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21,分22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八座
皇朝
綱常
皇上
慈闈
云日
寵章
皇圖
和戎
差役
回避
公田
天朝
正統(tǒng)
召試
《國語辭典》:八座  拼音:bā zuò
古代中央政府的八位高級官吏:(1)漢以六曹尚書及一令、一仆為八座。(2)魏以五曹、一令、二仆為八座。見《宋書。卷三九。百官志上》。(3)隋、唐以左右仆射、六尚書為八座。見《晉書。卷二四。職官志》。后世遂為高官的通稱?!缎咽篮阊?。卷二○。張廷秀逃生救父》:「廷秀弟兄俱官至八座之位,至今子孫科甲不絕?!?/div>
《國語辭典》:皇朝  拼音:huáng cháo
當代的朝廷。晉。潘尼贈長安令劉正伯〉詩:「并跡侍儲宮,攜手登皇朝?!?/div>
《國語辭典》:綱常(綱常)  拼音:gāng cháng
三綱,君臣、父子、夫婦。五常,仁、義、禮、智、信。綱常指三綱五常?!对贰>硪晃灏?。許衡傳》:「嘗語人曰:『綱常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弧埂度辶滞馐贰返谖寤兀骸肝覀兡顣娜?,全在綱常上做功夫?!?/div>
《國語辭典》:皇上  拼音:huáng shang
古代臣民對皇帝的尊稱?!段倪x。陸機?;侍友缧孕嗵糜辛钯x詩》:「皇上纂隆,經(jīng)教弘道。」
《漢語大詞典》:慈闈(慈闈)
亦作“ 慈幃 ”。亦作“ 慈帷 ”。
(1).舊時母親的代稱。 宋 張孝祥 《減字木蘭花·黃堅叟母夫人》詞:“慈闈生日,見説今年年九十。” 明 陸采 《明珠記·別母》:“承鳳詔須當遠出,別慈幃怎敢從容!” 清 李漁 《憐香伴·香詠》:“念煢煢久矣失瞻依,也自小將嚴父當慈幃?!?陳家英 《秋夜次秀元三妹韻兼呈伯兄》:“ 眉山 兄弟天涯別,應念慈帷老病侵?!?br />(2).封建時代以皇后母儀天下,故亦以稱皇后。 宋 梁燾 《立皇后孟氏制》:“明揚德閥之懿,簡在慈闈之公?!?/div>
《漢語大詞典》:云日(雲(yún)日)
(1).云和日。 南朝 宋 謝靈運 《初往新安至桐廬口》詩:“江山共開曠,云日相照媚?!?br />(2).有時偏指日光。 唐 裴迪 《茱萸沜》詩:“云日雖迴照,森沉猶自寒。”
(3).偏指太陽。 宋 蘇軾 《巫山》詩:“徘徊云日晚,歸意念城市?!?br />(4).時光。 唐 楊炯 《和崔司空傷姬人》:“佳人不再得,云日幾千年?!?br />(5).借指高空。 三國 魏 曹植 《贈白馬王彪》詩之二:“修坂造云日,我馬玄以黃?!?趙幼文 校注:“造,至也。云日形容高峻?!?晉 傅玄 《鼓吹曲辭·晉鼓吹曲·伯益》:“和鳴棲庭樹,徘徊云日間?!?南朝 陳 徐陵 《司空章昭達墓志銘》:“若夫鳴虵之洞,深谷隱於蒼天;飛猿之嶺,喬樹參於云日。” 宋 利登 《水調歌頭》詞:“云日空濛里,玉鶴任西東?!?br />(6).對封建帝王的美稱。三國志·魏志·公孫度傳“ 淵 遣使南通 孫權 ”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吳 韋昭 《吳書》:“ 淵 表 權 曰:‘仰此天命,將有眷顧,私從一隅,永瞻云日?!?南朝 梁 江淹 《蕭驃騎讓封第二表》:“誓守愚衷,重扣云日,如蒙恩宥,實生之幸?!?唐 李商隱 《為安平公謝除兗海觀察使表》:“忽擁隼旟,竟辭龍闕。猶賴云日未遠,關城不遙?!?br />(7).鴆鳥的別名。 晉 葛洪 抱樸子·良規(guī):“渴者之資口於云日之酒,饑者之取飽於鬱肉漏脯也。”
《漢語大詞典》:寵章(寵章)
封建時代表示高官顯爵的章服。《文選·潘勗〈冊魏公九錫文〉》:“朕聞先王并建明德,胙之以土,分之以民,崇其寵章,備其禮物,所以蕃衛(wèi)王室,左右厥世也?!?李善 注:“禮記曰:‘以為旗章,以別貴賤?!?鄭玄 曰:‘章,識也?!?span id="xf7p2lj" class="book">《舊唐書·鄭馀慶傳》:“由是,在朝衣緑者甚少,郎官諫官有被紫垂金者。又丞郎中謝洎郎官出使,多賜章服,以示加恩,於是寵章尤濫,當時不以服章為貴。遂詔 餘慶 詳格令立制,條奏以聞?!?span id="1fnjp6t"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凡五百人,皆先賜緑袍鞾笏,錫宴 開寶寺 ,帝自為詩二章賜之……寵章殊異,前代所未有也?!?/div>
