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8詞典 2分類詞匯 26
《漢語大詞典》:約結(jié)(約結(jié))
(1).結(jié)盟,訂約。荀子·王霸:“約結(jié)已定,雖睹利敗,不欺其與?!?span id="bubikci" class="book">《漢書·匈奴傳贊》:“約結(jié)和親,賂遺單于,冀以救安邊境。” 唐 李翱 《兵部侍郎墓志》:“言不妄發(fā),與人有誠府,其相信不用約結(jié)?!?br />(2).結(jié)交;邀結(jié)。管子·形勢解:“圣人之與人約結(jié)也,上觀其事君也,內(nèi)觀其事親也,必有可知之理,然后約結(jié)?!?span id="qu7ltzk" class="book">《史記·淮南衡山列傳》:“ 淮南王 有女 陵 ,慧有口辯。王愛 陵 常多予金錢,為中詗 長安 ,約結(jié)上左右?!?span id="oel0znl" class="book">《后漢書·李通傳》:“ 光武 既深知 通 意,乃遂相約結(jié)?!?span id="h0totfo" class="book">《資治通鑒·唐則天后垂拱四年》:“諸王往來相約結(jié)?!?br />(3).郁結(jié),悶悶不樂。《漢書·循吏傳·朱邑》:“直 敞 遠(yuǎn)守劇郡,馭於繩墨,匈臆約結(jié),固亡奇也?!?顏師古 注:“約,屈也?!?br />(4).封緘。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紫泥封詔:“約書云者,約結(jié)也。以繩或帶結(jié)封而書字其上也,即封緘也?!?/div>
《漢語大詞典》:封角
封緘;封束。角,緘束。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事感:“吏知 李公 ( 李彥佐 )精誠已達(dá),乃沈鉤索之(指詔書),一釣而出,封角如舊,惟篆印微濕耳。” 宋 沈括 夢溪筆談·神奇:“僧依其言至 鹿頭關(guān) , 定忠 出一書,封角付僧?!?/div>
分類:封緘
《國語辭典》:封包  拼音:fēng bāo
在網(wǎng)路上傳送資料時,須先將資料依既定的格式切割成多個區(qū)塊,稱之為封包(Packet)。資料以封包的方式在網(wǎng)路上傳輸,每個封包分為表頭區(qū)(header)和資料區(qū)(data block)兩部分。表頭部分定義該封包的目的地位址和封包在網(wǎng)路上的處理方式。
《漢語大詞典》:封縢
猶封緘。后漢書·方術(shù)傳序:“然神經(jīng)怪牒,玉策金繩,關(guān)扃於明靈之府,封縢于瑤壇之上者,靡得而闚也。”
分類:封緘
《漢語大詞典》:一封
(1).古以十萬平方里為“一封”。梁書·刑法志:“地方一里為井,井十為通,通十為成,成方十里;成十為終,終十為同,同方百里;同十為封,封十為畿。畿方千里……一封三百一十六里,提封十萬井,定出賦六萬四千井,戎馬四千匹,兵車千乘,此諸侯之大者也?!?br />(2).指單峰(駝)。漢書·西域傳下·大月氏國:“出一封橐駝?!?顏師古 注:“脊上有一封也。封言其隆高,若封土也?!?br />(3).表數(shù)量。用于書信等封緘之物。 唐 王昌齡 《別李浦之京》詩:“小弟隣莊尚漁獵,一封書寄數(shù)行啼?!?span id="nvg74kv" class="book">《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少不得修了一封家書,差人接取家眷入京?!?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四:“紙窗兒前,照臺兒后,一封兒小簡,掉在纖纖手?!?span id="uwi2jxf" class="book">《儒林外史》第一回:“這一回小婿再去,託敝親家寫一封字來?!?/div>
《國語辭典》:青泥  拼音:qīng ní
青色的污泥。唐。韓愈病鴟〉詩:「青泥掩兩翅,拍拍不得離?!顾?。蘇軾次韻答王定國〉詩:「傳聞都下十日雨,青泥沒馬街生魚。」
《漢語大詞典》:青泥城
古地名。在今 陜西 藍(lán)田縣 南。 東晉 劉裕 遣將入 武關(guān) ,進(jìn)屯于此,大敗 后秦 之兵。元和郡縣志·京兆府上:“縣理城,即 嶢柳城 也,俗亦謂之 青泥城 。 桓溫 伐 苻健 ,使將軍 薛珍 擊 青泥城 ,破之,即其處也?!?張駒賢 考證:“‘泥’作‘埿’,與 嶢柳 非一地…… 顧祖禹 曰:‘ 嶢柳城 ,今 藍(lán)田縣 治。 青泥城 ,在縣南七里?!?/div>
