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龍種上尊王佛
【佛學大辭典】
(佛名)文殊菩薩之本地。首楞嚴三昧經(jīng)下曰:「龍種上如來?!剐牡赜^經(jīng)三曰:「龍種凈智尊王佛?!怪嵌日摱旁唬骸庚埛N尊?!狗ㄈA文句記二曰:「龍種上尊王?!巩惷w也。(參見:文殊)
文殊
【佛學大辭典】
(菩薩)Man^jus/ri^,文殊師利之略,舊稱文殊師利,滿殊尸利,新稱曼殊室利。新舊有六譯:無量壽經(jīng)、涅槃經(jīng)曰妙德,無行經(jīng)曰妙首,觀察三昧經(jīng),大凈法門經(jīng)曰普首,阿目祛經(jīng)、普超經(jīng)曰濡首,無量門微密經(jīng)、金剛瓔珞經(jīng)曰敬首(已上舊譯);大日經(jīng)曰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是妙之義;師利或室利,是頭之義,德之義,吉祥之義也。此菩薩與普賢為一對,常侍釋迦如來之左,而司智慧(普賢在右司理,但當以右智左理,今違之,一依勝劣之次第,二示理智融通之義也)。心地觀經(jīng)八曰:「三世覺母妙吉祥。」放缽經(jīng)曰:「今我得佛,皆是文殊師利之恩也。過去無央數(shù)諸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勾似兴_頂結(jié)五髻,以表大日之五智,手持劍,以表智慧之利劍,駕師子以表智慧之威猛。此文殊有種種之差別,如一字文殊,五字文殊,六字文殊,八字文殊,一髻文殊,五髻文殊,八髻文殊,兒文殊等。此中以五字五髻文殊為本體。法華文句二曰:「文殊師利,此云妙德。大經(jīng)云:了了見佛性,猶如妙德。」法華嘉祥疏二曰:「文殊,此云妙德。以了了見佛性,故德無不圓,累無不盡,稱妙德也?!刮饔蛴浰脑唬骸嘎馐依?,唐言妙吉祥,舊曰濡首,又曰文殊師利,或言曼殊尸利,譯曰妙德,訛也。」探玄記四曰:「梵語喚頭為室利、吉祥、德等,亦為室利,故致翻譯不同也?!够墼芬袅x上曰:「文殊師利,正云曼殊室利,言曼殊者此云妙也,室利者德也?!?br />
【佛學常見辭匯】
文殊師利的簡稱,菩薩名,以大智著稱,與普賢常侍于釋迦如來的左右。
彌陀三尊
【佛學大辭典】
(圖像)彌陀觀音勢至也。阿彌陀如來為中尊,觀音菩薩為左脅侍。勢至菩薩為右脅士。見觀無量壽經(jīng)。
【佛學常見辭匯】
中尊是阿彌陀佛,左脅侍是觀世音菩薩,右脅侍是大勢至菩薩。
彌勒三尊
【佛學大辭典】
(圖像)中尊為彌勒佛,左為法花林菩薩,右為大妙相菩薩。
【佛學常見辭匯】
中尊是彌勒佛,左是法花林菩薩,右是大妙相菩薩。
藥師三尊
【佛學大辭典】
(圖像)中尊藥師如來,左脅侍日光遍照菩薩,右脅侍月光遍照菩薩也。藥師經(jīng)曰:「于其國中有二菩薩摩訶薩: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彼無量無數(shù)菩薩眾之上首,悉持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正法寶藏?!?br />【佛學常見辭匯】
中尊藥師如來,左脅侍日光遍照菩薩,右脅侍月光遍照菩薩。
九識尊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八葉院之九尊,配于九識(據(jù)日本說)。
釋尊
【佛學大辭典】
(佛名)今之佛世尊,姓釋迦,故云釋尊。
【佛學常見辭匯】
釋迦牟尼佛世尊。
護國尊者所問大乘經(jīng)
【佛學大辭典】
(經(jīng)名)四卷。宋施護譯。略云護國尊者所問。與收于大寶積經(jīng)八十八十一兩卷之第十八護國菩薩會(隋阇那崛多譯),同本異譯。
觀音院三十七尊
【佛學大辭典】
(雜語)胎藏界曼陀羅之第三院云觀音院,中有三十七尊。
尊特身
【佛學常見辭匯】
尊貴特別的身體,指佛的報身。
無佛處稱尊
【俗語佛源】
比喻在沒有高人、人才處逞強。佛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圣者」。佛誕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官薯炛幸舱f:「天上天下無如佛,一切無有如佛者?!狗鸾陶J為:佛為一切眾生所敬仰,故稱「世尊」、「無上尊」。俗語如宋·黃庭堅《跋東坡書寒食詩》:「使蘇子贍見此,應(yīng)笑我于無佛處稱尊也?!梗ɡ蠲鳈?quán))
求佛求一尊
【俗語佛源】
大乘認為,一佛即一切佛,一切佛即一佛。拜佛當至誠專一。俗語「求佛求一尊」,比喻遇事不要亂求人,看準后,誠心誠意去求一人就可以了。如張恨水《金粉世家》第八六回:「你總不學一點交際手段,怎樣混得出來?連七爺這樣好說話的人,都不高興了,別人還行嗎?求佛求一尊,你這樣子,還是請七爺多幫忙吧?!梗ɡ蠲鳈?quán))
唯我獨尊
【俗語佛源】
相傳釋迦牟尼是從母親摩耶夫人的右脅出生的,墮地能立,周行七步,步步生蓮花。釋迦太子遍觀四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大聲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惯@是佛經(jīng)上關(guān)于釋迦太子誕生的傳說。這里所說的「我」,不能誤解為生死輪回中的「妄我」,而是指無所不在、徹底自在的「大我」、「真我」,亦即《涅槃經(jīng)》所說的「常樂我凈」之我。這個我同「佛性」、「真?!沟囊饬x是近似的。禪宗中作為參禪的話頭。如《五燈會元》卷四載:「問:至道無難,唯嫌揀擇。如何是不揀擇?師曰: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刮ㄎ要氉皙q說唯佛獨尊,所謂「天上天下無如佛」。在俗語中意義完全按字面轉(zhuǎn)化,指妄自尊大。如元·佚名《連環(huán)計》第一折:「孤家看來,朝里朝外,唯我獨尊,若要舉事之時,那一個敢道個不字兒的!」(李明權(quán))
尊勝者
【三藏法數(shù)】
謂世間之人,推為賢善者,及能離貪欲瞋恚愚癡而修行者,如是等類,名為尊勝,故宜施之。此施亦非菩薩之行。菩薩行施,見卑劣者愈當施與,豈分勝與不勝也。
尊重不翻
【三藏法數(shù)】
謂如梵語般若,華言智慧。大智度論云:般若實相,甚深尊重,智慧輕薄,是故但云般若而不言智慧,是為尊重,故不翻也。
尊重正教
【三藏法數(shù)】
謂諸比丘,唯依正教進修,遠離小乘及諸外道偏邪之說,是故能令正法不滅。(梵語比丘,華言乞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