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仙省
指尚書省。《舊唐書·文苑傳中·賀知章》:“故 越州 千秋觀 道士 賀知章 ,器識夷淡,襟懷和雅,神清志逸,學(xué)富才雄……故飛名仙省,侍講龍樓?!?/div>
分類:尚書省
《漢語大詞典》:宮臺(宮臺)
(1).宮殿臺榭。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記越地傳:“ 勾踐 小城, 山陰城 也。周二里二百二十三步,陸門四,水門一。今倉庫是其宮臺處也?!?唐 李賀 《春歸昌谷》詩:“青樹 驪山 頭,花風(fēng)滿 秦 道。宮臺光錯落,裝畫徧峯嶠。” 王琦 匯解:“宮臺,謂 驪山 上下宮殿臺榭,如 華清宮 、 集靈臺 、 按歌臺 、 舞馬臺 之屬。”
(2).尚書省的別稱。 東漢 以尚書輔佐皇帝,直接處理政務(wù)。因官署設(shè)在宮中,故稱宮臺。又稱宮省。南齊書·鄱陽王鏘傳:“宮臺內(nèi)皆屬意於 鏘 ,勸 鏘 入宮發(fā)兵輔政?!眳⒁姟?宮省 ”。
《國語辭典》:宮?。▽m?。 ?span id="j56rnkh" class='label'>拼音:gōng shěng
1.設(shè)于禁宮中的官署,如門下省、中書省等。
2.宮禁。《三國志。卷九。魏書。曹真?zhèn)鳌罚骸戈涕L于宮省,又尚公主,少以才秀知名。」
《漢語大詞典》:粉閣(粉閣)
(1).尚書省的別稱。 唐 王建 《寄杜侍御》詩:“何須服藥覓昇天,粉閣為郎即是仙?!?br />(2).猶閨閣。 南朝 梁簡文帝 《七勵》:“植宜男於粉閣,樹君子於椒房?!?唐 殷文圭 《寄廣南劉仆射》詩:“畫船清宴蠻溪雨,粉閣閒吟瘴嶠云?!?/div>
《漢語大詞典》:雉省
指尚書省。 宋 梅堯臣 《次韻王舍人憶省中小桃寄江學(xué)士》:“鳳池人憶去年艷,雉省客無今日狂?!眳⒁姟?雉門車 ”。
分類:尚書省
《漢語大詞典》:雉門車(雉門車)
藝文類聚卷九十引 晉 蕭廣濟 《孝子傳》:“ 蕭芝 至孝,除尚書郎,有雉數(shù)十頭,飲啄宿止。當(dāng)上直,送至歧路;下直入門,飛鳴車側(cè)?!币蛞浴帮糸T車”指郎官之車。 唐 錢起 《江寧春夜裴使君席送蕭員外》詩:“主人熊軾任,歸客雉門車。”亦省作“ 雉車 ”。 唐 楊巨源 《酬令狐員外直夜書懷見寄》:“此地從頭白,經(jīng)年望雉車?!?唐 楊巨源 《送殷員外使北蕃》:“努力黃云北,仙曹有雉車?!眳⒁姟?雉門 ”。
分類:郎官
《漢語大詞典》:文昌省
尚書省的別稱。 宋 陸游 《寄楊濟伯》詩:“昔日文昌省,頻年 灧澦堆 ?!眳⒁姟?文昌臺 ”。
分類:尚書省
《漢語大詞典》:文昌臺(文昌臺)
唐 代尚書省之別名。 武則天 光宅 元年,改尚書省為文昌臺。 唐 陳子昂 《臨卭縣令封君遺愛碑》:“遂用疇咨舊章,允懷甿誦,奪之公禮,上之於文昌臺?!眳㈤?span id="lya7can" class="book">《新唐書·百官志一》。
《漢語大詞典》:含香署
指尚書省。以尚書郎含雞舌香奏事,故名。 唐 李頎 《圣善閣送裴迪入京》詩:“舊託含香署,云霄何足難?!眳⒁姟?含香 ”。
《漢語大詞典》:含香
(1).帶著香氣。 南朝 梁 江淹 《待罪江南思北歸賦》:“桂含香兮作葉,藕生蓮兮吐絲?!?唐 李百藥 《笙賦》:“柳佩翠而辭寒,梅含香而受日?!?br />(2).古代婦女銜香于口以增芬芳之氣。 唐 張鷟 《游仙窟》:“艷色浮粧粉,含香亂口脂?!?宋 辛棄疾 《瑞鶴仙·賦梅》詞:“溪奩照梳掠。想含香弄粉,艷粧難學(xué)?!?br />(3).謂含服香藥。香,指春藥。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助情花:“ 明皇 正寵妃子,不視朝政……﹝ 安祿山 ﹞因進助情花香百粒,大小如粳米而色紅。每當(dāng)寢處之際,則含香一粒助情發(fā)興,筋力不倦?!?br />(4).古代尚書郎奏事答對時,口含雞舌香以去穢,故常用指侍奉君王。 漢 應(yīng)劭 漢官儀卷上:“尚書郎含雞舌香伏其下奏事?!?span id="w1nvnkh" class="book">《通典·職官四》:“尚書郎口含鷄舌香,以其奏事答對,欲使氣息芬芳也?!?唐 王維 《重酬苑郎中》詩:“何幸含香奉至尊,多慚未報主人恩?!?明 屠隆 《綵毫記·仙翁指教》:“你且去近侍君王,準被著簪筆彤墀,含香畫省,起草 明光 ?!?/div>
