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首腦(首腦)  拼音:shǒu nǎo
1.領袖,領導人。如:「董事長是業(yè)界的首腦,常常領先開發(fā)新產品?!?br />2.形容具有領導、指揮地位。如:「首腦人物」。
《漢語大詞典》:罪梯
謂導人犯罪的階梯。 漢 桓寬 鹽鐵論·本議:“傳曰:‘諸侯好利則大夫鄙,大夫鄙則士貪,士貪則庶人盜?!情_利孔為民罪梯也?!?唐 白居易 《不奪人利策》:“耗羨之財不入於府庫,折毫之計不行於朝廷者,慮其利穴開而罪梯構。”
《國語辭典》:班長(班長)  拼音:bān zhǎng
1.學校每一班級中,由學生互相推選或老師指派的學生代表,負責管理或執(zhí)行班級事務。也稱為「班代」、「班代表」、「班頭」。
2.部隊編制中,率領一個班的領導士官。
《漢語大詞典》:毛澤東
(1893.12.26-1976.9.9)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湖南湘潭韶山沖(今屬韶山市)人。1921年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925年發(fā)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等文章,提出堅持無產階級對民主革命的領導權和依靠農民同盟軍的主張。1927年提出“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論斷,領導了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在井岡山創(chuàng)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并組建了中國工農紅軍。從1928年起,寫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等著作,提出建立農村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城市的戰(zhàn)略思想,開創(chuàng)了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1935年1月遵義會議后,初步確立了在紅軍和中國共產黨中的領導地位,并率領紅軍完成長征。1936年12月起任中共中央軍委主席。1937年寫了《實踐論》、《矛盾論》,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1943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以后在歷屆中央委員會上連續(xù)當選為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直至去世。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1949年9月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建國后領導中國人民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1966年錯誤地發(fā)動和領導了“文化大革命”。著作編為《毛澤東選集》、《毛澤東著作選讀》等。
《國語辭典》:競選(競選)  拼音:jìng xuǎn
為某種特定目的,依法采取一連串有組織、有計畫的競爭行動,以爭取選民投票支持,稱為「競選」。
《國語辭典》:老總(老總)  拼音:lǎo zǒng
1.清末對官辦機構總辦的別稱。《文明小史》第一三回:「這洋務局里的幾位老總,早就受過制臺的囑咐?!?br />2.舊時老百姓對軍士、警察的俗稱。
3.總經理。如:「今天老總主持會議,可別遲到了?!?/div>
《國語辭典》:選舉權(選舉權)  拼音:xuǎn jǔ quán
1.人民有依法直接選舉各級民意代表及官吏的權利。
2.各類團體的成員選舉領導人員或代表的權利。
《漢語大詞典》:亞盤(亞盤)
太平天囯 領導人把 亞當 、 盤古 合起來,杜撰出 亞盤 之名,稱為人類的始祖。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軍次實錄·論創(chuàng)世真經》:“惟記憶祖父有言云:最始創(chuàng)之初人名曰 亞盤 。又后人以為最古,復以古字續(xù)之,名曰 盤古氏 ?!?/div>
《漢語大詞典》:體育俱樂部
一種體育服務產業(yè)實體。設有體育活動場地、器材和技術指導人員,為群眾性體育活動提供物質的和技術的服務。
《漢語大詞典》:協領(協領)
(1). 清 代武官名,位在副都統下,佐領上。《清會典·兵部三·尚書侍郎職掌》:“ 盛京 、 吉林 、 黑龍江 、 福州 水師別為營,將軍轄焉,凡總管二人,協領二人?!?br />(2). 清 末革命團體光復會領導人員名稱,猶言副首領。 清 陶成章 《浙案紀略·列傳三》:“分‘光復會’職員為十六級……例如黃字為首領,首領五人,即以推 錫麟 ( 徐錫麟 )等。禍字為協領,無定員, 瑾 ( 秋瑾 )自居協領?!?/div>
《國語辭典》:光桿司令(光桿司令)  拼音:guāng gǎn sī lìng
1.沒有兵卒部屬的指揮官。如:「他的隊員全在這次戰(zhàn)役中陣亡了,只剩他,成為光桿司令,獨自突圍逃了出來。」
2.比喻無人支持、沒有助手的領導人。如:「由于他專斷獨裁,成了公司里的光桿司令。」
《國語辭典》:個別輔導(個別輔導)  拼音:gè bié fǔ dǎo
輔導人員每次只和一位受輔導者所進行的輔導,稱為「個別輔導」。
《國語辭典》:誨而不倦(誨而不倦)  拼音:huì ér bù juàn
教導人有耐心而不知疲倦。漢。蔡邕〈彭城姜肱碑〉:「有名物定事之能、獨見先睹之效,然猶學而不厭、誨而不倦。」也作「誨人不倦」。
《國語辭典》: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拼音:bā lè sī tǎn jiě fàng zǔ zhī
西元一九六四年巴勒斯坦各派組織領導人建立的政治組織。主要團體有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陣線及解放巴勒斯坦民主人民陣線。一九七三年被公認為巴勒斯坦人民的流亡政府。一九七六年以后巴解被承認為阿拉伯聯盟的正式代表,并獲得部分第三世界國家承認。巴解部分團體常以暗殺、劫持飛機、轟炸建筑等方式為手段,以達建國目的。英文縮稱為PLO。一九八三年九月十日在國際形勢逐漸改變中,以色列總理拉賓與巴解主席阿拉法特分別簽署協議,宣布相互承認,同年九月十三日,以國外長裴瑞斯與巴解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阿巴斯代表雙方政府,在華盛頓簽署和平協定,結束雙方三十年來的敵對與沖突??s稱為「巴解」。
《國語辭典》:武術指導(武術指導)  拼音:wǔ shù zhǐ dǎo
武俠、功夫或警匪片里,擔任演員打斗動作的指導人員。如:「電影的武術指導都有很好的功夫底子?!?/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