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讓國(讓國)
將國家或封地的統(tǒng)治權讓給賢者。《公羊傳·僖公二十八年》:“何賢乎 叔武 ?讓國也?!?span id="vbnv7mn" class="book">《史記·張丞相列傳》:“ 玄成 時佯狂,不肯立,竟立之,有讓國之名?!?明 李東陽 《掛劍曲》:“平生讓國心,耿耿方在此?!?甘簃 《辛亥和議之秘史》:“宜速諫君讓國,自保安全。”
《漢語大詞典》:平則(平則)
使法則公平。謂按照封地大小和土質美惡制定征收稅賦的標準。周禮·夏官·大司馬:“均守平則,以安邦國。” 鄭玄 注:“諸侯有土地者均之,尊者守大,卑者守??;則,法也?!?孫詒讓 正義:“ 劉臺拱 云:‘平則,所謂以地美惡為輕重之法。’案 劉 説是也。此則與《大宗伯》‘五命賜則’義同,即《大司徒》土均之法也。”
《漢語大詞典》:邵伯
周 召公 奭 。因封地在 召 ,故稱 召公 或 召伯 ,又作 邵公 、 邵伯 。 漢 王符 潛夫論·愛日:“ 邵伯 訟不忍煩民,聽斷棠下,能興時雍而致刑錯?!眳⒁姟?邵伯樹 ”。
分類:封地
《漢語大詞典》:邵伯樹(邵伯樹)
史記·燕召公世家:“ 召公 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 召公 巡行鄉(xiāng)邑,有棠樹,決獄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 召公 卒,而民人思 召公 之政,懷棠樹不敢伐,哥詠之,作《甘棠》之詩。” 張守節(jié) 正義:“今之棠梨樹也。”后因稱棠梨樹為“邵伯樹”。 唐 杜甫 《巴山》詩:“天寒 邵伯 樹,地闊 望仙臺 ?!?仇兆鰲 注引《九域志》:“ 邵伯 甘棠樹在 陜州府 署西南隅?!?/div>
分類:棠梨梨樹
《漢語大詞典》:國邑(國邑)
(1).國都。管子·八觀:“入國邑,視宮室,觀車馬衣服,而侈儉之國可知也?!?br />(2).城邑。 銀雀山 漢 墓竹簡《孫臏兵法·官一》:“繞山林以曲次,襲國邑以水則,辯夜退以明簡?!?br />(3). 漢 代諸侯的封地。漢書·馬宮傳:“伏自惟念,入稱四輔,出備三公,爵為列侯,誠無顏復望闕廷,無心復居官府,無宜復食國邑?!?span id="iqckh1n" class="book">《后漢書·劉盆子傳》:“ 崇 等既未有國邑,而留眾稍有離叛,乃遂亡歸其營?!?/div>
《國語辭典》:關內侯(關內侯)  拼音:guān nèi hóu
秦、漢時的封爵。有侯號而無封地,僅于關中京畿領取少數(shù)租稅。
《漢語大詞典》:移封
改換封地。 唐 杜甫 《飲中八仙歌》:“ 汝陽 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 酒泉 ?!?/div>
分類:改換封地
《國語辭典》:削地  拼音:xuè dì
1.分地?!稇?zhàn)國策。齊策》:「夫齊削地而封田嬰,是其所以弱也?!?br />2.奪除封地?!抖Y記。射義》唐。孔穎達。正義:「諸侯有慶者先進爵,有讓者先削地。」
分類:分地封地
《漢語大詞典》:奉邑
以收取賦稅作為俸祿的封地。奉,通“ 俸 ”。史記·孟嘗君列傳:“ 文 奉邑少,而民尚多不以時與其息,客食恐不足,故請先生收責之。”漢書·溝洫志:“ 武安侯 田蚡 為丞相,其奉邑食 鄃 ?!?span id="0v6rtfy" class="book">《三國志·吳志·周瑜傳》:“ 權 拜 瑜 偏將軍,領 南郡 太守。以 下雋 、 漢昌 、 劉陽 、 州陵 為奉邑。”
《漢語大詞典》:封畛
(1).封地的邊界。左傳·定公四年:“封畛土略,自 武父 以南,及 圃田 之北竟。” 晉 陸機 《五等諸侯論》:“故五等之禮,不革于時,封畛之制,有隆焉爾者,豈玩二王之禍而闇經(jīng)世之筭乎?”
