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小信
(1).小事情上的誠信;在小節(jié)上拘泥守信。《左傳·莊公十年》:“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瘜υ唬骸⌒盼存冢窀ジR??!?唐 劉禹錫 《辯跡論》:“夫豈飾小信而要邪?道相籠久矣。” 清 鈕琇 觚賸·西臺篤行:“不瑣瑣以小信為意?!?br />(2).江海規(guī)律性的輕微漲水現(xiàn)象。 清 吳蔚光 《悲灶戶》詩:“大信已過小信來,盼到天晴還弗果?!?/div>
《漢語大詞典》:小信未孚
(這只是)小信用,未能(受到神靈充分)信任。孚,為人所信服。例如:小信未孚,神弗福也?!?a target='_blank'>左傳·莊公十年》
《國語辭典》:小忠小信  拼音:xiǎo zhōng xiǎo xìn
表面上講忠誠信用,事實上只是取信于人的手段?!稏|周列國志》第二○回:「在獻公前,小忠小信,貢媚取憐。又時常參與政事,十言九中?!埂肚迨犯?。卷五。世祖本紀二》:「小忠小信,固結主心,大憝大奸,潛持國柄?!?/div>
《漢語大詞典》:小亮
猶小信。小事情上的誠信。 宋 曾鞏 《書魏鄭公傳后》:“大公至正之道,非滅人言以揜己過,取小亮以私其君,此其不可者也?!?/div>
《漢語大詞典》:不諒(不諒)
(1).不相信。《詩·鄘風·柏舟》:“汎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兩髦,實維我儀,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諒人只?!?毛 傳:“諒,信也。”《楚辭·離騷》:“惟此黨人之不諒兮,恐嫉妬而折之?!?汪瑗 集解:“不諒謂不信己瓊佩之美也?!?br />(2).不信實,不誠實。 漢 張衡 《東京賦》:“守位以仁,不恃隘害,茍民志之不諒兮,何云巖險與襟帶。”
(3).謂不拘于小信。論語·衛(wèi)靈公:“子曰:君子貞而不諒?!?何晏 集解引 孔安國 曰:“君子之人正其道耳,言不必小信?!?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貞而不諒,通而能固?!?br />(4).不體諒。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于去惡:“兄誠不諒我之深矣。欲不言,則此心無以自剖,驟言之,又恐驚為怪異。奈何?”
《漢語大詞典》:邊信(邊信)
(1).偏信。管子·問:“小利害信,小怒傷義,邊信傷德?!币徽f為小信。見 俞樾 諸子平議·管子三。
(2).邊地的書信。 宋 戴復古 《廣東漕李實夫》詩之三:“丁寧北來雁,邊信怕沉浮?!?宋 陸游 《月上海棠》詞:“燕子空歸,幾曾傳 玉關 邊信?!?/div>
《漢語大詞典》:匹夫溝瀆(匹夫溝瀆)
論語·憲問:“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jīng)於溝瀆而莫之知也。”后因以“匹夫溝瀆”謂拘守普通人的小信小節(jié)。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張司封廟:“江之所恃者隄,安有 伯起 不知以石代薪之便,功未及成,效匹夫溝瀆之為?”
《漢語大詞典》:匹夫小諒(匹夫小諒)
語本論語·憲問:“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jīng)於溝瀆而莫之知也?!焙笠浴捌シ蛐≌彙敝钙胀ɡ习傩账氐男」?jié)小信。 清 無名氏 《王氏復仇記》:“﹝ 祝舉人 ﹞情極自縊死。遺筆囑其子曰:‘……含冤自經(jīng),雖類匹夫小諒,實出萬不得已?!?/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