《國語辭典》:皇圖(皇圖)  拼音:huáng tú
1.皇帝所統(tǒng)治的版圖。唐。李賀出城別張又新酬李漢〉詩:「皇圖跨四海,百姓拖長紳?!?br />2.河圖。《文選。班固。東都賦》:「圣皇乃握乾符,闡坤珍,披皇圖,稽帝文,赫然發(fā)憤?!?/div>
《國語辭典》:和戎  拼音:hé róng
與戎敵言和。唐。杜甫〈投贈哥舒開府〉詩:「廉頗仍走敵,魏韓已和戎?!?/div>
《國語辭典》:差役  拼音:chāi yì
1.舊時官府分派給人民的勞役。《舊唐書。卷一八。宣宗本紀》:「官健有莊田戶籍者,仰州縣放免差役?!埂度龂萘x》第一一九回:「子丕繼業(yè),差役甚重,東西驅馳,未有寧歲。」
2.原指衙門中的公差。后亦泛指供差遣的人。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十四出:「小生扮差役上?!埂都t樓夢》第六○回:「可巧這柳家的是梨香院的差役,他最小意殷勤,伏侍得芳官一干人比別的乾娘還好?!?/div>
《國語辭典》:回避  拼音:huí bì
1.躲避?!稘h書。卷七六。趙廣漢傳》:「見事風生,無所回避?!顾?。蘇軾 行香子。昨夜霜風詞:「昨夜霜風。先入梧桐。渾無處、回避衰容?!挂沧鳌富乇堋埂?br />2.因有所顧忌而退讓?!段宕菲皆?。周史。卷下》:「相如聽得廉頗有這言語,不肯與廉頗相會,每出,才望見廉頗,輒引車回避?!挂沧鳌富乇堋?。
《國語辭典》:回避(迴避)  拼音:huí bì
1.因有所顧忌而離開、躲避。《紅樓夢》第五三回:「一時,賈珍進來吃飯,賈容之妻回避了。」《文明小史》第一○回:「等到他身走進房間,眾秀才只得起身回避。」也作「回避」。
2.因避嫌而不參預其事。如:「青青到法院告黃華,如果黃華的妻子在法院當法官,她就必須回避,不能接辦這件案子。」也作「回避」。
《國語辭典》:公田  拼音:gōng tián
1.古井田法,稱居中的一區(qū)?!对娊?jīng)。小雅。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2.公家的田。《后漢書。卷五。孝安帝紀》:「公田假與貧民?!箷x。陶淵明〈歸去來辭。序〉:「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br />3.舊時一族公有的「族田」,族人也習稱為「公田」。
《國語辭典》:井田  拼音:jǐng tián
1.周代授田之法。以地一方里畫成九區(qū),由八家各占百畝,稱為私田,中間百畝為公田,因形如井字,故稱為「井田」。
2.泛指田地。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歸心》:「豈令罄井田而起塔廟,窮編戶以為僧尼也?」
《國語辭典》:天朝  拼音:tiān cháo
1.舊時對朝廷的尊稱?!端问?。卷四七八。列國世家一。南唐李景傳》:「唯堅臣節(jié),上奉天朝?!埂度龂萘x》第四○回:「此人可使面君,教見天朝氣象?!?br />2.舊時外邦藩屬尊稱中國朝廷為「天朝」。清。魏源《圣武記。卷四。乾隆蕩平準部記》:「天朝指揮受約束,小和、卓木以前,此助逆自疑阻,若聽朝廷處分,必召兄弟一人留質京師?!?/div>
《國語辭典》:正統(tǒng)(正統(tǒng))  拼音:zhèng tǒng
1.君主時代,嫡系相承的系統(tǒng)。宋。陸游 喜楊廷秀秘監(jiān)再入館詩:「嗚呼大廈傾,孰可任梁棟,愿公力起之,千載傳正統(tǒng)?!?br />2.學術、政治、宗教等從創(chuàng)建以來一脈相傳的嫡派。
3.明英宗年號(西元1436~1449)。
《國語辭典》:召試(召試)  拼音:zhào shì
皇帝召見面試。為舊時選拔官吏的方式?!稌x書。卷二四。職官志》:「博士皆取履行清淳,通明典義者,若散騎常侍、中書侍郎、太子中庶子以上,乃得召試?!埂端问?。卷一五六。選舉志二》:「真宗景德二年,撫州晏殊,大名府姜蓋始以童子召試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