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閨秀詞鈔·卷十
一名尊瑜,字玉士,錢塘人,為霖女,仁和諸生許光鑒室。有《見青閣詩稿》。
西泠閨詠
玉士茂才,聽樵女,母即蘭上女史,善鼓琴,精音律,尤善吹簫,工詩詞。
杭郡詩三輯
玉士,祖諱琨,以名進士,官京外三十年,清廉如洗。父明經(jīng),號為霖,著力改齋詩草,不廢學齋稿。老而無子,依孺人以居,孝養(yǎng)倍至。詩學出自家傳,氣格蒼老,不辯為閨中手筆。書法逼近平原歸書臺茂才,不十年遽失所天,撫教藐孤,幾如嚴師,至今慶恩、慶曾先后領(lǐng)鄉(xiāng)薦。孫文緯亦游庠序,集中斷句如《詠桂》云“十分秋在濃香里,萬古春生皓魄中?!薄稓堁吩啤巴ネ庥休x疑夜月,水邊無力助春潮?!薄端驮S子雙六舅父延榖之官粵東》云“本是玉堂詞賦手,現(xiàn)他金粟宰官身?!薄对佈吩啤疤斓赜腥萁憎龅?,山林何處辯青蔥?!薄肚锶盏菂巧酵硖鳌吩啤胺办o涵山影去,風聲狂挾市聲來?!薄对乱孤劦选吩啤霸略诜蹓ㄓ办o,悄無人處獨聞簫?!薄额}某姬人梅花小影》云“一樹寒香一叢玉,花光人影不分明?!薄豆律教矫贰吩啤耙粡綎|風寒料峭,繞林猶滯暖鶯啼?!苯钥∫菘烧b。
兩浙輶軒續(xù)錄
魏謙升傳略“玉士夫人歸許書臺茂才,于事舅姑,睦妯娌之外,濡毫選韻,門內(nèi)怡愉,平日喜讀杜詩,氣蒼格老,不辨為閨中手筆,書法逼近平原。嫁不十年,所天遽喪,藐孤猶在襁褓,屏棄筆墨,撫孤成立,行誼可傳?!?/blockquote>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湖南澧州人,自號少白山人。嘉慶間官安徽巢縣柘皋巡檢。善畫山水,以枯淡勝,好用皴法,少著色。詩清逸無塵。字得米芾、黃庭堅遺意。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二八
曹應(yīng)樞,字秋槎,號尊生,瑞安人。嘉慶己卯舉人。有《梅雪堂詩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江蘇嘉定人,字尊魯,一字亮甫。道光十八年進士。官至遵義知府。精訓詁、輿地之學。有《周書集訓校釋》、《服氏解誼》、《汲冢紀年存真》、《詩地理征》、《春秋左傳地理征》等。