(2).泛指疆界。新唐書·裴度傳:“ 魏博 軍度 黎陽 ,即叩賊境,封畛毗聯(lián),易生顧望,是自戰(zhàn)其地。” 章炳麟 《序種姓上》:“古者民知漁獵,其次畜牧,逐水草而無封畛?!?/div>
《國語辭典》:大房  拼音:dà fáng
1.家族的長房?!度辶滞馐贰返谒乃幕兀骸付际翘蛉说牡卦岬貌缓?,只發(fā)大房,不發(fā)二房?!?br />2.較大的房子?!毒┍就ㄋ仔≌f。錯斬崔寧》:「漸漸大房改換小房,賃得兩三間房子。」
3.古祭器,玉飾的俎?!对娊?jīng)。魯頌。閟宮》:「籩豆大房,萬舞洋洋。」
《漢語大詞典》:定封
確定封地,爵位。 漢 東方朔 《非有先生論》:“臣子之職既加矣,於是裂地定封?!?span id="c1szwdv" class="book">《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八載而天下迺平,論功而定封?!?span id="t11zbmn" class="book">《后漢書·樊宏傳》:“十五年,定封 宏 壽張侯 ?!?/div>
《漢語大詞典》:還國(還國)
(1).歸藩,回到封地。 三國 魏 曹植 《贈白馬王彪》詩序:“至七月與 白馬王 還國,后有司以二王歸藩,道路宜異宿止,意毒恨之?!?span id="htpb6iu" class="book">《晉書·荀晞傳》:“伏愿陛下寬宥宗臣,聽 越 還國。”
(2).返回本國。《宋書·魯爽傳》:“ 爽秀 得罪 晉 朝,負釁三世,生長絶域,遠身胡虜,兄弟闔門,淪點偽授,殞命不可,還國無因?!?span id="6hzayvm" class="book">《梁書·胡僧祐傳》:“ 中大通 元年, 陳慶之 送 魏 北海王 元顥 入 洛陽 , 僧祐 又得還國?!?span id="li7z5qo" class="book">《新唐書·南蠻傳中·南詔下》:“有詔召 成 等至京師,見別殿,賜物良厚,慰遣還國?!?br />(3).回到都城。 元 白樸 《梧桐雨》第四折:“今日賊平無事,主上還國。”
《漢語大詞典》:丹淵(丹淵)
(1).相傳為 堯 子 丹朱 的封地。漢書·律歷志下:“﹝ 唐帝 ﹞讓天下於 虞 ,使子 朱 處於 丹淵 為諸侯?!?br />(2).傳說中的水名。 三國 魏 阮籍 《采薪者歌》:“日沒 不周 西,月出 丹淵 中。” 南朝 梁 江淹 《丹砂可學賦》:“乘綵霞於 西海 ,駟行雨於 丹淵 。” 清 錢謙益 《曾湖浴日》詩:“浴日晴波漾六時, 丹淵 若木影參差?!?/div>
《漢語大詞典》:采食
謂古代公卿大夫依靠封地為生。后漢書·崔琦傳:“荷爵負乘,采食名都?!?/div>
《國語辭典》:湯沐邑(湯沐邑)  拼音:tāng mù yì
1.周代供諸侯朝見天子時住宿并沐浴齋戒的封地?!抖Y記。王制》:「方伯為朝天子,皆有湯沐之邑于天子之縣內?!?jié)h。鄭玄。注:「給齋戒自絜清之用?!?br />2.指國君、皇后、公子等收取賦稅的私邑。《戰(zhàn)國策。楚策二》:「秦王有愛女而美,又簡擇宮中佳玩麗好玩習音者,以歡從之,資之金玉寶器,奉以上傭六縣為湯沐邑,卻因張儀內之楚王?!埂妒酚?。卷三○。平準書》:「自天子以至于封君湯沐邑,皆各為私奉養(yǎng)焉,不領于天下之經(jīng)費?!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7397' target='_blank'>楊炯 〈瀘州都督王湛神道碑〉:「母常山宮主,河東有湯沐邑,因家焉?!挂卜Q為「湯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