《漢語大詞典》:凱闈(凱闈)
指尚書省。 南朝 梁 陶弘景 《許長史舊館壇碑》:“徵入凱闈,納言帝側(cè)?!?/div>
分類:尚書省
《國語辭典》:三省  拼音:sān xǐng
以三事省察,泛指詳察己身過失?!墩撜Z。學(xué)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明。無名氏《貧富興衰記。楔子》:「吾日三省朝聞道,自古寒儒陋巷居?!?/div>
《漢語大詞典》:中行
(1).行為合乎中庸之道的人。論語·子路:“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
(2).泛指中庸之道。 清 姚鼐 《方侍廬先生墓志銘》:“先生默默,獨守中行?!?br />(3).中等德行。荀子·子道:“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順下篤,人之中行也?!?/div>
《漢語大詞典》:中臺(中臺)
(1).內(nèi)臺。古代天子會諸侯時,為諸侯所設(shè)的臺。分內(nèi)外臺,內(nèi)臺比外臺尊貴。逸周書·王會:“中臺之外,其左泰士,臺右彌士?!?朱右曾 校釋:“中臺即內(nèi)臺,其外則下等也。”
(2).即尚書省。 秦 漢 時尚書稱中臺,謁者稱外臺,御史稱憲臺,合稱三臺。 魏 晉 宋 齊 并稱尚書臺, 梁 陳 后魏 北齊 隋 則稱尚書省。 唐 時曾更名中臺,后又改為尚書省。參閱《初學(xué)記·尚書令》。《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故遣中臺近官迎致犒賜,以旌茂功,以慰劬勞?!?唐 韓愈 《贈刑部馬侍郎》詩:“紅旗照海壓南荒,徵入中臺作侍郎?!?宋 蘇舜卿 《杜公讓官表》:“尋被峻命,入官中臺。”
(3).舊時演戲,例由次要演員先演開場戲,而后才由主要演員演出正本戲,稱為中臺。紅樓夢第七一回:“直到歇了中臺, 賈母 方進來歇息?!?br />(1).星名。晉書·天文志上:“西近文昌二星,曰上臺……次二星,曰中臺。” 唐 白居易 《司徒令公分守東洛移鎮(zhèn)北都云云寄獻以抒下情》詩:“天上中臺正,人間一品高?!痹敗?三臺 ”。
(2). 漢 代以來,以三臺當(dāng)三公之位,中臺比司徒或司空,后遂成為司徒或司空的代稱。后漢書·郎顗傳:“白虹貫日,以甲乙見者,則譴在中臺……宜黜司徒,以應(yīng)天意?!?南朝 陳 徐陵 《司空韋昭達墓志銘》:“屬上將之韜光,逢中臺之掩曜?!?唐 王維 《故太子太師徐公挽歌》:“久踐中臺座,終登上將壇?!?元 李直夫 《虎頭牌》第四折:“又不是相府中臺,御史西臺,打的你肉綻也那皮開。”
《國語辭典》:三臺(三臺)  拼音:sān tái
1.漢時以尚書為中臺,御史為憲臺,謁者為外臺,總稱為「三臺」?!逗鬂h書。卷七四上。袁紹傳》:「坐召三臺,專制朝政?!?br />2.古時天子有靈臺、時臺、囿臺,合稱為「三臺」。唐。徐堅《初學(xué)記。卷二四。臺第六。敘事》:「天子有三臺,靈臺以觀天文,時臺以觀四時施化,囿臺以觀鳥獸魚鱉?!?br />3.星座名。分上臺、中臺、下臺,共六星。各兩星相比而斜上,有如天子至臣民的階級一樣。參見「泰階」條。
《國語辭典》:仙郎  拼音:xiān láng