人物簡介

梁溪詩鈔
楊延俊(1809-1859),字吁尊,號覺先,江蘇金匱縣(今屬無錫市)人。道光丁未進士,官至山東肥城知縣,有蕙政,入祀肥城名宦祠。以子宗濂貴贈光祿大夫三品京堂長蘆鹽運使,著有《裘學樓類稿》。
維基
楊延?。?809年—1859年),字吁尊,號菊仙,江蘇金匱縣(今屬無錫市)人。官至山東肥城知縣。楊延俊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考中甲辰恩科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式丁未科張之萬榜三甲第七十名,賜同進士出身。咸豐四年(1854年)任山東肥城知縣,任內(nèi)助學愛民。咸豐五年(1855年),太平天國北伐軍被圍困在距肥城百里的馮官屯,因此朝廷兵差絡(luò)繹不絕,楊延俊寧可捐廉舉債募勇,不愿增加生民負擔,終因虧累而被解任。其聲名多年后仍深為當?shù)厥苛址Q道。光緒《肥城縣志》有其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滿洲鑲黃旗人,裕瑚魯氏,字子久,一字尊生。道光十六年進士,歷官至貴州按察使。工詞,詩亦清新雅健。有《大小雅堂集》。
晚晴簃詩匯·卷一三九
承齡,字子久,一字尊生,滿洲旗人。道光丙申進士,歷官貴州按察使。有《大小雅堂詩集》。
維基
承齡(1814年—1865年),字子久,一字叔度,號尊生,一號藏庵,別號凈業(yè)漁人,裕瑚魯氏,滿洲鑲黃旗人。進士出身,清朝官員、詞人。道光壬辰(1832年)順天鄉(xiāng)試舉人,丙申(1836年)恩科進士。由禮部主事、禮部掌印郎中歷官貴州安順府知府、貴陽府知府,貴州按察使,貴州布政使。曾任《欽定科場條例》(1852)提調(diào)官。工書法,身后其子恩元搜集遺墨,成《藏庵石刻》一冊。工詞,詩亦清新雅健。著有《大小雅堂詩集》四卷(清光緒十八年(1892)由其長子恩元刊印,狀元徐郙作序,榜眼文廷式題跋)、詞集《冰蠶詞》一卷(張之洞將它列入《書目答問》,作為推薦之書,并將納蘭性德與承齡列入清代著名詞家)、《六朝律造》十二卷。承齡師從正白旗滿洲、嘉慶十年(1805年)乙丑科進士、兵部尚書葉赫那拉氏那清安;幼年時曾跟隨乾隆五十一年(1786)科舉人丁應(yīng)鑾(字仙坡)學習。與正黃旗蒙古、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乙巳恩科進士柏春結(jié)社為詩。在貴州任職時,與莫友芝相唱和。他的《慶清朝·登薊州獨樂寺閣》詞中寫道:“試向薊門極目,見五云飛處,遠樹春浮。山僧解事,雁堂曾識龍斿。聞道百靈雜沓,半天風雨謁珠邱。闌干外、翠微萬疊,遙拱神州”。他的《八聲甘州·太和周春甫繼煦別駕舊有桐陰山館小照轉(zhuǎn)題失去復(fù)得仇十洲畫景物相合遂以代圖屬題》詞中寫道:“頗怪當年畫史,為誰營丘壑,留伴疏狂。只青溪幾曲,欲問轉(zhuǎn)茫茫。莽天涯、猿啼鶴怨,盡容他,清簟送斜陽。蘋洲外、待攜漁笛,同譜滄浪”。楊鐘羲對承齡的詩詞評論是:“纏綿悱惻,有少陵忠厚之遺。......所作風華流麗,出入初唐”(見《雪橋詩話全編》,vol.1)。

人物簡介

維基
許鳳翔,字尊榮,號恂堂,安徽廬江縣人,中國清朝官員。許鳳翔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乙巳恩科進士。于咸豐四年(1854年)接替姚鴻擔任臺灣府臺灣縣知縣。八年(1858年)任臺灣府海防兼南路理番同知。

