(gè)新鑄銀圓?!?/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