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版圖(版圖)  拼音:bǎn tú
1.國家的戶籍和地圖?!吨芏Y。天官。司會》「凡在書契版圖者之貳」句下漢。鄭玄。注:「版,戶籍也。圖,土地形象,田地廣狹?!?br />2.泛指國家疆域?!段宕菲皆?。周史。卷下》:「今通州既入版圖,吳越之使,可遵海而歸汴矣?!?/div>
《國語辭典》:監(jiān)門(監(jiān)門)  拼音:jiān mén
1.守門的小吏?!吨芏Y。地官。司門》:「祭祀之牛牲系焉,監(jiān)門養(yǎng)之?!?br />2.監(jiān)守門戶?!逗鬂h書。卷七二。董卓傳》:「傕使校尉監(jiān)門,隔絕內(nèi)外。」
3.職官名。掌宮殿門禁與守衛(wèi)等事?!端鍟?。卷二八。百官志下》:「左右監(jiān)門,各率一人,副率二人,掌諸門禁?!?/div>
《國語辭典》:抱關(guān)(抱關(guān))  拼音:bào guān
1.守門或守門的人?!妒酚洝>砥咂?。魏公子列傳》:「嬴乃夷門抱關(guān)者也,而公子親枉車騎,自迎嬴于眾人廣坐之中?!?br />2.比喻卑微的職位?!逗鬂h書。卷二二。朱祐等傳。論曰》:「朝有世及之私,下多抱關(guān)之怨。」宋。蘇軾 次韻胡完夫詩:「青衫別淚尚斕斑,十載江湖困抱關(guān)?!?/div>
《國語辭典》:抱關(guān)擊柝(抱關(guān)擊柝)  拼音:bào guān jí tuò
守門和巡夜報更的人。泛指位卑祿薄的小官。《孟子。萬章下》:「辭尊居卑,辭富居貧,惡乎宜乎?抱關(guān)擊柝。」元。周霆震 軍中苦樂謠九首之五:「疊石支床擁敗氈,抱關(guān)擊柝日隨緣?!?/div>
《國語辭典》:獄吏(獄吏)  拼音:yù lì
管理牢獄的官吏?!妒酚洝>硪灰欢?。平津侯傳》:「丞相公孫弘者,齊菑川國薛縣人也,字季。少時為薛獄吏,有罪,免?!埂度辶滞馐贰返谝灰换兀骸改菚r懊惱不如竟到沭陽,也免得與獄吏為伍?!?/div>
《國語辭典》:農(nóng)隙(農(nóng)隙)  拼音:nóng xì
農(nóng)事空閒的時候?!秶Z。周語上》:「于是乎又審之以事,王治農(nóng)于籍,蒐于農(nóng)隙?!顾?。王邁簡同年刁時中俊卿〉詩:「筑事宜少寬,紓徐俟農(nóng)隙?!挂沧鳌皋r(nóng)閒」。
《漢語大詞典》:農(nóng)瑣(農(nóng)瑣)
農(nóng)政小吏。晉書·懷帝愍帝紀(jì)論:“爾乃取 鄧艾 于農(nóng)瑣,引 州泰 于行役,委以文武,各善其事。”按, 鄧艾 任典農(nóng)功曹時,奉使詣 司馬宣王 ,由此見知,遂被拔擢。參閱三國志·魏志·鄧艾傳 裴松之 注。
《國語辭典》:書寫(書寫)  拼音:shū xiě
用筆寫。如:「書寫對聯(lián)」、「書寫橫批」。
《國語辭典》:吏胥  拼音:lì xū
官署中掌理案牘的官吏。唐。白居易和除夜作〉詩:「我統(tǒng)十郎官,君領(lǐng)百吏胥?!乖?。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二。貞烈墓》:「從而邑之惡少年,與官之吏胥皂隸輩?!?/div>
《國語辭典》:橐筆(橐筆)  拼音:tuó bǐ
1.手持橐囊,簪筆于頭,隨時奉命執(zhí)筆寫作。參見「持橐簪筆」條。
2.比喻筆墨生涯。清??涤袨椤洞笸瑫<撞?。人生之苦》:「明以來之文臣不為公侯,必待艱難考試乃得青衿,百人橐筆,僅一登科?!?/div>
