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474
【介紹】:
北魏代人,本姓獨孤氏。太武帝時拜羽林中郎,賜爵昌國子。宗愛殺南安王佘后,與陸麗等迎立文成帝,為內(nèi)行長,爵建昌侯,累遷尚書右仆射,加侍中,進封東安王。出為征南將軍、定州刺史,在州多醉酒不治事。征為殿中尚書,遷司徒。獻文帝皇興四年,出兵,帝親誓師,尼昏醉,免官。
人物簡介
比丘尼傳·卷第四法宣。本姓王。剡人也。父道寄世奉正法。宣幼而有離俗之志。年始七歲而蔬食苦節(jié)。及至十八誦法華經(jīng)。首尾通利解其指歸。坐臥輒見帳蓋覆之。驟有媒娉誓而弗許。至年二十四。父母攜就剡齊明寺德樂尼。改服從禁。即于是日帳蓋自消。博覽經(jīng)書深入理味。成戒以后鄉(xiāng)邑時人望昭義道莫不服其精致。逮宋氏之季有僧柔法師。周游東夏講宣經(jīng)論。自嶀嵊而之禹穴?;虻庆`隱?;蛲锰K。僧柔數(shù)論之趣?;萜浣?jīng)書之要。咸暢其精微究其淵奧。及齊永明中。又從惠熙法師咨受十誦。所餐日優(yōu)所見月賾。于是移住山陰招明寺。經(jīng)律遞講聲高于越。不立私財。以?施之物修飾寺宇造構(gòu)精華狀若神工。寫經(jīng)鑄像靡不必備。吳郡張援穎川庾詠。汝南周颙皆時之名秀。莫不躬往禮敬。齊巴陵王蕭照胄出守會稽。厚加供待。梁衡陽王元簡到郡請為母師。春秋八十有三。梁天監(jiān)十五年而卒。
人物簡介
比丘尼傳·卷第四凈淵。本姓時。鉅鹿人也。幼有成人之智五六歲時嘗聚沙為塔刻木作像。燒香拜敬彌日不足。每聞人言。輒難盡取其理究。二十出家。戀慕膝下。不食不寢。飲水持齋。諫曉不從。終竟七日。自爾之后蔬食長齋。戒忍精苦不由課勵。師友嗟敬遠近稱譽。齊文帝大相欽禮。四事供養(yǎng)。信驛重沓。年七十一。天監(jiān)五年卒也。
人物簡介
比丘尼傳·卷第二慧耀。本姓周。西平人也。少出家常誓燒身供養(yǎng)三寶。泰始末言于刺史劉亮。亮初許之。有趙處思妾王氏甓塔。耀請塔上燒身。王氏許諾。正月十五日夜將諸弟子。赍持油布往至塔所。裝束未訖。劉亮遣信語諸尼云。若耀尼果燒身者。永康一寺并與重罪。耀不得已于此便停。王氏大瞋云。尼要名利詐現(xiàn)奇特。密貨內(nèi)人作如此事。不爾夜半城內(nèi)那知。耀曰。新婦勿橫生煩惱。舍身關(guān)我傍人豈知。于是還寺斷谷服香油。至升明元年于寺燒身。火來至面誦經(jīng)不輟。語諸尼云。收我遺骨正得二升。及至火滅果如其言。未燒之前一月日許。有胡僧年可二十。形容端正竟胛生毛。長六七寸。極細軟。人問之。譯語答云。從來不覆是故生毛耳。謂耀曰。我住波羅奈國。至來數(shù)日。聞姊欲舍身。故送銀罌相與。耀即頂受。未及委悉匆匆辭去。遣人追留出門便失。以此罌盛其舍利。不滿二合。云。
人物簡介
比丘尼傳·卷第四凈賢。本姓弘。永世人也。住青園東寺。有干局才能而好修禪定。博窮經(jīng)律言必典正。雖不講說精究旨要。宋文皇帝善之。湘東王或齠齔之年眠好驚魘。敕從凈賢尼受三自歸。悸寐即愈。帝益相善。厚崇供施內(nèi)外親賞。及明帝即位。禮待益隆資給彌重。建齋設(shè)講相繼不絕。當(dāng)時名士莫不宗敬。后總寺任十有馀載。年七十五。梁天監(jiān)四年而卒。復(fù)有惠高寶颙。皆知名。慧高坐禪誦經(jīng)勤營眾務(wù)。寶颙講法華經(jīng)明于觀行。
人物簡介
比丘尼傳·卷第四慧暉。本姓駱。青州人也。六歲樂道父母不聽。至年十一斷葷辛滋味。清虛淡朗姿貌詳雅。讀大涅槃經(jīng)誦法華經(jīng)。及年十七隨父出都。精進勇猛行人所不能行。父母愛焉聽遂其志。十八出家住樂安寺。從斌濟柔次四法師。聽成實論及涅槃諸經(jīng)。于十馀年中郁為義林。京邑諸尼無不咨受。于是法筵頻建四遠云集。講說不休禪誦無輟。標心正念日夕忘寢。王公貴賤無不敬重。十方?遺四時殷競。所獲之財追造經(jīng)像。隨宜遠施。時有不泄者。改緝樂安寺莫不新整。年七十三。天監(jiān)十三年而卒。葬于石頭崗。時復(fù)有慧音。以禮誦為業(yè)也。
人物簡介