1.面貌年輕的仙人。比喻俊美的青年。宋。張先〈醉桃源。仙郎何日是來期〉詞:「仙郎何日是來期?無心云勝伊?!埂都t樓夢》第五回:「好一似霽月光風(fēng)耀玉堂,廝配得才貌仙郎?!挂沧鳌赶衫伞埂?br />2.唐代稱尚書省的郎中、員外郎為「仙郎」。唐。王維〈重酬苑郎中〉詩:「仙郎有意憐同舍,丞相無私斷掃門?!?/div>
《漢語大詞典》:仙臺(仙臺)
初學(xué)記卷十一引 晉 司馬彪 《續(xù)漢官志》:“尚書省在 神仙門 內(nèi)。”后因稱尚書省為“仙臺”。 南朝 梁 王筠 《和劉尚書詩》:“客館動秋光,仙臺起寒霧?!?唐 王勃 《上許左丞啟》:“守愚空谷,歛跡仙臺?!?/div>
分類:尚書省
《漢語大詞典》:朝端
(1).位居首席的朝臣。指尚書省的長官。《宋書·王弘傳》:“臣 弘 忝承人乏,位副朝端,若復(fù)謹守???,則終莫之糾正?!?span id="uxjrz0q" class="book">《文選·王儉〈褚淵碑文〉》:“蹔遂沖旨,改授朝端。” 李周翰 注:“改授司徒,以為朝臣之首也?!?唐 王維 《送丘為往唐州》詩:“朝端肯相送,天子綉衣臣?!?br />(2).朝廷。 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敷奏朝端,百揆惟穆。” 宋 王禹偁 《送田舍人出牧淮陽》詩:“藥樹吟多且握蘭,藹然公議滿朝端?!?span id="xgdqnfx" class="book">《明史·吳時來傳》:“ 時來 初以直竄,聲振朝端?!?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時事·劉庸夫:“門生故吏,分布朝端?!?/div>
《國語辭典》:前行  拼音:qián xíng
1.先鋒部隊?!妒酚?。卷七。項羽本紀》:「使長史欣為上將軍,將秦軍,為前行?!?br />2.以前的行為舉止?!盾髯?。議兵》:「武王之誅紂也,非以甲子之朝而后勝之也,皆前行素脩也?!?br />3.繼續(xù)向前走?!度辶滞馐贰返谌幕兀骸盖f紹光也起來洗了臉,叫小廝拴束行李,會了帳,一同前行?!?br />4.唐、宋時尚書省六部分前行、中行、后行三等,兵部、吏部及左右司為前行。小說中多為對吏員的尊稱?!段宕菲皆?。漢史。卷上》:「右侍森嚴,盡是獄級前行推款吏?!?/div>
《漢語大詞典》:后行(後行)
(1).排在后面的行列。漢書·李陵傳:“ 陵 引士出營外為陳,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隋書·禮儀志三:“勇者持鉦鼓刀楯,為前行,戰(zhàn)士次之,槊者次之,弓箭為后行?!?唐 岑參 《秋夕讀書幽興獻兵部李侍郎》詩:“驚蟬也解求高樹,旅鴈還應(yīng)厭后行?!?br />(2). 唐 宋 時尚書省次序分前、中、后三行,工部、禮部為后行。 宋 王溥 唐會要·尚書省分行次第:“以兵、吏及左右司為前行,刑、戶為中行,工、禮為后行,每行各管四司。”太平廣記卷二五○引 唐 韋述 《兩京新記·尚書郎》:“尚書郎,自兩 漢 已后,妙選其人。 唐 武德 貞觀 已來,尤重其職。吏、兵部為前行,最為要劇,自后行改入,皆為美選?!?/div>
《漢語大詞典》:都堂
(1). 唐 尚書省署居中,東有吏、戶、禮三部,西有兵、刑、工三部,尚書省的左右仆射總轄各部,稱為都省,其總辦公處稱為都堂。 宋 金 沿之。 唐 韋承貽 《策試夜?jié)摷o長句于都堂西南隅》:“褒衣博帶滿塵埃,獨自都堂納卷回?!?清 趙翼 《漳州木棉庵懷古》詩:“五日都堂班絶席,百僚文案稟鈞裁?!?br />(2). 明 代稱都察院長官都御史、副都御史、僉都御史。又派遣到外省的總督、巡撫都帶有都察院御史銜,亦稱都堂。《平山冷燕》第十一回:“這個 燕生員 ,乃是本郡 燕都堂 之子,叫做 燕白頷 ?!眳㈤?清 梁章鉅 稱謂錄·都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