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3詞典 3分類詞匯 60
《漢語大詞典》:揚(yáng)歷(揚(yáng)歷)
(1).顯揚(yáng)其所經(jīng)歷。三國志·魏志·管寧傳:“優(yōu)賢揚(yáng)歷,垂聲千載?!?裴松之 注:“《今文尚書》曰‘優(yōu)賢揚(yáng)歷’,謂揚(yáng)其所歷試。” 晉 左思 《魏都賦》:“優(yōu)賢著於揚(yáng)歷,匪孽形於親戚?!?br />(2).謂顯揚(yáng)賢者居官的治績。后多指仕宦的經(jīng)歷。 唐 薛用弱 集異記·高元裕:“是后出入中外,揚(yáng)歷貴位?!?宋 王禹偁 《請撰大行皇帝實(shí)錄表》:“然念臣 太平興國 五年,徒步應(yīng)舉,再就御試,遂登文科,服勤州縣,揚(yáng)歷四考。” 清 龔自珍 《〈阮尚書年譜〉第一序》:“公揚(yáng)歷清華,洊升卿士,熟於載筆之禮法,嫺於內(nèi)庭之故實(shí)?!?/div>
《漢語大詞典》:祿仕
(1).為食俸祿而居官。《詩·王風(fēng)·君子陽陽序》:“君子遭亂,相招為祿仕,全身遠(yuǎn)害而已?!?鄭玄 箋:“祿仕者,茍得祿而已,不求道行?!?孔穎達(dá) 疏:“今言祿仕,止為求祿。”后漢書·李固傳:“中常侍在日月之側(cè),聲埶振天下,子弟祿仕,曾無限極?!?唐 韓愈 《爭臣論》:“古之人有云,仕不為貧。而有時乎為貧,謂祿仕者也?!?明 陳繼儒 《讀書鏡》卷四:“祿仕之士,不能撙節(jié)。稍豐則飫及狗彘,稍歉則困彼妻孥?!?清 劉大櫆 《方府君墓志銘》:“近代以來,貴祿仕而賤幽貞。”
(2).泛指居官食祿。 漢 蔡邕 《陳政要七事》:“今虛偽小人,本非骨肉,既無幸私之恩,又無祿仕之實(shí)?!?唐 韓愈 《祭鄭夫人文》:“茍容躁進(jìn),不顧其躬。祿仕而還,以為家榮?!?宋 徐鉉 稽神錄·趙瑜:“君命生至薄,名與祿仕皆無分。” 明 李贄 《與河南吳中丞書》:“僕自祿仕以來,未嘗一日獲罪於法禁。”
《國語辭典》:備位(備位)  拼音:bèi wèi
自謙充數(shù)之詞?!稘h書。卷七四。魏相丙吉傳。魏相》:「臣相幸得備位,不能奉明法,廣教化,理四方,以宣圣德?!顾?。蘇軾 杭州召還乞郡狀:「陛下即位,起臣于貶所,不及一年,備位禁林?!?/div>
《國語辭典》:名宦  拼音:míng huàn
1.賢良的官吏。如:「名宦列傳」。
2.顯達(dá)的官職?!缎绿茣?。卷一一六。陸元方傳》:「已冠,名未顯,兄玄表唶曰:『爾名宦不立,奈何?』」
3.名譽(yù)和官職。《南史。卷六四。江子一等。論曰》:「江子一、胡僧祐,太清之季,名宦蓋微。」
《國語辭典》:曠官(曠官)  拼音:kuàng guān
1.居官而曠廢職守,不稱職?!侗笔?。卷四六。張普惠傳》:「若不言所難言,諫所難諫,便是唯唯,曠官尸祿。」唐。韓愈爭臣論〉:「曠官之刺興,志不可則?!?br />2.職位空懸,無人任職?!逗鬂h書。卷八一。獨(dú)行傳。李業(yè)傳》:「朝廷貪慕名德,曠官缺位,于今七年?!?/div>
《漢語大詞典》:備數(shù)(備數(shù))
(1).充數(shù)。儀禮·士昏禮:“吾子有命,且以備數(shù)而擇之,某不敢辭?!?漢 王充 論衡·程材:“其置文吏也,備數(shù)滿員?!?宋 陳鵠 耆舊續(xù)聞卷五:“自此禁苑闕人,上謂少年輕薄,不足為館閣重,時宰探上意,乃引 彭乘 備數(shù)?!?br />(2).為居官的自謙之詞。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五:“僕時備數(shù)校讎府官,閑無他職?!?/div>
《漢語大詞典》:官況(官況)