比丘尼傳·卷第四妙祎。本姓劉。建康人也。齠綺之年而神機秀發(fā)。幼出家住西青園寺。戒行無點神情超悟。敦信布惠莫不懷之。雅好談?wù)f尤善言笑。講大涅槃經(jīng)法華十地。并三十馀遍。十誦毗尼每經(jīng)敷說。隨方導(dǎo)物利益弘多。年七十天監(jiān)十二年卒也。
人物簡介
比丘尼傳·南齊凈圭。本姓周。晉陵人也。寓居建康縣三世矣。圭幼而聰穎一聞多悟。性不狎俗早愿出家。父母憐之不違其志。為法凈尼弟子住法音寺。德行純邃經(jīng)律博通。三業(yè)禪秘?zé)o不善達。神量淵遠物莫能窺。遺身忘味常自枯槁。其精進總持為世法則。傳授訓(xùn)誘多能導(dǎo)利當(dāng)世歸心。與曇簡尼同憩法音寺。后移白山棲托樹下。功化轉(zhuǎn)弘。以建武元年二月十八日。與曇簡同夜燒身。道俗哀赴莫不哽咽。收其舍利樹封墳剎焉。
人物簡介
比丘尼傳·南齊曇簡。本姓張。清河人也。為法凈尼弟子住寺。游學(xué)淮海弘宣正法。先人后己志在廣濟。以齊建元四年立法音精舍。禪思靜默通達三昧。德聲遐布功化自遠。道俗敬仰盛修供施。時有慧明法師。深愛寂靜。本住道林寺。永明時為文惠帝竟陵文宣王之所修飾。僧多義學(xué)累講經(jīng)論。去來諠動明欲去之。簡以寺為施因移白山。更立草庵以蔽風(fēng)雨。應(yīng)時行乞。取給所資。常聚樵木。云營功德。以建武元年二月十八日夜。登此積薪引火自焚。舍生死身供養(yǎng)三寶。近村見火競來赴救。及至簡已遷滅。道俗哀慟聲振山谷。即聚所馀為立墳剎也。
人物簡介
比丘尼傳·南齊超明本姓范。錢塘人。父先少為國子生。世奉大法。明幼聰穎雅有志尚。讀五經(jīng)善文義。方正有禮內(nèi)外敬之。年二十一夫亡寡居。鄉(xiāng)鄰求嫂誓而弗許。因遂出家住崇隱寺。神理明徹道識清悟。聞吳縣北張寺有曇整法師道行精苦從受具足。后往涂山聽慧基法師。講說眾經(jīng)便究義旨。一經(jīng)于耳退無不記。三吳士庶內(nèi)外崇敬。尋還錢塘移憩齊明寺。年六十馀。建武五年而卒也。時又有法藏尼。亦以學(xué)行馳名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北魏皇族,鮮卑族。國之疏族。性忠直,有智謀,道武帝厚待之。賜爵文安公,拜安東將軍。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北魏北平無終人,字景文。博通經(jīng)籍。征拜秘書著作郎,舉為國子祭酒。后兼幽州中正。時孝文帝令諸州中正各舉所知,尼與齊州大中正房千秋各舉其子。出為幽州平北府長史,帶漁陽太守,未拜,坐為中正時受鄉(xiāng)人財貨免官。嘗作《字釋》,未成而卒,年六十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約556
【介紹】:
西魏河?xùn)|聞喜人,字景尼。裴漢弟。起家奉朝請,累遷從事中郎。西魏恭帝初,從于謹平江陵,人皆競?cè)≌渫?,尼唯取梁元帝素琴一張。官至御正下大夫?/blockquote>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534—589
【介紹】:
南朝梁女尼,建康人。本姓蔡。少出家,為比丘尼凈暉弟子。事師恭勤,戒行清嚴。廣探五部,雅能傳述。后敕為南晉陵寺主。
比丘尼傳·卷第四令玉。本姓蔡。建康人也。少出家住何后寺禪房。為凈曜尼弟子。凈曜律行純白思業(yè)過人。玉少事師長恭勤匪懈。始受十戒威儀可觀。及受具足禁行清白有若冰霜。博尋五部妙究幽宗。雅能傳述。宋邵陵王大相欽敬。請為南晉陵寺主。固讓不當(dāng)。王不能屈。以啟元徽。元徽再敕事不獲免。在任積年。不矜而莊不厲而威。年七十六。梁天監(jiān)八年卒寺。復(fù)有令惠戒忍慧力。并顯名。令惠誦妙法蓮華維摩勝鬘等經(jīng)。勤身蔬飯卓然眾表。戒忍聰朗好學(xué)經(jīng)目不忘?;萘ρ抛R虛通無所矯競。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北周河?xùn)|汾陰人,字尼卿。薛道衡兄。博覽墳典,尤善隸書。初仕北周為上黃郡守。周平齊,徙燕郡太守,以簡惠稱。武帝宣政元年,賜爵齊安縣子。卒于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