人物簡介

二十世紀詩詞文獻匯編
洪錫爵(1839—1904),字桐云,一字尊彝,四川華陽縣(今成都)人。以孝行召為司奏牘,同治癸卯、光緒乙亥兩科均入內(nèi)簾分校,稱得士。權(quán)慶城縣篆,期滿回省辦牙厘局文案九年,又權(quán)興山縣事,期滿回省復(fù)入牙厘局十五年,榷安陸船局十六年。光緒二十一年,權(quán)廣濟縣事。二十二年,授宣恩縣。二十八年調(diào)授黃岡縣,卒于宜昌旅館。錫爵在任上,多有清匪賑災(zāi)之舉,有政聲。著有《雙翯館詩存》。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凈讀篇第八之八
釋仁里,字尊美。姓王氏,邵陽人也。生性淳樸,幼失恃怙,早歲祝發(fā)青云山。年二十,受具于岐山恒志。志宗規(guī)嚴厲,不稍寬假仁乘戒俱,急冤親等,慈杜多行,成道譽漸著。光緒初,邵北緇素于白云巖辟創(chuàng)毗盧寺,迎仁主之。此地林壑幽險,風氣渾噩,未幾禪侶蒸蒸竟成叢席。邵城東有點石庵者,自顓愚禪師開化后已,百有馀年,風雨剝落,棟宇將傾。庵眾乞仁主持,再弘悲愿,不數(shù)稔殿閣巍巍,照耀山谷。丁未冬傳戒于毗盧,得新學一百九十馀人,誘掖孜孜不倦津梁。獨以寺無大藏,學子雖勤,莫窺秘要。庚戌夏,詣闕請經(jīng),繞道名山,再經(jīng)霜雪,始達京都。時寄禪敬安主天童,邀之入山度夏,及其行也。并勖以詩,多敘其平生懿行,有可采者,略云“多生忍辱運悲深,刀割香涂不動心。蚤虱紛紛來乞食,舍身為彼立叢林。”蓋仁嘗蚤蛩滿衣,或為去之。仁笑謝曰:“我已舍身,為彼立叢林,奈何遷去,違我本愿。”又,“錫杖繩床手自將,廣行方便作津梁。欲知德被?蟲細,看取隨身漉水囊?!比士炙杏邢x,先以紗囊漉之,始飲故云。又,“聞師行腳宿山庵,饑吃拳頭味亦甘。月出窺園猶拔草,令人思念每生慚?!比蕠L行腳至一庵投宿,拒而不納,棒喝隨之。仁竟怡然順受,月出猶為之除草。庵主感悟向之禮謝。其居點石也,每苦乏絕,而仁四來不拒一粒同餐,禪誦自若,故詩又云:“點石庵中苦異常,平居十日九無糧。唯將一滴??溪水,散作醍醐上味嘗?!奔亩U贈詩十四章,多不備錄,錄其紀實者。仁雖專心持念,而禪景清超,亦時動吟興?!冻Α吩疲骸扒彘g佳趣在林泉,淡薄風光不世緣。瓦灶通燒松火煖,砂鐺爛煮菜根鮮。從來處富爭濃艷,自古居貧淡爨煙,輸我山僧忘歲月,不知明日又新年?!惫锍笈D初,偶有不適靜坐,二十日,沐浴更衣,合掌西向,一聲佛號,遽辭塵世。癸丑歲十有二月二十三日巳時也,壽七十有五,臘五十有五,塔于庵左。仁堅忍精進,形容枯寂,口期期若不能言,而筆下灑灑千言立就,長坐不臥者,五十馀年。冬夏一衲,不蓄私財。參父母未生前句得悟后,即翹心凈土,四十年不二心力,故說法示眾以念佛為指南云。

人物簡介

維基
貴賢(1841年—?),李氏,字尊谷,號哲生、哲生,內(nèi)務(wù)府漢軍鑲黃旗人。清朝官員,進士出身,善書法。同治九年(1870)庚午舉人,光緒二年(1876年)丙子恩科進士。光緒四年,任戶部山西司郎中。光緒十年,任江西道監(jiān)察御史。后任吏科給事中、禮科掌印給事中。光緒二十一年,任太常寺少卿。后改大理寺少卿。光緒二十三年,署宗人府府丞,任奉天府府丞兼學政。光緒二十四年(1898),因病解職。贈二品頂戴。在禮科掌印給事中任上,擔任《欽定臺規(guī)》(清都察院刊本,1892)分校官(分校官同事時戶科給事中、正藍旗漢軍進士胡俊章,兩人系光緒二年進士同榜)。與內(nèi)務(wù)府正白旗漢軍進士延茂為宜泉的《春柳堂詩稿》(光緒十五年(1889)己丑刊本,系當代紅學有爭論的文本)作序(內(nèi)務(wù)府鑲黃旗滿洲進士濟中作跋)。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1864-1942,貴州務(wù)川縣人,仡佬族。字尊吾,一字得庵,晚號聱園居士。光緒甲午科(1894年)中舉。第二年入京會試,參加“公車上書”簽名。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回到貴州,在貴陽與他人倡導組織“貴州不纏足會”,從事早期婦女解放運動。1913年擔任興義縣知府時被舉為貴州全省清廉六官吏之一。1915年,改任畢節(jié)縣知事,后任省公署秘書。1919年任《貴州通志》分纂。1920年他不愿卷入政治旋渦,辭職返鄉(xiāng),一心著書立說,編出《聱園詩?!穬删怼ⅰ对~?!芬痪?、《詩種》卷。
聱園詞?!ほ脱?/span>
早歲泛覽諸名家詞,間有模擬,以音律難諧,漫不留稿。近讀辛劉長短句,覺詞之為道,狀難狀之景、繪難繪之情,實可以濟詩之窮而極其變。且既不付之管弦,即稍舛音律,抑有何害。膽遂一壯,涉筆漸多,略檢存之,藉志一時意興,非敢附專家之塵影也。 己巳仲冬尊吾識。