(1).居官的境遇。 唐 李中 《贈永真杜翱少府》詩:“愛靜不嫌官況冷,苦吟從聽鬢毛蒼?!?宋 蘇軾 《減字木蘭花·送趙令》詞:“故人重見,世事年來千萬變。官況闌珊,慚愧青松守歲寒?!?span id="b7bdl12" class="book">《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四六回:“ 鼎臣 便把別話岔開,談?wù)勊墓贈r,又講講兩 淮 的鹽務(wù)。”
(2).謂居官的心情。 明 劉基 《阮郎歸》詞:“官況懶,世情踈,斷腸芳?xì)q徂。暮云不見北飛魚,路遙難寄書?!?/div>
《國語辭典》:官謗(官謗)  拼音:guān bàng
不能勝任官職而受抨擊?!读凝S志異。卷一○。席方平》:「自應(yīng)貞潔以率臣僚,不當(dāng)貪墨以速官謗?!?/div>
《漢語大詞典》:守符
居官任職,獨(dú)掌一地之政。 唐 元稹 《賀圣體平復(fù)御紫宸殿受朝賀表》:“帝御紫宸,千官畢賀,臣以守符外郡,不獲稱慶明庭?!?宋 葉適 《上寧宗皇帝札子》:“臣病苦餘日,圣恩垂憐,使轉(zhuǎn)漕 湖 外,守符 泉 南。”
分類:居官任職
《漢語大詞典》:居位
居官任職。史記·汲鄭列傳:“﹝ 汲黯 ﹞善灌夫、 鄭當(dāng)時 及宗正 劉棄 ,亦以數(shù)直諫,不得久居位?!?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漢書·食貨志上》:“學(xué)以居位曰士?!?/div>
《漢語大詞典》:酌水
(1).用“酌貪泉”之典。謂磨礪節(jié)操。晉書·良吏傳論:“ 鄧攸 贏糧以述職, 吳隱 酌水以厲清, 晉 代良能,此焉為最?!?br />(2).隋書·循吏傳·趙軌:“徵 軌 入朝。父老相送者,各揮涕曰:‘別駕在官,水火不與百姓交,是以不敢以壺酒相送。公清若水,請酌一杯水奉餞?!?軌 受而飲之?!惫?span id="ecqvbwk" class="book">《隋書·循吏傳論》曰:“ 趙軌 秩滿,酌水餞離,清矣!”后遂用“酌水”表示對居官清廉者的贊語。 唐 賈島 《送鄭少府》詩:“夕陽行帶月,酌水少留君?!?/div>
《漢語大詞典》:在事
(1).居官任事。東觀漢記·馮勤傳:“ 魏 郡太守 范橫 上疏薦 勤 為郎中給事尚書,以圖議軍糧,在事精勤,遂見親識。” 宋 王安石 《度支副使廳壁題名記》:“自 郭勸 已下,又得其在事之歲時?!?span id="fbrff3o" class="book">《清史稿·高宗紀(jì)一》:“十一月丙午,上行大閲禮,連發(fā)五矢皆中的,賜在事王大臣銀幣有差?!?br />(2).指主持其事的官員。北史·李訢傳:“吾與 李敷 ,族世雖遠(yuǎn),情如一家。在事既有此勸,昨來引簪自刺,以帶自絞,而不能致絶?!?br />(3).參與其事。 清 吳翌鳳《東齋脞語·張鍛亭》:“探之,則 圣嘆 糾往哭廟也。后在事者皆坐大辟。”
《國語辭典》:官方  拼音:guān fāng
1.官吏應(yīng)守的禮法、紀(jì)律?!顿Y治通鑒。卷七九。晉紀(jì)一。武帝泰始四年》:「末世不能紀(jì)遠(yuǎn)而專求密微,疑心而信耳目,疑耳目而信簡書,簡書愈繁,官方愈偽?!挂卜Q為「官紀(jì)」。
2.公家方面,多指政府。如:「這件意外車禍已由官方詳細(xì)調(diào)查?!?/div>
《國語辭典》:移病  拼音:yí bìng
上書稱病。為從前仕宦者請求引退的藉辭?!稘h書。卷五八。公孫弘傳》:「上怒,以為不能,弘乃移病免歸?!挂沧鳌敢萍病?。
《漢語大詞典》:清近
謂居官清貴,接近皇帝。 唐 元稹 《王仲舒等加階制》:“朝議郎守中書舍人 王仲舒 等,或歷職清近,代予格言?!?宋 范仲淹 《潤州謝上表》:“伏念臣起家孤平,蒙上奬拔,置於清近之列?!?宋 歐陽修 《辭侍讀學(xué)士札子》:“臣伏見侍讀之職,最為清近,自祖宗以來,尤所慎選?!?/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