《漢語大詞典》:青泥嶺(青泥嶺)
嶺名。在今 甘肅省 徽縣 南。歷來為 甘 陜 入 蜀 之要途。元和郡縣志·興州:“ 青泥嶺 ,在縣( 長舉 )西北五十三里 接溪山 東,即今通路也。懸崖萬仞,山多云雨,行者屢逢泥淖,故號 青泥嶺 。”
分類:甘肅歷來
《國語辭典》:泥封  拼音:ní fēng
古人公私簡牘大都寫在竹簡、木札上,封發(fā)時多用繩索捆綁,而在繩的打結(jié)處封以黏土并加印于上,以防私拆,稱為「泥封」。
《國語辭典》:封泥  拼音:fēng ní
古人未有紙時,以簡素傳遞信息,為防私拆,在繩結(jié)開啟處,以泥封緊,加蓋印章,故稱為「封泥」。其殘存者,對古代文字及官爵、地名的研究,頗有助益,如馬王堆一號墓「轪侯家丞」封泥。
《國語辭典》:封泥  拼音:fēng ní
古人未有紙時,以簡素傳遞信息,為防私拆,在繩結(jié)開啟處,以泥封緊,加蓋印章,故稱為「封泥」。其殘存者,對古代文字及官爵、地名的研究,頗有助益,如馬王堆一號墓「轪侯家丞」封泥。
《漢語大詞典》:題封(題封)
封緘題簽。 唐 杜甫 《惜別行送向卿進(jìn)奉端午御衣之上都》詩:“裁縫云霧成御衣,拜跪題封賀端午。” 唐 韓愈 《桃源圖》詩:“ 武陵 太守好事者,題封遠(yuǎn)寄南宮下?!眳⒁姟?封題 ”。
分類:封緘題簽
《國語辭典》:封題(封題)  拼音:fēng tí
1.封信題名。唐。白居易 與元微之書:「信手把筆,隨意亂書,封題之時,不覺欲曙?!?br />2.科舉時將所出的題目,封緘于函套中,以求保密。明。李東陽《麓堂詩話》:「元季國初,東南人士重詩社,每一有力者為主,聘詩人為考官,隔歲封題于諸郡之能詩者?!?/div>
《漢語大詞典》:封冊
(1).封緘玉冊。古代封禪的儀式之一。宋史·禮志七:“﹝封禪﹞按《開寳禮》,則燔燎畢封冊?!?br />(2).天子封賜王侯之文書。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中:“定命寳,用於封禪;皇帝之寳,答鄰國書;天子之寳,答外夷書;天子行寳,用於封冊。” 明 徐師曾 《文體明辨·冊》:“四曰封冊,封諸侯用之?!?/div>
《國語辭典》:封印  拼音:fēng yìn
1.封存官印,表示停止辦公,為古代官署的年假。清代官署延為一個月,自十二月下旬至次年正月下旬,一個月中為各單位停止辦公的時期,稱為「封印」。
2.文件封緘加蓋印記?!稌x書。卷六六。陶侃傳》:「軍資器仗牛馬舟船皆有定簿,封印倉庫,自加管鑰?!?/div>
《漢語大詞典》:封寄
封緘寄遞。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巨骨:“刺史 魏凌 知 萼 愛奇,故封寄焉?!?span id="j7jcj3w" class="book">《歧路燈》第八六回:“背面寫著: 嘉靖 □年□月□日 鄞縣 封寄?!?/div>
分類:封緘寄遞
《漢語大詞典》:封緘(封緘)
包封;封緘標(biāo)記。 唐 李適之 《大唐故法現(xiàn)大禪師碑銘》:“ 永淳 歲,有三婆羅門寄金銀珠寳於師,復(fù)置牀簀而歸西域。其后有賊劫房,惟此諸寳獨在。出入三載,主乃東來,各以還之,封緘如故?!?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記事一:“ 丁 督索甚急, 郇 即出舊物以償之,而封緘如舊,塵已昏垢?!?清 昭梿 嘯亭續(xù)錄·廷寄:“故一時機(jī)密事件,皆命軍機(jī)大臣封緘嚴(yán)密,由驛傳遞,名曰廷寄?!?清 劉大櫆 《許游擊墓志銘》:“﹝君﹞因究詰來吏,見其語支梧,又文移封緘有謬字,乃轉(zhuǎn)帖縣令毋遽發(fā),而屬其密以上請?!?/div>
《漢語大詞典》:封記(封記)
封緘標(biāo)記。 晉 王嘉 拾遺記·夏禹:“ 禹 所穿鑿之處,皆以青泥封記其所,使玄龜印其上?!?宋 洪邁 《夷堅丁志·荊山客邸》:“命僕取以還,封記如初。”《水滸傳》第十回:“倉廒內(nèi)自有官司封記,這幾堆草一堆堆都有數(shù)目?!?/div>
《國語辭典》:金檢(金檢)  拼音:jīn jiǎn
金融檢查的簡稱。即主管機(jī)關(guān)對所轄金融機(jī)構(gòu)進(jìn)行經(jīng)營情形的檢查。我國金檢單位有二,一是中央銀行金檢處;二是行政院金融管理委員會檢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