人物簡介

詞學圖錄
林鐵尊(1871-1939)字鯤翔,號半櫻。吳興人。曾在北京政府任職,后任國民政府內(nèi)政部參事。工詞,參與發(fā)起如社雅集。有《半櫻詞》,況周頤為之序。

人物簡介

全臺詩
謝尊五(1872~1954),又名五美〖編者按:《臺灣總督府文官職員錄》登錄為「謝五美」。〗,字夢春,號靜軒老人,筆名安東夢春。臺北大稻埕(今臺北市)人,光緒年間生員。祖先出身將門〖其〈感作〉詩云:「戎戟傳家難遂愿(予先代將門出身故及)」。〗,居臺北下奎府町(今臺北市長安東路)。明治三十四年至三十七年間(1901~1904)任大稻埕公學校教師,〖參考《臺灣總督府文官職員錄》;《臺灣日日新報》,「島政」欄,公學近狀,1901年3月12日,第三版;《臺灣日日新報》,「雜事」欄,增補教員,1903年2月25日,第四版?!綖椤稿纭股鐔T。大正十四年(1925)曾游燕京,昭和二年(1927)汐止「灘音吟社」成立,任該社西賓,達九年,課以詩古文辭。昭和九年(1934)與林清敦、李聲元創(chuàng)蘆洲「鷺洲吟社」,并于昭和十五年(1940)擔任社長。昭和十年(1935)四月應(yīng)鄭水龍之邀,擔任淡水清水街「滬江吟社」顧問,此外,與「大同吟社」、「種竹齋」等詩社亦多有往來。戰(zhàn)后執(zhí)教于成功中學,民國四十二年(1953)應(yīng)「瀛社」社長魏清德之聘,擔任該社顧問。謝氏過世后,門人鄭水龍(云從)于民國四十三年編輯出版其生平詩集,題曰《夢春吟草》,民國九十年(2001)龍文出版社據(jù)此版本排印影印,詩集前有曹升謹、賴子清序文。今謝氏詩作據(jù)《臺灣日日新報》、《臺南新報》、《臺灣教育》、《詩報》、《瀛海詩集》、《崇圣道德報》及《夢春吟草》等輯錄編校。(余美玲撰)
蔣尊袆 朝代:清末

人物簡介

維基
蔣尊袆(1876年—?),字彬侯,浙江海寧人,光緒三十年(1904年)進士,出任過郵傳部主事。民國成立后在北京政府工作,民國六年(1917年)任交通部參事,民國八年(1919年)1月署交通部電政司司長,6月兼電政督辦。民國十一年(1922年)兼交通委員會實行委員。民國十九年(1930年),蔣尊袆(字彬侯)、王榮光(字梓賢)為了響應(yīng)政府建立公墓、廢除私葬之訓令,合作創(chuàng)建了萬安公墓,這是北京市歷史上最早的現(xiàn)代公墓之一。

人物簡介

簡介
字得尊,號遁初,一作鈍初、遁初、敦初,別號漁父,化名強齋、宋鍊、中島等,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仙瑞鄉(xiāng)上坊村香沖(今漳江鎮(zhèn)教仁村香沖組)人。 中國近代革命先驅(qū)者之一,被稱作為“中國憲政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