分類:小吏簪筆
《國語辭典》:嗇夫(嗇夫)  拼音:sè fū
1.農(nóng)夫?!俄n非子。說林下》:「此嗇夫,公之故人,公奚不休舍?」
2.職官名。秦置為鄉(xiāng)官,掌聽訟收稅等事情,漢有虎圈嗇夫等。
3.簡樸節(jié)用的人。明。張居正〈壽襄王殿下序〉:「我嗇夫也,吾告子以嗇而已?!?/div>
《國語辭典》:御者  拼音:yù zhě
1.侍從。《資治通鑒。卷三三。漢紀(jì)二十五。哀帝建平元年》:「帝與昭儀坐,使御者于客子解篋緘,未已?!?br />2.駕馭車馬的人?!秲x禮。既夕禮》:「御者執(zhí)策,立于馬后。」
《漢語大詞典》:部吏
(1).古時城中小吏,約相當(dāng)于里正。
(2).古代各郡的屬吏。泛指地方官。 漢 王充 論衡·商蟲:“變復(fù)之家,謂蟲食穀者,部吏所致也?!?span id="mvu3mhf" class="book">《后漢書·陳忠傳》:“自今彊盜為上官若它郡縣所糺覺,一發(fā),部吏皆正法。” 李賢 注:“部吏,謂督郵、游徼也。” 宋 蘇軾 《約公擇飲是日大風(fēng)》詩:“我慙山郡空流連,牙兵部吏笑我寒?!?br />(3).中央各部的辦事小吏。 陳夔龍 《夢蕉亭雜記》卷二:“乃飭部吏特約寺中得力之書役來見,善言曉諭,以安其心?!?/div>
《國語辭典》:疆吏  拼音:jiāng lì
1.指守護(hù)邊疆的官吏?!蹲髠??;腹吣辍罚骸赣谑驱R人侵魯疆,疆吏來告?!?br />2.掌理地方事務(wù)的官吏。清代稱總督、巡撫為封疆大吏。簡稱為「疆吏」。
《國語辭典》:疆臣  拼音:jiāng chén
守護(hù)一方疆土的官吏。清。陳康祺《郎潛紀(jì)聞》卷五:「飾終懋典,榮及旁孫,他疆臣未嘗有也。」
《國語辭典》:乘田  拼音:chéng tián
春秋時主管畜牧的小官,后泛指小官吏?!睹献?。萬章下》:「嘗為乘田矣?!?jié)h。趙岐。注:「苑囿之吏也,主六畜之芻牧者也?!?jié)h。王充《論衡。自紀(jì)篇》:「為乘田委吏,無于邑之心;為司空相國,無說豫之色?!?/div>
《漢語大詞典》:府史
古時管理財貨文書出納的小吏。周禮·天官·序官:“府六人,史十有二人?!?鄭玄 注:“府,治藏;史,掌書者。凡府、史,皆其官長所自辟除。”《儀禮·士冠禮》“有司如主人服” 漢 鄭玄 注:“有司,郡吏有事者,謂主人之吏所自辟除。府史以下,今時卒吏及假吏是也?!?宋 司馬光 《知人論》:“謹(jǐn)蓋藏,吝出納,治文書,精會計,此府史之職也?!?清 夏炘 學(xué)禮管釋·釋君服:“府史之類,即庶人在官者。”
《國語辭典》:白直  拼音:bái zhí
1.爽性、坦率。如:「這世間性情白直、心寬念純的人已不多屬罕見。」宋。朱熹答呂子約書〉:「不若放下,只白直看子思說底。」《朱子語類。卷二二。論語。學(xué)而篇下》:「良善之人,自然易直而無險詐,猶俗言白直也。」
2.南北朝時在官府當(dāng)值而非領(lǐng)固定薪水的人員,常為諸王鎮(zhèn)帥的隨從,諸王出行時則夾車護(hù)衛(wèi)。《宋書。卷一八。禮志五》:「諸鎮(zhèn)常行,車前后不得過六隊,白直夾轂,不在限?!购蠓褐腹俑~外的人員。宋。蘇軾與蕭朝奉〉:「特為于郡中諸公,醵借白直數(shù)十人,送至方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