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求詩(求詩)
(1).指古代官方派人搜集民間歌謠,供統(tǒng)治者察風俗人情,知施政之得失。也叫采風、采詩。《公羊傳·宣公十五年》“什一行而頌聲作矣” 漢 何休 注:“男年六十,女年五十,無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間求詩,鄉(xiāng)移於邑,邑移於國,國以聞於天子?!?br />(2).謂尋覓詩句。 宋 陸游 《別王伯高》詩:“傾家釀酒猶嫌少,入海求詩未厭深?!?/div>
《漢語大詞典》:觀俗(觀俗)
觀察風俗。 唐 李紳 《到宣武三十韻》:“及郊知雨過,觀俗辨風行?!?/div>
《漢語大詞典》:考風(攷風)
謂考察風俗。 清 吳偉業(yè) 《讀端清鄭世子傳》詩:“候氣推黃鐘,攷風定六律?!?靳榮藩 注:“攷風猶省風也。左傳·昭公二十一年:‘天子省風以作樂?!?/div>
《漢語大詞典》:輿學家(輿學家)
指舊時善于觀察風水的人。《冷眼觀》第十六回:“當時 子貢 還同了個極有名譽的一位輿學家協(xié)理地事,也不知尋徧了多少地方?!?/div>
《漢語大詞典》:招風旗(招風旗)
置于竿上用以觀察風量、風向的旗子。 明 姜南 《墨畬錢鎛·相風竿》:“江河閒大小官民舟,或於檣上,或於尾后舵樓上立一小竿,竿上揭小旗,以占每日風色,謂之招風旗。”
《國語辭典》:天文生  拼音:tiān wén shēng
地理師或風水先生,據(jù)說此類人士精通天文地理及各種習俗。人死后須由地理師擇日,方可入殮。《紅樓夢》第六三回:「目今天氣炎熱,實不得相待,遂自行主持,命天文生擇了日期入殮?!?/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