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12
詞典
2
分類詞匯
10
詞典
賓館
寅賓館
分類詞匯
賓宇
官舍
賓墀
司里
大館
五花館
班荊館
致飧
賜饔
四夷館
《國語辭典》:
賓館(賓館)
拼音:
bīn guǎn
接待賓客住宿或休息的館舍?!端问?。卷四八九。外國列傳五。阇婆》:「室宇壯麗,飾以金碧。中國賈人至者,待以賓館,飲食豐潔?!埂度龂萘x》第三八回:「承父兄基業(yè),廣納賢士,開賓館于吳會,命顧雍、張纮延接四方賓客?!?/div>
分類:
賓館
招待
待賓
賓客
住宿
《漢語大詞典》:
寅賓館(寅賓館)
即客館。 元
馬致遠
《陳摶高臥》
第三折:“喜的他不棄寡人而來,今在寅賓館中,尚未朝見?!?清
李漁
《憐香伴·諂笑》
:“我如今求 汪學師 開我做禮生,且先借明倫堂做個進身之階,不怕寅賓館不是我安身之處?!?郭沫若
《高漸離》
第三幕:“這也是奇怪的事。分明有寅賓館,為什么一個女賓跑到了他這兒來?”參見“ 客館 ”。
分類:
客館
《國語辭典》:
客館(客館)
拼音:
kè guǎn
招待賓客休息、居住的房舍?!蹲髠鳌Y夜辍罚骸膏嵞鹿挂暱宛^,則束載、厲兵、秣馬矣?!埂端疂G傳》第一九回:「眾頭領送晁蓋等眾人關下客館內(nèi)安歇,自有來的人服侍?!?/div>
分類:
客館
接待
待賓
賓客
處所
旅店
《國語辭典》:
賓宇(賓宇)
拼音:
bīn yǔ
賓客所居住的地方。唐。李公佐《南柯記》:「且就賓宇,續(xù)造儀式。」
分類:
賓館
《國語辭典》:
官舍
拼音:
guān shè
1.官吏辦事的場所。《后漢書。卷二七。王良傳》:「在位恭儉,妻子不入官舍,布被瓦器?!?br />2.官吏所住的房舍?!妒酚?。卷九三。盧綰傳》:「豨常告歸過趙,趙相周昌見豨賓客隨之者千馀乘,邯鄲官舍皆滿?!固?。
王維
酬郭給事
詩:「禁里疏鐘官舍晚,省中啼鳥吏人稀?!?/div>
分類:
官舍
官吏
官署
專門
官府
接待
差役
衙門
住宅
來往
官員
賓館
《漢語大詞典》:
賓墀(賓墀)
賓階。借指賓館。 明
朱鼎
《玉鏡臺記·議婚》
:“小生蒙姑母留止賓墀,禮意勤懇,但心繫北堂,不安寢食?!?/div>
分類:
賓館
《漢語大詞典》:
司里
(1).管理城內(nèi)街巷。
《
左傳·襄公九年
》
:“九年春, 宋 災, 樂喜 為司城以為政,使 伯氏 司里?!?孔穎達 疏:“此言司里,謂司城內(nèi)之民。若今城內(nèi)之坊里也?!?br />(2). 春秋 官名。掌授賓館與民居。
《
國語·周語中
》
:“敵國賓至,關尹以告……司里授館。”
《
國語·魯語上
》
:“先臣 惠伯 以命於司里?!?汪遠孫 發(fā)正:“
《解》
言先臣 惠伯 受命於司里,居此宅也。 胡氏
《匡衷》
曰:‘司里為司空之屬,故又掌授民居?!?/div>
分類:
管理
城內(nèi)
官名
街巷
賓館
民居
發(fā)正
《國語辭典》:
大館(大館)
拼音:
dà guǎn
警察局?!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五七回:「想了半天,還不見來,他便把兩個皮包,送到大館里去?!?/div>
分類:
高大
旅居
他國
國賓
館舍
賓館
敬稱
廣東
巡捕房
稱呼
近現(xiàn)代
《漢語大詞典》:
五花館(五花館)
唐 末 荊南 的賓館名。 宋
錢易
《
南部新書
》
癸:“ 荊南 舊有 五花館 ,待賓之上地也。故 蔣肱 上 成汭 詩云:‘不是上臺名姓字, 五花賓館 敢從容?!?荊南 ,今 湖北 江陵 。
分類:
荊南
賓館
湖北
江陵
《漢語大詞典》:
班荊館(班荊館)
五代 和 宋 時設在京郊用以接待外國使臣的賓館。
《
資治通鑒·后晉高祖天福二年
》
:“甲寅,敕斬 彥饒 於班荊館?!?胡三省 注:“
《
左傳
》
, 楚 伍舉 與 聲子 相善, 伍舉 出奔, 聲子 遇於 鄭 郊,班荊相與食而言……以‘班荊’名館,取諸此也。此館必在 汴州 郊外?!?span id="mq2goeb" class="book">《
宋史·禮志二二
》:“大率北使至闕,先遣伴使賜御筵于班荊館?!?/div>
分類:
接待
外國
國使
使臣
賓館
《漢語大詞典》:
致飧(致飱)
見“ 致飧 ”。
《漢語大詞典》:
賜饔(賜饔)
古代諸侯行聘禮時的禮節(jié)。主國國君派卿到賓館向別國使者送去活牲等,稱為“賜饔”。
《
儀禮·聘禮
》
:“賜饔,唯羹飪?!?/div>
分類:
諸侯
行聘
聘禮
禮節(jié)
主國
國君
賓館
別國
國使
使者
《漢語大詞典》:
四夷館(四夷館)
(1). 北魏 時在 洛陽 城南所設的賓館,以居四鄰各國來歸附的人。 北魏 楊衒之
《
洛陽伽藍記·龍華寺
》
:“ 永橋 以南, 圜丘 以北, 伊 洛 之間,夾御道有四夷館。道,東有四館:一曰 金陵 ,二曰 燕然 ,三曰 扶桑 ,四曰 崦嵫 ?!?br />(2). 明 永樂 五年所設專門翻譯邊疆少數(shù)民族及鄰國語言文字的機構。初隸屬翰林院,后以太常寺少卿提督館事。內(nèi)分 蒙古 、 女直 、 西番 、 西天 、 回回 、 百夷 、 高昌 、 緬甸 八館,后增 八百 、 暹羅 二館。參閱
《
明史·職官志三
》
。
分類:
永樂
五年
洛陽
年所
專門
城南
翻譯
邊疆
賓館
少數(shù)民族
四鄰
鄰國
國語
各國
語言文字
來歸
歸附
機構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